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 O2↑
B.CO2+ Ca(OH)2=CaCO3 + H2O
C.Mg+O2 MgO2
D.3Fe+2O2 Fe3O4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B.H2OC.H2O2D.H2SO4
3.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火灾时,应沉着冷静,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救,同时拨打119求救
B.当发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C.打开窗户,赶紧往下跳,脱离火灾区
D.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4.下列关于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本身质量不变,化学性质可以改变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
D.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氦气、二氧化碳B.空气、蒸馏水
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
6.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 +2C Sn+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SnO2 的质量等于生成的Sn的质量
C.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 C 被还原为 CO
7.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
C.冷却后水倒流瓶内,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可用木炭、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A.AB.BC.CD.D
9.25℃时,往100gKNO3溶液中加入10gKNO3晶体,充分搅拌后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三个氧原子:O3
B.碳酸钠:NaCO3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P + O2 P2O5
B.铝和稀盐酸反应:Al + 2HCl=AlCl2+H2↑
C.实验室制O2: 2H2O2H2↑+ O2↑
D.证明铜比银活泼:Cu+ 2AgNO3 =Cu(NO3)2 + 2Ag
12.下列微粒结构属于阴离子的是()
A.B.C.D.
13.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m1=1/9m4时,R是H2
②m1+m2=m3时,R是C或CO
③ m3:m4=11:9时,R是CH4或CH4O
④8m3/11+8m4/9+4m5/7≥m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天然气用作燃料
C.石墨用作电极D.用氢气填充气球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试管中加入固体B.闻气味
C.生石灰与水反应D.CO2验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科学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 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蒸馏水,然后各滴入 1~2 滴石蕊溶液。
①向 B 试管中通入 CO2,观察到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②A 试管的作用是_____。
③将通入 CO2 后的 B 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向 C 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同学们从加热 B 试管的实验受到了启发,将通入二氧化碳后的 C 试管也进行了加热,观察到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但加热时液体中产生了大量气泡。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该气泡是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但也有同学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该气泡可能是_____。
②有同学根据加热 C 试管的实验现象,得出与气体溶解度有关的结论是_____。
17.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一中的实验,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遇水生成了O2和NaOH,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出现“滴水生火”的现象,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
18.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______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参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用石蕊染成紫色的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A与E或A与_____组合,该装置的一处错误是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验满方法是____。
(3)若丙同学选择D装置还可以收集和储备氧气,若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填a或b)____端通入。
(4)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任写两条)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2.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2.9g固体物质。(提示:2KClO3 2KCl + 3O2↑)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直接写出结果)
(2)原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21.(8分)水垢的主要成份是CaCO3 ,可以用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用HA表示)浸泡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若某水壶水垢中CaCO3的质量为10g,则完全除去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确使用金属材料,首先应该了解金属.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国家大剧院安装了近2万块被称作“太空金属”的钛金属板,其密度只有钢的钛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2H2SO4=Ti(SO4)2+2H2↑
在某稀有气体中,熔融状态下,镁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MgCl2+Ti,则Mg、T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_.
某实验室废液缸里的废液含有、、,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①操作1是______,固体A的成分______.
②固体C是______滤液1和滤液2中溶质相同,该溶质是______.
③写出加入过量锌粉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④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3.(10分)氮化铝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新型陶瓷材料,下图是工业上用高纯铝粉和氮气制备氮化铝的工艺流程,请回答:
(1)NH4Cl作为添加剂,分解产生NH3和HCl气体可促进铝的氮化,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在高温条件下,铝粉和氮气在氮化炉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反应前先通N2,目的是____。
(3)上左图是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合成产物XRD图谱,_____℃时,产物中AlN纯度最高。上右图是不同保温时间下合成产物中的含氮量,可以推断最佳保温时长为____小时,理由是____。
(4)某温度下,某一时段后,产物中的含氮量为28%,则产物中AlN的质量分数是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A
3、C
4、D
5、D
6、A
7、D
8、A
9、A
10、C
11、D
12、B
13、D
14、B
15、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做对比,证明蒸馏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溶液再次变成紫色 H2CO3H2O+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OH)2=CaCO3 +H2O 溶解到水中的 CO2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17、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 产生的P2O5不污染环境(或“环保”) 氧气(或空气) 放热 温度未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
18、红 B Ca(OH)2+CO2═CaCO3↓+H2O 4P+5O22P2O5 CO2+H2O═H2CO3
19、G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B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满 b 试管外壁干燥 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9.6(2)8g
21、(1)40%(2)4.4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Al 铁原子 过滤 Cu、Zn、Fe Fe 或 Zn+ H2SO4 =ZnSO4 + H2↑
23、NH4ClNH3↑+ HCl↑ 2Al + N22AlN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免铝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杂质) 1000 3 保温3小时后,合成产物中含氮量不会再明显增加(或变化不大),继续保温,浪费能量 82%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鉴别Cu和Fe3O4
观察颜色
C
鉴别H2O和H2O2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
D
除去N2中的O2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铜粉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m1
m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m3
m4
m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中能供动、植物呼吸的成分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下列物质与化学符号完全符合的是,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