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綦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物质与化学符号完全符合的是,已知,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四种元素
B.①③⑤表示原子
C.①和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③形成的化合物是NaO
2.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N——2个氮元素
B.2HCl—两个氯化氢分子
C.Mg+2—一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H2O2—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B.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mL酒精溶液
C.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D.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4.下列试剂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A.稀盐酸B.二氧化碳C.碳酸钙D.石蕊溶液
5.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6.下列物质与化学符号完全符合的是
A.KClO3氯酸钾 WO3三氧化钨 O3氧气
B.KMnO4锰酸钾 H2O 水 S 硫
C.CuSO4硫酸铜 Al2O3氧化铝 He 氦气
D.CaNO3硝酸钙 FeO 氧化亚铁 H2氢气
7.由下列事实或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含C、H、O元素
C.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
D.室内起火烟雾较浓,逃离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8.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此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
A.Cu
B.O
C.H
D.S
9.关于燃料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电风扇
B.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主要原因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C.火力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D.从煤块到煤球到蜂窝煤的改进,主要是增大煤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向mg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
(1)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__。
(2)请写出导致析出固体质量增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试计算参加反应的锌与铁的质量比________。
12.近些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它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此现象叫温室效应。你知道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哪三种吗?________
13.合理利用燃料,正确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煤、___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新型家用干粉自动灭火球。灭火球接触到火焰3~5秒后自动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3)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称为“闪爆”。下列物质可能会发生“闪爆”的是_____。
A CH4 B CO2 C N2 D 面粉
(4)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若氧气充足时,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4.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裝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请你从以上装置中选出发生装置为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
(1)仪器⑤的名称________:
(2)某同学选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己选用了①③⑤⑥,他还需要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________;若要若要收集4.4g氧气至少需要_________gCaCO3。
16.(6分)元旦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热量放出?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小亮猜想另一种生成物是Na2CO3,小彤认为不可能,小彤的依据是_____。最终证明生成物为氢氧化钠。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 “实验创新”又一化学核心素养。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模拟冶铁,如图所示:
(1)实验时一定要先通气一会再加热,理由是_____
(2)a处可观察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在b处发生的有关反应方程式的;_____
(3)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与处理尾气,正确的导管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
经资料查阅,一氧化碳还可以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生成复合物也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请回答:两种吸收设计中图2较图1的最大优点是______
(4)若实验前后测得红棕色粉末的质量减少了1.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
(5)若在清洗实验“W”型玻璃管前,从左端滴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于a处,还可完成金属的性质实验之一,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8.(8分)CO2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1)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其中氖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步骤1中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利用CO2催化氢化可制CH4,其实验流程如图:
①铁粉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点燃CH4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0g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①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g
②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0.5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20.(12分)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 等多种氨基酸构成。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 C3H7NO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N: O=_____。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2、B
3、B
4、D
5、A
6、C
7、D
8、A
9、A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一定有铜,可能有铁,一定没有锌 65:7
12、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
13、石油 隔绝氧气 A、D CH4+2O2 CO2+2H2O
14、A E或F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铁架台 ⑧⑨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 10
16、氧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碳酸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CO2+Ca(OH)2=CaCO3↓+H2O cdb 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容易被吸收 4.4 Fe+2AgNO3=2Ag+ Fe(NO3)2
18、78% Ne 太阳能 CaCO3CaO+CO2↑ 3Fe+4 H2O(g)Fe3O4+4H2 验纯 4.4 83.3%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 (1)0.8g;(2)1.7g
20、(1)89(2)36:7:14:32(3)15.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綦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草酸是一种有机酸,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綦江长寿巴南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