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八中学数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234292/0-17054761017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温州市八中学数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234292/0-17054761017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温州市八中学数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234292/0-1705476101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温州市八中学数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八中学数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是( )
A.《神农书》记载用湿法炼铜法;胆矾水可浸铁为铜
B.电导线多为铜丝,而少用铁丝
C.含有硫酸铜溶液的波尔多液不能盛放铁瓶中
D.实验室制取氢气,可以用铁粒代替锌粒,但不能用铜粒代替
2.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B.空气是混合物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H2
B.水体具有自净的能力,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C.我国海域蕴含可燃冰资源丰富,可随意开采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继续开采使用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B.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5.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6.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C.通过气味辨别白醋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7.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C.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无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8.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化工厂产生的有害气体不经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
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为节约水资,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工业用水经处理后重复利用
9.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木条燃烧D.水结成冰
10.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1.厨房中的下列调味品与水混合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醋B.食盐C.蔗糖D.香油
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和空气中都能找到氧气分子,可以供给生物呼吸
B.广告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可以久远保存
C.通过改变钢铁组成,表面覆盖保护层,可以确保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
D.用作新型电池电极材料的石墨烯与制作铅笔芯的石墨组成元素相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______。
(2)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A、B两个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序号)。
1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KMnO4制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_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__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____进入(选“a”或“b”)。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F装置来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管口;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要制取较纯净的乙炔气体,你认为图中最适合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生成二氧化碳 22g,测得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2)剩余固体的质量。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取2g二氧化锰和68g过氧化氢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8.4g,求:
(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2)计算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表示图中____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序号),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下图①、②、④三处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与③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
(2)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填“分子”或“原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在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化学式)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0.(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下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_____
(2)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A
4、A
5、B
6、D
7、D
8、D
9、C
10、A
11、D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鼓起 不变 A
14、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检验产物CO2 水沸腾,液滴飞溅 铜生锈需要氧气 锰 铁 铜
15、长颈漏斗 集气瓶 D 氧气不易溶于水 c B a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16、酒精灯 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 CO2+Ca(OH)2=CaCO3↓+H2O C、E 检验纯度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50g;56g
18、1.6;5%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① 得到 ② ②④ 分子 没有 H2O和CO
20、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 Y、X、Ag、Z Cu+2AgNO3=Cu(NO3)2+2Ag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实验结论
铁、铜、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秀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如图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以二氧化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