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图是用海水提取粗盐的大致过程,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 )
A.徐光宪B.侯德榜C.张青莲D.屠呦呦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4.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组合方式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7.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8.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下图是用海水提取粗盐的大致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10.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
A.
B.
C.
D.
11.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使用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厨房顶部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有人称发明了新技术,能将水转变成汽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元素与碳元素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农业上可用浓度为10%~20%的NaCl溶液选种,现配制150g 12%的氯化钠溶液。
Ⅰ.称量氯化钠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
Ⅱ.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烧杯。
Ⅲ.若实验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 称好的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
B 溶解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C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溅在试剂瓶外
D 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步骤(Ⅱ)和步骤(Ⅲ)两个实验,可得出结论是_____。
(3)步骤(I)和(Ⅳ)的实验中,小花都变成了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为证明碳酸是否稳定,在步骤(Ⅳ)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15.同学们用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2)组装高锰酸钾制备O2的发生装置,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仪器名称)。
(3)实验室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为_____(填序号)。
(4)小明利用T形三通管(如图F)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16.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根据以上装置要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编号,只填一种方法),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气体。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判断CO2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_____(填序号)。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氮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的成分,取10g该合金经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10g合金中铜的质量为______g.
(3)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质量.
18.将25 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 g.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结果保留至1%)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如图,取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将铁丝绒缠绕在弯曲的粗铜丝上,插入橡皮塞中。在U 形管中缓慢注入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液面距管口有2 ~ 3 cm 的距离。
(1)3-5分钟后可观察到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仔细观察发现U型管的左侧液面高于右测液面,2小时后再观察左右液面恢复初始高度,试推测产生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0.(12分)寒冷的冬季室内取暖的方法多种多样。过去一般采用燃烧煤炭取暖,现在人们多采用空调等电器取暖。你认为哪种取暖方法更环保____________?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上述两种取暖方法的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C
4、C
5、A
6、B
7、B
8、D
9、B
10、B
11、B
12、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A 玻璃棒 AD
14、 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将(Ⅳ)中变红的花进行烘烤
15、长颈漏斗 酒精灯 BCE 湿润的石蕊纱布条变红,干燥的石蕊纱布条不变红
16、酒精灯 试管 AC或AD 2KClO32KCl+3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是否熄灭 ②③ A E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使合金中的锌和稀硫酸充分反应;(2)3.5g;(3)0.2g;
18、8.8g;80%;20%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铁丝绒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溶液从右向左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液面左高右低,温度恢复后压强降低液面恢复
20、用空调等电器取暖更环保 本质区别是,用燃烧煤炭取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而采用电器取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A
B
C
D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
点燃红磷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教育会业水平监测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下列关于葡萄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