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种类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④
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3.燃烧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化学反应,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也要注意防灾减灾。下列有关燃烧、灭火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不具有可燃性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
C.高层楼房失火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4.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下列有关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分子含有7个原子
B.氮、氧原子个数比为1:1
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四种元素组成
5.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其原因是()
A.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B.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C.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溶液中都含有OH-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AB.BC.CD.D
8.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电灯发光
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9.提高安全意识,是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烧碱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B.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装入药品
10.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①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Fe、Cu分别加人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A.①或④
B.①或②
C.②或③
D.③或④
11.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D.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12.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
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上册重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目的是_____。
(2)B实验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3)C实验完毕,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D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14.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将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硬质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
II.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Ⅲ.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再次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Ⅲ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步骤Ⅲ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m1、m2、m3、m4的代数式表示)。若步骤Ⅲ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有关样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
A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9(m2- m3) B样品中铁单质和氧化铁的质量总和为m3-m1
C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为m4-m1 D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 m4
1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G装置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氧气由________(填“a”或“b”)进入C中。
(3)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CO2,和装置C比,装置B优点是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室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NH3).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是E而不用D或F.由此可知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金属铁是当今用途最广的金属,现研究铁的冶炼。
(研究一)实验室模拟炼铁(装置如下图)。
己知:B装置中的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液,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氢氧化钙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A处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装置按图连接,请将以下四步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________(填序号)。
A点燃A处酒精喷灯
B通入CO
C停止通入CO
D熄灭酒精喷灯
(4)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框内装置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__(填序号)。
A收集一氧化碳
B吸收二氧化碳
C检验二氧化碳
(5)己知此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同,可能生成铁的不同的氧化物。原固体Fe2O3质量为48.0g,现用热分析仪记录CO与Fe2O3进行反应时有关数据,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象分析,写出B点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
(研究二)工业炼铁(装置如下图)
(1)焦炭是炼铁的重要原料之一,其作用有___________。
(2)炼铁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高炉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
(4)为测定产物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取用10g生铁样品,把10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样品中除单质铁外,其他成份不与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①从以上数据可知,第_________次生铁样品中的单质铁已完全反应。
②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③所用稀硫酸的H2SO4质量分数。(列式计算)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将20.0g铜锌合金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当加入148.4g稀盐酸时,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测得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68.0g.
(1)反应完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2)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a、b两种盐酸反应,实验过程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开始一段时间a曲线压强增大的幅度大于b曲线,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
20.(12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微粒“”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I.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2++2C1﹣+2K++2OH﹣=Mg(OH)2↓+2C1﹣+2K+;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
请回答:
①如图2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写出一个与Fe+Cu2+=Fe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填序号)。
A K+、Fe2+、Cl﹣、SO42﹣
B Na+、Ca2+、NO3﹣、OH﹣
C Na+、Ca2+、Cl﹣、CO32﹣
D NH4+、Ba2+、Cl﹣、NO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C
3、D
4、D
5、D
6、D
7、B
8、A
9、C
10、A
11、B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探究分子的运动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白磷的量不足 温度达到着火点
14、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100% 不变 AB
15、长颈漏斗 水槽 b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符合题意即可) A 密度比空气小 易溶于水
16、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CO2+2NaOH═Na2CO3+H2O、CO2+Ca(OH)═CaCO3+H2O BADC ABC Fe3O4 提供高温、生成一氧化碳 Fe2O3+3CO2Fe+3CO2 氮气 四 98% 18.9%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 (1)0.4
(2)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x=13g
合金中铜的质量=20g-13g=7g。
18、(1)1.92g(2)98%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 a的盐酸的浓度比b的盐酸的浓度大或a的温度比b温度高
20、HgS+O2Hg+SO2 单质 MgCl2+2KOH=Mg(OH)2↓+2KCl 2H++CO32-=H2O+CO2↑ Fe+CuSO4=FeSO4+Cu D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木炭粉中少是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2 (H2O)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干燥
B
KCl固体(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C
Fe粉(Cu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液体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硬质玻璃管
硬质玻璃管和样品
步骤II硬质玻璃
管和剩余固体
步骤步骤Ⅲ硬质玻璃
管和剩余固体
质量
m1
m2
m3
m4
稀硫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25g
7.2g
第二次加入25g
4.4g
第三次加入25g
1.6g
第四次加入25g
0.2g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阳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明德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