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地理检测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地理检测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实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C.虚线表示1月风向,经过红海,补充大量水汽
D.虚线表示7月风向,来自印度洋,携带水汽多
2.影响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下图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某牧场草场载畜量和实际放牧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草场载畜量指在适度利用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地面积,一定的利用时期内,能够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并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下,能饲养家畜的最大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970-1990年该牧场( )
A.地表径流减少
B.土壤黏度增加
C.物理风化增强
D.风速趋缓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牧场的实际放牧量变化趋势应是( )
A.甲B.乙C.丙D.丁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地理单元。江苏省是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江苏省南北经济差异显著,全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图为江苏省三个区域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划分苏南、苏中和苏北主要指标为( )
①地理位置②地形③行政区划④河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影响苏南与苏中、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交通 D.资金
2022年2月15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了瀚海雾松景观(下图)。雾松俗称树挂、凌构,在气候相对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雾松景观相对罕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最有利于瀚海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A.晴朗大风的白天
B.晴朗微风的夜晚
C.风雪交加的夜晚
D.微雨蒙蒙的白天
8.雾凇的形成需要水汽补充,瀚海雾凇形成过程中水汽大多来自( )
A.冰川融水B.地下水蒸发C.植物蒸腾D.湖泊和降雪
9.瀚海雾凇罕见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沙漠人烟稀少②发生频次较低③气象站少,预报困难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下图左)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下图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11.关于富山市的气候类型成因叙述最恰当的一项( )
A.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反气旋与气旋的交替控制D.寒暖流的共同影响
12.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下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F地形区山河相间,水力资源丰富
②A地为谷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③E山脉北侧河流属于黄河水系,南侧河流属于长江水系
④D山脉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下列关于B、C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地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
②C地属于亚热带,伏旱是威胁该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③B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
④C地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冬小麦、油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共58分)
15.(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如图所示),包括河南省全境以及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的部分地区,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千米,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材料二 中原经济区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材料三 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推进机具发展价值和地域特色的新型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的发展,该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的国家安全战略要地,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材料四 兰州西宁位置图
(2)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特点使其成为旅游胜地。试推测西宁市气候特点的成因。
16.(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少。
(1)指出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从气候角度,说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高的原因。(6分)
(3)对于当地的雨林火灾,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自然现象,不必担心;第二种,问题严重,亟需防治。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皮毛贸易小城。随着水陆交通条件改善及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匹兹堡转型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一度被称为“世界钢都”。二战后,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该地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城市一度衰落。20世纪下半叶,在政府主导下,该市与企业及民间力量合作,进行环境治理、加强基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学和风险基金为主要推动力的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匹兹堡市重新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及在钢都原址上建立的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及公园等。
青藏高原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安全一直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60年代的垦荒运动、20世纪70年代的商品粮基地建设、20世纪90年代的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和青海东部农业综合开发等,均是为了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农、牧业分布及河流分布。
(1)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4分)
(2)指出青藏高原两大粮食生产中心的名称,并分析其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6分)
(3)推测青藏高原种植粮食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1)简析匹兹堡早期钢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2)二战后,匹兹堡一度衰落,70年代再度崛起。分析匹兹堡市“衰”的原因和“兴”的措施。(8分)
(3)以匹兹堡的发展历程为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变化。(4分)
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答案:
1.B 2.B 3.C 4.C 5.D 6.C 7.B 8.D 9.C
10.D 11.B 12.A 13.B 14.B
15.共10分
(1)交通便捷;农业基础好,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大;国家政策扶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任答3点即可,6分)
(2)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夏无酷暑;冬季受北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冬季风难以侵入,因此冬季并不寒冷。(2点,4分)
16.(14)分
(1)有利影响: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等。(2分)
不利影响: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多样;降水分布不均匀等。(2分)
(2)两大粮食生产中心: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2分)
有利条件: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热量条件较好,距离灌溉水源较近;耕地面积较大;开发历史较久等。(4分)
(3)粮食种植风险指数较高地区:青藏高原北部和西北部地区。(2分)
主要原因:地形复杂多样;降水较少,缺水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承载力较小等。(2分)
17.(16分)
(1)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成因∶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或多对流雨)。(6分)
(2)全年高温,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全年降水丰富,满足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烈,生长速度快;暖热潮湿的气候利于微生物分解活动,生物循环旺盛。(6分)
(3)赞同第一种观点。理由∶适当规模火灾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转化,促进森林更新,减少病虫害。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大规模火灾会导致雨林减少,生物多样性(物种)减少,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等。(4分)
18.(1)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广阔的市场;先进的技术。(6分)
(2)“衰”的原因:新技术革命冲击;矿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世界钢材市场过剩;生产结构单一。“兴”的措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兴建大学城,推进文化产业,等等。(8分)
(3)原料、燃料地位下降,交通、科技、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提升。(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永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12月月考地理检测试卷(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地理检测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出,乙地将要迎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