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2.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C.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5.已知: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现象, 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
    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6.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7.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8.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X范围的是:
    A.红磷
    B.氧化铁
    C.氯酸钾
    D.食盐水
    9.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 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
    A.+2B.+3C.+6D.+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列物质属于难溶性盐的是____(写化学式,下同);属于可溶性碱的是______,属于可溶性盐的_____。
    ①氢氧化钾
    ②硫酸钡
    ③氢氧化铁
    ④氯化银
    ⑤硝酸镁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降低。这种物质是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3)室温下,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充分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 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①室温下,______(选填“甲”、“乙”、“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b”或“c”)。
    ③t1℃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丙(填“>”、“<”或“=”)。
    12.2017年12月28日石济客专首列高速列车抵达平原东站,平原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1)铺设轨道用到大量钢铁,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制造“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
    (3)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看,金属易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水,氯化钠、铁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
    (2)由离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___。
    (3)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4)食物腐烂由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14.用数字和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银离子____________;
    (2)氯酸钾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4)硫酸钡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________作用。请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_____。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_通入。
    16.(6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C瓶内充满空气,则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_ (填“x” 或“y”)端口进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它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
    (2)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地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下列对环境的影响与化石燃料燃烧无关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火山爆发
    D 雾霾天气
    ②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的性质验证。
    ①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该同学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8.4g,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
    18.(8分)下面是小华同学和小组同学的学习过程:
    (1)小华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图的知识整理,则性质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氢气、水、铁这六种物质,以CO2为起点进行了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实现一步转化时花束就可以进行传递,使花束能从起点CO2传到E。已知位置A的物质具有毒性,请把上述除CO2以外的其余物质分别安排在A~E的位置上,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位置A和D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②写出上图转化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组同学查阅资料知道: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填序号):_____。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⑤上述循环体系中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缓解困扰人类的什么难题?_____(写出1个即可)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克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计算:(1)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2)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克。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取2g二氧化锰和68g过氧化氢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8.4g,求:
    (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2)计算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2、B
    3、C
    4、A
    5、B
    6、D
    7、B
    8、A
    9、A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BaSO4、AgCl KOH Mg(NO3)2 B 甲丙 c =
    12、
    大 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3、H2O NaCl CO2 O2
    14、3Ag+ KClO3 SO42- Al2O3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长颈漏斗 集气瓶 装置A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E中导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E或F MnO2 催化 2H2O22H2O+O2↑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16、酒精灯 B x 在y处放燃烧的木条,若熄灭则已收集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主要从节能环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考虑: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建造沼气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双面使用纸张、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即可) 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g
    18、CO2+Ca(OH)2=CaCO3↓+H2O CO H2O Fe+H2SO4=FeSO4+H2↑(或铁和HCl,或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D 减缓温室效应(解决能源短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10:3:12(2)4.4(3)83.3%
    20、1.6;5%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g)
    30.9
    49.8
    68.7
    87.6
    107.6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上生产硅的重要反应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北环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北环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