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12031/0-17051209721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12031/0-17051209721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12031/0-17051209722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 )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A.遇冷B.遇热C.遇到风
2.小明准备洗脚,发现水温不够,妈妈告诉他再接一些热水倒进去,这实际应用到的传热方式叫( )。
A.辐射B.对流C.传导D.混合
3.小雨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B.山地C.盆地D.平原
4.汶川地震纪念日是每年的( )。
A.5月8日B.5月12日C.5月22日
5.在“玩快速抓尺子”的游戏时,反应速度越快的同学抓住尺子下端长度( )。
A.越短B.越长C.上下一样长
6.下列物体中,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B.家用穿衣镜C.近视镜
7.大脑的颜色是( )。
A.红色B.白色C.淡粉色
8.下列做法中,( )是用热传导的方式给热水快速降温。
A.把热水杯放到冷水中B.用风扇对着吹C.把两个热水杯来回倒
9.露、雾的形成都是( )现象。
A.凝结B.沸腾C.蒸发
二、填空题
10.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 类的材料制作。
11.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结成的众多( )或( ),它们飘浮在( )就是云,接近( )就是雾。
12.冬天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 )的方式来传递热量。
13.地球仪,即地球的 ,政区地球仪球面 ,地形地球仪球面 。
14.不锈钢勺子放在热水中,热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
15.不同物体的传热速度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
16.雨和雪的本质都是( ),都是从( )中降下来。
17.贵州山路弯道特别多,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多弯道处都安装有交通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18. 是人体的司令部, 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它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
三、判断题
19.“眼疾手快”“动如脱兔”都是反应快的表现。( )
20.玩“翻转打手”游戏时,被打次数多,说明反应速度快。( )
21.制作沙盘是模拟地表形态的一种方法。( )
22.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
23.潜望镜中的两块平面镜可以随意放置。( )
24.在实际传热过程中,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传热方式通常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 )
25.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对流。( )
26.炒菜时是利用热辐射把菜炒熟的。( )
27.热稀饭时,用勺子搅几下会热的更快,这是因为搅动加快了热的对流。( )
28.白光是由一种色光构成的。( )
四、连线题
29.连线题。
太阳
自然光源 烟花
闪电
蜡烛
人造光源 萤火虫
电灯
五、排序题
30.下面是小孔成像实验操作,请你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排列。
A.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
B.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C.准备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和蜡烛。
D.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
、 、 、
六、实验题
探究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
问题: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哪种传热最快哪种传热最慢?
实验设计:①用凡士林分别在5种材料棒上粘一颗珠子,珠子与材料棒远端的距离须一致。
②把5种材料棒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③观察5种材料棒上珠子脱落的先后顺序。
31.根据以上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珠子会逐渐脱落且脱落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 、 、 。
32.实验结论:热在不同材料中的传热快慢是 的。一般来说,热在金属材料比在非金属材料中的传热速度 。
33.高压锅的锅体是钢制的,是因为( )。
A.采用钢制的比较美观
B.钢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
C.钢比较廉价,采用钢制的可以节约成本
七、简答题
34.地震来临,我们应该怎样做?(写三条)
近几年,学生群体患近视眼的比例增加,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至少写出3点)
大脑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在人体活动中起着指挥中心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脑呢?(至少写出2点)
37.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想一想这两幅图中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它们分别是什么?
38.请说出四个大脑的基本功能。
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会给我们造成哪些灾害?(3条)
大脑是我们人体的“司令部”,大小和我们自己的双手握拳合起来差不多,呈粉红色,软硬如同豆腐。那么,如何保护大脑?
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
42.热能有哪几种传递方式?
参考答案:
1.A
【详解】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现象:草叶上的小露珠、锅盖上的小水珠、水杯盖上的小水珠,他们的成因是凝结,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
2.B
【详解】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小明准备洗脚,发现水温不够,妈妈告诉他再接一些热水倒进去,这实际应用到的传热方式叫对流。
3.C
【详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盆地是盆状地形,主要特征是四周高(山脉或其它山地隆起带)、中部低(平原和丘陵)。
4.B
【详解】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汶川地震。
5.A
【详解】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玩“抓尺子”游戏,谁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越短,总得分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6.C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家用穿衣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的应用,使光线分散,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C错误。
7.C
【详解】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大脑的形状像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表面像核桃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
8.A
【详解】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把热水杯放入冷水杯中,传热方式是热传导。用风扇对着吹、 把两个热水杯来回倒的传热方式是对流。
9.A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所以露、雾的形成都是凝结现象。
10.热的不良导体
【分析】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详解】饭勺、锅铲、铁锅等,通常安装有塑料、木头或橡胶的手柄其主要原因传热性比较差,隔热性能较好,可避免烫手,便于使用。
11. 遇冷 小水滴 小冰晶 高空 地面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12.热传导
【详解】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冬天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热传导的方式通过直接接触来传递热量。
13. 模型 光滑 凹凸不平或高低起伏
【详解】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政区地球仪主要是凸出表现国家、地区等政治区域范围的,没有高低起伏的地形变化,球面是光滑的。
14. 较高 较低
【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热传导是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至温度低部分的过程。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不锈钢勺子放在热水中,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15.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详解】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一般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比如铁、铝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比如塑料、木头等。
16. 水 云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雨和雪的本质都是水,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雪和雨的形态不同,降水时是下雨还是下雪,与周围的气温有关。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降落的是雪。
17.反射
【详解】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由于其形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所以可以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用于超市防盗,监视死角。在很多弯道处都安装有交通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8. 大脑 脊髓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神经不属于人体的神经中枢。
19.√
【详解】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眼疾手快”“动如脱兔”都是反应快的表现。
20.×
【详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作出必要的反应。玩“翻转打手”游戏时,被打次数多,说明反应速度慢。
21.√
【详解】沙盘最初的意义是用沙土做成地形模型,由于它一般用木盘盛着,所以叫沙盘。后来做成沙盘发展到用纸浆、石膏、水泥、泡沫等原料。沙盘在军事、工程、教学上用途广泛。沙盘是用沙土做成的地形模型,是模拟地表形态的一种方法。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3.×
【详解】潜望镜是通过管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像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像。
24.√
【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稀饭时,用勺子不断的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对流。
26.×
【详解】热传递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炒锅是金属做的,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炒菜时是利用热传导把菜炒熟的。
27.√
【解析】略
28.×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所以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9.
【详解】人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 闪电、 萤火虫等都是自然光源; 烟花、 蜡烛、电灯是人造光源。
30. C A B D
【详解】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实验的步骤是:C.准备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和蜡烛。A.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B.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D.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
31. 铜 铝 钢 塑料 木头 32. 不同 快 33.B
【分析】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31.根据以上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珠子会逐渐脱落,且脱落的先后顺序依次是铜、铝、钢、塑料和木头。
32.实验结论:热在不同材料中的传热快慢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热在金属材料比在非金属材料中的传热速度快。
33.高压锅的锅体是钢制的,是因为钢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B符合题意。
34.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详解】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35.①在光线柔和、均、稳定的环境中学习;②保持眼睛周边卫生,风沙天气减少外出;③每20~40分钟远眺片刻,让眼睛适当休息;④不要躺着看书或玩手机;⑤坚持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等。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眼睛,可以在光线柔和、均、稳定的环境中学习;保持眼睛周边卫生,风沙天气减少外出;每20~40分钟远眺片刻,让眼睛适当休息;不要躺着看书或玩手机;⑤坚持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等。
36.①运动时注意保护头部;②保证充足的睡眠;③保持营养均衡、心情愉悦;④不吸烟、不酗酒。
【分析】人类有着极其复杂的大脑。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在大脑控制和协调下,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宛成每一项生命活动,如走路、说话、运动、学习等等。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①运动时注意保护头部;②保证充足的睡眠;③保持营养均衡、心情愉悦;④不吸烟、不酗酒。
37.左图,用火焰加热的炉子烧热水。火炉和水壶外壁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壶中的水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火炉向周围空气传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右图,厨师用铁锅炒菜。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用火焰加热的炉子烧热水,火炉和水壶外壁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壶中的水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火炉向周围空气传热的方式是热辐射。厨师用铁锅炒菜,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38.控制功能、推理功能、记忆功能、创作功能等。
【详解】脑被坚硬的颅骨包裹着,它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人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大脑的基本功能有控制功能、推理功能、记忆功能、创作功能等。
39.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详解】地震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40.①充足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③营养均衡④心情愉快⑤运动时保护头部⑥不吸烟,不酗酒⑦逗着玩时不能打头部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保护大脑的方法有①加强体育锻炼。②保证充足的睡眠。③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④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
41.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
【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
42.三种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电饼铛烙饼是利用热传导;加热水利用了热对流;坐在火炉旁感觉到热利用了热辐射。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电饼铛烙饼是利用热传导.对流: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加热水利用了热对流。热辐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坐在火炉旁感觉到热利用了热辐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培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