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在“设计制作小车”的活动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关注小车行驶的距离,不需要考虑其结构是否牢固
B.只需关注小车行驶的速度,不需要考虑其行驶路线是否平直
C.小车车身长度、动力和采用的制作材料都要符合要求
2.不断往鱼缸中充气是为了增加鱼缸中水的(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 )有关。
A.构成材料B.振动幅度C.振动频率(快慢)
4.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面左右晃动B.水面没有变化C.水面产生波纹
5.一天中的食物,我们吃最多的是( )。
A.谷薯类B.蔬菜类C.水果类
6.流水的声音是由( )。
A.水的振动产生的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
7.打哈欠的时候会发现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耳郭的振动B.鼓膜的振动C.听小骨的振动
8.小朋友吃大块果冻容易噎住,导致呼吸困难,噎住果冻最可能在( )。
A.鼻腔B.气管C.肺
9.小阔同学制作的气球小车比其他同学的气球小车跑的近,他认为可能和“吹气的时间太短”有关。请问这属于科学实践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想C.实验验证
二、填空题
10. 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的量,它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11.运动的小车撞击静止的木块,木块发生了运动,说明小车具有( ),任何工作的物体都具有( ),如果没有( ),自然界就不会运动和变化。
12.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 )。花生,核桃中含有( )较多,鸡蛋、瘦肉中含( )较多,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有( )较多。
13.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 )和( ),也不会有( )了。
14.运动时,心跳和呼吸次数都会 (选填“增加”或“减少”)。
1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 ,它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它会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它变得越紧,发出的声音就会越 。
16.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能使物体产生振动,从而传到另外的地方。
17.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 )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 )的过程。
18.听小骨可以将声音传到 ,并刺激 ,产生信号。
19. 是身体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 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的交换的量。
三、判断题
20.制作的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 )
21.鱼和肉的营养很丰富,只要吃鱼吃肉就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
22.在听到巨大声响前,只要将嘴张开,就能保护鼓膜不受伤害。( )
23.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越小身体越健康。( )
24.用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很刺耳。( )
25.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
26.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 )
27.音叉是一种发声的仪器,可以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
28.通过品尝食物,我们可以知道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29.外耳包括外耳道和耳郭两个部分。( )
四、连线题
30.耳朵的结构图。
五、排序题
31.下面是耳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它们的功能,请你标出人耳的各部分结构得到声音信号的先后顺序。
( )听觉神经——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 )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 )外耳道——传送声波
( )耳郭——收集声波
( )鼓膜——产生振动
( )听小骨——传递振动
六、实验题
32.如图所示,一个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罩,在玻璃管下端套一只尚未吹气的气球。然后用手捏住橡皮膜向下拉或向上压,此时气球的大小将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是一个人体呼吸过程的( )(选填“模拟”、“真实”)实验。其中,用( )代表肺,用( )代表体内膈肌。人在吸气时,相当于橡皮膜( )(选填“向下拉”、“向上压”),此时,瓶内的气球将变( )(选填“大”“小”,空气( )(选填“进入气球”、“从气球内被排出”)。
七、简答题
33.我们的牙齿对食物有什么作用?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刷牙?
像二胡、小提琴、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琴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6.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37.为什么当听不清远方传来的声音时,把手放在耳郭后面,就听得清声音了?
山核桃是过年家中常备坚果,山核桃由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与喜欢。但一些减肥人士却不敢多吃,你知道为什么吗?怎样证实你的观点?
参与我们身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40.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郭
把声音传入内耳
外耳道
收集声音的作用
鼓膜
把声音传入中耳
听小骨
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制作小车时需要考虑结构是否牢固,只需关注小车行驶的距离,不需要考虑其结构是否牢固的说法是错误的。在“设计制作小车”的活动中,小车车身长度、动力和采用的制作材料都要符合要求;只需关注小车行驶的距离,不需要考虑其结构是否牢固和只需关注小车行驶的速度,不需要考虑其行驶路线是否平直是错误的,故C正确,AB错误。
2.B
【详解】鱼生活在水里,靠鳃过滤水中溶解氧气完成呼吸。金鱼缸里往往会通一根皮管,通过一个装置不断往水里吹气泡,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气溶解量。
3.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4.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音叉振动,所以水面产生波纹。
5.A
【详解】“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顶层是盐和油,底层是谷薯类。所以,一天中的食物,我们吃最多的是谷薯类。
6.A
【解析】略
7.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更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
8.B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小朋友吃大块果冻容易噎住,导致呼吸困难。噎住的果冻最可能在卡在气管了,气管比较细。选项B符合题意。
9.B
【详解】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可能和“吹气的时间太短”有关,这属于科学实践中的建立猜想。
10.肺活量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通常肺活量越大呼吸能力越强,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就是我们的肺活量,它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11. 能量 能量 能量
【详解】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能量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运动的小车撞击静止的木块,木块发生了运动,说明小车具有能量。
12. 营养 脂肪 蛋白质 糖类
【分析】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具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详解】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大豆、牛奶、鸡蛋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肥肉、鱼油、花生、核桃、芝麻、巧克力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等。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
13. 运动 变化 生命
【详解】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14.增加
【详解】运动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增加。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15. 声带 高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根据对不同动物发声器官的认识,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所以我们的喉咙里发声的器官就是声带,它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它会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它变得越紧,振动就会越快,发出的声音就会越高。
16. 波 声波
【详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7. 鼻腔 肺
【详解】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18. 内耳 听觉神经
【详解】人听到声音的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19. 肺 大小
【详解】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由肺泡组成。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20.×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这种说法错误。乐器发出的声音要用乐理规律。
21.×
【详解】食物要多样化,鱼和肉的营养很丰富,但是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22.√
【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耳膜内外压强相等(因为内部连通),避免对耳膜造成损伤。
23.×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小说明人体的肺部功能不强大,肺活量大说明人体的肺部功能越强大,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鹂鸟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和机器声等。用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很刺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听听声音,要求学生掌握用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很刺耳。
25.√
【详解】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26.√
【解析】略
27.√
【解析】略
28.×
【详解】要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通过观看和品尝食物,需要经过科学的实验来检验,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9.√
【详解】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30.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把声音传入中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1. 6 5 2 1 3 4
【详解】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耳朵感知声音的原理是空气传导。声音有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传递给耳蜗,变成大脑能够接受的信号,由听神经报告给大脑。
32. 模拟 气球 橡皮膜 向下拉 大 进入气球
【分析】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肋间外肌同时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除了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外,肋间外肌也同时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一个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罩,在玻璃管下端套一只尚未吹气的气球。然后用手捏住橡皮膜向下拉或向上压,此时气球的大小将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是一个人体呼吸过程的模拟实验。其中,用气球代表肺,用橡皮膜代表体内膈肌。人在吸气时,相当于橡皮膜向下拉,此时,瓶内的气球将变大,空气进入气球。
33.牙齿可以用来切割、咀嚼、撕碎食物,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详解】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消化。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3种,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34.答:上牙:顺着牙缝向下刷;下牙:顺着牙缝向上刷;内侧:顺着牙缝下牙向上、上牙向下刷;咬合面:来回刷。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上牙:顺着牙缝向下刷;下牙:顺着牙缝向上刷;内侧:顺着牙缝下牙向上、上牙向下刷;咬合面:来回刷。
35.答:琴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有关;与弦的长短有关;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与弦的材质有关。
【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详解】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琴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有关;与弦的长短有关;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与弦的材质有关。
36.能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等等。
【详解】乐器通过振动都会发出声音。通过制作简单的小乐器的过程,获得有关乐器发声方式以及音调变化等知识。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我们可以从能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等等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本题考查自制的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自制的小乐器。
37.答:把手放在耳郭后面,相当于增大了耳郭的面积,可以收集更多的声波。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由于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把手放在耳郭后面,相当于增大了耳郭的面积,可以收集更多的声波。
38.因为山核桃含有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容易使人发胖;准备一张白纸,将山核桃肉在纸上来回挤压,过一会儿看是否留下油渍
【详解】人一旦摄取过量的脂肪和糖类,如果不能被充分的消耗利用,就会造成能量过剩,导致肥胖。因为山核桃含有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容易使人发胖;准备一张白纸,将山核桃肉在纸上来回挤压,过一会儿看是否留下油渍
39.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
40.耳廓收集到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内的液体将信号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便听到声音了。
【详解】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冲刺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