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课后作业题,共8页。
    [基础巩固练]
    一、单项选择题
    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下表为2022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效益
    B.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生态红线区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
    D.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2.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 D )
    A.调节城市气候,增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解析: 第1题,生态红线区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承载力不是完全由生态红线区决定;设置红线区将有利于南京市的发展,不会阻碍城市面积扩大。第2题,保护生态红线区有利于调节城市气候,缩小昼夜温差;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减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植被类型;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据此完成3~4题。
    3.引起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B )
    ①采矿、废气排放
    ②污水灌溉
    ③重金属的自然释放
    ④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防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D )
    ①全面关闭重金属污染企业
    ②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
    ③抓好重点防控地区、重点防控行业和重点防控企业
    ④建立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指数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3题,重金属污染主要由采矿和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及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人为原因所致,①②④正确;重金属自然释放属自然原因,③错误,B项正确。故选B。第4题,全面关闭重金属污染企业不符合实际,①错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控,②正确。抓好重点防控地区,重点防控行业和重点防控企业,有利于从源头控制污染,③正确。建立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指数体系,有利于及时预警和控制污染,④正确,D项正确。故选D。
    “26度空调节能行动”是由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起的,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6日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调至26 ℃。此活动旨在呼吁市民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据此完成5~6题。
    5.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C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A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解析: 第5题,空调所需能源为电能,而电能相当一部分是由燃煤发电而转化的。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从而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减少酸雨危害。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第6题,“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倡导绿色消费。
    (2023·河北唐山一中调研)舟山群岛岸线资源丰富,早期定位为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石油储备中转基地。2017年4月浙江舟山自贸区确立舟山聚焦石油战略产业链,提升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构建具有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港口经济圈,成为全球性大宗商品物流中心。据此完成7~8题。
    7.舟山群岛支持较为完整的石油战略产业链的主要优势是( A )
    A.岸线资源丰富 B.淡水资源充足
    C.环保工业发达 D.岛上植被茂密
    8.舟山的定位从聚焦石油储备中转基地向聚焦石油战略产业链的转变,将( A )
    A.提升产业层次 B.加剧能源紧张
    C.减轻物流压力 D.改善海洋环境
    解析: 第7题,据材料可知,舟山群岛岸线资源丰富,这是舟山群岛支持较为完整的石油战略产业链的主要优势,A正确;岛屿面积较小,储水条件较差,淡水资源不足,B错误;环保工业发达和岛上植被茂密不是主要优势,C、D错误。第8题,舟山的定位从建设成石油储备中转基地向聚焦石油战略产业链的转变,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A正确;缓解能源紧张状况,B错;物流压力与商品运输量有关,与城市定位转变无关,C错误;可能会导致海洋环境的破坏,D错误。
    二、综合题
    9.(2022·山东济宁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压力指数可反映粮食需求与耕地面积的关系,其数值越大,耕地安全等级越低,耕地保护压力越大。耕地压力指数与资源禀赋、区域人口数量、粮食作物面积占比等因素有关。长江流域正经历着由“大开发”向“大保护”发展的转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和重要农业生产基地,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下图示意1987—2017年长江流域上、下游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
    (1)分析近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压力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2)简述长江上游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答案:(1)非农建设占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导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区域人口增加,粮食需求增加。
    (2)退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会促进基本农田建设加强,提升耕地质量);造林(还林)有利于涵养水源、增加林地面积,维护水和森林资源的安全;森林面积增加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实现碳减排,维护生态安全。
    解析:本题以长江流域上下游耕地压力指数变化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变化、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对区域影响、国家安全等相关问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到,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压力指数自1987年至2017年波动上升,上升幅度较大;从材料可知,耕地压力指数越大,耕地安全等级越低,耕地压力指数与资源禀赋、区域人口数量、粮食作物面积有关;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发展速度快,城市面积扩张,占据大量农业用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城市近郊地区受市场因素影响,经济类作物及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改变,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减少。长江下游地区城市高度密集,人口数量众多,对粮食的需求增加。第(2)题,长江上游地区实施退耕工程,会直接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粮食的安全;间接地刺激了基本农田建设和发展,注重保护农业基本农田,保障粮食安全。长江上游地区实施还林工程,由于上游地区位于高原、山地之上,还林有利于植被增多,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维护我国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安全。长江上游实施退耕还林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能够有效地对抗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践行减排降排,实现碳减排,维护我国生态安全。
    [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合理配置并不断调整人类活动,能够使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压力处于最优状态。下图为1997—2015年我国W—E—F系统压力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在2005年以前,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 C )
    A.随时间呈升—降—稳的变化
    B.与能源压力指数变化完全一致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下降
    D.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下降
    2.在1999年后,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B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低耗能产业增多
    C.产业转移的发生
    D.节约资源观念深入人心
    3.我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人口分布的聚集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我国W—E—F系统压力增大、压力空间不平衡。下列属于缓解我国W—E—F系统压力的积极措施是( C )
    ①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
    ②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提高人口布局集中度,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④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在2005年以前,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在1999年之前是先下降、后上升,之后下降的,故A错误;由图可知在2005年以前总压力指数取决于能源压力,所以总压力指数和能源压力指数大致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尽相同,故B错误;总压力指数很大程度是能源压力导致,而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故能源压力大于西北,C正确;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南方季风区,降水总体比东北地区多,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得1999年之前压力指数很大程度是能源压力导致,后期压力指数减小,说明发展了低耗能工业,能源压力减小,故B符合题意;由材料可得我国压力指数很大程度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与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关系不大,节约资源观念正逐步普及,但还没完全深入人心,也不是主要原因,故A、D错误;区域区位条件的变化导致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不可能频繁发生,故C错误。故选B。第3题,集中布局人口会加大地区发展差距,故③错误;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可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降低粮食压力;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与工业的合理布局,可有效降低压力指数,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2023·江苏苏州模拟)近地面的臭氧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浓度偏高会危害人体健康。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选择在晴朗微风的气象条件下,探究街区的臭氧浓度日变化特征。下图为他们绘制的“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的关系图”。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为臭氧浓度变化曲线
    B.②为汽车尾气排放量变化曲线
    C.白天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负相关
    D.夜晚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正相关
    5.为监测街区的最大排放情况,该学习小组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4题,①曲线的高值出现在城市居民出行的早高峰和晚高峰,符合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变化规律,A错误;臭氧的形成需要阳光的照射,而②曲线的浓度总体上白天高于晚上,应当为臭氧浓度变化曲线,B错误;由图可知,白天的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整体呈负相关,C正确;夜晚臭氧浓度并没有随着氮氧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二者并不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C。第5题,甲图和丁图所示街道的两边均有高层建筑,且间隔较小,挡光作用明显,臭氧浓度偏低;乙图所示街区位于十字路口,车流量最大,且高层建筑相隔距离较远,挡光作用相对不明显,臭氧浓度最高;丙图所在街区北侧有较大的绿地,近地面温度相对较低,不利于臭氧的形成,臭氧浓度偏低。故选B。
    (2023·湖北武汉质检)瑞典的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位置,1994年,瑞典提出“生产者责任制”,要求商品生产商负责回收或出资处理商品外包装,并且要求厂家在商品外包装上详细注明回收类别和方式,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在政策实践的不断更新中,瑞典形成了一套垃圾管理方法学,即垃圾处理优先级制度,也称五阶梯原则(如下图)。瑞典的电子垃圾回收率为51.6%,是世界上较高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6~8题。
    6.“五阶梯”中的最高阶梯,也是重中之重的原则是( A )
    A.避免产生 B.重复使用
    C.能源回收 D.填埋处置
    7.避免产生也就是能不产生垃圾就不产生垃圾,下列属于该措施的是( B )
    ①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装制品
    ②废品可以通过修补、更改使用功能等方式进行再利用
    ③无法再利用时,要尽量回收可以回炉重造的材料
    ④无法回收材料时,可燃垃圾可以送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
    ⑤有机垃圾可以送去沼气厂生产沼气,进行能量回收
    ⑥有害危险品,送到垃圾填埋场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8.瑞典电子垃圾回收率高的原因是( D )
    ①广泛的回收运动和公众支持
    ②均匀分布的回收网点
    ③透明的数据收集和共享
    ④确立生产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6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五阶梯”中的最高阶梯是避免产生,如果不产生垃圾,就不存在后续的四个阶梯,因此避免产生是重中之重的原则,故选A。第7题,无法再利用时,回收可以回炉重造的材料,不能回炉重造的材料也就形成了垃圾,故其不符合避免产生原则,故③错误。故选B。第8题,瑞典电子垃圾回收率高的原因是进行广泛的宣传,开展有效的回收运动,得到大众的支持;将数据透明化,并与公众分享和共享;制定了生产者责任制,遏制了一部分垃圾的产生,故①③④正确。均匀分布回收网点并不能使回收率提高,因为垃圾的产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故②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9.(2023·四川资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材料二 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注:清洁能源主要包括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
    材料三 2022年进入秋季以来,从一开始制造业密集的广东出现了罕见电荒,到后来东北各地又开始各种限电,甚至出现了居民用电断电的情况。当前,全球能源价格暴涨,不仅我国限电控产能,欧美多国也面临“电荒”。2022年冬天很冷,煤作为我国北方民间取暖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在甘肃省,煤价同比翻倍,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煤价最高已达到去年同期价格的三倍。
    (1)结合材料,分析2022年我国秋冬季节出现“电荒”的原因。
    (2)指出今年严重的“电荒”短期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角度说明我国推出“双碳”目标的积极意义。
    答案:(1)河流进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减少;秋冬季节气温低,(用于取暖)能源需求量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改变,而煤炭价格大涨,厂家发电意愿不足;国家环保政策对非清洁能源生产的制约影响,导致供电不足。
    (2)部分工厂(企业)停工,影响居民就业与收入;居民正常生活用能受限,影响生活质量;经济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国家经济增长;局部地区电价、物价可能上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
    (3)推动全球碳减排进程,改善人居环境;促使企业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使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解析:(1)原因可以从2022年秋冬季节水电发电量、煤炭价格上涨、国家环保政策以及取暖对电力需求量增大等角度进行分析。(2)“电荒”短期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从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与就业及社会秩序角度进行分析。(3)我国推出“双碳”目标主要是为了推动全球碳减排进程,企业响应国家碳减排政策,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可减少碳排放;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高,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减少煤炭资源的占比。
    类型
    总面积(km2)
    类型
    总面积
    (km2)
    风景
    名胜区
    373.16
    生态绿地
    134.70
    洪水
    调蓄区
    32.61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221.85
    森林公园
    211.30
    重要湿地
    127.42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三节 国际合作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三节 国际合作课后测评,共9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同步训练题,共9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达标测试,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