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40560/0-17039435310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40560/0-17039435310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40560/0-17039435310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染”,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不再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新冠感染由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下列关于COVID-19和新冠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OVID-19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
B. 高温可破坏COVID-19蛋白质的肽键,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COVID-19
C. 戴口罩可减少COVID-19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D. 房间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COVID-19的浓度
2、细胞学说之于生物学就像原子论之于化学一样,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 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
C. 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 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如图所示,甲图中① ②表示目镜,③ ④表示物镜,⑤ 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 比② 的放大倍数小,③ 比④ 的放大倍数小
B.从图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甲图中的组合应是② ④ ⑤
D.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②,同时提升镜筒
5、青霉素常用来治疗细菌感染引发的一些疾病。肺炎支原体是引发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其细胞结构模式图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细胞内含有大量元素Ca、Mn、B、Zn等
B.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
C.临床上宜用青霉素治疗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
D.支原体拟核中有一个环状DNA分子
6、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基时使用了NH4NO3、KNO3、CaCl2、KH2PO4、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两种必需的大量元素,为补充这两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Ca(NO3)2B.MgSO4C.FeCl3D.ZnSO4
7、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脂质
B.结合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直接参与代谢
C.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D.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不能恢复其活性
8、下图中的反应1、2分别表示两种多聚体的水解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1可表示纤维素分子的水解过程
B.反应1可表示脂肪分子的水解过程
C.反应2能表示蛋白质分子的水解过程
D.反应2的产物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9、根据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相应化合物产生的特定的颜色反应,可以检测生物组织中存在的糖类、脂肪或蛋白质。下列实验操作或分析错误的是( )
A.梨匀浆与斐林试剂作用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蔗糖
B.将斐林试剂适当处理,可以代替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C.在检测还原糖、蛋白质前留出部分组织样液,目的是与反应后的颜色进行对照
D.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用苏丹Ⅲ染色后未用酒精冲洗,会干扰对橘黄色颗粒的观察
10、南极雌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帝企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由肝脏中的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来补充
B.帝企鹅的多糖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
C.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元素
D.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来供能
11、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一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都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C.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12、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由一条多肽链组成,通过二硫键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一定为蛋白质
C.蛋白质中有些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有些具有调节功能,如激素
D.温度过高、过酸和过碱等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和肽键遭到破坏从而失活
13、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如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现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进行研磨,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图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两管均呈蓝色,但c管颜色较浅
B.图A中表示淀粉含量变化的曲线是Ⅰ,表示还原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Ⅱ
C.图A中Ⅰ、Ⅱ曲线所表示的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O
D.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两管均呈砖红色,b管颜色较深
二、多选题
14、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③外其他都在颤蓝细菌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②④⑤⑥
15、玉米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而胚芽中脂肪的含量达17%~45%,故可从玉米种子中提炼玉米油。种子吸水萌发时,玉米胚芽合成赤霉素并释放到胚乳和糊粉层,糊粉层细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产生水解酶并释放到胚乳,促进淀粉水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常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B.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两者均为玉米籽粒的贮能物质
C.萌发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糊粉层细胞产生的水解酶释放到胚乳后,会使玉米籽粒干重减少
16、初步研究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APP形成一个β-AP时需要消耗2个水分子
B.一个β-AP分子中含有37个肽键
C.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作用于APP分子中的肽键
D.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三、读图填空题
17、下图为洋湖湿地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_____。
(2)图中生物都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至少写出2个),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
(3)图中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结构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
(4)采集湿地水样进行显微观察,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选择需要进行的操作进行排序,填序号)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抬高镜筒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④向右移动装片
⑤向左移动装片
18、神经肽Y是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属于多肽家族,广泛分布于人体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是含量最多最丰富的神经肽之一、如图是神经肽Y的部分氨基酸组成示意图和谷氨酸(Glu)的结构式。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即_____。
(2)已知组成神经肽Y的氨基酸中Glu有4个,则该神经肽Y含有的游离羧基至少有_____个,组成神经肽Y的氨基酸的R基团最多有_____种。Glu属于_____(填“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
(3)十肽-4(C39H75N7O10)是促进皮肤吸收的渗透肽,可以促使生物分子进入皮肤;乙酰基十肽-3(C68H95N19O17)能够增加皮肤的厚度,降低皮肤的敏感阈值。二者均是十肽化合物但是生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9、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油料种子成熟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图中给出的依据是_________。
(2)相同质量时豆类种子在萌发时吸水量比油料种子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分别以淀粉和脂肪为主要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这两种物质都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现有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各一组,请根据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时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设计实验以确定种子的类型:
实验思路:
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或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_________的一组为油料种子。
请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研究高脂饮食与肠道菌群及糖脂代谢的关系,进行如下试验:
(1)建立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
将2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HFD组)和普通饲料(ND组)16周。
①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与ND组相比,HFD组____________________偏高,说明脂代谢紊乱,其他数据说明糖代谢紊乱,提示造模成功。
②检测粪便中4种典型细菌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HFD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__________(增加∕减少)。
(2)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另取20只大鼠,喂以含_______________的饮用水杀灭肠道中原有细菌,建立肠道无菌大鼠模型。分别收集(1)试验结束时HFD组和ND组粪便,制备成粪菌液,分别移植到无菌大鼠体内,建立移植HFD肠菌组和移植ND肠菌组,均饲喂高脂饲料8周。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该试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结果显示两组均发生糖脂代谢紊乱,组间差异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__________(加剧∕缓解)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
(3)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缓解糖脂代谢紊乱,请说明可以采取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2019-nCV是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进行增殖,A正确;
B、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让蛋白质失活,因此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B错误;
C、首先,戴口罩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向环境中释放病原体,其次,未感染人群戴口罩可以将病毒阻断在外部,切断其飞沫传播的途径,因此戴口罩可减少COVID-19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C正确;
D、在密闭的空间内,空气当中有较多的飞沫,气溶胶,这些含有病毒的飞沫,气溶胶也有可能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生,所以通过开窗通风可以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降低,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正确;
B、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分裂,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正确;
C、科学家研究了部分细胞,提出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动物植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
B、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种群,B错误;
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
D、莲是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
4、答案:B
解析: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错误;丙为高倍镜下的视野,从图乙转为丙,应先移动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增大光圈,使视野明亮,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正确;若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应使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高倍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更近,甲图中的组合应是②③⑤,C错误;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后,不改变目镜,不能提升镜筒,应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D错误。
5、答案:D
解析:A、支原体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而Mn、B、Zn均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A错误;
B、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不具有细胞壁。B错误;
C、青霉素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支原体不具有细胞壁结构,因而,不能用青霉素治疗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C错误;
D、支原体作为原核生物,拟核中有一条环状DNA分子,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某同学配制的培养基中有NH4NO3、KNO3、CaCl2、KH2PO4、微量元素溶液等,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C、H、O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因此对比发现,缺少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Mg,同时S元素也缺乏,因此可选择MgSO4补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磷脂元素组成均为C、H、O、N、P,含有磷元素,故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磷脂,A正确;
B、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直接参与代谢,B错误;
C、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C正确;
D、蛋白质失活后,其活性不能恢复,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纤维素是葡萄糖形成的多糖分子,反应1可表示多糖分子的水解过程,A正确;
B、一分子脂肪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反应1不能表示脂肪分子的水解过程,B错误;
C、组成蛋白质的分子水解可以产生氨基酸,C正确;
D、反应2可表示多肽分子的水解过程,其产物是氨基酸分子,氨基酸分子不含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梨匀浆与斐林试剂作用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A错误;
B、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的浓度比双缩脲试剂的B液高,可以将乙液稀释以后用于鉴定蛋白质,B正确;
C、在检测还原糖、蛋白质前留出部分组织样液,目的是与反应后的颜色进行对照,增强实验的说服力,C正确;
D、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用苏丹Ⅲ染色后未用酒精冲洗浮色,会干扰对橘黄色颗粒的观察,D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帝企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脏中的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来补充,A正确;
B、糖原,蛋白质的合成都经历了“脱水缩合”过程,故都有水的产生,B正确;
C、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C元素,C错误;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不进食,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D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式是C2H4O2NR,如果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A正确;
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都相同的蛋白质,其空间结构不一定相同,因此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B正确;
C.由题意知,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R基上的氨基数是(m-n)个,如果脱水缩合成一条肽链,则该肽链中的氨基数是(m-n+1)个,如果是形成环肽,则该多肽中的氨基数是(m-n)个,C错误;
D.由氨基酸的分子式可知,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N原子,因此如果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由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种二肽,D正确。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组成,通过二硫链等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A错误;
B、氨基酸含有C、H、O、N等元素,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此物质可以是氨基酸,B错误;
C、抗体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抗体能够抵御外来细菌、病毒等抗原物质,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防御功能,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C正确;
D、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引起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失去生物活性,而此过程中蛋白质中的肽键稳定、一般不会断裂,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与a管相比c管内的淀粉含量下降,两管均呈蓝色,A正确;B、由以上分析已知,Ⅱ表示还原糖的变化;C、图A中Ⅰ,它们的组成元素都是C、H、O;D、图A中Ⅱ是还原糖的变化曲线,因此、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d管颜色较深。故选:D。
14、答案:CD
解析:A、菠菜是植物,发菜是原核生物,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④核糖体、⑤细胞壁,A正确;
B、绿藻为真核生物,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B正确;
C、颤蓝细菌为原核生物,除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外其他都在颤蓝细菌的体内存在,C错误;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共有的是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D错误。
故选CD。
15、答案:BD
解析:A、淀粉是由葡萄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而葡萄糖常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A正确;
B、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含C、H、O,两者均为玉米籽粒的贮能物质,B错误;
C、萌发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
D、糊粉层细胞产生的水解酶释放到胚乳后,促进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会使玉米籽粒干重增加,D错误。
故选BD。
16、答案:ACD
解析:A、β-分泌酶起催化作用时水解大分子,结合图示可知,需要消耗2个水分子,形成一个β-AP,A正确;
B、β-AP分子是由前体蛋白APP中的第597位氨基酸到635位氨基酸形成的、其含有的氨基酸数=635-597+1=39个,B错误;
C、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能使APP上的氨基酸水解下来,说明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作用于肽键,C正确;
D、β-AP沉积是AI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征,老年痴呆者记忆力降低,记忆与大脑皮层有关,因此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D正确。
故选ACD。
17、答案:(1)蓝细菌;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叶绿素和藻蓝素
(2)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统一性
(3)衣藻;无细胞结构
(4)⑤③②
解析:(1)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蓝细菌;此类细胞由于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故可进行光合作用。
(2)图中细胞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3)图中衣藻含有叶绿体、细胞壁,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4)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要想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方法是物像偏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视野2中观察物像在视野1的左侧,因此要想移向视野中央,应该向左移动装片,因此从视野1转为视野2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即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向左移动)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一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将视野1转为视野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③→②。
18、答案:(1)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5;21;非必需
(3)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1)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已知组成神经肽Y的氨基酸中Glu有4个,且Glu的R基上含有1个羧基,在肽链的末端有一个游离羧基,则该神经肽Y含有的游离羧基至少有4+1=5(个)。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组成人体的氨基酸仅21种,所以组成神经肽Y的R基最多21种,由于人体细胞能合成Glu,因此它是非必需氨基酸。
(3)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因此十肽-4和十肽-3均是十肽化合物但是生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是两者结构不同,而结构不同从氨基酸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19、答案:(1)糖类和脂肪二者的含量变化相反
(2)多;植物可利用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进行吸胀吸水,而脂肪不吸水
(3)大;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原料时的比值
解析:(1)分析图1可知,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糖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多;油料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下降,糖类含量增加,两者的含量变化相反,故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
(2)植物可利用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进行吸胀吸水,而脂肪不吸水,因此,相同质量的豆类种子在萌发时吸水量比油料种子多。
(3)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原料时的比值。因此,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低的一组为谷类种子;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高的一组为油料种子。
20、答案:(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减少
(2)抗生素;移植的肠道菌群;加剧
(3)避免高脂饮食或者设法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
解析:(1)①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类,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属于脂类,与ND组相比,HFD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偏高,说明脂代谢紊乱。
②据图可知,与ND组相比,HFD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含量增加。
(2)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而产生抗菌作用,因此要想建立肠道无菌大鼠模型,需喂以含抗生素的饮用水杀灭肠道中原有细菌。据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自变量为移植的肠道菌群(移植ND肠菌组和移植HFD肠菌组),因变量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的含量,据表格可知,与移植ND肠菌组相比,移植HFD肠菌组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的含量均较高,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加剧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
(3)据题意可知,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加剧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减少,因此可以通过避免高脂饮食或者设法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来缓解糖脂代谢紊乱。
组别
总胆固醇(mml∕L)
甘油三酯(mml∕L)
血糖(mml∕L)
胰岛素(mml∕L)
ND组
1.56
0.63
5.58
10.02
HFD组
2.59
1.65
7.28
15.11
组别
总胆固醇(mml∕L)
甘油三酯(mml∕L)
血糖(mml∕L)
胰岛素(mml∕L)
移植ND肠菌组
1.86
0.96
6.48
11.54
移植HFD肠菌组
2.21
1.28
6.94
13.6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