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1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2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页。
    【考试时间:11月24日11:00~12:1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后产生大量矿业废弃地,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国对此类矿业废弃地再利用模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零散修复到常规利用再到多样化发展阶段,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阶段整治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不同发展阶段整治方式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②①③D. ③①②
    2. 根据矿业废弃地至城市中心的交通距离远近可将其划分为城中型、近郊型以及远郊型,下列开发方式与之对应较为合理的是( )
    A 近郊型—光伏发电站B. 远郊型一市民休闲广场C. 城中型—大型湿地公园D. 远郊型—农场果园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矿业废弃地再利用模式经历从零散修复到常规利用再到多样化发展阶段。进行小规模矿山复绿,并对矿业废弃地进行自发性土地复垦属于零散修复,属于第1阶段;主要以复垦耕地、鱼塘、林地等农业用地为主属于常规利用,属于第2阶段;矿山公园、湿地公园、产业基地等新兴再利用方式被广泛借鉴,将改造矿业废弃地和发展旅游业相结合成为矿业废弃地再利用趋势属于多样化发展阶段,为第3阶段。因此不同发展阶段整治方式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在近郊布局,A错误;城中土地资源紧张,不适合布局大型湿地公园,C错误;农场果园属于常规利用,不符合多样化利用的新趋势,D错误;远郊用地充足,适合布局市民休闲广场,B正确。故选B。
    【点睛】矿业废弃地包括遗留的山体创面、开采破坏亟需治理的区域,也包括附属的工矿用地、生产加工设施及办公生活空间。矿业废弃地再利用就是要尽可能的利用现有资源或变废为宝。
    大豆是重要的油脂和蛋白饲料原料,在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中,大豆进口占比高。21世纪后,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下表为2015~2020年我国前十家大豆进口企业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量(单位: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数据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整理所得。
    3. 与本国种植大豆相比,进口大豆对我国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缓解了耕地紧张的局面B. 增加了农业用地面积
    C. 供应了畜牧业所需饲料D. 提高了食用油原料总量
    4. 据表分析,下列有关2015年~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多国进口不利于保证供应的稳定性B. 美国向我国出口大豆的地位大大降低
    C. 大豆价格是决定进口量的最主要因素D. 拓宽了我国大豆市场上的进口渠道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与本国种植大豆相比,进口大豆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腾出我国更多的耕地用于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缓解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粮食安全,A对;大豆进口直接减少了国内大豆的种植,推动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谷物播种面积的增加以及粮食供应量的上升,因此,大豆的进口并不会导致我国农业用地面积增加,B错;根据材料信息“大豆是重要的油脂和蛋白饲料原料”提示并结合以上分析、所学知识可知,进口大豆可使畜牧业饲料供应充足,有助于畜牧业发展,但对粮食安全等促进作用相对较小,所以供应了畜牧业所需饲料并非是对我国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作用,C错;根据材料信息“大豆是重要的油脂和蛋白饲料原料”提示并结合以上分析、所学知识可知,进口大豆可提高了食用油原料总量,但对粮食安全等促进作用相对较小,所以提高了食用油原料总量并非是对我国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作用,D错。故选A。
    【4题详解】
    据表分析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向多国进口利于保证供应的稳定性,A错;读表“2015~2020年我国前十家大豆进口企业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量”可知,美国向我国出口大豆的地位并没有大大降低(在美国进口量在三个国家中一直占第二位),B错;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巴西、阿根廷这几个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他们人口少耕地面积大,气候适宜,普遍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种植成本要远比中国低,所以,大豆价格是决定进口量(2015~2020年我国前十家大豆进口企业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量)的最主要因素,C对;据材料信息“21世纪后,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提示、“2015~2020年我国前十家大豆进口企业主要进口来源国”也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并未拓宽我国大豆市场上的进口渠道,D错。故选C。
    【点睛】为了保障我国大豆供应安全,我国应该加大对国内大豆的研发技术投入,鼓励创新栽种技术,提高单产量,增加本国的自给自足的能力。同生产国巴西、美国等加大合作,为巴西等国提供应对的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大豆的稳定生产。开阔更多的进口来源,不过多的依赖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大豆进口多元化,分散风险的几率。
    2023年9月17日,中国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火化景观”。获准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村民纷烈在海拔较高的天然林、地势低平的各村寨之间开发片状茶林,高海拔处的片状答林之间保留了约40米笼的王然法作为防护林,片状茶林之内保留了部分高大乔木和具有特有香味的树种。形成“林下茶”种植模式。当地村民充分利用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包括古茶林、传统村落在内的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虽观,历经千年之久,将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古茶林保留较宽大然林作为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持茶林内部的气温B. 削减茶林外部的风速
    C. 阻隔茶林之间的虫害D. 涵养茶林外围的水分
    6. 下列有关“林下茶”种植模式最突出的优势,正确的是( )
    A. 特有香味的树种主要改善大气质量B. 茶林中高大乔木的主要作用是防风
    C. 天然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D. 能大量减少茶农采茶时的劳动强度
    7.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主要是因为( )
    A. 劳作方式对当地自然景观产生重大改变B. 是传统的人类居住地和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C. 为即将消逝的茶叶文化提供特殊的见证D. 林下种植形成的古茶林历经千年时间之久
    【答案】5. C 6. C 7. B
    【解析】
    【5题详解】
    古茶林保留较宽大然林作为防护林,防护林可有效防御大风、霜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延长了茶树生存时间,保证了茶叶的产量,C正确;对气温影响较小,A错误;能够削减茶林内部的风速,涵养茶林内部的水分,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林下茶”种植模式,可为茶树遮阴,增加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障了茶叶的品质,C正确;特有香味的树种主要驱散害虫,A错误;茶林中高大乔木的主要作用是遮阴,B错误;对茶农采茶时的劳动强度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主要是因为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是传统的人类居住地和使用地的杰出范例,B正确;不是劳作方式的重大改变,A错误;茶叶文化没有消逝,C错误;其他地方也有古茶林,林下种植形成的古茶林历经千年时间之久,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林下种植”模式,可为茶树遮阴,增加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障了茶叶的品质;天然林能够涵养水源,保证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
    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一个关键因子,受到气候、植被、地形以及土壤性质等多种自然要素的影响。图为我国某地天然森林区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年变化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根据图中信息,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云南B. 甘肃C. 青海D. 河北
    9. 关于当地土壤含水量,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土壤深度越大,季节变化越大B. 与土壤深度呈负相关
    C. 随土壤深度变大,先增加再减少D. 不同深度土层含水量差异较小
    10. 研究表明,当地深厚的林下枯落物对土壤含水量有较大影响,主要是因为枯落物可以( )
    A. 有效阻隔降水B. 改变土壤性质C. 促进地表蒸发D. 延长下渗时间
    【答案】8. A 9. C 10. D
    【解析】
    【8题详解】
    从图中所给降水量可知,该地降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为夏雨型,将各月的降雨量累加得出该地年降雨总量为1700mm左右,可得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甘肃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错误;青海位于高原山地气候区,C错误;河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土壤深度越大,季节变化越小,A错误;当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变大,先增加再减少,C正确,B错误;不同深度土层含水量差异较大,特别是深度60cm至100cm处,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林下枯落物可以增加下渗量,延长下渗时间,但并不能阻隔降水,A错误,D正确;林下枯落物不能改变土壤性质,B错误;林下枯落物可以减少地表蒸发,C错误。故选D。
    【点睛】土壤含水量与气温、降水、蒸发、土壤结构等因素有关,林下枯落物可增加下渗,减少蒸发。
    2002年起,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对黄河流域进行调水调沙(人工制造洪峰,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显著影响了黄河尾闾(利津以下)河段的冲淤变化。2015~2017年,调水调沙中断。冲淤量是指河水带走河床所淤积的泥沙量(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冲淤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河长的冲淤量。下左图为“黄河尾闾河段示意图”,右图为“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强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调水调沙的最佳时间是( )
    A. 1月B. 4月C. 6月D. 11月
    12. 2002~2014年,关于尾闾河段冲淤状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利津—清4河段以冲刷作用为主B. 清4—清7河段以淤积作用为主
    C. 清7—汉3河段以淤积作用为主D. 越往下游河段,冲刷作用越强
    13. 根据材料与其他年份相比,2015~2017年( )
    A. 尾闾河段河床的海拔降低B. 河口入海泥沙总量减少
    C. 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长迅速D. 小浪底年下泄水量减少
    【答案】11. C 12. A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是人工制造洪峰,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以提高下游河槽过流能力,使得雨季时河槽可容纳更多的水,因此需要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调水调沙。根据中国雨带移动的规律可知,北方的雨季在7、8月份,因此6月底至7月初(6月或7月)调水调沙有助于雨季到来前,水库排水腾出库容,为防汛做准备;调水调沙可以冲刷下游河床,冲沙入海,减少河床泥沙堆积,从而增加河道过流能力或雨季行洪能力,降低下游汛期洪涝威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2002~2014年,利津—清4河段、清4—清7河段冲淤强度均为负值,说明侵蚀大于沉积,以冲刷作用为主,A正确,B错误;清7—汉3河段2002-2005年冲淤强度为负值,2006年-2014年为正值,负值大于正值,以冲刷作用为主,C错误;越往下游河段,负值越小,说明冲刷作用逐渐减弱,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与其他年份相比,2015~2017年,尾闾河段冲淤强度为正值,说明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海拔升高,A错误;尾闾河段沉积作用为主,下游泥沙减少,河口入海泥沙总量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长减缓,B正确,C错误;与其他年份相比,2015~2017年尾闾河段由冲刷作用为主转为侵蚀作用为主,主要原因时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径流量年变化减小,沉积作用增强,并不是因为年下泄水量减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当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河床则发生淤积;而来沙量小于水流挟沙力时,河床则被冲刷。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是常态。当然,就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情况来说,河床形态经过调整有可能与流域的来水来沙条件相适应,河段趋于相对的冲淤平衡状态。
    暖气团、较冷气团与更冷气团相遇时分别构成两个锋面,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移动缓慢;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锢囚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移动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冷气团受南岭阻挡②冷气团湿度增大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④冷气团温度升高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15. 图中时刻前后,北部湾北岸的天气最可能是( )
    A. 短时雾天B. 短时暴雨C. 连绵细雨D. 连续暴雨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每年4~6月冷锋经过南岭时受地形阻挡,风速减慢,①正确;随着纬度降低,南下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侧气压差减小,④正确;冷气团湿度增大,但不是移动缓慢的主要原因,②错误;冷锋锋面势力减弱,但冷气团势力仍略强于暖气团,③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结合图片分析可知,来自偏北高纬内陆冷空气、来自偏东北海上的湿润空气和来自低纬南海的湿润空气,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在北部湾北岸形成低压系统L,上升气流强烈;且有两支气流来自海上,水汽充足;由于锋面稳定少动,雨带在北部湾北岸停留时间长,会产生连续暴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华南锢囚锋:每年的4-6月份,我国冷锋南下经过南岭受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到达华南沿海地区时,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处,若写在试卷上无效。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智利是世界最大的新鲜车屋子、葡萄、蓝莓、车厘子、三文鱼和海胆等农产品出口国,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智利四周都是保护鲜果免受外来病虫害侵入的“天然屏障”,其农产品种类多样,品质优良、2023年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智利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农业合作。并在智利建设中智水果示范农场、图为智利地理位置图。
    (1)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智利农产品种类多样的原因。
    (2)具体说明保护智利鲜果免受外来病虫害侵入的“天然屏障”。
    (3)分析中智水果示范农场的市场竞争优势。
    【答案】(1)纬度跨度大,热量、水分差异大;东部为高大山脉,气候垂直差异大,陆地农产品类型多样、产量丰富;海陆兼备,陆地和海洋产品丰富。
    (2)北面是世界“干级”阿塔卡马沙漠,植被稀少;东面是世界最长的安第斯山脉,海拔高,山顶热量差,自然环境恶劣;西临浩瀚的太平洋,海域阻隔外来物种侵入。
    (3)智利位于南半球,其水果在北半球国家冬半年上市,同期市场新鲜水果较少,具有反季节互补优势;农产品种类丰富;智利水果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农产品绿色优良;智利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投入低,水果成本较低;在“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下,智利水果在我国的销售渠道畅通。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智利农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影响作物种类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降水。智利南北狭长,南北跨纬度大,热量、水分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智利东部为高大山脉,气候垂直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样,所以适宜多种水果生长 。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免受外来病虫害影响,说明自然条件与外界联系较少。读图,智利北部为干旱的沙漠,植被稀少,自然环境恶劣;东部为高大山脉,山顶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自然环境恶劣,西临太平洋,成为外来病虫害的天然屏障,环境相对封闭,所以不易受外来病虫害影响。
    【小问3详解】
    读图,智利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智利的水果在北半球国家冬半年上市,该时期北半球新鲜水果较少,市场需求量较大,具有反季节互补优势;智利境内气候多种多样,农产品种类丰富;环境相对比较封闭,水果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农产品绿色,品质优良;智利为发展中国家,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较低,水果生产成本较低;据材料“中国、智利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农业合作”可知有“一带一路”政策支持,加上本身的优势,智利水果在我国的销售渠道畅通。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河为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持别行政区的界河。深圳河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南麓,全长37km,自东北向西南注入深圳湾,干流平均纵比降极小,水系分布呈扇形。由于农业开发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河流沿线洪涝灾害多发、环境问题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港深两地合作对深圳河进行包括裁弯取直等工程的整治。图为深圳河水系简图。
    (1)简述深圳河下游地区洪涝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深圳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至少两项)并提出治理措施,完成下表。
    (3)落马洲地区作为裁弯取直工程附近的河漫滩,植被覆盖率高。自然条件非常优越。20世纪90年代。港深两地计划对其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但由于土地归属、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开发计划并未实施,试根据图文信息推测计划受阻的具体原因。
    【答案】(1)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支流较多;扇状水系干流水位抬升快;下游地形平坦,且河道弯曲,排水不畅;缺少湖泊等调蓄水体;台风带来强降水。
    (2) ①. 湿地减少 ②. 加强对沿岸地区土地资源管理;防止耕地、城市建设侵占河道 ③. 水污染 ④. 建立河长制,加强管理;建设完善管理机构(机制);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被污染河水的监测和治理
    (3)落马洲地区位于行政区交界处,行政管理协调困难;开发过程会破坏植被、出现湿地萎缩等情况。
    【解析】
    【分析】本题以深圳河水系简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等相关知识。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深圳河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南麓,流程较短,自东北向西南注入深圳湾,干流平均纵比降极小,水系分布呈扇形,支流众多,扇状水系干流水位抬升快;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量大;深圳河下游地形平坦,且河道弯曲,导致排水不畅;流域内夏季常有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时间连续降水;流域内缺少湖泊、水库等调蓄水体,洪涝多发。
    【小问2详解】
    由于农业开发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河流沿线洪涝灾害多发、环境问题突出,如水污染问题,治理措施:建设完善管理机构,对河流的水污染问题统一治理,建立河长制,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被污染河水的监测和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如湿地面积减少,治理措施:由于农业开发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河流沿岸的湿地占用增多,所以应加强对沿岸地区土地资源管理,防止耕地、城市建设侵占河道。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落马洲地区位于行政区交界处,由于土地归属原因,行政管理协调困难,开发计划难以实施;落马洲地区作为裁弯取直工程附近的河漫滩,植被覆盖率高,开发过程会破坏植被、出现湿地萎缩等情况。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纪冰期全盛时期,在冰川等地质作用下,北美地区形成了最大的淡水湖群。湖泊水系相通,几百年来,尼亚加拉瀑布逐渐后退,伊利湖湖水水位持续下降。研完发现,冰盖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变化导致岩层形变慢慢恢复,也是持续影响该潮岸线变化的原因之一。受淡水湖群影响,匹兹堡地区冬季多降雪。图示意淡水湖群、尼亚加拉瀑布和监控器的地理位置。
    (1)简述冰川在五大湖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2)分析伊利湖湖岸线变化的自然原因。
    (3)简述暴雪天气对匹兹堡铁路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冰盖重力让地面下陷形成湖盆;冰川刨蚀形成湖盆;冰水融化汇入湖盆形成湖泊。
    (2)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变化,出入湖水量变化大;冰盖消失,地壳回弹,湖水相对下降;尼亚加纳瀑布溯源侵蚀,加速湖水外泄。
    (3)铁路积雪,阻碍通行;铁轨、道口结冰,影响通行安全性(交通通行速度);大气能见度降低,通行安全性低;暴雪、大风、冰冻等现象破坏电力、信号设施。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美五大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湖泊的形成应从形成湖盆、地表积水两方面分析。北美地区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期,冰川分布广泛,冰盖覆盖在地表,受重力作用影响,地面下陷形成湖盆;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向低海拔地区滑动过程中,刨蚀地面形成湖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地表径流汇入湖盆,形成湖泊。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伊利湖湖水水位持续下降,湖岸线下降。几百年以来,全球气温处于升高趋势,气温升高,湖水蒸发量增大,湖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受人类活动增加的影响,注入伊利湖的水量减少,导致湖岸线下降;有材料可知,冰盖消融,重力变化导致岩层形变慢慢恢复,周围陆地与湖床的相对高度变大,湖水水位相对下降;尼亚加拉瀑布位于伊利湖出口处,溯源侵蚀严重,导致伊利湖湖水外泄加剧,伊利湖湖水水位下降。
    【小问3详解】
    暴雪天气下,降雪量增大,铁路积雪增加,阻碍车辆通行;暴雪天气下 ,气温降低幅度大,气温低,铁轨结冰,影响铁路运行速度与安全性;暴雪天气下,云层增厚,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出行安全,降低交通效率;暴雪一般伴随大风、冰冻的灾害,对电力、通信等设施破坏力较大。
    点睛】
    国家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
    1489.8
    2011.0
    1946.5
    1124.6
    1662.7
    2210.0
    巴西
    2319.9
    2361.3
    3202.5
    4757.2
    4087.8
    4396.9
    阿根廷
    681.0
    623.7
    69I.I
    146.4
    750.1
    570.9
    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____
    ____
    ____
    ____

    相关试卷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丹麦养猪业发达的核心竞争力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