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检测卷(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质量检测卷(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拼一拼写一写,选出词语中加点字最恰当的解释,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补充下面的词语,并选词填空,按要求写话,回顾拓展,积累运用,按要求作答,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她穿着带有péng sōng( )的xiù zi( )的公主裙,坐在一架钢琴前。只见她抿着zuǐchún( ),凝视前方,然后tǎn rán( )地按起了琴键。台下的观众认真地qīng tīng( )着。那xuán lǜ( )一会儿像淙淙的小河静静地流淌,一会儿又像xiōng yǒng( )的波浪shēn yín( )着,正当人们tá zuì( )在美妙的乐曲中时,琴声停了,小女孩的表演结束了观众席bà fā( )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yí) 丸子(wǎn) 磅礴(páng) 岷山(mín)
B.沉着(zhuō) 崎岖(qū) 宾客(bìn) 诞生(dàn)
C.擎天(qíng) 电钮(niú) 瞻仰(zhān) 围歼(jiān)
D.臻备(zhēn) 璀璨(càn) 皖南(wǎn) 千钧(jū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瞻前顾后 相顾一笑 顾影自怜
B.开国大典 永乐大典 引经据典
C.技高一筹 一筹莫展 筹集资金
D.照章办事 出口成章 杂乱无章
3.小红想选择一条名言警句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下面列出的名言警句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句话采用了的描写方法是( )
A.环境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
5.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到丈夫要去掀开帐子,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我吗?”
B.他盯着那幅画看了很久,突然拉住身边的人指手画脚起来。
C.同学们你拥我挤地下楼梯,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儿。
D.这个神志不清的老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
三、选出词语中加点字最恰当的解释。
( )1.全神贯注 A.连贯 B.贯通
( )2.居高临下 A.靠近、对着 B.来到
( )3.一筹莫展 A.筹划 B.计策、办法
( )4.一望无际 A.彼此之间 B.靠边的或分界的
四、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2.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五、补充下面的词语,并选词填空。
技高一( ) 别出心( )
巧( )天工 ( )歌曼舞
居高( )下 囫囵吞( )
全神( )注 千( )一发
1.在这( )的一刻,他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国家的财产。
2.他只是把这首诗( )地背下来,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六、按要求写话。
1.这学期你一定读过很多课外书吧,你最喜欢其中哪一本?请你写一段话,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向同学们推荐。
2.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七、回顾拓展,积累运用,按要求作答。
1.古诗中有美丽的风景,吟诵着苏轼的“ ,望湖楼下水如天”,我们仿佛看到西湖雨过天晴、水天一色的美景;辛弃疾的“ ,听取蛙声一片”则从嗅觉和听觉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
2.课文中有优秀的人物。 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英勇地跳下悬崖;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果断指挥,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
3.读小说,关注情节、 ,感受 。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八、课内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对选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三天就开花结果”,生动地写出了生物生长迅速。
B.“三天时间就开花结果”和现实有所不同,是作者的一种特殊写法。
C.句子中的“昨天、今天、明天”指的是具体的时间。
D.这句话能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生活的热爱。
3.上文第二段具体写了瓜藤、竹子等在夏日里迅速成长的情形,请你另选择一种植物,用两三句话写出其在夏日里迅速成长的情形。
4.有同学认为第②段已经写清楚了“生物在夏天是迅速生长的”,没必要再写第③段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九、课外阅读。
怀念南极
①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②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③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慕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④喜爱企鹅,岂止是感情丰富的女性。我的镜头,也时时追逐着它们的倩影。为了拍企鹅,我会忘记自己在风雪中已经站了几个小时。我拍下了企鹅踏冰、企鹅卧雪,企鹅戏水,企鹅情侣,企鹅团队……镜头里的企鹅百态,尽透着它们的怡然自得,它们的温饱无忧。生命对于它们同样有那么多层的意义。它们在自己的属地上繁衍儿女,颐养天年。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乐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⑤这份美丽来自奉献。……他是捷克站的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度短缺,因为他们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碰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是美丽的。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籁,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⑥在纳尔逊冰盖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价值,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感受到了南极“生命的美丽”?
2.第①自然段在整个选文中起 作用。整篇文章的结构
3.仔细读第②自然段,文中“但马上为这点个念头而自责”中“这个念头”指什么而言?为什么会自责呢?
文中画线两处分别运用 、 说明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5.作者说捷克老教授的精神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真正的科学精神指什么?
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他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存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用一、两件事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以化名代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质量检测卷(三)(1)(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我会根据意思写出成语,按要求写句子,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和你的积累填空,课外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质量检测卷(1)(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词语,选择题,填空题.,根据要求写句子,回忆本册学习内容,根据要求填空,阅读《少年闰土》,完成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质量检测卷(试题)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按要求完成练习,填空,课外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