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月考答案docx、七年级语文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023.12)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请你在横线处填上正确内容,将《悦读》后序补充完整。(7分)
ㅤ品读经典作品时,总有先贤为我们点亮思想的明灯。面对离别,李商隐想象“何当共剪西窗烛,(1)______ ”;即使贬官,刘禹锡在《秋词》中仍以明丽秋景,引豪迈诗情“(2)______ ,(3)______ ”;路过潼关,少年谭嗣同慷慨激昂地吟诵“(4)______ ,山入潼关不解平”;虽至暮年,犹思报国的陆游,发出“僵卧孤村不自哀,(5)______ ”的呐喊。在先贤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子夏所说的“(6)______ ,切问而近思”,追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7)______ ”的境界。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小题。()(6分)
①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也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
②一个人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会说出怎样的话。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凛冽的寒风,让人听了情绪低落;一个心境旷达的人,_________,_________。这正如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③言为心声,有不同追求的人,说出的话也不尽相同。周敦颐身处官场时,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勉词,这是他洁身自爱的追求;刘禹锡屡遭贬谪时,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宣言,这是他不甘消沉的追求;袁隆平初离校园时,立下“不让老百姓挨饿”的宏愿,这是他广济苍生的追求。
④语言既能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但能体现他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只有摆脱了思想的贫瘠、权力的束缚、金钱的羁绊,他的修养才会慢慢提升,说出的话才会令人舒心。
⑤一个人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就是心田的繁花。心中繁花盛放,言语芬芳自来。
(1) 请用正楷将第③⑤段画横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窥见( ) 狭隘( ) 凛冽( ) 贫瘠( )
(3) 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和前一个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 ①⑤②③④B. ③①⑤②④C. ④③②①⑤D. ③②①⑤④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书信。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写给自己儿子的家信,予以教诲和劝勉。
B.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志”意为记录,所记多是鬼狐仙怪之事。
C. 《猫》一文记叙了“我”家先后喂养的两只猫的遭遇,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护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作者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D. 《动物笑谈》选自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的通俗科学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讲述了作者与小凫以及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写了他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写了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4分 )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乙)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②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王子猷(即王徽之,338年-386年,字子猷),是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以书法、才气、随性、不拘礼俗而著称。②桓子野(即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素有“笛圣”之称。
5.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2分)
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6. 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①意暇甚 ②一狼洞其中 ③素闻王名 ④弄毕
7.下列句中的“之”与“客有识之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久之,目似瞑 B.夫君子之行 C.两狼之并驱如故 D.下车引之
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9.王子猷与桓子野因笛相识,结尾却是“客主不交一言”,看似不合常理,你如何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0分)
①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②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③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④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⑤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⑥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⑦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⑧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10.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请从词性的角度分析)
②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11.如何理解“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这句话的含义?(3分)
12.以下内容在编入教科书时被编者删掉,你认为它们应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说说你的理由。(3分)
忽然有一天,官方派了一些人来巡察这个由布非耶创造的森林。他们异口同声地宣称这是一片“天然林”,同时决定对这片天然林采取一点必要的措施,把林地列入省的保护区,不准制炭者砍伐。这些官员中有一位是我的朋友,他在回去的路上告诉我:“布非耶显然懂的比我多。”他又补上一句,“他比大家都懂种树的道理,他已悟出幸福之道。”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1分)
掌上开花
黄咏梅
①第一次见它,是在小区的一块石头上,褐色的毛跟石头的颜色接近,如果不是它朝我发出了喵喵声,我不会发现它。小区里有不少流浪猫,它是第一只朝我喵喵叫的。并不仅仅是这叫声使我对它萌生了怜意,更是它发声的嘴。它左边的嘴角缺了一块,从脸颊处陡峭地凹陷下去,毛再茂密也掩盖不住这个缺陷。一眼之下,是让人觉得丑的。好在,除了这个缺陷,它还是属于那类好看的狸花猫,身上间隔的花色斑纹匀称,尤其是眼睛,圆溜溜水汪汪。
②每天黄昏,我都会到那块石头处去找它。那块石头成了它天然的猫食盘。它的牙齿不便,几乎没法吃下硬食,我便持续地买一种湿软的猫粮给它。一闻到这个味道,它就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喵喵地迎着我。我觉得这是我与它的一种缘分。每次相遇,它总跟我亲昵,用脑袋蹭我的裤脚,竖起尾巴在我两腿之间绕行,并且一路跟着我绕过小花园、游泳池,如果不是我小跑着离开,它估计会跟着我回家。对于猫这种敏感、多疑的动物来说,这种缘分实在太少见了。即使它是一只又老又残缺的猫,我都会对它很牵挂。逢着雨天雪天,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我会想,这只老猫在哪里躲?
③一个下大雨的冬夜,我撑着雨伞打着手电去那块石头处找它,站了几分钟,学着它喵喵叫,四下寻找,影子都没一个,想着它肯定躲在一个干爽安全的地方,心里既欣慰又有一点失望。正要转身回去的时候,从对面那个车库出口处听到几声嘶哑的喵喵叫声,很快,就看到它冲进雨里,一路朝那块石头奔来。我蹲下来,它就跑到了我的伞下。我把它抱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抱它。我始终对它有隔离,家人也一再警告,流浪猫很脏,所以,我从不用手碰它。但在那一刻,我的所有隔离防范的想法都消失了,只想把它抱起来。我把它抱到不远处那个凉亭里的长椅上。我在那张长椅上喂它吃了一包湿粮。吃完之后,我也没有急着回家,就像一个被暴雨滞留的路人,跟它一起坐了很久。它先是满足地梳理着自己的毛,不时用眼睛斜瞄我。很快,它的喉咙就发出了均匀的咕噜声,这是一种放松、愉悦的信号。它咕噜咕噜地慢慢挨近我,试探性地用爪搭上我的膝盖,然后,整个身体爬上了我的大腿,蜷缩在我的怀里。我的心温暖而满足。
④从那以后,我去石头那里找它,就会引它往凉亭走,在椅子上喂它,然后停留一阵,用手抚摸它的脑袋下巴和那残缺的半边脸颊。这些,都成了我和这只流浪猫的默契。
⑤有一天中午,我无事可干,拎着一袋猫粮又去那块石头处找它。远远地,看到几个女人在石头旁边聊天,那只老猫就围在她们脚边转悠,喵喵地叫。直到我走近了,它似乎还没看到我,还在用脑袋蹭一个阿姨的裤脚。这个阿姨手上拿着一包吃剩的鱼骨架子,一点点地用手将剩下的鱼肉掰下来,扔到地上给它捡。根据她们聊天的内容,我才知道,阿姨每天上下楼都会遭到这只猫的“纠缠”,而她的女儿几乎每天早上上学路过时,也都会将猫食放在石头上。这时,我才知道,这只老猫先前是她家邻居养的,后来那家搬走了,没带它走,所以,它就一直在这附近讨吃的。
⑥得知那是一只吃百家饭的流浪猫后,我对它喂食的义务和责任减轻了许多,刮风下雨、太热太冷、工作太累等原因,都会让我心安理得地不去找它。我对它的情感有所减弱,我觉得我不是它需要的唯一。
⑦夏天的一个黄昏,我下楼散步,不自觉又走到了那块石头附近,只听到草丛一阵窸窸窣窣,它从里边钻了出来。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因为没准备,我两手空空,竟然对它生出了愧意。它却一边叫着,一边将我朝凉亭方向引去,走几步就回头看我是否在跟着它,直到我们在凉亭的椅子上坐下来,它才停止叫唤,不断地用脑袋蹭我的胳膊,我的手指刚一抬起来,它的鼻子就凑了上来,将那歪斜的脸颊从我指尖划过去,并且发出了愉悦的咕噜声。我们重新找回了那种久违的默契,我用手一遍一遍地抚摸它的下巴、额头和脸颊,它高兴地在椅子上翻滚,露出米色的肚皮,它把两只脚掌张得开开的,放心地摁在我的膝盖上。我记得一篇介绍动物知识的文章将这个姿势称为“掌上开花”,猫咪做这个动作,表示它很放心也很开心,就像人们心花怒放的时候。
⑧我想,除了提供一些生存的必需品外,我还可以给予一些抚慰或者情感。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无论贫穷还是富足,对这都有一种本能的渴求。如同这个世界永远需要鲜花,我们总是愿意看到那一次次掌上开花的时刻,那情形让人欣慰和满足。
13.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与一只流浪猫的故事,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1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它咕噜咕噜地慢慢挨近我,试探性地用爪搭上我的膝盖,然后,整个身体爬上了我的大腿,蜷缩在我的怀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即使它是一只又老又残缺的猫,我都会对它很牵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③段说“心里既欣慰又有一点失望”,“我”“欣慰”和“失望”的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读•细读】灵山雷音学院要评选“最美西游人”,请你根据《西游记》内容,帮孙悟空填写申请表。(5分)
17.“最美西游人”申请表(部分)
三 、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3分,含书写分3分)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时间
猫的表现
“我”的心理
第一次见面
朝“我”叫
①
每天黄昏
②
认定缘分
下大雨的冬夜
爬到“我”怀里
温暖满足
一天中午
③
情感减弱
夏天黄昏
引“我”到椅子上
④
姓名
孙悟空
其他名号
①______
(填写一个即可)
名号
由来
②______
籍贯
花果山
最高
称号
斗战胜佛
兵器与绝技
如意金箍棒
来历
③______
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
大闹天宫后,被太上老君关进炼丹炉,在烈焰中练就而成。
④______
取经简历
另附页详写。
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⑤______ 的人物,这一点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城文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试卷docx、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九年级语文答案docx、九年级语文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答案语文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