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2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2.(2分)对下列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B.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
    C.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D.中学生指甲宽度约为1cm
    3.(2分)如图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飞船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天宫一号”B.“神舟”飞船
    C.太阳D.地球
    4.(2分)下列四个光学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
    A.日食现象B.灯光秀的光束
    C.湖中倒影D.整理列队
    5.(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6.(2分)如图,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曲线是( )
    A.B.
    C.D.
    7.(2分)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
    A.30°B.60°C.70°D.90°
    8.(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9.(2分)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通过的路程就越大
    C.路程不变时,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该物体的速度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多选)10.(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11.(2分)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发生光的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2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西运动的
    B.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经过4s,丙车前进了16m
    D.甲车的速度最大
    二、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
    13.(6分)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入射光线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线将沿 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经测量发现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与镜面M的夹角相同,则说明光的反射角与入射角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4.(7分)小明在探究晶体熔化规律时,他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冰块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同时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
    (1)实验开始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块的温度为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小明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记录了下来,并绘制成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则:在第8min时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 min。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当冰全部熔化后,在烧杯下面放上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我们可以发现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5.(6分)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小明和小华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并绘制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造成图乙中图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
    (2)如图丙所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选填“A”、“B”),根据水沸腾的温度可知,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继续吸热, ;
    (4)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停止加热后 (选填“高”或“低”),大量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三、计算题(每问2分,共14分)
    16.(6分)小芳要从甲地开车去往乙地,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求:
    (1)汽车通过72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汽车以45km/h的速度行驶了多远?
    (3)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7.(4分)如表是D41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1)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用时100s
    18.(4分)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运城市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路边的标志牌如图1所示。请你根据标志牌回答以下问题:
    (1)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多长时间能到运城?
    四、综合题(19、20题每题2分,其它每空1分,共13分)
    19.(2分)如图所示,请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
    20.(2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在图中画出青蛙所能看到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表示范围。(黑点表示青蛙的眼睛)
    21.(2分)(1)如图1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2)如图2测量一物块的长度,其长度为 cm。
    22.(5分)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珠,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降落到高山,地面 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态变化名称)
    23.(2分)如图所示,李老师用吸管做了一个“小哨”。上课时,李老师用同样大的力去吹 (选填“变高”或“变低”),其原因是吸管越短,振动的频率就越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2分)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答案】A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
    故选:A。
    2.(2分)对下列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B.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
    C.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D.中学生指甲宽度约为1cm
    【答案】D
    【解答】解: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为24℃左右;
    C、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D、人食指的指甲的宽度约为1cm。
    故选:D。
    3.(2分)如图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飞船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天宫一号”B.“神舟”飞船
    C.太阳D.地球
    【答案】B
    【解答】解:研究“天宫一号”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自身为参照物;
    以太阳、地球为参照物,故CD错误;
    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的位置不变,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神舟”飞船。
    故选:B。
    4.(2分)下列四个光学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
    A.日食现象B.灯光秀的光束
    C.湖中倒影D.整理列队
    【答案】C
    【解答】解:ABD、日食现象、整理列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湖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D
    【解答】解:A、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6.(2分)如图,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曲线是( )
    A.B.
    C.D.
    【答案】A
    【解答】解: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凝固的图象。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不符合题意。
    C、固体吸收热量,不断吸收热量,符合晶体熔化特点。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分)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
    A.30°B.60°C.70°D.90°
    【答案】B
    【解答】解: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其入射角为90°﹣30°=60°。
    故选:B。
    8.(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答案】D
    【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变小,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故B错误;
    C、戴上防噪声耳罩,故C错误;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工作的。
    故选:D。
    9.(2分)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通过的路程就越大
    C.路程不变时,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该物体的速度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B
    【解答】解:
    A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即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B、因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故B正确。
    C、路程不变时,则由速度公式可知所用的时间也不变。
    故选:B。
    (多选)10.(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答案】BCD
    【解答】解: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不合题意;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符合题意。
    故选:BCD。
    11.(2分)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发生光的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解答】解: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70°;
    B.发生光的反射时,故B错误。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故选:C。
    12.(2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西运动的
    B.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经过4s,丙车前进了16m
    D.甲车的速度最大
    【答案】B
    【解答】解:在s﹣t图象中,甲、乙的运动图象是倾斜直线、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5m/s乙===2.5m/s;
    在v﹣t图象中,丙的运动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由图可知,丙的速度为:v丙=8m/s,经过4s丙t'=4m/s×3s=16m;
    综上所述可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丙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甲、乙,所以,丙车向西运动;
    综上所述,ACD正确。
    故选:B。
    二、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
    13.(6分)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漫 (填“镜面”或“漫”)反射。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在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入射光线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线将沿 OA 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经测量发现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与镜面M的夹角相同,则说明光的反射角与入射角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漫;(2)不能;在;(3)OA;可逆;相等。
    【解答】解:(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
    (2)由于入射光线、法线,所以当E,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但此时的入射光线。
    (3)如果让入射光线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线将沿OA方向射出,光路图照样成立;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与镜面M的夹角相同;
    故答案为:(1)漫;(2)不能;在;可逆。
    14.(7分)小明在探究晶体熔化规律时,他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冰块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同时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
    (1)实验开始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块的温度为 ﹣14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 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慢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小明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记录了下来,并绘制成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则:在第8min时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 10 min。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当冰全部熔化后,在烧杯下面放上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我们可以发现试管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1)﹣14;(2)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慢;(3)固液共存态;10;晶体;(4)不会。
    【解答】解:(1)从图中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是零下,此时冰块的温度为﹣14℃;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冰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就是熔点,是0℃,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是熔化过程;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试管中水从杯中水吸热升温,与杯中水温度相同,所以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1)﹣14;(2)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慢;10;(4)不会。
    15.(6分)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小明和小华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并绘制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造成图乙中图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水的质量不同 ;
    (2)如图丙所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A 图(选填“A”、“B”),根据水沸腾的温度可知,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 ;
    (4)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停止加热后 低 (选填“高”或“低”),大量水蒸气遇冷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答案】(1)水的质量不同;(2)A;小于;(3)温度不变;(4)低;液化。
    【解答】解:(1)小明和小华使用的是相同的实验装置,由图乙可知计时时初温相同,故原因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2)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是因为上升过程中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水,气泡会不断变小,所以水沸点为98℃,由此可知当时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继续吸热;
    (4)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低,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故答案为:(1)水的质量不同;(2)A;(3)温度不变;液化。
    三、计算题(每问2分,共14分)
    16.(6分)小芳要从甲地开车去往乙地,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求:
    (1)汽车通过72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汽车以45km/h的速度行驶了多远?
    (3)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汽车通过72km所用的时间是2h;
    (2)汽车以45km/h的速度行驶了90km;
    (3)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40.5km/h。
    【解答】解:(1)由v=,且v1=10m/s=36km/h,
    则行驶72km所用的时间:
    t1===2h;
    (2)汽车以45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s5=v2t2=45km/h×2h=90km;
    (3)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s=72km+90km=162km,
    所用的时间:t=2h+2h=8h,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v===40.5km/h。
    答:(1)汽车通过72km所用的时间是3h;
    (2)汽车以45km/h的速度行驶了90km;
    (3)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40.5km/h。
    17.(4分)如表是D41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1)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用时100s
    【答案】(1)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44km/h;
    (2)此隧道的长为1800m。
    【解答】解:
    (1)由列车运行时刻表知道,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路程为s1=180km,时间为t1=10:30﹣5:15=1h15min=1.25h,
    则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v2===144km/h;
    (2)v2=72km/h=20m/s,
    100s时间内列车运动的距离s2=v4t2=20m/s×100s=2000m,
    隧道的长L=s2﹣L车=2000m﹣200m=1800m。
    答:(1)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44km/h;
    (2)此隧道的长为1800m。
    18.(4分)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运城市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路边的标志牌如图1所示。请你根据标志牌回答以下问题:
    (1)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多长时间能到运城?
    【答案】(1)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120km;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1.2h能到运城。
    【解答】解:(1)图2表示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是80km/h,
    行驶1.2h通过的路程:
    s=vt=80km/h×1.5h=120km;
    (2)由图7可知,此路段限速100km/h,
    则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
    t′===1.2h。
    答:(1)若以图3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120km;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
    四、综合题(19、20题每题2分,其它每空1分,共13分)
    19.(2分)如图所示,请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
    【答案】
    【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0.(2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在图中画出青蛙所能看到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表示范围。(黑点表示青蛙的眼睛)
    【答案】
    【解答】解:图中黑点O表示青蛙的位置,将O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O点的箭头,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21.(2分)(1)如图1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37.8 ℃;
    (2)如图2测量一物块的长度,其长度为 1.40 cm。
    【答案】(1)37.8;(2)1.40。
    【解答】解:由图知:
    (1)体温计中1℃平均分成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0.4℃;
    (2)刻度尺1cm平均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位7.40cm。
    故答案为:(1)37.8;(2)1.40。
    22.(5分)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汽化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液化 成小水珠,有的 凝华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降落到高山,地面 升华 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 熔化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①水变为水蒸气,液态变为了气态;
    ②水蒸气变为了小水珠,气态变为了液态;
    ③水蒸气变为了小冰晶,气态变为了固态;
    ④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固态变为了气态;
    ⑤雪变为了水,固态变为了液态;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升华。
    23.(2分)如图所示,李老师用吸管做了一个“小哨”。上课时,李老师用同样大的力去吹 变高 (选填“变高”或“变低”),其原因是吸管越短,振动的频率就越 高 。
    【答案】变高;高
    【解答】解;在吸管不断剪短的过程中,空气柱的振动不断变快,故吹出的音调将变高;
    故答案为:变高;高。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0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3
    里程/km
    0
    84
    180
    300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0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3
    里程/km
    0
    84
    180
    300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十六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十六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金地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金地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卷,共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考试试卷,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