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牟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牟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种甲和物种乙都能以空间上存在垂直分层的5种植物为食。图1表示甲、乙单独存在时对5种植物的利用情况,图2表示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对5种植物的利用情况。如果甲、乙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物种甲和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持续增大
B.物种甲对植物1的利用率超过20%,物种乙对植物4的利用率超过40%
C.当物种甲和物种乙的食物来源完全不同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不重叠
D.植物3成为优势种且植物3的老龄和幼龄个体间表现出更明显的分层现象
2.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3.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野生鸟类的生存。某生物小组针对旅游干扰程度对某保护区黑鹤生存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监测,在不同客流量的河流、鱼塘和灌丛湿地记录黑鹤的数量,发现客流量多的河流、鱼塘处,黑鹤数量很少,而灌丛湿地处的黑鹤数量相对较多,但少于无客流量的自然区域的黑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护区内黑鹤的种群密度直接取决于生态旅游的客流量
B.合理控制旅游人数、定期投放鱼苗有助于提高黑鹤种群的丰富度
C.保护区内的所有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D.客流量会影响黑鹤取食,从而会导致其在河流和鱼塘停留的时间变短
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田鼠、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某种植物成群、成簇、成块地密集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火灾将森林严重破坏后,森林再恢复到原状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5.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可能会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采用抽样检测法测定酵母菌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C.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
D.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7.甲、乙两物种侵入到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图显示的是它们在增长过程中I、Ⅱ两个时期的自然增长率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的值小于或等于1
B.时期I甲、乙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C.种群迁入后往往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I
D.时期Ⅱ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一定大于乙种群
8.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种多年生优势牧草,前些年由于受到人为开垦的影响,羊草数量显著下降。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之后,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群落演替
C.开展退耕还草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发生变化
D.开展退耕还草后,羊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9.下图反映了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10.图甲是一面积为2 hm2的草原上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该生态系统中的紫仓鼠进行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植物的多样性会降低
B.图甲中,猫头鹰和兔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属于共同进化
C.图乙中,t1时紫仓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图乙中,若t1时,紫仓鼠的种群密度是75只/hm2,则此草原对紫仓鼠的承载量为150只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C.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
D.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12.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图中曲线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c点时期
C.c点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环境容纳量(K值)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13.东亚飞蝗是造成“蝗灾”的主要蝗种,某研究者连续2年调查了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可定期对该地区的飞蝗虫卵丰富度进行统计
B.干旱环境有利于东亚飞蝗的大量繁殖
C.气温高低与东亚飞蝗虫卵的孵化无关
D.气温和降水量直接决定了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
14.“螟蛉有子,蜾蠃负之”、“鸠占鹊巢”、“鹬蚌相争”等生物之间分别属于哪种关系?( )
A.寄生、竞争、捕食B.寄生、竞争、竞争
C.共生、捕食、竞争D.捕食、竞争、捕食
1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稻田中的水稻有高有矮,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
②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③校园中低矮的草坪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最终一定都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⑤菟丝子从大豆体内获取有机物和无机物,两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⑥芦苇是湿地的优势物种,与其和浮萍等植物在竞争阳光时处于优势有关
⑦在池塘中,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人为砍伐树木可形成林中空地即林窗,林窗面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
B.林窗面积越大,其透光性越强,土壤动物丰富度越大
C.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不呈正相关
D.林窗导致生物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17.某农户靠养殖黑山羊发家致富,黑山羊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K 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
C.捕获黑山羊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 S3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S5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 K值
18.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构建如图所示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从模型构建类型角度分析,图示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C.鸭子种群数量在a→b→c的变化过程中,其增长率大于0
D.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最可能为N2
19.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爆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若仅调查茶园植物种类数,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20.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三、非选择题(包括5题,共55分)
21.(每空1分,共7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浙江省开化县境内,保护区内林木葱茏,遮天盖日,天然次生林发育完好,有“浙西兴安岭”之称。某科研小组在保护区内开展研究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对保护区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进行调查,可构建出该生态系统的 。归类其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 。
(2)保护区内的白颈长尾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可通过分析白颈长尾雉种群各 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白颈长尾雉曾经由于被猎杀导致数量骤减,直接降低了, 多样性。在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 ,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以及 的结果。
(3)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于平衡状态,生产者固定的 CO2量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排放的 CO2量。
22.(每空2分,共14分)在同一地点、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甲、乙、丙、丁四个富含浮游藻类的人工鱼塘中,实验人员分别放养了数量相同的鱼苗(见下表)。实验人员每隔一段时间调查统计鱼塘内鱼的数量,绘得四幅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采用 法调查鱼类数量; 甲鱼塘中鱼种群数量所对应的是I曲线,该鱼塘中A鱼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 点对应的数据。
(2)II、III、IV曲线所对应的鱼塘分别是 、 、 。
(3)一个鱼塘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 。
(4)若在甲鱼塘中同时放养A、B、C、D四种鱼(D鱼可以A鱼、B鱼、C鱼为食),结合题意画出该池塘的食物网简图 。
23.(每空1分,共7分)红耳龟原产于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这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食性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
(1)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是 。
(2)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红耳龟的 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和预测红耳龟 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4)红耳龟的捕食行为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种 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 。
24.(每空1分,共9分)旅游活动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深远影响。植被是景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为干扰敏感,能间接反映旅游干扰的生态效应。科研人员对四川峨眉山景区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
(1)植被属于峨眉山景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研究人员采用 法调查景区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 。
(2)生态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重点记录了乔木、灌木、草本的各项指标,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数据反映了群落的 结构,与对照相比,人为干扰区各个层植物的丰富度有所下降,其中 层下降幅度最大。
表旅游干扰对峨眉山景区植被的影响
(3)由于人为干扰,峨眉山景区的物种多样性下降,导致群落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景区从人为干扰破坏到恢复峨眉山自然景观需要经历 演替。
(4)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峨眉山景区的自然景观,请从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因素的角度思考,给出恢复峨眉山景区自然景观两条合理的建议 。
25.(每空2分,共18分)图 1 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 2 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 的结果。
(2)若图2 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 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以λ=2.5 的速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 N, 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 。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 。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 。
(4)在图 1 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条。狼和红狐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 型增长的状态,这是 (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鱼塘
放养情况
甲
只放养植食性A鱼
乙
放养A鱼和与鱼食性相同的植食性B鱼
丙
放养A鱼和只吃浮游动物的C鱼
丁
放养A鱼和肉食性D鱼
处理
调查类型
均匀度指数
丰富度指数
优势度指数
对照
乔木
0.41
3.1
0.49
灌木
0.49
5.2
0.56
草本
0.67
8.7
0.59
干扰区
乔木
0.39
2.6
0.45
灌木
0.45
4.8
0.52
草本
0.55
6.1
0.53
参考答案:
1.B2.B3.D4.B5.B6.A7.C8.B9.C10.D11.A12.C13.B14.D15.A
16.CD 17.AB 18.CD 19.AB 20.AC
21.(1) 食物链(食物网) 营养级
(2) 年龄组 遗传 生态位 自然选择
(3) 等于
22.(1) 标记重捕法 b
(2) 乙 丁 丙
(3)群落
(4)
23.(1)竞争
(2) 消费者
(3)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
(4) 丰富度(多样性) 自我调节 (次生)演替
24.(1) 生产者 样方 随机取样
(2) 垂直 草本
(3) 变简单 下降 次生
(4)引进适合景区的优势物种,加速演替进行;加大景区监管力度,减少景区人为干扰
(1) 相互选择(或者共同进化或者协同进化)
(2) 增长型 6.25N
(3) 随机取样 物种丰富度
(4) 5 捕食和竞争
(5) 负反馈 速度和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8,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邹承鲁院士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