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⑴勤勉勤奋⑵劝说,虚词推断方法,考情分析,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小试牛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胜: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⑶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⑷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⑸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⑹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项脊轩志》)⑺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⑻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⑴尽,完;⑶能承受;⑷优美的;⑸尽,完;⑹优美的景物;⑺能承受;⑻优美的;
使: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⑵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⑷妾不堪驱使(《孔雀东南飞》)⑸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涉: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⑵循表(顺着标记)而夜涉(《吕氏春秋·察今》)⑶仆自到九江,已涉三年。(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⑷球少涉儒学,善律令。(《后汉书·陈球传》)
⑴派,派遣;⑵假使,假若;⑶使,让;⑷使唤,驱使;⑸使者;
⑴涉足,进入,到;⑵渡水;⑶经历,经过;⑷涉猎,学习;
善: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⑵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⑶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⑸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⑺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⑴善行;⑵与……交好;⑶做好;⑷好的意见;⑸好的;⑹做好;⑺好好地;⑻好的/好的;
若:⑴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勾践灭吴》)⑵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⑶‘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⑷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⑹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劝: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⑴像,如,好像;⑵及,比得上;⑶及,比得上;⑷你;⑸像,如,好像;⑹这样;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8个重点虚词分类:一级虚词:以、而、之、其、为、于二级虚词:乃、所、且、因、则、者三级虚词:乎、何、也、与、若、焉区分易混虚词用法:而、以、其、与、之
一、语法推断法 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又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定) 主 + [状] + 谓 + (定) 宾
小试牛刀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送孟浩然之广陵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4.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顷之,烟炎张天
动词后做代词地点之前作动词,去主谓之间取独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时间副词之后,助词
二、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相当于:“于此”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代词:相当于“之”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疑问句中作疑问代词:哪里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陈述句句尾:语气助词
小试牛刀1、解释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1)乃设九宾礼于廷(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 况于将相乎(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5)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6)长于臣(7)赵尝五战于秦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以”“而”都表修饰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都是“趁着”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思”语气助词④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乎”“哉”表感叹的语气助词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句末语气助词,表推测,译为:吗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句中,名词之前做介词,同“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形容词之后,做词尾。译为:……的样子
四、看语气表达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①以余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命令语气,译为:一定
下面“也”字的用法: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表判断语气,不译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语气,译为:呢?3、吾真真不能忘汝也!表感叹语气,译为:啊
五、看句式特点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状语后置句作介词,译为:比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定语后置句,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③何以战 (《左传·曹刿论战》)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译为:凭借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省略句,“与”在代词前,译为:和、跟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被动句,“为”表被动,译为:被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2023.新课标卷)张孟谈曰:“晋阳之事,(高)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译文】张孟谈说:“晋阳的事情,高赫没有大的功劳,现在却成为第一个受赏赐的人,为什么?”襄子说:“晋阳的事情,我的国家危急,社稷危亡。我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不对我表现出骄横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间的礼节,因此先赏赐他。
(2023·全国甲卷)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纮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纮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纮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译文】曾经担任汀州宁化县的知县,提点刑狱杨纮进入境内,暗中观察刺史行为的好坏,有带着刑具却在田里劳作的人,杨纮靠近他询问他的原因。回答说:“我因为贫穷追求利益的原因,知县为人正直,没有过错,法令不可以违背,但我违背了,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杨纮到了城邑,不再做其他考察,只根据自己所听闻的情况举荐周尧卿。
(2022·全国乙卷)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译文】晏子说:“圣明的君王看见贤能就会喜欢贤能,看见不幸就会哀叹不幸。现在请求寻找老弱而无人供养的人,丧妻丧父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后供给用度。”景公说:“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供养,丧妻丧夫的人有了居住的房子。
(2021·全国乙卷)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译文】皇上生气说:“你想要遵守法律,却让我失去信任吗?”回答说:“皇上的命令处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最大的信用的。陛下愤怒选拔的人中有许多伪造信息的人,因此想要杀了他们,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但保全了大的信用啊。
(2023·湖北武汉5月模拟训练)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译文】鲍白令之回答说:“陛下推行桀、纣的治国之道,想要做五帝禅让王位,这不是陛下所能做到的。”秦始皇非常生气说:“令之上前,你凭什么说我推行的是桀、纣那样的事?赶快说清楚,说不出道理就处死(你)。
(2023·河南洛阳部分学校5月模拟)而倭至者日众,始犯邵武,杀指挥齐天祥。转掠罗源、连江。遂攻玄钟所城及宁德县,入之。乘胜直抵兴化府城,不克,乃合兵薄城下,围之且匝月。【译文】而到达的倭寇一天天增加,开始进犯邵武,杀了指挥使齐天祥。倭寇转换地方去掠夺罗源和连江。于是攻打玄钟以及宁德县,进入这些地方。(倭寇)乘胜直达兴化府城下,没有攻下府城,于是就联合兵马靠近城墙,围困兴化将近一个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和虚词推断方法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推断文言实词含义,声推通假,实词含义,文言虚词7大推断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和虚词推断方法 课件,共40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虚词用法之推断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掌握18个文言虚词,高考文言虚词18个,A副词怎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