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氧化还原反应暑期预习(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77812/0-16995037462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氧化还原反应暑期预习(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77812/0-16995037462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氧化还原反应暑期预习(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77812/0-1699503746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几种技术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卤水煮盐B.铁矿石炼铁C.化丹()为铅D.火药爆炸
2、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B.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D.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3、古代典籍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还原性者为( )
A.石胆:“石胆能化铁为铜。”
B.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
C.矶:“盖此矶色绿味酸,烧之则赤。”
D.金箔(Au):“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
4、纯净物状态下的标准电极电势,可用来比较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现有5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氧化性:
B.往淀粉KI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不变蓝
C.往含有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变红色
D.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下列过程体现所用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
A.用溶液腐蚀铜板B.用的水溶液吸收
C.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D.用铁粉防止溶液变质
6、已知反应:①;②;③,下列粒子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
A.B.
C.D.
7、铁在浓度极稀的硝酸中发生的反应为(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出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4种
B.溶液可以导电,故溶液属于电解质
C.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15∶4
D.该反应中,每消耗,同时转移电子
8、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正确解释相应变化的是( )
A.AB.BC.CD.D
9、下列关于反应(未配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仅是
B.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8
D.生成(标况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0、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反应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热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B.离子方程式中
C.每生成,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
D.该条件下氧化性强于
11、钯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未知物质X为,属于氧化产物B.每转移时,生成2 ml X
C.反应中作氧化剂,被还原D.还原性:CO>Pd
12、为正盐,能将溶液中的还原为Ag,可用于化学镀银。利用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B.是三元酸,与反应可生成三种盐
C.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二、实验题
13、铁矿石是重要的炼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某研究性小组对某铁矿中铁的含量进行如图测定(不考虑杂质对本实验的影响):
已知:①铁矿石中即含有二价铁、又含有三价铁。
②。
③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常用做还原剂,该物质受热易分解。
(1)步骤③加入足量还原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下列物质可作为该步骤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
A.铁粉В.C.D.
(2)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在稀释过程中,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下列操作会引起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滤液时,不慎有少量滤液洒出D.转移滤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14、硒和硫是同一主族元素,二氧化硒()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或反应生成以回收Se。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一定量的浓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且N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浓);,(浓)、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3)回收得到的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①
②
配平化学方程①,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
(4)实验中,准确称量样品0.1500g,消耗了的溶液25.00mL,所测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5、某学生社团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研究: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上有a、b、c、d四个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l/L的四种溶液各1滴,每种彼此分开,形成一个个小液滴。在圆心e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晶体,然后向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并将表面皿盖好。可观察到a、b、c、d、e五个位置均有明显反应。
完成下列填空:
(1)e处立即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Cl、Br、I位于_________族,它们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b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通过此实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若能,则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
(4)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1ml/L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①处所示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不止一个
B.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碱性
C.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弱
D.②处所示溶液中:
三、填空题
16、在盐酸、碳酸钠、二氧化碳、铜片、氢氧化钡、氢氧化钠、铁片等几种物质中,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①为单质,②为酸,③为氧化物,④为碱,⑤为盐,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⑤_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对应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_________。②和④:_________。④和⑤: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_________与_________(填序号)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情况:_________。
17、已知反应:
ⅰ.
ⅱ.
ⅲ.
(1)反应ⅰ中,做氧化剂的是_________,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生成_________m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l。
(2)依据ⅰ、ⅱ、ⅲ判断,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卤水煮盐是利用水的蒸发使盐析出,属于物理过程,故A符合题意;
B:铁矿石炼铁涉及反应,Fe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C化合价从+2价变为+4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化丹为铅,Pb化合价从价变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火药爆炸,涉及燃烧过程,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A
解析:A、中毒时血红蛋白被氧化时亚硝酸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中毒时将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氧化,B不符合题意;
C、美蓝解毒使转化为,具有还原性,C不符合题意;
D、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石胆能化铁为铜,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为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
B.只有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
C.盖此矶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硫酸亚铁氧化为氧化铁,化合价升高,体现还原性,C符合题意;
D.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金的延展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标准电极电势越高,其中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氧化性,A项不符合题意;
B.的氧化性弱于,不能氧化得到,因此溶液不变蓝,B项不符合题意;
C.的还原性大于,当加入少量溴水时,溴水先氧化,溴水量不足不能被氧化为,则滴加KSCN溶液不一定变红,C项符合题意;
D.溶液与溶液反应,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则离子方程式为,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A
解析:A.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体现了氯化铁的氧化性,故A选;
B.用的水溶液吸收,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体现了的还原性,故B不选;
C.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是利用原电池原理,锌和铁构成了原电池的两极,锌比铁活泼,锌做负极,失去电子,保护了铁,利用的是锌的还原性,故C不选;
D.用铁粉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质,是利用铁的还原性,将可能生成的还原为,或铁直接吸收进入溶液中的氧气,从而保护了不被氧化,故D不选;
故选A。
6、答案:D
解析:反应①中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因此还原产物为,还原剂为,因此还原性:;
反应②中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为还原剂;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因此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反应③中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为还原剂;碘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因此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综上,还原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解析:
8、答案:D
解析:A.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硫酸亚铁久置后易被氧气氧化,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
B.硫化钠中S为-2价,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相邻价态的单质S,化学方程式为: ,B错误
C.溴水的主要成分是溴和水,发生反应为:,所以溴水放置太久会变质,C错误;
D.胆矾为,颜色为蓝色,如果表面失去结晶水,则变为白色的,化学方程式为:,方程式正确,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到+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到+4价,则氧化产物为和,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为还原剂,而为还原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为氧化剂,为还原剂,设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解得,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C不符合题意;
D.生成(标况下),即的物质的量为0.1ml,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需要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1m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还原剂是,A项不符合题意;
B.方程式等号左右电荷要守恒,故,保证等号左右电荷代数和均为-2,B项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需要消耗,3个中有两个失电子,则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C项符合题意;
D.该条件下作氧化剂,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强于,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CO、参加反应,被还原成Pd,则CO被氧化成,反应方程式为;
A.根据上述分析,X为,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至+4价,化合价升高,CO为还原剂,为氧化产物,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1ml时转移电子2ml,因此每转移1ml电子,生成0.5ml,B符合题意;
C.中Pd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被还原,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性CO>Pd,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利用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银离子做氧化剂,得到一个电子,所以说明中的磷升高4价,即生成+5价磷,故产物为磷酸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B.为正盐,说明是一元酸,B不符合题意;
C.中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不存在非极性键,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生成磷酸,磷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1)将还原为;D
(2)取适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双氧水溶液,呈血红色,则溶液中含有
(3)除去过量的
(4)胶头滴管;CD
解析: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并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为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及剩余的硫酸的混合物A,加入足量的还原剂,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根据信息可知,还原剂为;滤液B稀释至250mL,取25mL稀溶液,用0.5000ml/L的溶液进行滴定,根据反应中,关系,计算出铁元素的含量。
(1)滤液A中含有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步骤③加入足量还原剂的目的是将还原为;根据信息可知,作为该步骤的还原剂是,既能还原铁离子,又不影响铁元素的含量;而铁粉能够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但影响了铁元素的含量,硫酸钠没有还原性,过氧化氢能够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所以还原剂选D;
(2)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亚铁离子,可以选用KSCN溶液和双氧水溶液进行检验,实验方案操作如下:取适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双氧水溶液,呈血红色,则溶液中含有;
(3)根据信息可知,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常用做还原剂,该物质受热易分解;因此步骤④加热煮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以防在后续的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亚铁离子的检验;
(4)步骤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胶头滴管进行定容;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造成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亚铁离子浓度偏大,铁含量测定结果偏高,故A不选;
B.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最终溶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B不选;
C.转移滤液时,不慎有少量滤液洒出,造成溶质的量损失,亚铁离子的量偏小,引起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
D.转移滤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造成溶质的量损失,亚铁离子的量偏小,引起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
故选CD。
14、答案:(1)(浓)
(2)(浓)
(3)
(4)92.5%
解析:(1)利用题中信息可知Se与浓反应,Se被氧化为 + 4价的还原为NO与,生成N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二者计量系数比为1:1,令二者系数为1,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Se的系数为,故反应方程式为(浓);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浓)、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浓);
(3)①中,I失去电子,Se得到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如下:。故答案为:1、4、4、1、2、4、2;
(4)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消耗的,根据关系式计算样品中,故的质量为,所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92.5%。
15、答案:(1)
(2)ⅦA族;
(3)由无色变为蓝色;;能;
(4)A、D
解析:(1)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Cl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以及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
(2)在元素周期表中Cl、Br、I位于第ⅦA族,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它们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3)b处氯气能置换出碘,,碘遇淀粉变蓝色,则b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蓝色;d处氯气氧化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中氧化性,反应中氧化性,所以氧化性大小顺序是。
(4)A.①处所示溶液是氯水,其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不止一个,即水、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和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A正确;
B.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溶液由酸性逐渐减弱,最后变为中性,B错误;
C.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酸性逐渐减弱,对水的抑制程度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错误;
D.②处所示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D正确,
故选AD。
16、答案:(1)HCl;;
(2);;
(3)①;②;
解析:(1)由分析可知②为HCl,③为,⑤为;
(2)由分析可知,①为Fe,②为HCl,③为,④为,⑤为,则①和②反应的方程式为:;②和④反应的方程式为:,④和⑤反应的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中,铁和盐酸反应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①;②;用双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情况为:。
17、答案:(1);降低;1;2
(2)
解析:(1)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是氧化剂;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ml,生成1m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l。
(2)反应,Cl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I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产物,氧化性;反应,Cl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产物,氧化性;反应,I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产物,氧化性;依据ⅰ、ⅱ、ⅲ判断,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
电极反应式
标准电极电势
0.77
0.54
1.36
1.07
0.151
A
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
B
硫化钠溶液出现浑浊颜色变深
C
溴水颜色逐渐褪去
D
胆矾表面出现白色粉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练习题,6 ml 电子转移时,生成0,4L氧气,转移2ml电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