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0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1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1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16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20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23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25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966764/0-169924342629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探究,考试新趋势,解题方法,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精解诗评,评论角度,评论内容,评论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新课标Ⅱ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参考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引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诗歌鉴赏考型升级,将可能结合诗评进行考查角度1:评语+解释。引入“评论”关键词,设置一个情境,答题方向仍在诗歌中。如2023年全国甲卷第15题“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这类题题干中并未直引原句,故可忽略评论原句,只需扣住关键词,联系诗歌作答即可。角度2:评语+印证。引入“评论”,用诗歌内容去“印证”解读,答题方向在题干中。如2023年新课标卷第16题“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这道题就要明确王国维评论的具体意思,阐释这一评论在诗作中的具体体现。这类试题要将诗句和评语对照分析,解读评语。具体解题方法如下:
试着使用这个方法解答例题
1.(2023·福建龙岩5月质量检测)此词虽略带伤感,但《竹林纪事》评价云:“清丽可爱。”请从景物、情感两个角度做简要分析。点绛唇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注】王禹偁:字元之,983年登进士第。性刚直,遇事敢言,屡遭贬黜。
感知大意,把握题旨与情感
结合诗评,对诗歌进行阐释
词,标准的上篇景下片情
从意象“愁”“谁”等内容初略推断,
诗歌题材为山水抒怀诗,有“羁旅”成分
清丽: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雨景。可爱:沉郁和高旷的格调,寓情于景。
景物之清丽:云、雨哪有什么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在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情感之可爱:词人目送雁去,想起自己的抱负志向,不由思潮翻滚,发出了“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的喟叹,含蓄而凝练地表达了自己报国济民的远大抱负和无人理解、屡遭贬谪的怅然苦闷心情。
2.(2024·浙江舟山7月质检)戴复古曾在《望江南》中说自己的诗词创作“诗律变成长庆体,歌词渐有稼轩风。最会说穷通”。这首词中哪些地方印证了这一观点?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沁园春戴复古一曲狂歌,有百馀言,说尽一生。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空馀豪气峥嵘。安得良田二项耕。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成都卖卜,谁识君平。分则宜然,吾何敢怨,蝼蚁逍遥戴粒行。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
要素1:诗律变成长庆体
要素2:歌词渐有稼轩风
手法上采用对比“说穷通”
语言上直白浅近,有元稹、白居易“长庆体”的风格
情感上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有辛弃疾豪放沉郁的特点
“说尽一生”“费十年灯火”“四方奔 走”“可怜”“吾何敢怨”等语言浅近直白,都为口语,通俗易懂
词人十年苦读,也曾“四方奔走”,但只能“蹭蹬归来”,除了诗,一无所有。他连求田问舍也不可得,徒然如司马相如、严君平沦落至此。“空馀豪气”,报国无门,徒能饮酒听莺,看似安闲,可充满了壮志难酬
少年时“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年老时“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愁叹之声”,两者形成对比,表现词人报国无门、空余豪气的感慨
接下来,我们将从选择题的解法开始系统学习
然而,评析题、情境题,只是诗歌鉴赏题型之二,想得到更高的分数,我们需要深入系统地学习
经过以上两道例题的学习我们可以大致窥见高考诗歌鉴赏的变化趋势
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的命题角度非常丰富。从大的方面来说,命题角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内容(包括思想情感)理解
古代诗歌“艺术手法鉴赏”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抒情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特点(字、词、句的表达效果,语言风格)等。
古代诗歌“内容理解”主要涉及字词的意思、句子的意思、观点情感、形象意境的概括等;
(2023·江苏盐城5月三模)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诗设问开篇,“自”与“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一样,营造了孤寂的氛围。B.文诗“万古”二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屈原精神跨越了漫长历史,为世人铭记。C.贝诗第一句,“生”富有动感,形象地写出了因风雨大作而光线变得昏暗的过程。D.两首绝句都以屈原为吟咏对象,格律工整,声韵和谐,语言直白浅近,耐人寻味。
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己酉端午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联系教材诗句分析字词作用)
关键点②词语含义关键点;
关键点①,正确。“节分端午自谁言”是问句,“万古传闻为屈原”为答句,有问有答为“设问”。关键点②,错误。文诗首句“自谁言”中的“自”,介词,从;“自谁言”体现了作者对端午节起源的追问,目的是引起人们的追忆与思索,同时也引起下文。“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副词,独自;关键点③本句表面上是写武侯祠碧草映阶、满园春色的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但中间用了“自”字,是对武侯人亡物在的深切怀念和世间再无这样的人物的悼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用词之妙,闺中怀人之愁,失意之愁,家国之愁,昔胜今衰之愁,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羁旅之客愁,亡国之愁,人生失意之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内容结束,题型二赏析诗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情分析,结构层次,结构章法,类型一特殊句法,题材特征,内容情感,读诗技法,实战演练,常用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