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修二,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命题范围:必修一、必修二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Zn65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N14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5分)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A. Na2CO3·10H2O、Na2CO3B. 盐酸、液氧
C. 石油、氨水(氨气水溶液)D. 干冰、碘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CO3·10H2O是纯净物,Na2CO3是化合物,A错误;
B.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液氧是液态氧气,属于单质,B正确;
C.石油是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氨水是氨气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错误;
D.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通入水中制氯水:
B.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C. 与水反应:
D. 溶液与溶液混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通入水中制氯水离子方程式:,A错误;
B.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B错误;
C.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错误;
D.溶液与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D正确;
答案选D。
3. 下列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锌失电子,氢离子得电子,而不是锌得电子,氢失电子,A错误;
B.应注意KCl是KClO3的还原产物,O2是KClO3的氧化产物,B正确;
C.得失电子总数为6,C错误;
D.HNO3中的+5价氮原子得电子生成NO2中的+4价的氮原子,箭头应指向氮原子而不是氧原子,且得失电子总数为2而不是4,D错误;
选B。
4.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O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固体Na2O2
B.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C. 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2O2
D 水与钠反应时,水表现出氧化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O在空气中加热可以生成更稳定的Na2O2,A正确;
B.钠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正确;
C.室温下,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2,C错误;
D.水与钠反应时,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D正确;
故选C。
5. 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d、e属于钾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溶液久置后会转化为cB. a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 往c中加入b可生成aD. 的转化可用于制取氧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Cl的“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Cl2,b为HClO,c为HCl,d为KClO3,e为KCl,据此可分析解答。
【详解】A.HClO不稳定,久置后分解生成HCl和O2,会转化为HCl的水溶液,A选项正确;
B.干燥的Cl2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B选项错误;
C.浓盐酸与次氯酸发生归中反应产生Cl2,HCl+HClO=Cl2+H2O,C选项正确;
D.可利用KClO3分解制取O2,D选项正确;
答案选B。
6. 下列有关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B. 0.012 kg 12C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 1 ml水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D. 1 m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l,故A错误;
B.12gC物质的量,包含C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个,故B正确;
C.1 ml水中约含有2×6.02×1023个氢原子,故C错误;
D.并非所有物质都由分子构成,故D错误;
答案选B。
7. 实验室制备FeCO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利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
B. FeSO4溶液保存时需加入Fe粉
C. 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 产品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FeO
【答案】D
【解析】
【分析】FeSO4溶液中加NH4HCO3生成FeCO3沉淀,过滤、洗涤,即可得到FeCO3固体。
【详解】A.FeSO4具有还原性,其被氧化变质后有Fe3+生成,Fe3+遇硫氰化钾溶液会变红色,据此检验FeSO4溶液是否会变质,A正确;
B.FeSO4具有强的还原性,其容易被氧化变为Fe2(SO4)3,为防止FeSO4变质,通常会加入Fe粉,这时会发生反应:Fe+Fe2(SO4)3=3FeSO4,使物质变为原来的物质,B正确;
C.过滤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操作,常用 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正确;
D.FeCO3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时,+2价的铁会被O2氧化变为Fe2O3,故不能得到纯净的FeO,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8. 为了配合防疫,我们做到每天测量体温,普通体温计中含有金属汞(Hg)。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200B. 核外电子数为80
C. 核电荷数为120D. 中子数为80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示一个汞原子中含有80个质子,质量数为200,则中子数为200-80=120。
【详解】A. 质子数为80,A错误;
B.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也为80,B正确;
C.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也80,C错误;
D. 中子数为120,D错误;
故选B。
9. 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它是第四周期第ⅥA族元素。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比硫强
B.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
C. 稳定性:H2Se>H2O
D.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Se和S同一主族,原子序数:Se>S,则非金属性:S>Se,A错误;
B.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相同,Se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2价,则氢化物化学式为H2Se,B正确;
C.非金属性:O>Se,稳定性:H2O>H2Se,C错误;
D.氧族除氧外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3,D错误;
故选:B。
10. 合成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这是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氨气遇到氯化氢时,会产生白烟
B. 工业合成氨是最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
C. 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液氨可以用作制冷剂
D. 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中氨气体现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氨气遇到氯化氢生成氯化铵,会产生白烟,故A正确;
B.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合成氨是最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故B正确;
C.氨气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液氨可以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氨气体现还原性,故D错误;
选D。
11. SiO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所有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可用盐酸除去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中少量的碳酸钙
D.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成的,其熔点是固定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产生Si、CO;Si与Cl2在高温下反应产生SiCl4,得到的粗硅中的杂质与Cl2反应产生相应的氯化物,它们的沸点不同,采用分馏方法分离得到纯净SiCl4,然后用H2还原得到Si单质;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性氧化物CaO在高温下反应产生CaSiO3;SiO2与盐CaCO3、Na2CO3在高温下反应产生CaSiO3、Na2SiO3及CO2,CaSiO3、Na2SiO3都是硅酸盐产品。
【详解】A.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产生Si、CO,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Si与Cl2在高温下反应产生SiCl4,及SiCl4与H2反应产生Si、HCl的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些反应也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SiO2能够使光线发生全反射,故可以作光导纤维,因此SiO2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B错误;
C.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HCl不能反应,也不溶于水,以固体形式存在,而其中的杂质CaCO3能够与HCl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CaCl2及H2O、CO2,从而使杂质与被提纯的SiO2得到分离,C正确;
D.玻璃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2. 下列变化过程吸热的有多少个
①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搅拌;
②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③硫受热融化;
④石灰石高温分解;
⑤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⑥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⑦镁条在氮气中燃烧;
⑧碳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
⑨水蒸气液化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搅拌,吸热反应;
②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热反应;
③硫受热融化,吸热过程;
④石灰石高温分解,吸热反应;
⑤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放热反应;
⑥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放热反应;
⑦镁条在氮气中燃烧,放热反应;
⑧碳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吸热反应;
⑨水蒸气液化,放热过程。
答案为:A。
13. 甲烷、乙烯是常见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沼气、天然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B. 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等质量的甲烷、乙烯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甲烷消耗的氧气多
D. 光照下,最多能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故A错误;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含有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故B错误;
C.等质量的烃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判断耗氧量,将CxHy转化成CHy/x,越大,耗氧量越高,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在足量氧气中燃烧,耗氧量最高的是甲烷,故C正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除生成有机物外还生成HCl,1ml甲烷与4mlCl2发生取代反应CH4+4Cl2CCl4+4HCl,生成HCl物质的量最多,故D错误;
答案为C。
14.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
B. 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生成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C. 向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D. 试管中的饱和溶液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能催化酯化反应,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是一种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B正确;
C.浓硫酸密度大且稀释大量放热,混合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C错误;
D.乙酸乙酯微溶于水,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D正确;
答案选C。
15.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 味精——防腐剂B. 维生素C——着色剂
C. 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营养强化剂D. 亚硝酸钠——增味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故A错误;
B.维生素C,不用作着色剂,可用作抗氧化剂,故B错误;
C.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因此碘酸钾可以用作营养强化剂,故C正确;
D.亚硝酸钠有毒,适量亚硝酸钠(NaNO2)可做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不能用作增味剂,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5分)
16. 无水氯化铁呈黑棕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冷却后易凝华。如图是两名学生设计的用氯气与铁反应制备无水氯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检验完气密性,添加药品后,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5)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装置(Ⅰ)的主要缺点:___________。
(7)如果选用(Ⅱ)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
(3)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4)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5)
(6)氯化铁升华后遇冷凝华,导管易被堵塞,且尾气排入空气,会造成环境污染
(7)在E、F装置之间连接干燥装置
【解析】
【分析】在装置B中用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取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得到的Cl2中含有杂质HCl及H2O蒸气,在装置C的浓硫酸能够干燥Cl2,然后在装置D中Fe与Cl2在加热时反应产生FeCl3,氯化铁加热会升华,后遇冷会凝华,易堵塞导管,且Cl2是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故应该选择装置(Ⅱ)并且要再在E、F之间连接一个干燥装置,避免FeCl3潮解。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在装置B中用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取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小问3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避免潮湿的Cl2与Fe反应产生的FeCl3遇水潮解;
【小问4详解】
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Fe反应产生Fe2O3;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使Fe与Cl2反应产生的FeCl3发生潮解,因此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小问5详解】
在装置D中Fe与Cl2在加热时反应产生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2FeCl3;
【小问6详解】
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置(Ⅰ)中导气管管口较小,氯化铁升华后遇冷凝华,导管易被堵塞,且尾气排入空气,会造成环境污染;
【小问7详解】
在装置(Ⅱ)中有尾气处理装置,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但F中是水溶液,会有少量水蒸气进入E中,所以为防止氯化铁潮解,在E、F之间应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17. 胆矾(或蓝矾)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作游泳池的消毒剂。某小组以辉铜矿粉(主要成分是)为原料制备胆矾及副产品的简易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胆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1中被氧化的元素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在上述反应1~6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个(填数字)。
(3)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6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空气中易变质生成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已知蓝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从溶液中提取蓝矾,采用“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答案】(1)
(2) ①. S ②. 4
(3)
(4)
(5)
(6)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解析】
【小问1详解】
胆矾的化学式为。
【小问2详解】
反应1为,铜的化合价没有变,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1、3、4、6共4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小问3详解】
氧化亚铜、硫化亚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铜和双氧水在硫酸溶液中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亚硫酸钠在空气中被O2氧化成硫酸钠。
【小问6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铜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采用降温结晶法提取蓝矾,降温之前必须制备热饱和溶液,即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18. H2O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
(1)写出H2O2的结构式:___________。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①写一个H2O2做氧化剂的化合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你认为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H2O2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H2O2是一种二元弱酸,它与过量的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H-O-O-H ②.
(2) ①. ②. 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
(4)
【解析】
【小问1详解】
H2O2的结构式H-O-O-H。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①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H2O2做氧化剂的化合反应方程式:。
②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小问3详解】
H2O2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反应生成氧气,离子方程式:。
【小问4详解】
H2O2是一种二元弱酸,它与过量的Ba(OH)2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9. 有机物A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以A为原料合成香料G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C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A→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H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熔点。
(5)关于F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F和乙醇互为同系物
②1mlF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
③F可以与水任意比互溶
④F与乙二酸反应可能生成环状有机物
⑤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F充分燃烧后,耗氧量相同
【答案】(1) ①. 乙烯 ②. 醛基
(2)CH3COOCH2CH2OOCCH3
(3)
(4) ①. 加聚反应 ②. 没有
(5)③④
【解析】
【分析】有机物A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得到C:乙醛,乙醛氧化得到D:乙酸,乙烯经过催化氧化得到E:环氧乙烷,E与水反应得到F:乙二醇(HOCH2CH2OH),乙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G:CH3COOCH2CH2OOCCH3;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H:聚乙烯( )。
【小问1详解】
A的名称为乙烯;C为乙醛,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小问2详解】
G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2OOCCH3;
【小问3详解】
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H为聚乙烯,聚合度n不确定,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熔点;
【小问5详解】
①F为乙二醇,分子中含两份羟基,和乙醇不是同系物,错误;
②1ml F含2ml羟基,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1ml氢气,标况下体积为22.4L,错误;
③F为乙二醇,与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可以与水任意比互溶,正确;
④F为乙二醇,与乙二酸反应可能生成环状有机物: ,正确;
⑤相同物质的量的A(C2H4)和F(C2H6O2,可写为:C2H2•2H2O),充分燃烧后,耗氧量不相同,错误;
故选③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A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