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960341/0-16990062371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960341/0-16990062371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960341/0-16990062372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基础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基础,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边练边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 :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 来的。
(2) 。揭示了 的机制,解释了 和 的原因。
地层中陈列的证据 ---- 化石
(1)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 、 或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是由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3)生物的进化顺序是由 、由 、由 。
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 ----其他方面的证据
(1)比较解剖学证据
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 ,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的祖先寻找证据。
(2)胚胎学证据
①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动植物 和 的学科。
②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 的观点。
(3)细胞生物学证据和结论
①证据: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它们的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原核细胞中的蓝细菌和真核细胞中的叶肉细胞都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和等,它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
②结论: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特征,如都有能进行 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 等,这是对生物具有 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4)分子生物学证据和结论
①证据:水平: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且它们的DNA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生物的DNA在行使功能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水平:人类与猩猩、恒河猴和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部分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很高的相似度。
②结论:不同生物的 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 ,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 的远近 ,以及它们在 出现的顺序。
适应的含义
(1)生物的 适合于完成一定的 。
(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 中生存和繁殖。
适应的特性
(1)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2)性:适应是针对一定的 而言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主要观点
①生物来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 来的。
②进化顺序:生物是由 到 逐渐进化的。
③进化原因: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和 。
(2)意义
①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②否定了 论和 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⑴自然选择认为适应的来源是,适应是的结果。
⑵解释模型
⑶群体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环境的__________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⑷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_________的结果。
⑸局限性:
a.对 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b.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水平。
c.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进式进化的结果,不能很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 水平深入到 水平。
(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从以 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
判断训练:
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作化石。( )
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
古老地层中没有复杂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可能有简单生物的化石。( )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
通过对比不同物种的基因序列,可推断不同物种的进化关系。( )
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 )
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上)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该现象可作为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
鲸的鳍和蝙蝠的翼在外部形态、功能上不同,说明它们是由不同的祖先演化而来。( )
不同物种在相似的环境中可发育出相似的性状。( )
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
比较解剖学等证据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达尔文是在了解了遗传和变异实质的基础上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 )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成因。( )
生存斗争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
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
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
现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完全的。( )
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
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抗青霉素细菌的形成过程,青霉素的作用既是诱导,又是选择( )
自然选择学说能正确解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生存斗争仅仅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对食物和空间的争夺。( )
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会过早死亡,不能留下后代。( )
三、边练边讲
练习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科学家从“人的阑尾与兔的盲肠相似”推测人类与兔有亲缘关系,他们利用的证据是( )
A.化石证据 B.胚胎学证据 C.比较解剖学证据 D.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2.关于证明“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各项证据,分类不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化石证据
B.脊椎动物的前肢与人的上肢骨骼的比较——比较解剖学证据
C.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比较——胚胎学证据
D.脊椎动物DNA碱基序列比较——最直接证据
3、南京古生物所等在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的细胞中发现“核状”结构,下列研究结果中最能支持该生物群是真核生物的证据是( )
A.多数细胞中只有一个核状结构
B.未分裂母细胞中有两个核状结构
C.核状结构位于细胞中央
D.核状结构具有膜
4、下列关于蛋白质、DNA和生物进化证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DNA都是大分子物质,都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B.蛋白质和D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所以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和DNA来确定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C.通过比较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差异程度可以得知相关DNA片段中遗传信息的差异程度
D.两种生物的共同祖先生活的年代距今越早,这两种生物的蛋白质和DNA的差异可能就越大
讲解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________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
①揭示了________的机制。
②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___________的原因。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化石。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①证实了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②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_____________、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Ⅰ.比较解剖学证据
(1)比较解剖学概念:研究比较脊椎动物器官、系统的______________的一门学科。
(2)事实证据:
①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人的上肢,虽然它们功能不同,外部形态也有差别,但它们的骨骼结构却是相似的,原因是它们都起源于具有前肢原型的共同祖先,都是同源器官(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_______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_______,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意义:为生物是否有________寻找证据。
Ⅱ.胚胎学证据
(1)胚胎学概念:胚胎学是指研究动植物胚胎的____________过程的学科。
(2)事实证据:
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____________。
②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3)意义: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__________的观点。
Ⅲ.细胞水平的证据
(1)事实证据:
①细胞有许多共同_____。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
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_________等。
(2)意义:支持了生物有__________的论点。
Ⅳ.分子水平的证据
(1)事实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2)意义:
①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_________。
②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_____,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____。
4、生物具有共同起源的其他例证
(1)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2)地球上生物遗传信息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地球上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地球上的生物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5)细胞都具有膜结构并且成分相似。
练习2:自然选择和适应性的形成
1、下列关于细菌抗药性产生原因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细菌定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产生抗药性中的作用
C.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
D.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
2、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
3.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弱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4.以下关于适应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B.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C.达尔文认为适应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D.所有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说明适应具有普遍性
5、下列各项中属于适应相对性的是( )
A.一只猫有时吃老鼠,有时也吃鱼
B.丹顶鹤冬天到江苏省盐城,夏天到黑龙江省扎龙
C.牛和羊喜欢吃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D.大熊猫因传统食物箭竹开花死亡而挨饿
6、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请尝试连线,将内容与作用联系起来。
7、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 )。
①生物的多样性 ②保护色 ③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④变异的不定向和选择的定向 ⑤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 ⑥生物的生存斗争
A.①② B.④⑥ C.③⑤ D.④⑤
8、从以下描述中选择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讲解2:自然选择和适应性的形成
1、适应特点
⑴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适应的普遍性。
⑵生活在雪地的鼠毛色为白色,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天敌动物的捕食十分有利,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如果降雪推迟,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每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2、拉马克进化学说
(1)进化原因:
(2)意义:彻底否定了_____________。
(3)局限性:对_________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适应的形成
(2)意义
①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_____的轨道。
②揭示了生物界的______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__________,而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是进化的结果。
(3)局限性
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______,不能科学地解释_________的本质。
7、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_____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_____________的本质。
(2)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______为基本单位。
(3)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8、自然选择学说的解读:
①自然选择(定向选择)的对象
(1)直接选择对象是生物的性状。
(2)间接选择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
(3)从根本看,选择本对象是与性状相对应的基因。
②自然选择的因素
外界环境(环境不是诱变因素而是选择因素)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③自然选择的手段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
④进化的内因:遗传和变异
(1)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其中变异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2)遗传的作用:使生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加强,从而形成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⑤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一般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越剧烈,选择越频繁,生物进化速度就越快。
用进废退
器官用得越多越发达: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器官废而不用,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长期不用就萎缩、退化
获得性遗传
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过程
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
适应形成的
必要条件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物质运输,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判断训练,边练边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提纲导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基因表达,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心法则,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