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54184/0-16988259914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54184/0-16988259915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54184/0-16988259916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54184/1-16988259951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54184/1-16988259951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54184/1-16988259951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Unit6重难知识点复习讲义-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PEP版docx、Unit6重难知识点复习讲义-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PEP版mp3mp3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观察日食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详解】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月食尤其是月环食时,可以看到地球挡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影子,月食就是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从形状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在外太空观察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等等。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与球形无关,故①错误;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能证明地球是球形,故②正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③正确;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故④错误,故C正确,故ABD错误,故选择C。
2.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球—地球,下列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①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③地球表面有七大洲、四大洋④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人们通常用这些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C①②④正确;地球表面有七大洲、四大洋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③错误,排除ABD,故选C。
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亮在乒乓球表面画出了经纬网,并用序号标出了四处位置(如图),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的纬线,描述正确的是( )
A.长度相等B.垂直相交
C.指示南北方向D.最长约4万千米
5.小亮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
A.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B.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C.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
D.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顺时针绕光源转动
【答案】3.C 4.D 5.A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③,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故D正确;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同,故A错误;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故B错误;除极点外的纬线均指向东西方向,故C错误;故选D。
5.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自转就是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转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应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故A正确、B错误;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演示的是地球的公转,故CD错误;故选A。
某日,西安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同学们参观了赤道式日晷,并利用自制的日晷进行了计时实践活动,体验了“做中学”的乐趣。图a为学生自制的日晷简易模型,图b为研学当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古代人类利用日晷计时,运用的地理原理是( )
A.地球绕太阳公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不停地自转D.海陆分布不均
7.正午12时,测得的晷针影子长度是西安一天中影子的( )
A.最长值B.最短值C.较长值D.较短值
8.下列诗句描写的现象,与研学当日实际相符的是( )
A.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D.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答案】6.C 7.A 8.D
【解析】6.晷针指向北极星,即晷针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则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赤道式日晷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仪器,其用到的地理原理是地球自转运动,周期是一天,C 正确;ABD错误。故选C.。
7.读b图可知,当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小值,故测得的晷针影子长度是西安一天中影子的最长值,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读b图可知,当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日,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描述的是春分,A错误;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描述的是秋分,B错误;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描述的是夏至,C错误;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描述的冬至,D正确。故选D。
9.小明家所坐的车辆行进到某路口时,看到了一张道路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路是南北向的B.青年街是南北向的
C.北行是向阳路D.西行是南湖街
【答案】A
【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由此可判定中山路是南北向的,A正确;青年街是东西向的,B错误;南行是向阳路,C错误;东行是南湖街,D错误。故选A项。
10.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 的范围越小,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小,为大比例尺,乙图表示的范围较大,为小比例尺,B正确;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大,A错误;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与乙图为同一城市,面积相同,C错误;乙图中的铁路长度比甲图长,D错误。故选B。
地图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5月1日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游玩,用手机导航出行路线(左图),小明到达立交桥时看见一个路标(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小明用手机导航出行路线的地图属于( )
A.原始地图B.传统地图C.遥感地图D.电子地图
12.小明对出行路线和路标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当前车头方向朝向西北B.右行12.5千米可以去一中
C.汽车当前位置距火车站比距一中近D.去火车站需要绕过立交桥西行
【答案】11.D 12.C
【解析】11.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小明用手机导航出行路线的地图属于电子地图,D正确,故选D。
1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当前车头方向朝向西北,A正确;路标显示右行12.5千米可以去一中,B正确;汽车当前位置距火车站20千米,距一中12.5千米,汽车当前位置距火车站比距一中远,C错误;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去火车站需要经过立交桥西行,D正确;故选C。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读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见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沿山脊分布的是( )
A.L1滑雪道B.L2滑雪道C.L3滑雪道D.L4滑雪道
14.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滑雪道练习,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
A.L1滑雪道B.L2滑雪道C.L3滑雪道D.L4滑雪道
15.四位学生绘制的MN段地形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13.C 14.B 15.A
【解析】13.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沿山脊分布的是L3滑雪道,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4.读图可知,四条滑雪道中,L2滑雪道等高线最稀疏,坡度较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故选B。
15.读图可知,从等高线的数值判断等高距是30米,M点海拔为1830米,N点海拔低于1710米,从M点到N点,整体海拔先上升,后持续下降,中间没有山峰,A符合题意。故选A。
16.读图,下列有关地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全部分布在南半球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地球表面分布着八大洲、四大洋D.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之比约为3:7
【答案】D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南美洲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A错误;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B错误;全球共分七个大洲,C错误;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约为7:3,D正确。故选D。
某校同学通过“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小顺同学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17.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面出的是( )
A.大洋洲B.欧洲C.南极洲D.非洲
18.从小顺的海陆分布简图中,可以读出( )
A.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B.欧洲处于高纬度
C.赤道横穿了非洲的北部D.南极洲所跨经度最大
19.白令海峡是( )
①亚洲与北美洲界线⑤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③南、北美洲的界线④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17.A 18.D 19.A
【解析】17.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表面的陆地由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组成;图中没有画出大洋洲,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8.根据所学知识,所有的经线都通过南极洲,故南极洲所跨经度最大,D正确;南美洲部分位于北半球,欧洲处于中纬度,赤道横穿了非洲的中部,排除ABC;故选D。
19.根据所学知识,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①②正确;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的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排除③④;故选A。
20.下列四幅图中,大洲和大洋注记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据图可知,图A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半岛及附近海域,西侧为印度洋,东侧为属于太平洋的南海,A正确;B图中东侧应为北美洲,西侧为亚洲,B错误;C图中东侧应为大西洋,西侧为太平洋,C错误;D图中东南侧海洋应为印度洋,D错误。故选A。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
A.沙漠B.森林C.海洋D.河流
22.魏格纳提出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 )
A.海底扩张论B.板块构造理论C.大陆漂移学说D.地质构造学说
2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而成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而成
【答案】21.C 22.C 23.A
【解析】21.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海洋,由于地壳运动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C正确,故ABD错误,故选C。
2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关于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较多,与魏格纳相关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形成山脉,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B.碰撞C.挤压D.消亡
25.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D.太平洋不断缩小
【答案】24.A 25.C
【解析】24.读图可知,在水受热的情况下,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这个实验说明地壳受热发生了张裂运动,为生长边界,BCD错误,故选A。
25.由上题可知,该实验表示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地中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的影响,面积逐渐缩小,A错误;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B错误;红海不断扩张是由于板块张裂运动导致的,C正确;太平洋不断缩小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D错误,故选C。
第Ⅱ卷
二、解答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A点的经度 ,纬度 ,属于 (高、中、低)纬度地区。
(2)E位于 (东或西)半球,D位于 半球。
(3)B在D的 方向。
(4)图中A、B、C、D、E五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
(5)图中A、B、C、D、E五点中最迟看到日出的是 。
(6)有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在北极会合吗? (能或不能)
【答案】(1) 40°W 40°N 中
(2)东 北(3)正南 (4) C E(5)A(6)能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判定,图中A点的经度是40°W,纬度是40°N。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A点属于中纬度地区。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E位于东半球,D位于北半球。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B和D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可判定,B在D的正南方向。
(4)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可判定,图中A、B、C、D、E五点所在纬线最长的是C,最短的是E。
(5)读图可知,A、B、C、D、E五点中,A点位置最靠西,故图中A、B、C、D、E五点中最迟看到日出的是A点。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可判定,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在北极会合。
27.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孕育地球上各种各样的鲜活生命,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离不开阳光的哺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当地球光照出现图1示情况时,太阳直射于 (填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期为 前后,丁地处于 (填季节)。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 地,正午时分的是 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 不同,而导致 的差异。
(4)图2中甲、乙两图是济南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 ,此时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3表示济南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 。
【答案】(1)北回归线 夏至 6月22日 冬季
(2) 自西向东
(3)丙 甲 经度 时间
(4)甲 昼短夜长
(5)②
【详解】(1)当地球光照出现图1示情况时,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丁地位于南半球南温带,该地处于冬季。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丙地,该地位于晨线上,正午时分的是甲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经度不同,而导致时间的差异。
(4)图2中甲、乙两图是济南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甲地影子长,太阳高度角小,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甲,此时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5)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3表示我国济南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②,该季节太阳高度最大。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图中未标图名,如果由你来命名,下列图名你认为最确切的是______(填字母)
A.××市地形图B.××市气候图C.××市部分城区图D.××市旅游图
(2)图例中的“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3)根据地图信息,第五中学在育英中学的 方向,儿童医院在市第一医院的 方向。
(4)第五中学和电力局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小明从第五中学到电力局去需要走 km,西苑机场和儿童医院在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实际距离为 km。
【答案】(1)C
(2)动物园
(3)东北 西南
(4) 1.8 3.6
【详解】(1)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气候图是指表示气候特征及气候要素(如气温、降水、气压、风等)时空分布的图件;旅游图表述旅游景点的地图;读图,该图有体育馆、医院、河流、酒店、飞机场、学校、动物园等地理事物,可知是××市部分城区图 ,C正确;
(2)读图中图例可知,图例中的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动物园;
(3)依据图中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根据地图信息,第五中学在育英中学的东北方向,儿童医院在市第一医院的西南方向。
(4)实际距离=图上的距离÷比例尺,图中比例尺是图上一厘米等于实际距离600米;第五中学和电力局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小明从第五中学到电力局去需要走3×600=1800m=1.8km,西苑机场和儿童医院在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实际距离为6×600=3600m=3.6km。
2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实地考察活动。读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1)同学们首先登上了仙人峰,据图判断它的海拔范围是 米,C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同学们在①②两河体验了漂流活动,感受到流速较快的河流是 。原因是 。图中河流②的流向是 。
(3)同学们进行了攀岩比赛,比赛地点最适合在图中的 地(填字母)举行。
(4)同学们攀登到B处时,能看到图中的湖泊吗? ,理由是 (意思正确即可) 。
(5)山顶仙人峰做活动的小红旗都向西北飘扬,此时的风是 风(填风向)。
(6)当地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此,同学们提出了些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有(双选): ______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B.冬季开展滑雪项目
C.开发民宿体验项目D.开展有机生态园采摘体验活动
【答案】(1) 500-600 鞍部
(2)① 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 西北流向东南
(3)A
(4)不能 B处与湖泊之间有山峰阻挡
(5)东南
(6)CD
【详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故仙人峰的海拔在500-600米之间;C地形介于两山之间,为鞍部。
(2)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①河等高线比②河更密集,说明①河落差更大,流速更快;图中有经纬度指示方向,故②河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3)攀岩活动一般选择在陡崖处进行,图中A地有多条等高线交汇,为陡崖。
(4)攀登到B处时,与湖泊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故不能看到湖泊。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旗飘扬方向与风向相反,故此时吹东南风。
(6)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该地地处28°N,为亚热带,气温较高积雪难以保存,不适合开展滑雪项目,B错误;此处有山、湖、河流等景观,风景较好可开发民宿体验项目,C正确;该地区生态环境较好,地形以丘陵为主,适合种植果树,可以发展有机生态采摘活动,D正确。故选D。
30.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和尼泊尔(我国的邻国)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玛峰新高度——8848.86米这一数字。读“世界大洲大洋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1)尼泊尔是我国的邻国,中国和尼泊尔都位于七大洲中的 洲,大洲E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 图中大洲B和D位于东、西半球中 半球。
(2)写出“世界大洲大洋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A 洲,B 洲,① 洋,② 洋。
(3)写出“六大板块示意图”中数字代表的板块名称:③ , ④ 。
(4)图中大洲A、D、E、F中, 洲西部(填字母)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A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 。
(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新高度是8848.86米,珠峰高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分析一下。
【答案】(1)亚 北 西
(2)亚 北美 太平 印度
(3)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4) E 苏伊士运河
(5)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的等)
【详解】(1)由资料可以看出,尼泊尔位于七大洲中的A亚洲;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大洲E欧洲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图中B北美洲和D南美洲位于东、西半球中西半球。
(2)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A是面积最大的亚洲,B是北美洲,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①是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②是印度洋。
(3)由图可知,图中③是几乎全部是海洋的太平洋板块;④是以美洲大陆为中心的美洲板块。
(4)图中大洲A、D、E、F中,E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A亚洲与C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5)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新高度是8848.86米,珠峰高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珠穆朗玛峰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这两大板块挤压碰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英语3基础模块》Unit5NaturalWondersintheWorldpptx、《英语3基础模块》Unit2CommunityLifepptx、《英语3基础模块》Unit7NaturalDisasterspptx、《英语3基础模块》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ppt、《英语3基础模块》Unit4CustomerServicepptx、《英语3基础模块》Unit8RoleModelsoftheTimespptx、《英语3基础模块》Unit6LivingHistoryofCulturepptx、《英语3基础模块》Unit3ArtificialIntelligencepptx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一解析版doc、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一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doc、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