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中考专题复习教案及习题 常见的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 中考专题复习教案及习题 常见的盐,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讲教育信息,典型例题,模拟试题,试题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教学内容:
常用的盐
1.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盐的化学性质。
2. 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
二. 重点、难点:
盐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三. 教学程序
常用的盐
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的面碱(碳酸钠)、食盐等均为盐类物质。
盐的广泛用途
我国制碱专家侯德榜
(一)盐的分类与命名
1、举出盐的具体实例,并写出化学式
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钠、
KCl K2SO4 KNO3 K2CO3 NaCl Na2SO4
硝酸钠、碳酸钠、氯化铵、 硫酸铵、 碳酸铵、
NaNO3 Na2CO3 NH4Cl (NH4)2SO4 (NH4)2CO3
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 碳酸铜
CuCl2 CuSO4 Cu(NO3)2 CuCO3
2、对以上盐进行分类、命名
依据盐的组成,
按盐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的不同,可以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铵盐、铜盐等;
按酸根的不同将盐分为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
盐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常见的盐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二)盐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用pH试纸测定以下溶液的pH,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将测定结果填入下表。
结论:
盐溶液的酸碱性不确定。
[实验二]
1、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并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5-8]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8-3]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2、试管中分别注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总结:
盐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盐溶液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CuCl2+Ca(OH)2=CaCl2+Cu(OH)2↓
[实验三]
1、在试管中分别注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入少量的稀硝酸,观察现象。
2. 盐与盐的反应
总结:
盐可以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强调]
盐和碱、盐和盐反应,反应物必须是可溶的。
Na2CO3+Ca(OH)2=CaCO3↓+2NaOH CuCl2+Ca(OH)2=CaCl2+Cu(OH)2↓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应具备的条件:
生成物中或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盐溶液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3)盐可以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典型例题】
厨房里的两只调料瓶中都放有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精盐(NaCl)、纯碱(Na2CO3)中的某一种。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分开来。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答: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5分钟)
一. 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蒸馒头时某同学为了探究食用碱的主要成分,向其中加入了稀盐酸,发现产生了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食用碱中可能含有( )
A. B. C. D.
2. 能用来鉴别稀盐酸、纯水、澄清的石灰水三瓶无色液体的试剂是( )
A. 酚酞试液B. 稀硝酸C. 石蕊溶液D. 硫酸钠溶液
3. 要除去稀硝酸中的杂质稀盐酸,可加入适量的( )
A. B. C. D.
4. 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1)稀盐酸、(2)稀硫酸、(3)NaOH溶液、(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 (2)(3)(4)(1) B. (4)(3)(2)(1)
C. (3)(4)(1)(2) D. (1)(2)(4)(3)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二. 填空。
5. 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①食醋、牛奶、加碘盐、水(1)______________;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②冰、干冰、氧化铁、金刚石(2)______________;
③氯化钠、硫酸铜、盐酸、硝酸铝(3)______________;
④纯碱、烧碱、碳酸钙、氯化亚铁(4)______________。
6. 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做干燥剂的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物质①熟石灰、②碳酸钠、③氯化钠、④碳酸钙、⑤碳酸氢钠、⑥氢氧化铝、⑦稀盐酸等,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农业中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
(2)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_;
(3)用于造纸、玻璃、印染、洗涤剂的是_____________;
(4)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_____________;
(5)天安门前的华表,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8. 程伟同学在家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取一粒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小球悬浮于液体中。然后将碾碎的鸡蛋壳投入杯中。请你猜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9. 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____(填“易溶”“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之一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你设计的方案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选择
1. B 2. C3. D4. B
二. 填空
5. (1)水(2)金刚石(3)盐酸(4)烧碱
6. (1)(2)(3)
(4)(5)(6)
7. (1)①(2)⑤⑥(3)②(4)③(5)④
8. 有大量气泡冒出,小球上升并快速运动
原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产生大量的气体,推动小球快速运动,且反应后生成了,溶液密度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随之增大,因而上浮。
9.
(1)碱;盐;氧化物
(2)难溶
(3)
(4)
优点:二氧化碳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原料
(5)向牙膏中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如有气体放出,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牙膏中含有碳酸盐;否则不含碳酸盐蒸馏水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NH4Cl溶液
pH
=7
=7
>7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 中考专题复习教案及习题 元素,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讲教育信息,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 中考专题结晶复习教案及习题,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讲教育信息,典型例题,模拟试题,试题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 中考专题复习教案及习题 化石燃料和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讲教育信息,典型例题,模拟试题,试题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