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原文 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905616/0-16974654799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原文 试题
展开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体裁:诗题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名字:白居易年代:唐代描述: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翻译: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原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三年(787年)间,是白居易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赏析二: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赏析三:艺术特色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赏析四:语言赏析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赏析五:诗歌结构此诗是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考点:
一、必背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释:关键词: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关键词: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关键词:枯枯萎。关键词: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关键词: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关键词:远芳草香远播。关键词:侵侵占,长满。关键词:晴翠草原明丽翠绿。关键词: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关键词: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