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菏泽21中培优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菏泽21中培优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第1页
    菏泽21中培优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第2页
    菏泽21中培优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菏泽21中培优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菏泽21中培优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20分,依据课文填空,根提默写,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菏泽21中培优部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满分120分。2.有答案卷,直接把答案书写在答案卷上。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默写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依据课文填空。(4分)(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2)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3)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4)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3.根提默写。(4分)(1)《水调歌头》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是:                                       (2) 《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是:                           (二)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4-5题。(4分)西江月       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盖凄然北望。【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4.有诗评者认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凉”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5.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14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 然则何时而乐耶?                    (2)进亦忧              (3)不物喜                           (4)然而不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8.(甲)(乙)文段都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 分)范仲淹:                                                              子:                                                               9.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谈谈你对“古仁人之心”的思想内涵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论教养(节选)利哈乔夫①谈论“风度”的书藉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yōng)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作态。②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③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④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⑤切忌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⑥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忸            ③jiǎo     揉造作   ④附yōng      风雅 疏理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文章围绕优雅风度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论述了①                                                     然后论述了②                                                     文中④⑤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观点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3分)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缚在树上,同董超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动。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挖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行得三四里路程,见一座小小酒店在村口,四个人入来坐下。唤酒保买五七斤肉,打两角酒来吃,回些面米打饼。酒保一面整治,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 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13.【叙情节】选文叙述的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请简要概括故事内容。(2分) 14.【说人物】对待两个公差,鲁智深要一禅杖打死,林冲却叫:“师兄!不可下手!”两种不同做法反映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15.【品细节】“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从这句话中看出鲁智深粗中有细。像这样的描写文中还有几处,请找出一处并做简要分析。(3分)                                                                      
    16.【写故事】梁山好汉人人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请写出与鲁智深和林冲有关的故事各两例。(4分)
        鲁智深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5分)望北哨所石钟山①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②望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就写着“望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③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间也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混沌一片了。几十封信,让她恍若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④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哨所人不多,消息又闭塞,信息少,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时,就用短信交流,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他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风趣、幽默、刚毅……⑤假期快要结束时,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他们要在这年的夏天完成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一首歌: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她去望北哨所,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⑥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则,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她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格桑花,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是个老兵,拿出氧气袋让她吸,告诉她,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她感觉整个人似乎死过了一回。⑦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雪消融之时,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⑧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见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起了,在上次他探亲时她为“本命年”买了两条红绸腰带,每人一条。春节后,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那一定就是他了……⑨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告诉她,他在巡逻路上……⑩她终于来到了哨所,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他却失约了。不,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⑪离开望北哨所,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她回望哨所时,一切都模糊了,似乎唯有那条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越来越醒目。     (有删改) 17.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4分)   18.第⑤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4分)   19.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20.“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4分)     三、作文(50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稻之⽗”袁隆平说:“⼈就像⼀粒种⼦。”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粒       的种⼦”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写⼀篇⽂章。不限⽂体(诗歌除外)。要求:  ① 不少于800字;② 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③ 卷面分为10分,要求干净、工整、零涂改。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一、古诗文 (30分)(一)12分1.(4分)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4分)(1)山雨欲来风满楼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停杯投箸不能食     (4)露从今夜白3.(4分)(1)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重点字:暝)(二)4分1.(2分)“凉”指寒意,写出自然节侯中的气温变化,中秋之夜已经让人略感寒意。(答出自然气温的寒意得1分)作者借节侯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波折的深入思考与清冷悲凉的感受。(答出人生感悟、生命处境的悲凉得1分)。2.(2分)(1)表达历经波折,深感人生如梦的沧桑悲切之感。(2)表达时光已逝、光阴不在、人生短促的无奈之感。(3)表达与亲友分别的孤寂落寞之感。(4)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沉思念之情。(任意答对两点,得全2分。注意,在回答时,不能仅仅回答情感词,要有结合诗文内容的简单描述性语言。如,只答“表达悲凉之感”,请酌情扣分。)(三)14分(4分)(1)既然这样,那么(如此,那么)    (2)这样、这   (3)因为      (4)称王;统治天下7.(4分)(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归去)呢?(重点字,微,如果没有;谁与:倒装句,“与谁”)(2)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重点字,第一个“乐”为动词,以……为快乐;第二个“乐”为名词) (2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4分)符合题意即可,可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也可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考虑天下国家的角度来说。 二、现代文(40分)一) 12分10.(4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忸      zhēn      ③jiǎo  揉造作    ④附yōng  风雅11.(4分)疏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养其实很难从书籍中获得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12. (4分)举例论证。列举生活实例,充分有力地阐述了“要养成优雅风度的准则是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的道理。【分析】选文节选自《论教养》,文章围绕优雅风度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论述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第①段论述教养其实很难从书籍中获得。第②段论述教养的来源和本质。第③段提出问题“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第④⑤段回答问题“一切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举例说明。第⑥段归纳总结如何获得教养“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二)13分13.(2分)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出林冲。
    14.(4分) 鲁智深:爱憎分明,除暴安良,嫉恶如仇;林冲:逆来顺受,息事宁人,心地善良。
    15.(3分)示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此处看出他颇有心计,细心考虑各种情况,提前估计到要发生的事情。
    16.(4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    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三)    15分17.(4分)①她的爱人被分配到了望北哨所,写给她的第一封信就是从“望北哨所”寄出来的,所以印象深刻。②因为她的爱人给她的几十封信件中介绍了望北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③望北哨所在她的想象里如诗如画,并联想到古诗词,有一种熟悉之感。④望北哨所寄托了她对爱人的深情和无尽思念。18.(4分)此处引用歌词,“拉萨、布达拉宫、格桑花”都是西藏的代表;通过唱歌描写出姑娘期待着去见爱人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原本应是和爱人去完婚,结果被大雪封锁无法相见,只能靠“红腰带”传递信号,从文章后部分可知,爱人牺牲在巡逻的路上,她最终见到的是对方的墓地。将前后形成对比,突出军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同时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使文章情节更波澜起伏生动感人。19.(3分)我认为文章主人公是“她”①文章写一位女子思念自己在哨所服役的爱人,最后却得知爱人为国牺牲的动人故事。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站在“她”的视角贯穿全部情节内容的:②文章围绕她的感情变化贯穿全文,思念爱人、期待和爱人见面、痛失爱人、理解并且为爱人自豪。通过她感情的变化,使得结局更感人,使得这位女子的爱人为的代表的那一群为国牺牲忠勇无畏的中国军人的精神更加伟大。20.(4分)红色丝带是我们本命年特地买的,它既象征着我俩的爱情,希望我们能走进婚姻的殿堂,也象征着正义、正义、忠勇。你是我的爱人,失去你我多么痛心,但是你也是祖国的儿女,我要把这条红色的丝带留在这哨所,它就像你还在一样,让你的忠魂留在这里继续守护祖国的边疆。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共4页。

    鹤壁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鹤壁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山西中考适应性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山西中考适应性评估卷,共5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