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共13页。
                              文言文阅读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余为夷陵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又得芩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做舍人、字士,日奔表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注]夷陵:地名。舍人:官名。萧然:悠闲,潇洒。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望其旗靡           B.名之者谁/有仙则名C.山间之朝暮也/皆朝于齐               D.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B.甲文第二段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和四时之景的不同。C.乙文中作者曾先后得到三张不同的琴,琴越来越好,作者反而越来越不快乐。D.两篇选文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目的都是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10.从选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4分)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甲】ㅤㅤ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ㅤ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正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其陈康肃公B.然后能自窥谷忘C.女有一屠晚D.谓大同非木柿(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D.甲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了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8.(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ㅤㅤ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年未及冠,授朝散郎,献颂阙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注]擿:挑,挑出。阙:帝王所居之处,朝廷。(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献颂阙下      寤,援笔成篇      (2)王勃有奇才,文中有哪些体现?广东省广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身已半入,露尻尾 B. 汝心之,固不可彻  国不以山溪之险C. 操蛇之神        菊之爱,陶后鲜有 D. 帝感其            知不如徐公美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B. 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C. 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D. 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节选自《汉书》)[注]突:烟囱。上行:上座。录:记录,此处指邀请。10.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俄而家果失火(                 于是杀牛酒(       11. 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                          文言文阅读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余为夷陵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又得芩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做舍人、字士,日奔表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注]夷陵:地名。舍人:官名。萧然:悠闲,潇洒。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望其旗靡           B.名之者谁/有仙则名C.山间之朝暮也/皆朝于齐               D.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B.甲文第二段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和四时之景的不同。C.乙文中作者曾先后得到三张不同的琴,琴越来越好,作者反而越来越不快乐。D.两篇选文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目的都是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10.从选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4分)7.【文言词语】(2分)A[向远处看。B.命名/出名,有名;C.早晨/朝见;D.担任/跟,同。]8.【文言翻译】(4分)(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1分,1分。)(2)琴虽然不够好,心情却悠闲自在。(每句大意各1分。后半句中的必须译出,意思相即可。)9.【文意理解】(2分)D.(以写青山绿水为主不正确;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不正确。)10.【分析鉴赏】(4分)示例1:追求山水之乐。甲文写他在乎山水之间也,在四时朝暮之景中获得乐趣;乙写他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每日都在眼前,心情悠闲自在。示例2:追求心灵的自由闲适。甲文写他自号醉翁,感叹得之心;乙文感慨人不在器,用自我调适的方式获得心灵的满足。(观点2分。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各1分。)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甲】ㅤㅤ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ㅤ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正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其陈康肃公B.然后能自窥谷忘C.女有一屠晚D.谓大同非木柿(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D.甲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了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分析】参考译文:【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善:好处/擅长;B.反:反省/同,返回;C.归:归宿/回来;D.是:这/这。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与,同,推举,选举。信,诚信。修,培养。句意:选举有才能的人(为大家服务),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有误,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与现在的理解不一样,现在的理解”“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即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其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BCD.正确。故选:A。答案:(1)D(2)选举有才能的人(为大家服务),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3)A【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8.(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ㅤㅤ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年未及冠,授朝散郎,献颂阙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注]擿:挑,挑出。阙:帝王所居之处,朝廷。(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献颂阙下      寤,援笔成篇      (2)王勃有奇才,文中有哪些体现?【分析】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所注的《汉书》来阅读,写了《指瑕》来指出其中的过失和疏漏。他年龄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到宫阙下进献颂文。王勃写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心构思,先磨几升墨汁,然后尽兴饮酒,拉开被子蒙头大睡,等到醒来,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不用改动一个字,当时的人说王勃是打腹稿。【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多次到宫阙下进献颂文。数:多次;句意:等到醒来,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及:等到。(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意思是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所注的《汉书》来阅读,写了《指瑕》来指出其中的过失和疏漏,可见王勃有奇才;结合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意思是王勃写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心构思,先磨几升墨汁,然后尽兴饮酒,拉开被子蒙头大睡,等到醒来,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王勃写文章能一气呵成,可见其有奇才。答案:(1)多次;等到。(2)王勃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所注的《汉书》来阅读可见他有奇才;王勃写文章能一气呵成,可见其有奇才。【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广东省广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身已半入,露尻尾 B. 汝心之,固不可彻  国不以山溪之险C. 操蛇之神        菊之爱,陶后鲜有 D. 帝感其            知不如徐公美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B. 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C. 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D. 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答案】7. C    8. (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你也太不聪明了!    9. B【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A.句意: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止:使……停止,阻止。句意: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止:通,仅有;B.句意: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固:顽固。句意: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坚固,巩固;C.句意: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闻:听说。句意: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闻:听说。二者一样;D.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诚:诚心。句意: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诚:的确、确实。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注意:1)易:交换。始:才。反:通,往返。2)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惠:同,聪明;不惠,指愚蠢。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B.妻子并没有嘲笑和阻止愚公,她只是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可见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可能面对的困难,让愚公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和打算。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节选自《汉书》)[注]突:烟囱。上行:上座。录:记录,此处指邀请。10.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俄而家果失火(                 于是杀牛酒(       11. 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答案】10.     . 不久    . 摆放    11. 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道理是:要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句意:不久,家里果然失火。俄而:不久。句意: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置:摆放。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鉴赏。第一问,结合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可知,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这个建议包含的人生哲理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预料到可能发生的祸患,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危险发生,即防患于未然【点睛】参考译文:有一个造访主人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改造为弯曲的烟囱,将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劳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专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专题,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共5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字音字形词语运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