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4.1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考点呈现】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农业区位选择。
4.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形成条件、差异等。
2.综合思维:以图文材料为载体,结合区域特征和作物习性,综合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3.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
【考点】
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思维流程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其思维流程为
(2)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其思维流程为
2.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的规范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不同设问方式的答题思路
设问方式不同,答题思路也不同。农业区位分析主要有下列答题思路。
(1)综合分析,要全面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既包括有利的方面,又包括不利的方面。
(2)主导因素分析,要在限制性因素和优势因素之间选择决定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降水少,优势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有河流和地下水的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3)比较分析,要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进行比较,发现异同。
(4)辩证分析,同一区位因素,可能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必须全面分析,一分为二看待,如河流中下游地区,农业灌溉水源充足,但也可能洪涝灾害频繁等。
(5)开放性问题答题思路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观点
有利
效益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不利
影响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典题精研】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
【答案】1.B 2.B
【解析】1.读图可知,东北地区1996年、2006年、2016年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不断提高,说明东北地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B正确。华北地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西南区和东南沿海两个地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均为持续降低,CD错误。故选B。
2.蒙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B正确。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均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但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图一为“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种植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咖啡种植已成为我国云南部分地区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农村扶贫产业,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咖啡生豆产量位列全球第13位,但人均咖啡消费水平低,产业利润丰厚的加工、流通环节多为外国品牌控制。图二为“我国咖啡种植面积和生豆产量、出口量、消费量统计图”。
(1)结合咖啡原产地和我国的种植状况,概述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条件。
(2)简述近十年来我国咖啡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3)简析我国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为提升我国咖啡产业水平,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气候:热带、亚热带;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丘陵、山地。
(2)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仍需进口
(3)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大;政策扶持。
(4)培育良种;提高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扩大种植规模;创立品牌;培育市场。
【分析】(1)从左图的原产地分布图和我国咖啡种植区的分布可知:咖啡种植区的自然条件应具备以下条件:气候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并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山地为主,海拔在1000-2300米最好。
(2)本题主要考查对图表数据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从图可知,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但由于部分生豆出口,导致国内咖啡仍需进口。
(3)本题考查我国咖啡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可从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大;我国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政策优惠。
(4)本题考查发展措施,可从培育良种、技术、产业链、品牌等方面分析。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种植技术;对咖啡生豆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专业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树立品牌意识,创立自主品牌;加快国内咖啡销售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培育国内市场。
【拓展提升】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3.近年来,该地( )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答案】1.B 2.C 3.D
【解析】1.种植单季稻稻田长期浸水,而小麦怕涝,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田地中打沟是为了排水,使土壤干湿适宜,创造高产土壤条件,B正确。巢湖平原雨季较长,播种小麦前稻田水分充足,水分充足,打沟不是为了灌溉,A错误。在田地中打沟起不到防虫害的作用,C错误。巢湖平原地形平坦,越冬作物小麦不需要特别通风,D错误。故选B。
2.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播种小麦,C正确。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小麦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误。当地水资源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蒸发,D错误。故选C。
3.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随着农业劳动力减少、机械化的普及,为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提供了可能,种田大户会增多,D正确。巢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变化不大,种植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化,A错误。复种指数有气候决定,不会提高,B错误。种田大户承包经验,机械化操作,劳动力有限,田间管理不会变得精细化,C错误。故选D。
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4.“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市场需求大 B.北方耕地面积增大
C.北方蔬菜品种多 D.南方蔬菜种植减少
5.“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 )
①粗放经营 ②规模化经营 ③集约化生产 ④“小而全”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4.A 5.B
【解析】4.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自然因素会产生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多,市场需求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平地少,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才出现了“北菜南运”,A正确。近年来,我国重视环境保护,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增大可能性较小,且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不能保证蔬菜种植规模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B错误。南北方蔬菜品种数量均较多,但是有些蔬菜适合北方冷凉气候环境、有些适合南方温暖湿润的环境,南北菜有互补性,因此有市场,C错误。南方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种植没有大量减少,D错误。故选A。
5.粗放经营不能保证蔬菜的产量、质量,①错误。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南方沿海省市,需求量大会导致蔬菜产量增加,“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效率高,②③正确。“小而全”生产量小,不能满足对蔬菜的大量需求,④错误。B正确。故选B。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7.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8.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6.C 7.A 8.B
【分析】6.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
7.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较小,人均耕地丰富,稻谷供需盈余量大;安徽省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较少。故黑龙江省与安徽省相比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人均耕地多,A正确;安徽人口稠密,农业劳动力较多,B错误;安徽纬度较黑龙江低,热量丰富,复种指数较高,C错误;两地淡水资源都丰富,D错误。故选A。
8.我国南方人口较密集,居民有喜食稻米的习惯,稻谷的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B正确;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出口数量少,A错误;会增加稻谷南运,增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流通效率降低,C错误;北方高温期较短,利于粮食储存,粮食存储难度减小,D错误。故选B。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耕地流转市场日益活跃,耕地“非粮化”问题日渐凸显,粮食安全不断受到威胁。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2019年,广东省的粮食自给率约为35%,耕地“非粮化”利用风险较高。下图示意2019年广东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广东省耕地“非粮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 )
A.粤北地区 B.粤东地区 C.粤西地区 D.珠三角地区
10.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程度最高地区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业劳动力数量 ②耕地产出效益 ③农业生产技术 ④耕地流转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9.D 10.A
【解析】9.根据图示耕地“非粮化”程度的分布特征可知,珠三角地区为高度“非粮化”,耕地“非粮化”问题最突出。故D选项正确。
10.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珠三角地区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从事非农生产;受耕地产出效益的影响,农民的种植意愿更多地转向收益高的经济作物或园艺作物等,①②正确。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农业生产技术高,不是非粮化的主要因素;耕地流转政策全国统一实施,差异小,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马达加斯加岛的Q地(如左图)为丘陵地形,年降水量约为900mm,季节变化明显。在Q地这片落叶林地上,过去以传统的刀耕火种方式种植玉米为主,因土壤贫瘠而单产很低。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指导下实施蔬菜(雨季)和水稻(干季)轮作。右表阴影部分示意马达加斯加Q地过去传统种植的农事活动月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表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的传统农事活动是( )
A.甲—播种乙—休耕丙—收获 B.甲—休耕乙—收获丙—播种
C.甲—收获乙—播种丙—休耕 D.甲—休耕乙—播种丙—收获
12.该岛Q地过去土地贫瘠的原因是( )
①枯枝落叶较少 ②有机质分解快 ③降水淋溶冲刷强 ④轮作消耗肥力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为了改善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烧林增肥 B.修建水库 C.修渠排洪 D.覆膜防冻
【答案】11.D 12.C 13.B
【解析】11.材料指出“过去农业生产以刀耕火种方式种植玉米为主”,根据表中“砍伐焚烧”的时间可知,甲代表休耕,休耕末期砍伐焚烧为下一步的播种做准备,进而可知乙代表播种,且12月份,进入雨季,地表比较湿润,适宜耕作。表中显示1、2、3、4月份为作物生长期,所以丙代表的5、6月份为收获期。综上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休耕、播种、收获,D正确。故选D。
12.Q地过去土壤贫瘠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来分析。Q地为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径流流速较快,对土壤的冲刷力强,③正确;纬度低,年平均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土壤储存的有机质较少,②正确;降水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降水多且集中,雨季淋溶、冲刷能力强,地表有机质含量减少;雨季植被和农作物生长较快,枯枝落叶较多,①错误;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多,养分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破坏原有植被,对地表的保护性降低,加剧水土流失,表层含有有机质的土壤变薄,土壤更加贫瘠。轮作是现在的事情,消耗肥力多,不是过去土地贫瘠的原因,④错误。故选C。
13.据表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12月到次年3月,而材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此地实施蔬菜和水稻轮作,雨季生产蔬菜,干季生产水稻。据此可知,即便千季,该地依然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可推测出该地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发生改变。根据所学可知兴修水库,可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可知该地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在干季时为农业生产增加了灌溉水源,B正确;烧林增肥,对生态破坏较严重,A错误;干季生产水稻,没有洪水灾害,C错误;该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没有冻害发生,D错误。故选B。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美誉,樱桃树在气温低于7.2℃时才进入休眠状态,进入休眠期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时数积累才能解除休眠,开花结果,普通的大棚种植都是在11月份开始扣棚,通过采取揭盖棚顶棉被或草帘的方法使樱桃树提前进入休眠期,次年2月开花结果,3月上市,而山东临朐采用现代制冷降温技术,在9月底就开始扣棚,所产樱桃每斤价格可达300元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普通大棚种植樱桃的做法最合理的是( )
A.扣棚前期白天揭帘 B.扣棚前期白天盖帘
C.扣棚后期白天盖帘 D.扣棚后期夜间揭帘
15.山东临朐9月底就开始扣棚种植樱桃的主要目的为(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品质 B.采摘期冷,易于储存
C.成熟期早,抢占市场 D.制冷降温,减少病虫害
16.关于山东临朐樱桃产业未来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完善物流,主销西部市场 B.举办樱桃节,提高知名度
C.发展科技,降低生产成本 D.发展旅游采摘,多样化经营
【答案】14.B 15.C 16.A
【解析】14.根据材料“樱桃树在气温低于7.2℃时才进入休眠状态,进入休眠期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时数积累才能解除休眠,开花结果。普通的大棚种植都是在11月份开始扣棚,通过采取揭盖棚顶棉被或草帘的方法使樱桃树提前进入休眠期”可知,樱桃树在生长前必须要提前进入休眠期。扣棚前期白天揭帘会使棚内温度升高,无法进入休眠期,故A错误。扣棚前期白天盖帘,不进入阳光,会使棚内温度降低,利于樱桃树进入休眠期,故B正确。扣棚后期白天盖帘,影响阳光进入,光照、热量不足,影响樱桃树生长,故C错误。扣棚后期,夜间揭帘,容易导致热量不足,影响樱桃树的开花期推迟,故D错误。故选B。
15.根据材料可知,山东临朐采用现代制冷降温技术,使每斤樱桃价格可达300元左右,主要是樱桃提前上市抢占了市场。普通的大棚种植都是在11月份开始扣棚种植樱桃,东临朐9月底就开始扣棚种植樱桃,提前扣棚使樱桃树提前进入休眠期,樱桃树就可以提前开花,樱桃也就可以提前成熟上市,抢占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C正确。结合材料提高品质、减少病虫害、易于储存都不是主要目的,故ABD错误。故选C。
16.山东临朐樱桃价格较高,主要的销售市场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A观点错误,符合题意;举办樱桃节,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扩大樱桃的销量,提高经济效益,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发展科技,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樱桃的经济效益,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发展旅游采摘,多样化经营,有利于提高樱桃的产品附加值,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二、综合题
17.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
(1)说明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
山东临沂市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自疫情发生以来,当地商家进一步扩大了线上销售的规模。
(2)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有哪些好处?
茶树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山东日照市原本无茶树生长,通过“南茶北引”,现已成为“中国北方绿茶之乡”。与南方产茶区相比,当地气候条件独特,茶树生长缓慢,生产的绿茶具有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的特点。
(3)日照绿茶特色鲜明,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蔬菜基地规模大;运用温室技术(农业新技术),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交通便利;政策扶持。
(2)扩大市场范围(增强销售时间灵活);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减少人员直接接触(利于防疫)。
(3)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积温(热量或气温)相对南方较低,茶树生长缓慢。以上条件利于有益物质积累。
【分析】(1)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土地、技术、交通和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土地条件来看,寿光地处渤海沿岸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资源丰富,使蔬菜基地规模大。从技术条件来看,运用温室大棚技术进行生产,改善了热量条件,能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从交通条件来看,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将蔬菜快速运往市场。从政策条件来看,有当地政府的扶持等。
(2)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的好处可以从市场、成本、客户需求和防疫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市场来看,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可以扩大市场范围。从销售成本来看,可以减少销售环节,从而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互联网销售可以快速反馈客户需求信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可以减少人员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等。
(3)日照绿茶特色鲜明,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其原因可以从气候角度进行分析。从光照条件来看,与南方地区相比,山东日照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从热量条件来看,相对南方日照的积温较低,热量条件相对少,茶树生长缓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日照绿茶特色鲜明,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答案】(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
(2)可可与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提供荫蔽环境,有利于可可幼苗生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事活动可错时进行,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生产效率。
(3)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及时晾晒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闲置劳动力。
【分析】(1)据图2可知,加纳可可带大致位于2°W、7-8°N,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之间,属于二者的过渡地带,因此降水应该是年内分配不均;据图3降雨量可知,该地区6月份、10月份附近降水较多,说明有两次雨季,1月、8月降水相对较少,形成两次干季。
(2)可可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幼苗生长期间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治霉烂。结合图3,中幼苗期农事活动、结果期农事活动可知,可可和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期可以为幼苗提供荫蔽环境,利于幼苗生长;可可、谷物生产忙季、闲季基本错开,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3)据图3分析,每年9月至次年1月,是结果收获的大季,此时降水较多,是雨季,“可可收获时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治霉烂”,可可收获应该及时晾晒加工,此时需要大量劳动力;可可带以北草原地区农忙主要在其湿季,每年9月至次年1月可可带以北草原地区应该进入干季,是农闲季节,此时有大量劳动力闲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570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2500万吨/年。图一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材料二 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统计指标
年 份
2000
2005
2010
2014
2017
森林覆盖率(%)
37.9
52.7
58.0
62.0
62.3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
625.9
634.4
589.7
618.6
614.3
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
230.2
210.0
209.4
202.6
192.3
甘蔗种植面积(万公顷)
50.9
74.8
106.9
108.2
93.5
甘蔗单产(吨/公顷)
57.8
69.0
66.6
73.5
81.4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3)简析广西主产区甘蔗种植的土地资源优势。从生产角度,说出2000年来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
(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3)优势:河谷平原面积较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原因: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
【分析】(1)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据图2分析可知,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份,其他月份较少,年内分布不均。影响输沙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地形等因素。图中该地降水量较大,集中于5-8月份,年内降水集中,径流量大;西江流经地区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快,侵蚀力强,因此导致输沙量大。
(2)据图1分析可知,西江干支流修建了大量水库,水库拦水拦沙,减少了输沙量;据表分析,2000年至2017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7.9%大幅度提高到62.3%,森林保持水土,减少了输沙量。
(3)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结合图1可知,广西河流众多,河谷平原面积较大,地形平坦,河流沉积了深厚的土壤,土壤肥沃。2000年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从表中数据看,种植面积从50.9万公顷增加到93.5万公顷,种植面积扩大;甘蔗单产由57.8吨/公顷提高到81.4吨/公顷。图1中大量水库修建,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水源供应充足、稳定;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农业技术进步较快。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分析】(1)该题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答题,根据顺坡垄种的结果来推测该地区的降水特点。顺坡垄的走向与坡向一致,水流速度较快,不利于保水保土,且灌溉不便。结合材料,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应位于温暖湿润的西欧,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即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每次降雨量较小,对土壤的冲刷能力较弱,故可不考虑保土保水的作用,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故可不考虑灌溉的问题。
(2)由材料可知,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的南坡。该地位于52°N附近,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可加大阳光与坡面的夹角,单位面积接受光照多,且不易形成遮挡。顺坡垄葡萄之间的阻挡少,可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利于葡萄的生长。
(3)此问题是与前面两问进行对比而设置的,答题时需要对比温带湿润地区和温带半干旱地区的降水特点。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偶有暴雨。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顺坡垄加重了水土流失,不利于保水保土;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灌溉不便。故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
2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橄榄油是我国通过中欧班列从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商品之一。油橄榄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不适宜种植油橄榄树的自然条件。
欧洲国家对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当地却很少生产。近年来,这类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运往欧洲国家。
(4)说明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不利区位条件。
【答案】(1)物流(仓储)
(2)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答出两点即可)
(3)土壤偏酸性;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4)原材料(零部件)不足;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高。
【分析】(1)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关键词:货物集散地。得知的产业部门发展应该是物流仓储。
(2)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港口、经济效应”,解题方向“为什么”。可以关联到所学的港口建设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政策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中描述的是经济效益,只从经济腹地(增加了腹地的服务范围、增加了港口运输量),交通(海陆联运,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组织答案: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3)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亚热带地区、不适宜、油橄榄树”,解题方向“自然条件”。从材料中得知,油橄榄的生产条件: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再结合我们所学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分布区的气候(降水、光照)特点、土壤特点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在江南丘陵地区,土壤偏酸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4)该题为区位条件分析题,关键词“欧洲、小商品制造业”,解题方向“不利区位条件”。小商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业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因素的地理位置、土地、水源、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农业因素,政策因素等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中要求的是不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材料来源、劳动力、土地租金等对比的劣势进行分析组织答案:产业配套不足,原材料不足;工资和土地租金高昂,劳动力、土地成本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集,因此素有“锅底洼”之称,易受洪涝侵袭。特殊的地貌给里下河人带来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人发明了“垛田”(洼地捞淤泥垒田,层层加高,四面环水),营造出“万亩荡滩万亩鱼塘,十里长荡十里荷香”的农业景观。昔日洪水灾荒肆虐之地,已经变成今天的水上画廊、平原“粮仓”。
材料2 里下河地区图(下图阴影部分)和景观图。
(1)分析里下河地区由“洪水肆虐地”变为平原“粮仓”的原因。
(2)简述“垛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分析里下河地区发展垛田农耕系统对防治气象灾害的作用。
【答案】(1)加固堤坝;修建入海、入江水道;修建垛田,减轻洪灾危害。
(2)有利条件:灌溉水源方便充足;河底淤泥补充土壤有机质,土壤肥沃;水运便利
不利条件:垛田破碎、零散,不利于机械化耕作;陆路运输不便。
(3)沟渠、水田与垛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抗旱;水体降温和增温的速度比陆地慢,水面与垛田交错分布,可减少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小低温、冻害对垛田农作物的损害。
【分析】(1)根据材料1“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集,因此素有“锅底洼”之称,易受洪涝侵袭”可知,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集,因此要防御洪水应加固堤坝,修建入海入江水道,保障洪水期排水通畅。根据材料“当地人发明了“垛田”(洼地捞淤泥垒田,层层加高,四面环水),营造出“万亩荡滩万亩鱼塘,十里长荡十里荷香”的农业景观”可知,当地人发明了垛田,把洼地的淤泥捞出后垒成田,层层加高,地块加高后受洪涝影响小,垛田可种植农作物,形成粮仓。
(2)根据材料“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集,因此素有“锅底洼”之称,易受洪涝侵袭,易受洪涝侵袭。特殊的地貌给里下河人带来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人发明了“垛田”(洼地捞淤泥垒田,层层加高,四面环水),营造出“万亩荡滩万亩鱼塘,十里长荡十里荷香”的农业景观”可知,该地河网密集,灌溉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垛田是把洼地的淤泥捞出后垒成的地块,因此土壤肥沃。从图中看,垛田面积较小,破碎零散,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河网密布,陆路运输不便。
(3)读图可知,沟渠、水田与垛田交织,高低错落,有明显的地势起伏,排水通畅,利于防洪。沟渠连通水田和剁田,灌溉方便,利于抗旱。水域面积大,水比热容大,水体降温和增温的速度比陆地慢,水面与垛田交错分布,可减少田间气温变化幅度。水面蒸发,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可提高田间夜间温度,有效减小低温、冻害对垛田农作物的损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7.1 交通区位条件评价(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
这是一份2.5.1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7页。
这是一份2.4.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