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5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55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温,降水,该地区,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图中②位于,下列对图中各处气温判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55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
考点热度 ★★★☆☆
1.气温
(1)气温的时间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差值
变化差异
日变化
约14时
日出前后
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大,
沿海地区日较差小
年变化
北半球大陆上7月,海洋上8月
北半球大陆上1月,海洋上2月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
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南半球大陆上1月,海洋上2月
南半球大陆上7月,海洋上8月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地 形
同纬度地区,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
洋 流
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
2.降水
(1)形成条件
(2)季节变化
降水类型
全年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
典型分布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
热带沙漠气候区
东亚、南亚的
季风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
(3)空间分布
考向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总体分布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2)同纬度地区的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对气温的影响
靠近海洋的地区冬季气温要高、夏季气温要低;地势高的地方气温要低,封闭地形区气温要比周边相邻地区高;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要高,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要低。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
赤道附近
降水多
(2 000mm以上)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多雨
两极附近
降水少(200 mm以下)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全年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
降水多(500 mm以上)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少(500 mm以下)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全年少雨
中纬度
内陆
降水少(500 mm以下)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
全年少雨
大陆东岸
降水多
(500~1 000mm)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多
(500~1 000mm)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常年湿润
南北纬30°~40°的
大陆西岸
降水较多
(300~1 000mm)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2.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上图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D
【解析】1.四幅图中,①图和③图大陆气温均较低,应为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气温分布图,由于北半球大陆1月月平均气温最低,而同纬度海洋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因此,可判断①图为第四季度,③图为第一季度;②图和④图大陆气温均较高,应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气温分布图,由于北半球大陆7月月平均气温最高,而同纬度海洋8月月平均气温最高,因此,可判断②图为第三季度,④图为第二季度。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③→④→②→①,C正确。
2.由图示信息知K城市位于印度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D符合。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
下图为2010—2018年我国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空间分布图(日序数指距离当年1月1日的天数)。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可能是( )
A.78 B.80 C.82 D.73
2.影响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3.造成乙处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等值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高 B.盆地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
C.迎风坡气流上升,气温低 D.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光热发电是通过镜面将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收集装置,利用太阳能将熔盐加热并进行储存,再调度利用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为积极助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中国电信投资新建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新型大数据中心。如图示意我国青海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 )
A.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 B.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C.空气稀薄,热量不足 D.纬度较高,日照不足
5.从主要资源条件看,图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与北京相比,该省发展大数据中心的优势区位有( )
①市场②原料③能源④气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8.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
A.50 B.200 C.400 D.800
下图是“某海陆等温线图”,其中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且①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②位于(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北美洲西部
10.下列对图中各处气温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位于陆地,受地形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海区
B.③位于海洋,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
C.①处等温线密集,温差小
D.③处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尽管温带地区热量无法与热带相比,但w岛由于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气温很少低于00C,岛上也形成了由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组成的温带雨林。下图示意W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W岛水汽的来源地主要是( )
A.河流 B.湖泊 C.太平洋 D.乔治亚海峡
12.图中最可能形成温带雨林的地区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8℃ B.22℃ C.28℃ D.32℃
14.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差异
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质
15.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
地处新疆北部的富蕴县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作为黑加仑(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浆果)的原产地之一,富蕴县致力于黑加仑高效益、高标准种植栽培,促进黑加仑加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读富蕴县位置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富蕴县成为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夏季接受太阳辐射少 B.海拔高,有河流调节气温
C.山脉阻挡夏季风,气温较低 D.谷地地形,热量不容易进入
17.适度规模化发展黑加仑产业将会( )
A.加剧土地荒漠化 B.减少该县人口外流
C.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D.限制第三产业发展
读图“曼德海峡及其周边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曼德海峡( )
A.附近地热能较丰富 B.两岸岩石较为古老
C.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 D.分隔了欧洲与非洲
19.图中N地降水量可能是( )
A.600mm B.400mm C.200mm D.800mm
20.影响图中东部与西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B.地形地势、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纬度位置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北欧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在第四纪冰期曾是欧洲北部大陆冰川的中心区域,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区域许多重要的地貌形态。北欧地区的气候深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与同纬度地区具有较大的差异。
(1)说出影响图中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指出0℃等温线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
(2)简述甲半岛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温暖之都”和“降水之都”。下图为温哥华附近的1月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1月份3℃等温线的分布特征。
(2)分析温哥华成为加拿大冬季的温暖之都的原因。
(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5个城市中
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2015年上海卷)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2—3题。
2.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3.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4~6题。
4.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6.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7.(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8.(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9.(2020·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10.(2016·全国·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考点冲关
【答案】1.A 2.A 3.B
【解析】1.从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等值距为5,甲地由外向内数值变小,故甲地的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应为75-80,A符合题意。故选A。
2.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总体由南向北数值增大,表明由南向北,观赏桃花的日期距离当年1月1日天数增加,即是观赏桃花的日期推迟,由南向北,纬度增大,热量条件变差,桃花开放的时间推迟,所以纬度是影响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A正确;注意图中我国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南小北大的特点,纬度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影响相对较小。故选A。
3.由题中材料可知,图中等值线为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等值线。日序,指距离当年1月1日的天数,就是说图中等值线数值越大,桃花开得越晚,数值越小,桃花开得越早。乙处等值线向北弯曲,乙处的数值较同纬度地区更低,表明桃花的开放日期提前。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乙地是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热量不易散失,温度较高,桃花开花较早,B正确。受纬度因素影响,等值线大致呈现东西走向,而不是明显向北弯曲,A错。气温低则桃花开放的时间推迟,CD错。故选B。
【点睛】地形对气温的影响:①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不同坡向气温有所不同,如:一般而言,同一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冬季冷空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冷空气迎风坡易发生冷空气堆积;在背风坡,山脉对冷空气有阻挡作用,还有可能受到焚风效应的影响);③地形对热量交换的影响(如谷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气温偏高)等。
【答案】4.C 5.A 6.D
【解析】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以及所学知识可知,青海省的降水较少,水资源相对短缺,A错误;青海省的纬度位置较高,而且海拔高,热量条件较差,B错误;青海省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光照充足,但是海拔较高,温度较低,热量不足,C正确,D错误。所以选C。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地四地中,降水最少的是甲地,所以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应该是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的太阳能资源较少,所以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甲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6.与北京相比较,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数据中心的市场较小,①错误;大数据中心对于原料的需求较小,②错误;青海省的能源资源更为充足,能够为大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③正确;青海省海拔较高,气温更低,有利于大数据中心的降温,减少能源的消耗,④正确。所以选D。
【点睛】大数据中心的位置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考虑和权衡各种因素。财政激励,当地气候,电力资源,光纤基础设施,专业人才这五方面始终是数据中心选址中最重要的因素。
【答案】7.C 8.C
【解析】7.由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①地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降水丰富的原因是河谷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正确。该地不受洋流的影响,A错。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而不是东南季风,B错。该地多降水不是锋面雨导致,D错。故选C。
8.由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A点位于祁连山附近,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大。A所在地年等降水量线是两线之间的闭合线,其数值只可能为200mm或者400mm。A数值为400mm,其内部降水多于400mm,符合前面分析,如果A数值为200mm,其内部降水量小于200mm,与前面分析不符。故选C。
【点睛】如果两条数值不等的等值线中间有一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来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等值线a>b,则M地的数值大于a,N地数值小于b:
【答案】9.D 10.D
【解析】9.由材料可知,①处为海洋,②处为陆地。若该地是30°N、120°E,则应是中国东部,那么①处为陆地,②处为海洋,与材料不符,则图中经线只可能是120°W,而30°N、120°W位于北美西部。A错误,D正确。120°经线不可能位于欧洲西部,B错误。从图中纬度数值及变化规律可看出,此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南美洲西部位于南半球,C错误。故选D。
10.读图可知,②位于陆地,气温高于20℃,同纬度的①位于海洋,气温低于20℃,③气温也低于20℃,①③气温都低于②,A、B错误。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①处等温线密集,温差大,C错误。③处等温线稀疏,温差小,D正确。故选D。
【点睛】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等温线是东西走向,表示温度因纬度而不同,以纬度因素为主;等温线和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以距海远近因素为主。
【答案】11.C 12.A
【解析】11.结合图示W岛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地纬度为北纬49-51度,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水汽主要来自于W岛的西侧太平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温带雨林分布区降水量大且年均温较高,图中①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多,且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A正确。其他三点位于背风坡,降水少,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地形,风带的气压带,洋流、纬度等,本题主要考查风带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纬度可知该地位于西风带,①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答案】13.A 14.B 15.B
【解析】13.因为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故M地的气温有两种可能性: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59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货运中航运,伏尔加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58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印度,巴西,修建该运河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是,巴西葡萄出口中国的优势之一是,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58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印度,巴西,修建该运河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是,巴西葡萄出口中国的优势之一是,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