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华君外国语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华君外国语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3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华君外国语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以下科技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斗卫星是利用超声波导航 B.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折射传递信息
C.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必然能够实现
2. 下列估计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初中生的体积0.5m3 B.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
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0℃ D. 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3. 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 )
A. 打在枝头的霜 B. 屋檐下的冰凌
C. 山间的云雾 D. 消融的冰雪
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 高压锅煮粽子,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C. 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 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5.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以下四种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后端的金属部分
B. 人向落在地面上的“高压线头”靠近
C. 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 雷雨天人站在大树下避雨
7.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由于车的形变产生的
B. 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平衡车突然停止时,人会向前倾,是因为人受到惯性
D. 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会慢慢停下来
9. 如图所示小球以某速度从M点开始沿粗糙轨道MOP运动,经P点离开轨道,上升至最高点N,又下落经过Q点。N位于P、Q之间,O、P、Q处在同一水平高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经过O、P两点时动能相等
B. 小球到达最高点N时速度一定为零
C. 小球到达的最高点N可能高于M点
D. 小球经过N点时的机械能大于经过Q点时的机械能
10.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烧杯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把两个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两液面相平。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m乙
C. 甲、乙两杯中液体对杯底压强p甲G乙排,则甲、乙两杯中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故B正确;
C、因ρ甲>ρ乙,两杯中液面相平,由p=ρgh可知甲、乙两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故C错误;
D、因为物体在甲中漂浮,乙中下沉,V排甲ρ乙,根据m=ρV知:m甲液>m乙液,根据G=mg可知G甲液>G乙液,
甲、乙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液体+G物+G烧杯,所以F甲>F乙,根据p=FS可知甲、乙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D错误。
故选:B。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
(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
(3)根据p=ρgh判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4)由于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的总重力,根据G=mg=ρVg判断液体的重力关系,然后根据p=FS判断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11.【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发光杆一会发出绿光代表绿草,随后又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这说明两个灯泡可以独立工作,是并联的;干路中有一个开关,另一个开关用来控制发出白光和绿光,所以这个开关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根据选项可知,D图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和两盏灯泡的连接方式。
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明确单刀双掷开关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B、由甲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电压。
滑片P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R1两端的电压变大;
所以,通过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减小而增大,通过R1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知,乙图中MN是R1的U−I图象,EF是R2的U−I图象(即EF是V2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象,
由乙图可知,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为:IB=0.4A,此时U1B=4V,U2B=8V,则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U=U1B+U2B=4V+8V=12V,故AB错误;
由乙图可知,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为IB=0.4A,变阻器的电压U2B=8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R2大=U2BIB=8V0.4A=20Ω,
U1B=4V,则R1的阻值为:
R1=U1BIB=4V0.4A=10Ω,
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P=I2R滑=(UR1+R滑)2R滑=U2R滑R滑2+2R滑R1+R12=U2R滑R滑2−4R滑R1+R12+4R滑R1=U2R滑(R滑−R1)2+4R滑R1
当R滑=R1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
P大=U2R滑4R滑R1=U24R1=(12V)24×10Ω=3.6W,
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电路的最大电流为1.2A,电源电压为12V.,
所以,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
P总大=UI=12V×1.2A=14.4W,故D正确。
故选:D。
(1)由甲图可知,滑片P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R1两端的电压变大;由此可知,对于R2:通过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减小而增大;对于R1:通过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判断乙图象中两图线各是哪个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图线;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滑片P在B或A点的电压之和即为电源电压;
(3)根据P=I2R结合数学知识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分析解答;
(4)由P=UI计算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欧姆定律的应用,会从图象中读出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13.【答案】振动 不相同 未点燃 B 不变 不变
【解析】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雾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原理不相同;
(2)确定平面镜成虚像,需要在像的位置(即未点燃的蜡烛)处放置光屏,在光屏一侧即B处观察是否有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因此点燃的蜡烛由远及近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它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3)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1)振动;不相同;(2)未点燃;B;不变;(3)不变。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雪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颗粒;
(2)确定平面镜成虚像,需要在像的位置(即未点燃的蜡烛)处放置光屏,在光屏一侧观察是否有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力的方向,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14.【答案】反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反射
【解析】解:夏天的清晨,小明看到水面有岸边的荷花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闻到荷花的香气是因为香气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旭日东升,照耀着湖面分外美丽,小明又想到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红是因为荷花反射红色的光。
故答案为:反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反射。
(1)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2)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此题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分子动理论观点和物体的颜色的理解,是一道基础训练题。
15.【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静止
【解析】解:(1)飞行背包的两个喷射口向下喷射出气流,反过来气流给背包和人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将人推向空中,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飞行时以背包为参照物,飞行者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飞行者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静止。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而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判断物体是运动或静止,要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如果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题,只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即可解决。
16.【答案】变大 变小 72
【解析】解:(1)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靠太近有被“吸”向列车的危险,因此设置黄色安全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
s=L隧道+L车=1800m+360m=2160m,
火车的运行速度:
v=st=2160m108s=20m/s=72km/h。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72。
(1)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知道行驶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的运行速度。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17.【答案】并联 可以 会
【解析】解:如图甲所示是某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一排充电桩,这些充电桩是并联的,互不影响;
电池容量约为2000mA⋅h、电压为20V的笔记本储存的电能为:W=UIt=20V×2000mA⋅h=20V×2A⋅h=40W⋅h=0.04kW⋅h,小于航空公司的规定值,可以带上飞机。
开关闭合后,用测电笔测试电路中的A点,A点与火线连通,且与零线断路,故测电笔氖管会发光。
故答案为:并联;可以:会。
(1)并联电路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
(2)根据W=UIt计算比较电池储存的电能。
(3)测电笔的氖管接触火线或与火线连通的导体就会发光。
知道测电笔的使用方法;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根据电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8.【答案】1080 90%
【解析】解:
(1)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360N×3m=1080J;
(2)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手拉绳子的速度为v=3v物=3×0.3m/s=0.9m/s,
由P=Wt=Fst=Fv得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Pv=120W0.9m/s=4003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GhFs=GhF×3h=G3F=360N3×400N3×100%=90%;
故答案为:1080;90%。
(1)利用W有用=Gh求做的有用功;
(2)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是3段,已知物体上升的速度,可以得到手拉绳子的速度;已知拉力的功率和手拉绳子的速度,可以得到拉力的大小;已知物重、拉力和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GhFs=GhF×3h=G3F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的计算,要注意题干中没有告诉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考虑,所以不能用滑轮组的省力公式计算拉力,需用P=Fv计算拉力。
19.【答案】1050 3000 17.5 1050
【解析】解: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完全熔化成水后温度才会上升,也就是图中的8min~12min,此时段,水温从0℃上升到5℃,水温升高了5℃,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水=m冰=50g=5×10−2kg;
所以4min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Δt水=4.2×103J/(kg⋅℃)×5×102kg×5℃=1050J;
0.1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酒精q酒精=0.1g×3×107J/kg=0.1×10−3kg×3×107J/kg=3000J;
每2min完全燃烧酒精0.1g,4min燃烧酒精0.2g,所以放出的热量为:
Q′放=2Q放=3000J×2=6000J;
又因为4min水吸热Q吸=1050J,所以加热效率为:
η=Q吸Q放×100%=1050J6000J×100%=17.5%;
BC段物质吸收的热量转化成了物质的内能,所以BC段也加热4min,所以和CD段吸收热量相同为1050J,所以内能增加了1050J。
故答案为:1050;3000;17.5;1050。
(1)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求出吸收的热量
(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利用效率的计算公式η=Q吸Q放×100%来解题;
(4)通过图像分析BC段是固液共存状态,到C点时全部熔化完,再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才升高,BC段和CD段都是加热4min吸收的热量相同,即也是增加的内能。
本题考查熔化实验,和有关的热量公式的计算,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0.【答案】0.1 a N 变小 减小电源电压或增大R1电阻
【解析】解:(1)由P=UI可得,灯L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IL=PLUL=22W220V=0.1A;
电池继电器相当于自动开关,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接在火线上,所以受控电路中导线a端应连接照明电路的火线;
如图,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从电磁铁的上端进入,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磁铁的下端是S极,上端是N极;
(2)由题知,照明灯在天暗时发光,说明此时照明电路闭合,即衔铁上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由图可知此时衔铁应被释放,则电磁铁的磁性减弱,说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I=UR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即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反之,天亮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所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3)傍晚时分,若想早些使L发光,即天亮时自动点亮说明此时照明电路闭合,由图可知此时电磁铁磁性增强,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I=UR知电路中电阻变小,说明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于电磁铁的吸合电流不变,由U=IR知可以减小电源电压;
或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衔铁被吸下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于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知增大R1电阻。
故答案为:(1)0.1;a;N;(2)变小;(3)减小电源电压或增大R1电阻。
(1)灯L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UI求出通过它的电流;
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断开开关时,切断火线,更换灯泡更安全;
由图可知控制电路的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2)天暗时自动点亮说明此时照明电路闭合,由图可知此时电磁铁磁性的变化,进一步判断控制电路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即可判断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
(3)傍晚时分,若想早些使L发光,即天亮时自动点亮说明此时照明电路闭合,由图可知此时电磁铁磁性的变化,进一步判断控制电路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即可判断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电磁铁的吸合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出电源电压的变化;
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衔铁被吸下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根据光线的明亮程度判定光敏电阻阻值的大小,确定R1阻值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磁铁磁性、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关键是会分析电路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21.【答案】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关系)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2.【答案】解: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重力和弹力两个力的作用,过小球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和F表示,且Gu,说明2f>u>f,所以成此时凸透镜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
(3)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呈在视网膜上;若“取”下近视眼镜(即取下凹透镜),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需减小像距或减小物距,所以需要光屏靠近透镜或蜡烛靠近透镜。故选D。
故答案为:(1)凸透镜的主光轴;(2)放大; 幻灯机;(3)D。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3)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增大了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像距,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距变小或物距变小。
此题通过实验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要解决此类题目,需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做到灵活应用。
28.【答案】右 便于测量力臂及避免杠杆自重的影响 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变大 2.5×103
【解析】解:(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及避免杠杆自重的影响;
(2)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只做了一次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且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3)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由第一次到第二次,阻力及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如图丁,若不考虑小桶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排×0.10m=G石×0.04m,
则,ρ水gV排×0.10m=ρ石gV石×0.04m,
因为石块浸没在水中,则V排=V石,
所以,石块的密度:ρ石=2.5ρ水=2.5×103kg/m3。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及避免杠杆自重的影响;(2)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3)变大;(4)2.5×103。
(1)在调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要向哪端移动;
(2)杠杆平衡条件是规律性结论,必须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才行,只有一次实验数据,偶然性太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3)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弹簧测力计倾斜,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4)在不计小桶重力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出等式,求出石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多次实验的目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石块的密度,并且对实验进行分析等,是杠杆平衡的一道较难的习题。
29.【答案】毛巾、木板、平板玻璃 W1=W2=W3 速度 不可行
【解析】解:(1)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木板再到平板玻璃,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所以摆放顺序是:毛巾、木板、平板玻璃;
在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始终不变,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具有的动能相同,也就是说,小车的做功能力是相同的,最终克服阻力做的功也是相等的;即W1=W2=W3;
(2)①在利用斜面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处在不同的高度,控制了小车的质量相同,改变了小车的运动速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研究动能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②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不可行,因为未控制小球撞击木块时速度一定。
故答案为:(1)毛巾、木板、平板玻璃;W1=W2=W3;(2)①速度;②不可行。
(1)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阻力的大小;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其具有的动能是相同的,所以小车克服阻力做功是相同的;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结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看是否合理的控制了相关变量,并改变了要研究的变量,这样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本题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
30.【答案】不受影响 甲、乙 2
【解析】解:(1)如图甲,实验中,若加速拉动木板,A与木板的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测得的A的摩擦力不受影响;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对比甲、乙两图;
(3)如图甲,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可知,向左拉动木板,当A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A的重力为12N,则A对木板的压力为12N,受到的摩擦力为2.4N,则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为2.4N12N=0.2;
由图丁可知,此时的摩擦力为2N,减小的摩擦力为2.4N−2N=0.4N,则减小的压力为:0.4N0.2=2N,即氢气球对A向上的拉力为2N。
故答案为:(1)不受影响;(2)甲、乙;(3)2。
(1)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找出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两组实验;
(3)根据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得出压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然后求出减小的压力,从而得到气球的拉力。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和二力平衡原理的运用,熟练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能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答案】B 0.75 B 偏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N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