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五 强化主旨意识,把握探究题-2023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word(统编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6580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五 强化主旨意识,把握探究题-2023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word(统编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6580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五 强化主旨意识,把握探究题-2023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word(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五 强化主旨意识,把握探究题-2023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word(统编版),共5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本一:“上”人回家萧 乾“上”人先生是鼎鼎有名的语言艺术家。他说话不但熟练,词儿现成,而且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他的语言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概括性——可就是听起来不怎么具体,有时候还难免有些空洞啰唆;其二是民主性——他讲话素来不大问对象和场合。总之,他满口离不开“原则上”“基本上”。这些本来很有内容的字眼儿,到他嘴里就成了口头禅,无论碰到什么,他都“上”它一下。于是,好事之徒就赠了他一个绰号,称他作“上”人先生。这时已是傍晚,“上”人先生还不见回家。他的妻子一边照顾小女儿,一边烧着晚饭。忽听门外一阵脚步声,说时迟,那时快,“上”人先生推门走了进来。做妻子的看了好不欢喜,赶忙迎上前去。妻:今儿个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上:主观上我本希望早些回来的,但是出于客观上难以逆料、无法控制的原因,以致我实际上回来的时间跟正常的时间发生了距离。妻(撇了撇嘴):你干脆说吧,是会散晚啦,还是没挤上公共汽车?上:从质量上说,咱们这10路公共汽车的服务水平不能算低,可惜在数量上,它还远远跟不上今天现实的需要。妻(不耐烦):大丫头还没回来,小妞子直嚷饿得慌。二丫头,拉小妞子过来吃饭吧!(小妞子刚满三周岁,怀里抱着个新买的布娃娃,一扭一扭地走了过来。)妞:爸爸,你瞧我这娃娃好看不?上:从外形上说,它有一定的可取的地方。不过,嗯,(他扯了扯娃娃的胳膊)不过它的动作还嫌机械了一些。妞(撒娇地):爸爸,咱们这个星期天去不去公园呀?上:原则上,爸爸是同意带你去的,因为公园是个公共文娱活动的地方。不过——不过近来气候变化很大,缺乏稳定性,等自然条件好转了,爸爸一定满足你这个愿望。妻(摆好了饭菜和碗筷):吃吧,别转文啦!(正吃着饭,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推门走进来,这就是“大丫头”,她叫明,今年上初三。)明:爸爸,(随说随由书包里拿出一幅水彩画,得意地说)这是同学送我的,听说是个青年女画家画的。你看这张画好不好?上(接过画来,歪着头看了看):这是一幅有着优美画面的画。在我看来(沉吟了一下),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一点,自然跟画家在艺术上的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在表现方式上,还不能说它完全没有缺点。明:爸爸,它哪一点吸引了你?上:从原则上说,它既然是一幅画,又是国家级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那么,它就不能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明(不服气):那不成,你得说是什么啊!(然后,眼珠子一转)这么办吧,你先说说它有什么缺点。上:它有没有缺点,这一点自然是可以商榷的。不过,既然是青年画家画的,那么,从原则上说,青年虽然总有她生气勃勃的一面,却也必然有她不成熟的一面。这就叫作事物的规律性。明:爸爸,要是你问我为什么喜欢它呀,我才不会那么吞吞吐吐呢。我就干脆告诉你。我喜欢芦苇旁边浮着的那群鸭子。瞧,老鸭子打头,后边跟着(数)一、二、三、四……七只小鸭子。我好像看见它们背上羽毛的闪光,听到它们的小翅膀拍水的声音。上:孩子,评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你怎么能只抓住一个具体的部分?而且,“喜欢”这个字眼儿太带有个人趣味的色彩了。明(不等“上”说完就气恼地插嘴):我喜欢,我喜欢。喜欢就是喜欢。我总归还告诉了你我喜欢它什么,你呢?你“上”了半天,(鼓着嘴巴,像是上了当似的)可是你什么也没告诉我!妻:大丫头,别跟你爸爸费嘴啦。他几时告诉过谁什么!(选自1957年《人民日报》,有删改)文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萧乾希望能在更广大的现实人生中探求真知,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和时代中去。恰在此时,萧乾认识了巴金,这是萧乾的另一个“师傅”,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师傅。巴金是一位有着强烈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始终与时代的脉搏相呼应,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巴金一再叮嘱萧乾“一个对人生、对现实社会没有深刻理解的人极难写出忠于时代的作品”,总是启发萧乾“走出童年回忆那个狭窄的主题,写点更有时代感的东西”。在巴金的启发下,萧乾意识到了自己早期作品题材狭窄、缺少时代感的缺陷,决心把创作视野放宽一些。由于一种新因素的介入,他的创作开始呈现出别样的品格。巴金是一位敏感、单纯、热情而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热情、酣畅,极富有感染力。萧乾觉得“他是用心灵蘸着血和泪直接同读者对话的一个作家,不是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真挚的感情来直扑人心的”。巴金非常强调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强调与生活相一致的情感的艺术表现,他要求萧乾带着情感去写作,每当他读到萧乾满蕴情感的作品时,总是由衷地感到高兴。巴金是小说创作的大家,故事情节纷繁复杂,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缜密严谨的长篇结构已经成为他创作的基本体式。而萧乾的小说,则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结构小巧,和巴金的小说比较起来不够大气。巴金从自己的创作习惯和审美倾向出发,常常期望萧乾能写出一些长篇来,但萧乾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摘编自郑娟《文化合力与理性超越——浅论萧乾小说创作与京海文化》)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上”人先生的妻子说“他几时告诉过谁什么!”是说“上”人先生从来不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而总用“基本上”之类的语言搪塞。B.“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例如“书稿到年底基本上可以完成”,意思是书稿的主体结构可以完成,但还需要大量材料进行充实。C.“抽象名词+上”是在现实语言环境中被大量运用的结构,表示“某某方面”,“上”可以看作词缀,例如“主观上”“客观上”等。D.巴金的《家》通过对“家”的描述,求真向善,辐射出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萧乾的《“上”人回家》无论选材还是主题都一脉相承。解析:C [A.“从来不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错,“上”人先生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想法,他是个缺乏思想的人。B.“但还需要大量材料进行充实”错误,“书稿到年底基本上可以完成”的意思是书稿的主体部分可以完成,但还需要打磨细节。D.“一脉相承”错误,萧乾的《“上”人回家》无论选材还是主题都没有继承巴金的《家》,《家》选择的是封建大家庭,主题是反封建,《“上”人回家》虽然也是以家庭生活为依托,但写的是现代家庭,讽刺的是无原则、混淆是非的生活态度。故选C。]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人先生是鼎鼎有名的语言艺术家。”这样的开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文章借助了舞台剧本的写作方法,人物语言特别具有个性化,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体现了作者的生活洞察力。C.文章在对话中塑造人物形象:针对一幅画,“上”人先生与其女儿都发表了看法,突出了“上”人先生的鲜明个性。D.文章以“‘上’人回家”而不是以“‘上’人在家”为题,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上”人先生在家庭以外的生活表现。解析:A [A.“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及“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皆错。下文所写不是表现“上”人先生是语言艺术家,开头这句话不联系下文看不出是讽刺,因而不能说是奠定了感情基调。故选A。]3.萧乾把巴金称作他的“挚友、畏友、益友”,请结合文本二对此作简要说明。答案:①巴金指导萧乾进行文学创作,完全无私,一片挚诚,故为“挚友”。②巴金的创作态度与方法是令人敬佩生畏的,且巴金对萧乾寄予期望,要求严格,故为“畏友”。③巴金的指点帮助,使得萧乾在文学上进步巨大,故为“益友”。★4.请结合文本二对萧乾小说的评论,以“简单与不简单”为题写一则关于《“上”人回家》的文学小评论,列出评论要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①情节简单,人物关系简单。小说情节仅仅围绕一户人家晚饭时间的人物对话展开,且涉及的人物也只有妻子、丈夫、女儿,没有其他人物。②表达的主题不简单。小说在对话中展现了“上”人先生的个性,让读者可以一窥其在生活中的无原则、无是非的态度,主题深刻,引人思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一 理清思维脉路、突破情节题-2023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word(统编版),共4页。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四 赏析艺术技巧-2023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word(统编版),共5页。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了解环境手法,把控环境题-2023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word(统编版),共5页。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