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2.梳理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4.联系社会现实,理解童话的讽喻意义。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本文写于1839年,当时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童 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对自然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不论鸟兽虫鱼、花草树木,还是家具、玩具等都可拥有生命,拥有人的思想感情。
赏赐( ) 御聘( ) 炫耀( ) 称职( ) 愚蠢( ) 妥当( ) 呈报( ) 钦差( ) 滑稽( ) 勋章(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chèn)称职(chēng)称号
(shí)拾取(shè)拾级
(quān)圈定(juàn)猪圈(juān)圈起来
(jī)滑稽(qǐ)稽首
辨(biàn)辨别辩(biàn)争辩辫(biàn)发辫
炫(xuàn )炫耀眩(xuàn )眩晕泫(xuàn )泫然泪下
骇(hài)骇人听闻赅(gāi)言简意赅劾(hé)弹劾骸(hái)骸骨
睁(zhēng)睁眼峥(zhēng)峥嵘狰(zhēng)狰狞铮(zhēng )铮铮铁骨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思考文章的讽喻意义。
第三部分(5-23):
故事的引子。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故事的开端。皇帝上钩,骗子们开始织布做新衣。
故事的发展。写皇帝和群臣看布料的场面,展现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
第四部分(24-33):
第五部分(34-37):
故事的高潮。写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故事的结局。一个小孩揭穿了新装的骗局。
1.请从不同角度梳理文章情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以“新装”为线索:_____________ →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_____________。以“骗”为线索: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他们有何心理活动?他们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7)结果如何?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角色分配:旁白一人,皇帝一人,骗子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分析皇帝、老大臣、官员、百姓、骗子、小孩的形象:用圈点勾画法理出描写他们的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旁批描写方法及人物特点。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刻画出了一个愚昧无知、自作聪明的皇帝形象。皇帝愚蠢的想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皇帝内心恐慌,嘴上却说“十二分地满意”,表现了他的虚伪可笑和自欺欺人。
①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②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两次写皇帝照镜子,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皇帝的丑态,揭示了皇帝的自欺欺人和虚伪愚蠢。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发抖”写出了皇帝内心的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正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恐慌。揭示了皇帝内心微妙而复杂的变化,更充分暴露了皇帝的自欺欺人和虚伪愚蠢。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描写了老大臣的内心活动,突出了他的惊讶与恐慌。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两个“决不能”表明他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的愚蠢 和不称职,突出了老大臣的虚伪和自欺欺人。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老大臣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或不称职的,所以一本正经地欣赏,并且言不由衷,表现了他的的虚伪和自欺欺人。
“我并不愚蠢啊!”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不配有”“决不能”等表现了第二位官员的虚伪,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不能量才用人。
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言不由衷的语言突出了这位官员的愚蠢、虚伪和阿谀奉承。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连用四个感叹号,突出了众人对皇帝的阿谀奉承,突出了人们或担心自己被别人看出不称职、愚蠢,或被舆论影响而违心说谎,突出了社会的病态。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借小孩子之口,既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怀疑,又可以让自己的名声暂时得到保护,也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取”“裁”“缝”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两个骗子装模作样的丑态,体现了他们的狡猾。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小孩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体现了孩子天真大胆、率真单纯的性格特点。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骗子:狡猾伪善。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梳理了故事情节,重点分析了人物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学习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理解童话的讽喻意义。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3)两位官员看布料并向皇帝撒谎的情节,直接推动了骗局的进一步发展,为下文的游行大典做了铺垫。
怕丢了官职,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为了骗取大量的金钱、财物
怕得罪皇帝被杀头,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骗子说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的特性。他们抓住了人性中的虚伪、自私、怯懦的弱点,再利用封建专制皇权的威严,使并不高明的骗局得逞。
因为小孩子单纯天真,不懂人情世故、无私无畏。
这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悲剧,谁都能看得出,可是谁都不愿意说,可怕,可悲。…… ——安徒生
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如果你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你会怎样?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哦!
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象,写一段文字。(1)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样呢?(2)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同学们写完之后,可以相互讨论,看谁写得好。
1.极度的夸张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爱慕虚荣、穿新衣成癖的昏庸皇帝,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很好的伏笔。接下来老大臣和官员们的荒唐表现更是极度夸张的结果,让读者看到一个个虚伪、愚蠢、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丑陋形象,同时对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讽刺。
2.奇特的想象骗子设计的骗局,皇帝及众官员乃至百姓们的上当受骗,最后上演的一幕皇帝裸体游行的闹剧等,都体现了作者想象的奇特。作者通过这些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群丑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3.清晰的脉络全文以“新装”为叙事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着“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小孩揭骗”等情节来刻画人物,全文的情节发展脉络为“皇帝酷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小孩揭新装”,结构清晰,条理清楚。
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告诉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引子:爱新装——昏庸、虚荣
结局:揭新装——天真无邪
开端:做新装——奸诈、狡猾
发展:看新装——虚伪、愚昧
高潮:穿新装——自欺欺人
推荐阅读篇目①《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②《豌豆上的公主》③《小意达的花儿》④《拇指姑娘》⑤《海的女儿》
一个希望自己变得很有质量的人,我希望他读读童话,一个希望自己变得很有情趣的人,我希望他读读童话……安徒生永远活在儿童和成人的心中。 ——曹文轩
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一、这篇童话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
二、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1)表面原因: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装”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装”。(2)深层原因: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2.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小孩子”寄托着作者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三、揣摩下列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有些不大自然”在情节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顺承上文,说明皇帝已经完全听信了骗子们的谎言,又引起下文老大臣的故事,表现出皇帝的愚蠢。
2.“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皇帝为什么要先派他的老大臣去看布料?)
紧承上文,继续说明皇帝的轻信与愚蠢,又掺杂了些许的疑虑。同时,他对老大臣“理智”“称职”的评价,更为后文的情节理下伏笔。
三句话有递进的关系。爸爸说的话,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而惶惑的情态。“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四、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关于说真话的话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授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体裁介绍,请回答,课堂展示探究一,“做”,探究二辨论赛,内容小结,课外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等奖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第1课时,学习目标,必备知识,走近作者,创作背景,文学常识,必记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19 皇帝的新装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19 皇帝的新装备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心理描写,原因是,狡猾伪善,无所顾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