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68分)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5讲课时2人口迁移课件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5讲课时2人口迁移课件湘教版,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研专项前沿命题,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思维拓展·再提升判断人口流动是否属于人口迁移的标准是什么?提示 ①居住地发生改变;②时间至少接近1年;③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3.我国人口迁移(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①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战争、灾害等方面。
(2)我国当代的人口迁移
思维拓展·再提升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提示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考点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归纳提升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化的发展。(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会增加相应的师资力量。(4)人口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大量年轻人迁出,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考题示例(2021湖南卷)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1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思维流程 第(1)题:
答案 (1)D (2)B
对应训练考向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22河北石家庄二模)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三角三省一市流动人口总量约7 357万人,约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9.6%。提高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并使其在城市稳定居住,是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来源—长期居留意愿组合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流动人口在Ⅰ类城市长期居留意愿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 )A.迁移距离短,心理认同度高B.经济收入水平较高C.迁移距离长,城市归属感强D.就业机会较多2.Ⅱ类和Ⅲ类城市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不同,主要由于Ⅱ类城市( )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信便捷B.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C.经济水平突出,发展前景广阔D.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Ⅰ类城市中省内流动人口比例大,迁移距离较短,因而可以判断主要原因是迁移距离短,心理认同度高,A正确,C错误;Ⅰ类城市主要是安徽省的城市,与Ⅱ类城市相比,经济收入水平并不高,就业机会并不多,B、D错误。第2题,Ⅱ类城市主要为上海、南京、苏州等,经济发达,发展前景广阔,故C正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信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不是Ⅱ类城市特有的,A、B、D错误。
考向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2022湘豫名校联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萎缩问题日渐明显,多地出现“空心村”“老幼村”等特殊村落。近年来,这些村落所在地政府响应国家政策,推动“乡村振兴”计划,吸引学有所成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发展,人口出现回流现象。下图为北方某地区“空心村”和“老幼村”图。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我国许多特殊村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气候环境差异显著B.城乡就业经济收入差异C.城乡人口流动优惠政策D.城乡文化教育水平差异4.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户籍制度改革B.农村交通环境改善C.城乡文化差异较大D.农村惠农政策引导5.我国农村人口回流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升高B.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扩大C.城市居民就业压力降低D.城市交通拥堵彻底解决答案 3.B 4.D 5.C
解析 第3题,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从而导致农村地区许多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定居生活或搬到村外交通便利的大道旁边修建新居,形成“空心村”;一部分年轻人离家到城市务工,父母和儿童留在家里,造成老人和儿童增多,形成“老幼村”,B正确。第4题,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提出和落实,党和政府通过许多惠农政策、乡村治理等形式,吸引农村人口回流,D正确。第5题,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返回农村地区就业,城市居民就业压力将逐渐降低;由于农村人口户籍主要在农村,农村人口回流后,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不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变化也不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难以彻底解决。C正确。
图形突破(七)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技能提升1.找塔型,析类型扩张型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静止型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2.找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
如上图中少儿、老年人比重大,推测当地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多。
3.找特殊,析原因 ①处1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变小,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②处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③处30~34岁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业生产等对女性职工需求量增加,还可能是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
培优演练(2021浙江1月卷)2000年到2015年,广东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约2 000万。下图为该省2000年、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金字塔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2000年相比,2015年该省劳动力( )A.15~19岁比例增加B.平均年龄增大C.25~29岁数量减少D.男女比例失衡2.该省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可能会使( )A.产业结构升级B.人口迁出数量增加C.环境承载力扩大D.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与2000年相比,2015年该省劳动力人口中15~19岁的人口比例减少,A错误;平均年龄增大,B正确;2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例略有增加,且该省劳动年龄总人口增加了2 000万,因此25~29岁数量增加,C错误;男女比例基本平衡,D错误。第2题,该省劳动力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劳动力老化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可能会倒逼产业结构升级,A正确。
(2019全国Ⅰ卷)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3~4题。3.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4.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答案 3.C 4.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人口移动,定居地,永久性或长期性,行政区域界线,永久性,国际定居难民,经济发展水平,优惠政策,政治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51课时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课件湘教版,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政治经济,政治性,拉丁美洲,人口分布,经济文化,当代我国人口迁移,自发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章人口第2讲人口迁移考点2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国际人口迁移,外籍工人,国内人口迁移,户籍管理制度,户籍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