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综合性作业设计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
D. 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应节约用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不包括蒸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会污染水源和土壤,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
B. 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 10 g冰受热熔化成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A、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是因为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10 g冰受热熔化成10 g水,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是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中药千金藤素(化学式为C37H38N2O6)对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有很强作用,若临床实验成功,将成为新冠病毒的克星。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个分子中共含有83个原子
B. 1个分子中含有1个N2
C. 碳、氧元素质量之比为37:6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1个千金藤素分子由83个原子构成;正确;
B、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2氮个原子;错误;
C、根据化学式,千金藤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6×6)=37:8;错误;
D、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4×2):(16×6)=222:19:14:48,则千金藤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故选A。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对水进行加热 B. 从试管底部套入试管夹
C. 过滤 D. 滴管用自来水清洗后放回原滴瓶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错误;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该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图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要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壁,图示操作错误;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 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 水结冰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B. 6000m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压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无论是冰还是水,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符合题意;
B、6000m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说明氧气加压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间隔变小,现象和微观解释一致,不符合题意;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现象和微观解释一致,不符合题意;
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现象和微观解释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P+O2P2O5 B. C+2OCO2
C. Mg2+O22MgO D. 3Fe+2O2Fe3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中各原子的数目前后不相等,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氧气的化学式为O2,选项错误;
C、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Mg,该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式错误,选项错误;
D、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选项正确,故选D。
7. 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 4g氢气与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g水
D. 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是2:1: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含义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4g氢气与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36g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是2:1: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试管a中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水几乎不导电,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试管a中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B.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阳离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则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则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只含有原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错误;
D、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但原子中,电子带负电,则带负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阴离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 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以及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在反应物水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1. 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碳和冰都是氧化物
B. 守恒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 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 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冰(冰是固态的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氧气可通过呼吸作用或燃烧等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故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因此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结构不同,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中燃烧”,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瓶中放少量水,用于吸收有毒物质
C. 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 D. 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未耗尽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而且还会生成黑色的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
B.铁燃烧生成高温的熔融物,加入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初始时,瓶内氧气体积分数为80%,不是纯净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结束时瓶内还有30%左右的氧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新型灭菌消毒剂-
几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
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的和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近年来就逐渐用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的名称是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水中大约能溶解是属于______性质。
(3)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请你结合短文谈一谈化学对人类社会积极意义______。
【答案】(1) ①. 二氧化氯 ②. +4
(2)物理 (3)71:64
(4)化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作二氧化氯;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x+(-2)×2=0,解得x=+4;故答案为:二氧化氯;+4。
小问2详解】
溶于水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此水中大约能溶解是属于物理性质。
【小问3详解】
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6×2)=71:64。
【小问4详解】
化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协助环境保护(合理即可)。
1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2)硫酸根离子______;
(3)氯化亚铁______;
(4)保持氦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______;
(5)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2)
(3)
(4)
(5)
【解析】
【小问1详解】
表示多个微粒时,就在微粒符号前写上对应的数值,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
【小问2详解】
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小问3详解】
氯化亚铁中氯元素显-1价,铁元素显+2价,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可知,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为。
【小问4详解】
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氦原子,故填He。
【小问5详解】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15. 我国重型卡车采用SC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氨氧化合物的排放。SCR工作原理如下图:
(1)上图中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2)尿素水溶液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和的质量比为______;
(3)催化反应器中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上图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5)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重型卡车采用SCR技术的优点为______。
【答案】(1)N2、O2
(2)34:44##17:22
(3)
(4)水##H2O (5)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保护空气(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图可知,上图中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N2、O2,故填N2、O2。
【小问2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尿素水溶液热分解的反应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17×2):44=34:44=17:22,故填34:44或者17:22。
【小问3详解】
催化反应器中,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8NH3+6NO27N2+12H2O。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尿素热分解中有水参加反应,催化反应器中有水生成,所以上图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或H2O。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重型卡车采用SCR技术的优点为能够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保护空气,故填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保护空气。
16. 84消毒液、溶液都是常用的消毒剂,某兴趣小组对这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取少量84消毒液置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______,______(分别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查阅资料】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类似溶液制取氧气时所用的,具有催化作用;
猜想二: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作反应物。
【实验探究】
(1)实验1.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注射器甲向锥形瓶中压入5mL水,若观察到注射器乙的活塞向右移动5mL,则说明该装置______;
(2)实验Ⅱ.先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84消毒液,再将溶液平均分5次经注射器甲注入锥形瓶中,待注射器乙活塞不再移动后,记录每次注射器乙中气体的总体积,数据见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溶液/mL
10
10
10
10
10
注射器乙中气体的总体积/mL
30
60
75
85
95
此实验中,最终生成氧气的总体积为______mL。
【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______(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通过该实验说明消毒剂混用可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因此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的是______。
【答案】 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②. 木条复燃 ③. ④. 分解反应 ⑤. 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⑥. 25 ⑦. 猜想二 ⑧. 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不能随意混用,应科学使用,注意安全。(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实验]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为氧气;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
(1)向锥形瓶中压入5mL水,由于装置中的气体被压缩,则若观察到注射器乙的活塞向右移动5mL,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生成氧气的总体积为95mL-20mL-50mL=25mL。
[实验结论]
由表中数据可知,刚开始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注射器乙增加的体积大于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即有氧气生成,但后来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注射器乙增加的体积等于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即没有氧气生成,而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后来没有氧气生成,则说明次氯酸钠参与了反应,后来反应完了,即猜想二正确。
[反思评价]
消毒剂混用可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消毒剂时不能随意混用,应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17. 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答案】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
【解析】
【详解】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作业设计(9月月考)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