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日照国开中学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日照国开中学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日照国开中学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年度高中生物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50分 , )
    1. 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和残翅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且斑翅全为雄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B. F2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占2/9
    C. F2中的残翅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个体的表型均为残翅
    D. F2中的斑翅果蝇与纯合的残翅果蝇交配,后代中残翅果蝇占2/3
    【答案】D
    【解析】
    【分析】纯合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出现9:3:3:1类似的比例,说明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根据题意知:基因型为A_XB_表现为正常,基因型为A_XbY表现为斑翅,基因型为aa_ _表现为残翅,F1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亲本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
    【详解】A、F2代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性状与性别相联系,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F1代自由交配产生的F2代至少有16种配子的组合方式(9+3+4),即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则亲本为aaXbY,AAXBXB,F1代为AaXBXb,AaXBY,F1代自由交配后F2正常翅基因为AAXBXB、AaXBXB、AaXb、AaXBY、AAXBY、AAXBXb,其中纯合子,(1/4AA×1/4XBXB+1/4AA×1/4XbY)/(9/16)=2/9,B正确;
    C、F2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_ _,故自由交配后代都是残翅,C正确;
    D、F2斑翅有AAXbY:AaXbY=1:2两种基因型,与纯合残翅雌果蝇aaXBXB交配,后代残翅所占的比例为2/3 ×1/2 =1/3,D错误。
    故选D。
    2. 复旦大学某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了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并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该类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导致不育。如图为该病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Ⅰ1含有致病基因,Ⅰ2不含致病基因,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
    B.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
    D. 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后代的概率为1/8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I1含有致病基因,不患病,I2不含致病基因,不患病,且II2患病,又因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该病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用假设法: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均不符合题意),假定用A/a表示该遗传病,I1基因型为Aa,I2基因型为aa。
    【详解】A、由题干信息知,该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故患者中只有女性,男性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但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不会患病,A正确;
    B、据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
    C、据题图可知,患者(女性)其母亲正常,母亲基因型为aa,则其致病基因(A)只能来自父亲,C正确;
    D、I1基因型为Aa,I2基因型为aa,则Ⅱ3基因型为1/2Aa、1/2aa,Ⅱ4不患病,基因型为aa,两者再生一个患病后代(Aa)的概率为1/2×1/2×1/2(女性)=1/8,D正确。
    故选B。
    3. 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基因
    B.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D. 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研究表明,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上分布着许多个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详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其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而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于RNA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正确;
    C、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C正确;
    D、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且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
    故选A。
    4. 在对基因型为AaBb的某月季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和叶片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
    A. AAbb B. aB C. AAaaBBbb D. AaBB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特点:①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③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详解】A、若基因型为AaBb的某月季植株细胞产生的配子为Ab,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A不符合题意;
    B、若基因型为AaBb的某月季植株细胞产生的配子为aB,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B不符合题意;
    C、叶片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在叶片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C不符合题意;
    D、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因此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BB,D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遗传方式不可能为(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

    【详解】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由于女患者的父亲(儿子)正常,因此不可能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故选D。
    6. 下列有关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 测交实验能测定F1的基因组成,也能测定雌雄配子的数量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思路是一致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详解】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
    C、测交实验能测定F1的基因组成,也能测定雌雄配子的种类,但不能测定雌雄配子的数量,C错误;
    D、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和蛋白质各自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7. 人工栽培的马铃薯(四倍体)难以出现新品种,而野生型品种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育种资源。如图表示马铃薯新品种丙(四倍体)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一定是秋水仙素处理
    B. 甲品种是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C. 培育马铃薯新品种丙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
    D. 与甲相比,丙马铃薯淀粉含量可能有所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将四倍体马铃薯的花药培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含2个染色体组)和野生品种杂交后获得乙(含2个染色体组),再将乙品种经过染色体加倍获得四倍体的马铃薯新品种(丙)。
    【详解】A、丙为四倍体,过程①除秋水仙素处理外,还可低温处理,A错误;
    B、四倍体马铃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甲是单倍体,B错误;
    C、培育马铃薯新品种丙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
    D、一般来说,与单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所以与单倍体马铃薯甲相比,丙为四倍体马铃薯淀粉含量可能有所增加,D正确。
    故选D。
    8.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其中I-2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遗传病不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②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③正常情况下,Ⅲ-8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子细胞可以不含致病基因
    ④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8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仅根据该系谱图无法确定其遗传方式,但由于有女患者,因此一定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I-2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病不可能是隐性遗传病,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①由于I-2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该遗传病不可能是隐性遗传病,①正确;
    ②根据分析,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与男性发病率相同,②错误;
    ③由于Ⅱ-3是正常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正常情况下,Ⅲ-8是杂合子,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产生含显性基因和含隐性基因的两种配子,故产生的子细胞可以不含致病基因(不含显性基因),③正确;
    ④由于Ⅲ-9是正常个体,可知Ⅱ-5是隐性基因携带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7(Aa)和Ⅲ-10(Aa)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4×1/2=3/8;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7(XAXa)和Ⅲ-10(XAY)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C正确。
    故选C。
    【点睛】
    9. 三倍体牡蛎(3n=30)肉鲜味美,素有“海的玄米”之称。三倍体牡蛎培育的过程是:用适宜浓度的6—二甲氨基嘌呤(6—DMAP)诱导二倍体牡蛎(2n=20)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然后让该细胞与二倍体牡蛎的精子结合获得三倍体牡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倍体牡蛎与二倍体牡蛎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个物种
    B. 三倍体牡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形成15个四分体
    C. 三倍体牡蛎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60条染色体
    D. 三倍体牡蛎的形成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可知:培育三倍体牡蛎,采用了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详解】A、二倍体牡蛎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种,人工培育成的三倍体牡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所以三倍体牡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属于物种,A错误;
    B、三倍体牡蛎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10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染色体,每种形态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形成15个四分体,B正确;
    C、三倍体牡蛎的体细胞中有3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能观察到60条染色体,C正确;
    D、三倍体牡蛎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所以,培育三倍体牡蛎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三倍体牡蛎的形成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0. 紫花香豌豆的花色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X射线照射紫花香豌豆品种,在本来开紫花的子代中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X射线不仅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
    B. 白花香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全为白花,则亲本白花香豌豆植株为纯合子
    C. 白花香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出现紫花,则控制花色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D. 紫花香豌豆植株与白花香豌豆植株杂交,若子代均为紫花,则紫花为显性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其中染色体畸变,在显微镜下可见。
    【详解】A、X射线作为物理诱变因素,不仅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A正确;
    B、白花香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全为白花,说明亲本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即亲本白花香豌豆植株为纯合子,B正确;
    C、白花香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出现紫花,说明白花为显性性状,紫花为隐性性状,即控制花色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C错误;
    D、紫花香豌豆植株与白花香豌豆植株杂交,若子代均为紫花,则紫花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实验不能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或统计的是(        )
    A. 低温诱导根尖细胞后观察染色体数目变化
    B. 观察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C.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数
    D. 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电子显微镜是建立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之上的,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更大。
    【详解】A、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低温诱导根尖细胞后染色体数目变化,A正确;
    B、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
    C、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数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C正确;
    D、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现象,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和新性状
    B. 利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有种年限,获得茎秆更粗壮的植株
    C. 利用多倍体有种可成倍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植株
    D. 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品种,促进生物的基因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
    【详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和新性状,A正确;
    B、在单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获得纯合子,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单倍体育种不以获得多倍体为目的,因而不能获得茎秆更粗壮的植株,B错误;
    C、在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增加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但未必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植株,C错误;
    D、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改变基因频率,不能产生新物种,因而不会促进生物的基因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13.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和基因型
    C. 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每一代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D. 捕食者客观上能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无法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不是基因型,B错误;
    C、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因为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体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每一代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突变,C正确;
    D、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数量占优势的种群个体,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被捕食者中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14.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国宝大熊猫。它们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如今的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 对大熊猫尿液成分分析,可能检测到生长素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答案】B
    【解析】
    【分析】地理隔离可能会造成生殖隔离。①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②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
    【详解】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大熊猫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之间仅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大熊猫细胞中没有生长素的受体,所以食物来源中的植物生长素会作为代谢废物随尿液排出体外,C正确;
    D、随着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得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有利于提高遗传多样性,故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D正确。
    故选B。
    15.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B. ②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 该植株测交后代表型比为1:1:1:1
    D. M、N、P分别代表16、9、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①过程代表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
    B、②过程中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①,B错误;
    C、根据图中性状分离比为12:3:1,则该植株测交后代表型比为2:1:1,C错误;
    D、据图中性状分离比为12:3:1,M、N、P分别代表16、9、3,D错误。
    故选A。
    16.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 精细胞变形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成细丝状的染色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染色体呈现染色质状态,在光学显微镜性下是看不见两条染色单体的,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正确;
    D、染色体解旋,变成细丝状的染色质发生在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而不是在精细胞的变形过程中,D错误。
    故选C。
    17. 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所需要的模板完全相同
    B. 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的种类相同
    C. 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都会发生碱基配对
    D. 翻译和逆转录过程都需要tRNA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DNA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原料是氨基酸。
    【详解】A、DNA 复制过程模板是DNA的两条链,转录过程模板是DNA的一条链,A错误;
    B、RNA复制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逆转录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
    D、翻译需要tRNA搬运氨基酸,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形成DNA,不需要tRNA的参与,D错误。
    故选C。
    18. 下列关于离心法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通过差速离心可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
    B. 在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对不同时刻收集的大肠杆菌进行离心
    C.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 向装有兔的新鲜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可通过离心的方法获得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材料和方法: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4、制备细胞膜实验:
    (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
    (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在载破片上,盖上盖破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破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详解】A、可以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各种细胞器,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运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即纸层析法,A错误;
    B、在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应对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B错误;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 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搅拌的目的才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错误;
    D、向装有兔的新鲜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可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更纯净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D。
    19. 将果蝇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两条链都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5N和14N
    B. 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有16条染色单体含有15N
    C. 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含14N
    D. 两次分裂结束后,含有15N的子细胞数目可能是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详解】A、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果蝇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每条DNA分子均为15N-14N,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5N和14N,A正确;
    B、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14N-14N,一个是15N-14N,有8条染色单体含有15N,B错误;
    C、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含14N,C正确;
    D、由于两个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可能是2个、3个或4个,D正确。
    故选B。
    20. 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元素组成
    B. 大肠杆菌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两个磷酸
    C. 核DNA最终水解产物共有6种
    D. DNA分子中A、T含量越高,热稳定性相对越弱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这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空间结构外侧,形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详解】A、DNA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由C、H、O、P元素组成,不含有N元素,N元素位于碱基中,A错误;
    B、大肠杆菌DNA分子为环状,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两个磷酸,B正确;
    C、核DNA最终水解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四种含氮碱基,共有6种,C正确;
    D、DNA分子中A、T含量越高,氢键数量相对越少,热稳定性相对越弱,D正确。
    故选A。
    21. 如图表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②共同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
    B.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两种方式,直接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的
    C. 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D. 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千变万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①表示转录过程,是DNA转录形成RNA的过程;②表示翻译,是RNA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详解】基因表达指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①转录和②翻译,A正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正确;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即DNA上的遗传信息千变万化,D正确。
    【点睛】注意基因表达的概念,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22.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过程发生在原核生物中
    B. 图2的b、c、d中均含有核糖
    C. 图2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D. 密码子与c的反密码子一一对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所有已知的生命,都利用基因表达来合成生命的大分子。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RNAP)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在核糖体。
    【详解】A、图1过程边转录边翻译,发生在原核生物中,A正确;
    B、图2的b为核糖体,含有rRNA,c为tRNA,d为mRNA,RNA为核糖核酸,均含有核糖,B正确;
    C、图2中c上无氨基酸,说明左边的氨基酸已经完成了反应,则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C正确;
    D、c为tRNA,其上有反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因此没有相应的c(tRNA)与其对应,D错误。
    故选D。
    23. 罗伯逊易位是一种典型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多发生在2个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着丝点的位置在染色体一侧的近端,使一侧臂极长,一侧臂极短)之间,染色体断裂后,长臂在着丝点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衍生染色体,短片段在细胞分裂时丢失。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虽然只有45条染色体,但表现型一般正常,形成配子时,三条染色体发生联会,配对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如图甲、乙所示。下列与罗伯逊易位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携带者的表现型正常使衍生染色体在自然选择中容易被保留
    B. 该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顺序发生改变
    C. 易位携带者与一正常人婚配,生出染色体正常孩子的可能为
    D. 母亲为携带者时,可用基因探针与胎儿DNA进行分子杂交,从而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①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②重复: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③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④倒位: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
    【详解】A、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虽然只有45条染色体,但表现型一般正常,故衍生染色体在自然选择中容易被保留,A正确;
    B、易位携带者只有45条染色体,衍生染色体是由长臂在着丝点处结合在一起形成,故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顺序发生了改变,B正确;
    C、易位携带者产生完全正常配子的概率为1/6,与一正常人婚配,生出染色体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6,C正确;
    D、该变异为染色体变异,不需要用基因探针进行产前诊断,D错误。
    故选D。
    24. 某异花授粉植物的花色由B/b控制,B控制红色,b控制白色,杂合子的花显粉色。某个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含B基因的染色体部分缺失,此染色体的花粉授粉率下降一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有两条染色体,且为同源染色体
    B. 图中3和4上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遵循分离定律
    C. 此植株自交,F1中红花∶粉花∶白花为2∶4∶1
    D. B和b基因的区别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红花基因型为BB,粉花基因型为Bb,白花基因型为bb;由图示可知,图示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且含B基因的染色单体3和4发生部分缺失(染色体结构变异),有此染色体的花粉授粉率下降一半,据此分析。
    【详解】A、分析图示,图示含有两条染色体,且这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有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B和b,因此二者为同源染色体,A正确;
    B、3和4为姐妹染色单体,其上的基因为复制后所得的相同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由于含B的花粉授粉率下降一半,所以B和b花粉授粉率比例为1∶2,则此植株参与授粉的雌配子比例B∶b=1∶1,雄配子比例B∶b=1∶2,则自交的F1中红花(BB)∶粉花(Bb)∶白花(bb)=1∶3∶2,C错误;
    D、B和b基因的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错误。
    故选A。
    25. 有的染色体着丝粒位于中部,有的位于端部。下图为某生物(2n=6)细胞减数分裂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工后期异常
    B. 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C. 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含等位基因
    D. 该细胞完成分裂后会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详解】A、根据图像特点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又因正常体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正常应该有3条染色体,所以形成该细胞的原因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A正确;

    B、该细胞有8个染色单体,8个核DNA,B错误;
    C、该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A。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50分 , )
    26. 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________性。
    (2)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所以国家禁止近亲结婚。
    【答案】(1)隐 (2) ①. Aa ②. aa
    (3) ①. 1/3 ②. Aa
    (4) ①. 1/6 ②. 5/12
    【解析】
    【分析】由图示可知,Ⅱ3为患白化病的女性,而Ⅰ1和Ⅰ2表现正常,所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的基因型为aa,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Ⅲ1的基因型为aa,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Aa。
    【小问1详解】
    Ⅰ1和Ⅰ2表现正常,生有白化病的女儿Ⅱ3,所以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小问2详解】
    据分析可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的儿子患有白化病,故其基因型为Aa,Ⅲ1的基因型为aa。
    【小问3详解】
    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Ⅲ2的基因型为1/3AA、2/3Aa,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Ⅱ3的基因型为aa,所以Ⅲ3的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Aa。
    【小问4详解】
    若Ⅲ2(1/3AA、2/3Aa)和Ⅲ3(Aa)婚配,后代患白化病aa的可能性为2/3×1/4=1/6。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A_)男孩的概率为(1-2/3×1/4)×1/2=5/12。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7. 自交不亲和现象(自交不能产生后代)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保证了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二倍体紫花苜蓿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我国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二倍体自交亲和的紫花苜蓿M,让其与自交不亲和的紫花苜蓿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紫花苜蓿自交亲和是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F2中未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是自交时________不能受精。
    (3)研究发现,自交亲和的紫花苜蓿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H、h控制,紫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E、e控制。让两纯合植株杂交,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F1
    F2
    高茎紫花
    高茎紫花
    高茎白花
    矮茎紫花
    矮茎白花
    高茎白花×矮茎紫花
    98
    102
    61
    63
    20
    对于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研究小组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
    假说一:F2中有些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假说二:F1产生的花粉中存在某种花粉不育,且不育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若假说一成立,让F2中的所有高茎紫花自交,后代中矮茎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若假说二成立,以F2中的全部高茎紫花作父本、矮茎白花作母本进行杂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1自交亲和植株的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2)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或雄配子
    (3) ①. HhEE和HHEe ②. HE ③. 3/16 ④. 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5:5:3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是在同一对基因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据题意可知,F1自交亲和植株的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说明自交亲和植株为杂合子,是显性性状。
    【小问2详解】
    假定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据题意可知,F1中自交亲和的植株为杂合子(Aa),能产生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和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且比例为1:1,即A: a=1:1,理论上后代应该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但后代都是自交亲和(AA和Aa)个体,且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的比例是1:1,因此应该是含有隐性基因(a)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能完成受精造成的。
    【小问3详解】
    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约等于5:3:3: 1。F1的基因型是HhEe,F1自交后代应该是1HHEE、2HhEE、2HHEe、4HhEe、1HHee、2Hhee、1hhee、2hhEe、1hhee,但实际上其中9份的双显性只有5份,则致死的基因型可能是HhEE、HHEe。由于只有双显性个体致死,则可能致死的花粉是HE。
    如果假说一成立,F2中的高茎紫花基因型及比例HHEE:HhEe=l :4;自交后代矮茎紫花hhEE=4/5×1/16=1/20,hhEe=4/5×2/16=2/20,1/20+2/20=3/20,由于HhEE、HHEe死亡,死亡的比例是1/4×4/5= 1/5,因此后代矮茎紫花的比例是3/20÷(1-1/5)=3/16。
    若假说二成立,F2中的高茎紫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HEe:HhEe:HhEE=1:3:1,矮茎白花的基因型为hhee,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e:hE:he=5:5:3,雌配子的基因型为he,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5:5:3。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中异常情况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8.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看图回答问题。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
    (3)图②所示的细胞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个四分体,______个DNA分子。
    (4)图①细胞有______个染色体组,每组染色体的数目______条。
    【答案】 ①. 4 ②. ②④ ③. ②③ ④. 两 ⑤. 2 ⑥. 8 ⑦. 4 ⑧. 2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1)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这个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条。
    (2)结合分析可知,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NA分子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前的细胞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②和③。
    (3)图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核DNA分子,故含有8个核DNA。
    (4)图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目加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故每组染色体的数目为2条。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29. 图甲是某 DNA 分子片段,图乙表示 DNA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 5 的名称是________,2 代表的是______。DNA 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构成的。
    (2)图乙中 a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用同位素15N标记 DNA 应标记 DNA 的 ___。若 DNA 一条链被15N 标记,另一条链被14N 标记(如图乙中的① DNA),该 DNA 在15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 3 次,所得子代 DNA 分子中与亲代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
    (3)若图乙编码的肽链由 218 个氨基酸组成,则其对应的②中至少有___个碱基(考虑终止密码子),若②中第 107 位的碱基 C 被 G 取代,则可能导致该肽链第___ 位氨基酸发生改变。
    【答案】 ①.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 脱氧核糖 ③.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④. 细胞核、线粒体 ⑤. (含氮)碱基 ⑥. 1/8 ⑦. 657 ⑧. 36
    【解析】
    【分析】图甲是某 DNA 分子片段,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④表示含氮碱基,⑤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⑥表示碱基对。图乙表示 DNA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①表示DNA,②表示mRNA,a表示DNA的复制,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1)图甲中 5 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 代表的是脱氧核糖。DNA 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
    (2)a表示DNA的复制,动物细胞中细胞核、线粒体存在DNA的复制。N元素存在于DNA的含氮碱基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中不存在N元素,所以用同位素 15N标记的是 DNA 的含氮碱基。若该DNA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共得到8个DNA,根据DNA复制的半保留方式,所得子代 DNA 分子中与亲代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所占比例是1/8。
    (3)②为mRNA,mRNA上三个相邻的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称为一个密码子,若图乙编码的肽链由218个氨基酸组成,则其对应的②中至少有218×3+3(终止密码子)=657个碱基。若②中第107位的碱基C被G取代,因为密码子由3个相连的核糖核苷酸组成,105/3=35,则可能导致该肽链第35+1=36位氨基酸发生改。
    【点睛】基因表达及DNA复制的原理及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识记。
    30. 某双子叶植物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相对性状由B、b基因控制);该植物的叶型存在宽叶和窄叶(相对性状由A、a基因控制)。为了研究该植物颜色和叶型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不考虑XY同源区段)。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的两种叶型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根据实验判断,控制植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亲本中绿色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中控制植株绿色的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判断F2中没有雌株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据此推测,亲本绿色宽叶雌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宽叶 ②. X ③. 雌雄个体中同种性状的比例不同
    (2) ①. 、 ②.
    (3) ①. 和精子无受精能力 ②. 的个体发生基因突变所致
    【解析】
    【分析】根据亲本绿色宽叶雌株和绿色宽叶雄株杂交,后代出现了金黄色,以及出现了窄叶,可确定绿色为显性性状,宽叶为显性性状。窄叶只出现在雄性中,说明该基因与性别相关。
    【小问1详解】
    亲本宽叶×宽叶→F1宽叶∶窄叶=3∶1,说明宽叶是显性性状;亲本绿色叶×绿色叶→F1绿色叶∶金黄色=3∶1,说明绿色为显性。由于亲本杂交后F1代绿色宽叶∶金黄色宽叶∶绿色窄叶≠9∶3∶3∶1,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不是独立遗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子代性状表现都与性别有关,因此这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根据亲本表现型和F1表现型(金黄色宽叶雄株XAbY、绿色窄叶雄株XaBY)可以推知亲本绿色宽叶植株为XAbXaB、XABY,F1的个体基因型为XABXAb、XABXaB、XAbY、XaBY,故控制绿色的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4÷(2+2+2)=2/3 。
    【小问3详解】
    F2没有雌株,说明F1的雄株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而F1雄株的基因型为金黄色宽叶(XAbY)和绿色窄叶(XaBY) ,说明含XAb和XaB的配子致死。又因为亲本绿色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AbXaB,说明只有雄配子(花粉)致死。亲本绿色宽叶雌株(XAbXaB)出现的原因可能是XAB的雄配子发生基因突变形成XAb或XaB的雄配子,从而分别与不致死的XaB或XAb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高二生物月考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日照国开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日照国开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高二生物月考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