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请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G)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在和谷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1~4题 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在北方,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荫山坡往往反应(chí dùn)一些,有的地方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忘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______(A.蜿蜒 B.奔腾)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映出(bān Ián)光彩,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了蝴蝶结。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靠节气哺育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执着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4分)
    ①(chí dùn)______②(bān lán)______③哺育______④执着______
    (2)根据语境,为文段横线空缺处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写序号)(1分)
    (3)下列对文段中画波浪线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背荫”中的“辙”和“忘想”中的“忘”都是错别字。
    B.“曲曲折折”在文段中形容春天变得温暖的路途不顺畅,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变化多。
    C.“冰河乍裂”“苦熬出来”“沉着果敢”分别是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和偏正短语。
    D.“嫩绿的草芽像绣龙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甲]同是登高远望,杜甫在《望岳》中以“会当凌绝顶,①”表达自己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豪迈,王安石则用“②,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大无畏精神。
    [乙]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③,④”表述了自己“独爱莲”的原因。
    [丙]唐代杜牧《题木兰庙》中的诗句“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木兰这位巾帼英雄非凡的本领和渴望恢复女儿身的细腻心理。
    (1)在甲、乙两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句子。(4分)
    (2)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木兰诗》中哪两句诗?(2分)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①相传,周文王之子周公姬旦曾奉命营造东都成周,成周也称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
    ②于是,周公将表影(影子)最长的日子定为“冬至”,把表影最短的日子定为“夏至”。
    ③从此,观测冬至和夏至就成为历代王朝的一项重要的大事。
    ④他在营造成周城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建立了一套通过测量日影的变化来确定时令节气的装置——土圭和木表。
    ⑤土圭是水平放置的尺子,木表是直立的标杆。
    A.⑤④①③② B.①④⑤③② C.①④⑤②③ D.⑤①④②③
    4.你班开展了“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小语搜集了四则广告,你最欣赏下面哪一项?为什么?(3分)( )
    A.“果真”便宜(果珍体验店广告)
    B.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旅游公益广告)
    C.保护电器保护人(插座代理店广告)
    D.按捺不住,就快滚(鼠标专卖店广告)我
    最欣赏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5~19题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是诗人夜泊秦准时触景感怀之作,诗歌委婉深沉,极具神韵。
    B.首句描写了朦胧的水色夜景,两个“笼”字渲染出优美温馨的气氛。
    C.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情,为后面听“商女”歌唱作铺垫。
    D.本诗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把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了起来。
    6.请简要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①,皆不中,曰:“此未足为吾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②百家之说。嘉祐③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传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于是,父子名动京师。
    注释:①茂才:秀才。②六经: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③嘉佑:年号。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但当涉猎 涉猎:______
    (2)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______
    (3)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皆:______
    (4)与二子轼、辙至京师 至:______
    8.请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
    9.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B.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C.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D.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10.孙权、吕蒙、苏洵三人在读书学习方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11分)
    故乡杏树入梦来
    王雪峰
    小区里有一棵高大的李子树,每年都长出许多李子。因为很少有人采摘,这李子几乎每年都会自然熟透。我偶尔会摘一两个吃,虽然特别软、特别甜,总觉得少点什么。于是便常常想起故乡的那几棵杏树。
    老家房前靠近南墙边有三棵杏树。记忆中这几棵树特别高,所以印象中我对这几棵树一直是仰望。
    每年春天到来,春姑娘用暖风发出生机的通知,枝条上冒出一个个鲜绿的小嫩芽,柔柔的,像小娃娃一样。在丝丝小雨的滋润下,无数朵粉白的花尽情绽放,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似一团团棉絮裹在枝条上,整棵杏树就像一大捧山丘形状的花。晚风骤来,花瓣飘飘洒洒落满地,好像向人们预示着新生命——“杏”的到来。
    没过几天,在花的根部,一个个绿色的、比指甲盖还要小些的小头儿露了出来。贪吃的孩子摘下它,放在嘴里,酸涩、极苦让他皱眉、闭眼、咧开了嘴。渐渐地,杏子长到像乒乓球大小,颜色开始变黄。此时涩味少了许多,却仍是酸得倒牙。酸是酸点儿,但挡不住小孩子的嘴,时而吃上一个解解馋。
    杏子最好吃的时候不是熟透的时候,而是酸中带甜、甜中有酸、有些清脆、果肉离核之时。杏树中间有两个树杈,完全能禁得住小孩子。放学回来,赶紧爬到树杈上,坐在那里,找到最有眼缘的黄杏,用手擦一下,掰开就吃,一股酸甜滋味瞬间充满了口腔,满足感让灵魂飘到了空中。每次都是直到吃倒了牙,才跳下树回屋写作业去。当时认为世上最美味的水果,莫过于这个杏了。
    杏子大概能吃一个月。后期,杏子熟透了,软软糯糯的,已经不酸了,只剩下了甜,这时候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因为它没有性格了,这时候就脱离了我喜欢的范围。
    后来,不知是什么时候,墙边又长出了第四棵杏树,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结出的杏居然有桃子的味道,个头也比普通的杏大得多。可惜,树没有长高,一年只能结出十几个“桃杏”(我这样给它命名)。吃它的时候,总是很小心地一口一口地细品,就像吃人参果一样,味道真是非常清香。至于这棵树的由来,我想,也许是爷爷嫁接的。
    农村家家基本都有果树,只是我家这三棵杏树特别出众,满树黄澄澄的果实,难免引来小孩子的觊觎,偷果子在农村是很平常的事。那天,在屋子里的我忽然觉得树梢有晃动,莫不是有贼了?我抄起武器,直奔树下。原来,几个小孩子对杏垂涎欲滴,就壮着胆跳墙来偷杏,看主人持械而来,发一声喊,吓得四散奔逃。只留下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孩子,没等爬上墙就被我抓个正着,小孩子当时就吓哭了。看他那害怕的样子,我没有打他,只是告诉他,偷是可耻的行为,做人要光明正大。我给他摘了几个熟了的杏,放他回家了。后来,我再遇到他的时候,他还很亲切地和我打招呼。
    几年后,家里要发展经济,需要盖鸡舍养鸡,我万分不舍,虽然苦苦哀求,父亲还是砍掉了四棵杏树。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杏。
    常常做梦,梦中走在砖墙外,看着里面焦黄的杏,却总是爬不过那堵墙,摘不到里面的杏……
    (选自《长春日报》,有删改)
    11.选文围绕故乡的“杏树”依次写了初春开花、吃小绿杏、______、墙边长出第四棵杏树、______、杏树被砍等六方面内容。(2分)
    12.选文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13.下面甲、乙两个语句在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上有何相同之处?(3分)
    [甲]在丝丝小雨的滋润下,无数朵粉白的花尽情绽放,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似一团团棉絮裹在枝条上,整棵杏树就像一大捧山丘形状的花。
    [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宗璞《紫藤萝瀑布》)
    14.选文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8题。(12分)
    __________________
    梁晓声
    ①当年我下乡的地方,属于黑龙江边陲的瑷珲县,是中苏边境地带。如果我们知青要回城市探亲,必经一个叫西岗子的小镇。有一年我探亲回兵团,由于没搭上车,不得不在西岗子的旅店住了一夜。天黑后,我正要睡下,门那边有个男人大声喊:“二丫头!你小弟又拉地上了!快给他擦屁股……”
    ②于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儿,跑到我们住客这边的屋里来,掀起一角炕席,抄起一本书转身跑回门那边去了……书使我的眼睛一亮。那个年代,对于爱看书的青年,书是珍稀之宝。
    ③一会儿,小女孩儿又回到门这边,掀起炕席欲将书放回原处。我问:“什么书啊?”
    ④她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不认识字。”我翻看了一下,见是一本《唐诗三百首》,前后已都撕得少了十几页。我又是惋惜又是央求地说:“给我行不?”她立刻又摇头道:“那可不行。”——见我舍不得还她,又说,“你当手纸用几页行”。
    ⑤我猛地想到背包里有为一名知青伙伴从城市带回来的一捆成卷的手纸。便打开背包,取出一卷,商量地问:“我用这一卷真正的手纸换,行不?”
    ⑥她说:“你包里那么多,你用两卷换吧!”于是我用两卷手纸换下了那一本残缺不全的《唐诗三百首》。
    ⑦第二天一早,我离开那小旅店时,女孩儿在门外叫住了我:“叔叔,我昨天晚上占你便宜了吧?”——不待我开口说什么,她将伸在棉袄衣襟里的一只小手抽了出来,手里竟拿着另一本书。她接着说:“这一本书还没撕过呢,也给你吧!这样交换就公平了。我们一家人从不占住客的便宜。”
    ⑧我接过一看,见是《宋词三百首》。封面也破旧了,但毕竟还有封面,依稀可见一行小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丛书”。我深深地感动于小女孩儿的待人之诚,当即掏出一元钱给她,摸了她的头一下,迎着风雪大步朝公路走去……
    ⑨回到连队,我与知青伙伴发生了一番激烈的争执。他认为那本完整的《宋词三百首》理应归他,因为是用他的两卷手纸换的;我说才不是呢,用他的两卷手纸换的是那本残缺不全的《唐诗三百首》,而实际情况是,完整的《宋词三百首》是我用一元钱买下的。
    ⑩如今想来,当年的争执很可笑。究竟哪一本算是用两卷手纸换的,哪一本算是用一元钱买下的,又怎么争执得清呢?
    ⑪然而一个事实是,那一本残缺不全的《唐诗三百首》和那一本完整的《宋词三百首》,伴我们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日子,对我们曾很空虚的心灵起到了抚慰的作用。
    ⑫如今,《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已成为了我的枕边书,并且都是精装版本,内有优美插图。如今,捧读这两本书中的一本,每每倏然地忆起西岗子,忆起那小女孩儿,忆起当年之事……
    15.联系上下文,简述第2段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于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儿,跑到我们住客这边的屋里来,掀起一角炕席,抄起一本书转身跑回门那边去了……
    16.选文第⑤段画线句有何作用?(3分)
    17.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18.请为选文拟写一个恰当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五、阅读下面摘录的文字,回答第19题。(7分)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儿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①”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合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为挣钱的事;做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偶然,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与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
    注释:①胶皮团:指拉车这一行。
    19.(1)选文中的“他”有一个外号,请简述“他”这个外号的由来。(3分)
    (2)节选文字中说“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但小说结尾他最终也没能实现“志愿”,这说明了什么?(4分)
    第三部分
    (20题 50分)
    20.作文。(50分)
    深邃高远是宇宙的样子,变幻无常是大自然的样子,守护健康是白衣天使的样子,拼搏进取是莘莘学子的样子……
    上面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这就是______的样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根据你的写作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健康积极;③表达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要套写、抄袭;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部编版G)
    第一部分
    (1~4题20分)
    1.(8分)
    (1)(4分)①迟钝 ②斑斓 ③bù yù ④zhí zhuó
    (2)(1分)A
    (3)(3分)C
    2.(6分,出现错字、多字、漏字,该空均不得分)
    (1)(4分)①一览众山小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④濯清涟而不妖
    (2)(2分)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3分)C
    4.(3分)
    示例一:A“果真”采用谐音手法,(1分)既交代了这是一家“果珍”店,又以肯定的口吻突出了商品便宜,顺口好记,吸引顾客。(2分)
    示例二:B采用短句形式,(1分)突出河北交通便利、短时间便能游览到一处独特风景的特点,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极具吸引力。(2分)
    示例三:C简洁直接地突出了插座的安全性能,(1分)中心突出,表述清楚,使购买的顾客能放心使用。(2分)
    示例四:D用语幽默诙谐,充满智慧,(1分)巧妙地暗示了鼠标滚动的灵活,使人感到商品个性鲜明,激发人们购买尝试的欲望。(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部分
    (5~19题 50分)
    一、(6分)
    5.(3分)B
    6.(3分)
    运用南朝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的典故,表面讽刺歌女,实际讽刺不吸取亡国教训依旧荒淫享乐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意思对即可)
    二、(14分)
    7.(每小题1分,共4分)
    (1)粗略地阅读(2)好处(3)全,都(4)到
    8.(每小题2分,共4分)
    (1)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
    (2)眉山的苏淘,年少的时候不喜欢学习,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读书。(意思对即可)
    9.(3分)B
    10.(3分)
    示例一:孙权给我的印象最深。他虽然是一国之主,事情繁多,但坚持读书,感觉读书对自己很有好处,并劝导别人读书学习。
    示例二:吕蒙给我的印象最深。在读书学习方面,他听从别人劝导,发愤读书,最终取得很大成就,改变了别人对自己的固有看法。
    示例三:苏淘给我的印象最深。他虽然年少时不爱学习,但一经立志学习,便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最终取得骄人成绩。(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乙]眉山的苏淘,年少的时候不喜欢学习,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努力读书。参加进士考试,又参加秀才考试,都没有考中,(他)说:“这不值得作为我学习的内容”。(于是他)就烧了自己的文章,关门读书五六年后,于是对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学说非常有研究。嘉佑初年,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选拔进士的考试,也都在优等之列。因此,他们父子的名声震动了京城。
    三、(11分)
    11.(2分)
    树上吃杏(1分)小孩偷杏(1分)
    12.(3分)
    由小区的李子树引出对故乡杏树和童年生活的回忆;(1分)由吃小区李子树结的李子缺少点什么,为下文写故乡杏的好吃作铺垫;(l分)以“常常想起故乡的那几棵杏树”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也与选文题目形成了呼应。(1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
    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l分)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朵绽放时的生机勃勃与活力,(1分)都流露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生活的热爱、依恋、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四、(12分)
    15.(3分)
    运用一系列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写出小女孩取旧书当手纸的快速、急切,(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干活的洒脱和动作的熟练。(1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
    交代背包里手纸是专为知青伙伴带回来的;(1分)为下文写与知青伙伴的争执埋下伏笔,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1分)为下文写与小姑娘换书作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分)(意思对即可)17.(3分)
    热爱读书,机智灵活,公正大度,严谨认真,具有感恩之心。(任意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18.(3分)
    示例一:手纸换来两本书(1分)理由:题目直接概括故事;暗示出了对当年读书生活的怀念之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语言朴实,与全文口语化叙述相契合。
    示例二:手纸与书(1分)理由:手纸与书串连了整个故事,是故事的线索;暗示出了对当年读书生活的怀念之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任意答出2点理由,言之有理即可)五、(7分)
    19.(1)(3分)
    祥子在一次拉车出城的时候,正赶上军阀混战,遇到了乱兵,车被抢,人被抓壮丁。(1分)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元钱。(1分)祥子逃出来就病了,在昏迷中他一直念叨骆驼,于是人们送他外号“骆驼祥子”。(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
    示例一:在旧社会黑暗的社会环境中,像祥子一样没有资本的底层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示例二:祥子自身性格与思想的局限性:他既勤快又保守,他要强又软弱;他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又无法认清苦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在社会沉重的压迫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示例三: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能因为外界的种种因素而动摇、迷失、放弃。(意思对即可)
    第三部分(20题50分)
    20.(50分)

    相关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考试设卷面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甲文是如何描绘四季之景的?,请为丙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次考试设卷面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