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生活中的下列放热现象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食物腐败发热 B.木炭燃烧放热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 D.生石灰吸水放热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侯德榜 B.门捷列夫C.道尔顿 D.拉瓦锡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过滤C.取用粉末药品 D.倾倒液体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 B.采用过滤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C.净化水过程中加明矾可起杀菌作用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5.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洁净的空气、干冰 B.食醋、液氧C.水银、 石油 D.冰水共存物、氮气6.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的最右端B.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C.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D.钛属于金属元素,可用于制造人造骨7.“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违背的是A.多使用太阳能、风能 B.多骑共享单车出行C.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袋 D.农业和园林用喷灌和滴灌进行浇灌8.青蒿素是抗击疟疾的最好药物,其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氧化物 B.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 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氧分子构成9.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B.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丝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用加水的方法区分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白色固体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D.石墨可以做电极,因为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11.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D.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12.在化学反应中,已知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9 B.12 C.18 D.3613.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a所表示的时刻A.点燃红磷放入集气瓶中,盖紧橡皮塞 B.将要打开止水夹时C.红磷刚刚熄灭 D.水沿导管流入瓶中到达刻度1处14.现有Fe﹣Ag、Fe﹣Cu、Fe﹣Al、Fe﹣Zn四种铁的合金,取其中一种合金样品5.6g,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3g H2,则此合金样品可能是( )A.Fe﹣Ag合金 B.Fe﹣Cu合金 C.Fe﹣Al合金 D.Fe﹣Zn合金 二、填空题15.按下列要求填写物质的化学式。(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____。(2)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的2种物质是____________。(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_________。16.下图是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 (1)B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电子(填“得”或“失”)。(2)A和B所表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17.电解水实验如下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检验试管2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18.将 80g 某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2)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3)使 60℃时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为_____。(答出 1点即可) 三、推断题19.右图所示是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难溶于水的蓝色物质。(1)B转化为C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转化为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20.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1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1)B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3)C点与A点相比,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21.康康同学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时,发现反应后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请回答:(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康康猜想:“天平发生偏转是因为红磷量不足”。你若认为康康同学的猜想正确,请说明原因。若认为康康的猜想不正确,请说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1)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_______(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 五、实验题23.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六、科学探究题24.某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无色溶液敞口放置且标签破损(如图所示)。 【猜想假设】根据受损标签判断,这瓶溶液不可能是酸,请说明原因:_______。老师提示这瓶溶液是NaCl、NaOH或Na2CO3溶液中的一种。【设计实验】经实验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不是NaCl。请简要叙述实验方案:_______。【实验评价】小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BaCl2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由此得出这瓶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的结论。请判断此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七、综合应用题25.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1)为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提出问题】实验中无明显现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①只有Na2SO4;②有Na2SO4和H2SO4;③有Na2SO4和NaOH。【实验探究】(2)I.取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MgSO4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则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猜想③不正确。Ⅱ.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猜想②正确溶液中有H2SO4,猜想②正确溶液中有H2SO4,猜想②正确【实验反思】探究Ⅱ中存在两处错误,请分别指出:_______、_______。(3)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探究CO2的性质。①滴入NaOH 浓溶液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锥形瓶中溶质的成分_______。(4)某NaCl样品中只含杂质CaCl2,为测定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并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g。计算该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1.C【详解】A、食物腐败变质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木炭燃烧放热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生石灰吸水放热,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有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侯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制碱工业做出重大贡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符合题意;C、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测定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略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4.A【详解】A、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正确。B、过滤只能去除难溶性杂质,不能去除可溶性杂质,不能用过滤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错误。C、净化水过程中加液氯可起杀菌作用,加明矾只能吸附水中的不溶物,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不是一种净水方法,错误。故选:A。5.B【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不是单质,A错误。B、食醋含有水和醋酸是混合物,氧气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正确。C、水银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石油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不符合题意,C错误。D、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D错误。故选:B。6.D【详解】A、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最右端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钛元素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A错误;B、由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示可知,最下方的数字代表相对原子质量,故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B错误;C、钛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22,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中子数=48-22=26,C错误;D、钛的偏旁是“钅”,属于金属元素,金属钛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D正确;故选D。7.C【详解】A、多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B、出行多骑共享单车出行,不开私家车,减少了私家车使用化石燃料,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符合题意;C、用火烧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故C符合题意;D、改浸灌为灌和滴灌,既能节约用水,又能节约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详解】A、青蒿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5):22:(16×5)=90:11:40,不符合题意;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5+22+16×5=282,符合题意;D、青蒿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A、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则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故A不正确;B、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B正确;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C不正确;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也有间隔,故D不正确。故选B。10.B【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能燃烧,故A不正确;B、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则可以用加水的方法区分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白色固体,故B正确;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点燃,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D、石墨可以做电极,因为石墨可以导电,故D不正确。故选B。11.D【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增加,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丙的质量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小,丁是反应物。【详解】A、甲、丙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不符合题意;D、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2%:16%=1:8,符合题意。故选D。12.C【详解】根据题意,生成C和D的质量和为16g+64g=80g,又因为二者的质量比为11∶9,所以生成的C的质量为 ,生成的D质量为,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可得如下关系: 解得x=18,故选C。【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再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结合起来进行解答。13.B【详解】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点燃红磷放入集气瓶中,盖紧橡皮塞,随着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瓶内压强逐渐变低,燃烧完全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压强比烧杯中水的压强小,水沿导管流入瓶内,集气瓶内压强升高,直到和外界压强相等后不再变化,故a时刻的压强突然增加是将要打开止水夹时,故选B。答案:B。14.C【分析】铜、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设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解得:X=0.2g;设5.6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解得:Y≈0.17g,设5.6g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解得:Z≈0.62g,由此分析解决问题。【详解】A、5.6gFe﹣Ag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小于0.2g,故A不符合题意;B、5.6gFe﹣Cu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小于0.2g,故B不符合题意;C、5.6gFe﹣Al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大于0.2g小于0.62g,在其中包含0.3g,故C符合题意。D、5.6gFe﹣Zn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大于0.17g小于0.2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 He H2O、H2O2(或CO2、CO) Al2O3【分析】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上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详解】(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氦气:He;(2)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的2种物质是水和过氧化氢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H2O、H2O2(或CO2、CO);(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为氧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二者所形成化合物氧化铝:Al2O3。16.(1)得(2)MgCl2 【详解】(1)由图可知,B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2)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17号元素是氯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正电荷,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17.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详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2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检验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看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18. 50% 160g 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详解】(1)20°C 时,溶液总质量为 100g,即溶剂为50g,溶质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50%。(2)40°C 时,溶液总质量为 130g,即溶剂为50g,溶质为80g,由变化曲线可知,40°C 时,该物质恰好完全溶解且饱和,在40°C 时,50g水中最多溶解 80g 物质,则100g 水最多溶解160g,即该物质在 40°C 时的溶解度为 160g。(3)由题意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使 60℃时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降温结晶方法外,蒸发溶剂为最可靠的析出晶体的方法。故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均可。19. 蓝色沉淀变为黑色 CO + CuOCu + CO2 置换反应【详解】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难溶于水的蓝色物质且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B,那么B为Cu(OH)2;Cu(OH)2加热生成CuO和水,那么C为CuO;氧化铜与CO加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和二氧化碳,那么D为Cu;A为可溶性含铜化合物且D和硝酸银反应生成A,那么A为Cu(NO3)2;(1)蓝色沉淀Cu(OH)2变为黑色CuO,故填蓝色固体变为黑色;(2)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O + CuOCu + CO2;(3)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铜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银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20.(1)(2)氯化锌、氯化亚铁(3)反应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质量(合理即可)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活泼性顺序依次为Zn、Fe、Cu;Zn在Fe和Cu之前,所以Zn既可以与CuCl2反应,又可以与FeCl2反应,但反应的先后顺序遵从“先远后近”原则:其中Zn与Cu间隔远,则优先发生:Zn + CuCl2 = Cu + ZnCl2 ,若还有Zn剩余(此时CuCl2已全部反应完),则发生:Zn + FeCl2 = ZnCl2 +Fe的反应。【详解】(1)B点FeCl2质量不变,则说明此时FeCl2未被消耗,发生的是Zn与CuCl2的反应,故填Zn + CuCl2 = Cu + ZnCl2 (2)C点FeCl2质量减少,则说明此时发生的是Zn与FeCl2的反应,在这之前CuCl2已经完全被消耗完且Zn有剩余;那么溶质中将不再有CuCl2只含有生成的ZnCl2以及未反应完的FeCl2,故填FeCl2、ZnCl2。(3)溶液质量增加,则说明消耗的质量,小于生成物的质量;由于生成的氯化锌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总质量【点睛】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理解反应规律:“先远后近”,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加溶剂,其质量变化通常取决于反应前后溶质质量的变化。21. 4P + 5O2 2P2O5 不正确,可能的原因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燃烧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出等)【详解】(1)红磷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天平发生偏左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锥形瓶,或者燃烧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出等。22. 【详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1)(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d端管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3) b f g e 【详解】(1)装置B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制氧气所用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长管通入,当短管处有二氧化碳逸出时,说明二氧化碳集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时,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d端管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气体,为了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应从长管通入,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使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长管通入。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b→f→g→e→d。24. 酸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该物质中阳离子含有钠离子,所以不是酸 取少量待测液,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不是氯化钠 不合理,若滴加的氯化钡的量不足,没有把碳酸钠完全反应,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详解】[猜想假设]由于酸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该物质中的阳离子含有钠离子,所以该瓶溶液不可能是酸;[设计实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所以取少量待测液,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中的溶质不是NaCl;[实验评价]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判断该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但是若滴加的氯化钡的量不足,没有把碳酸钠完全反应,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所以根据该实验方案不合理。25.(1)2NaOH+H2SO4=Na2SO4+2H2O(2) NaOH/氢氧化钠 直接把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 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有硫酸(3) 气球膨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溶质的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不变色,说明只含碳酸钠(4)解:设该样品中CaCl2的质量为x 则该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1%。 【详解】(1)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2)I、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无明显变化,由此可推出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Ⅱ、[实验反思]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把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溶液;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硫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有硫酸;(3)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所以可以先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再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方案如下: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止,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溶质的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不变色,说明只含碳酸钠;(4)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秋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秋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