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1.0分)断裂构造是温泉等地下水的重要上升通道。中国某公路隧道沿线为单一的变质岩多断裂发育,施工难度大。如图示意该公路隧道沿线的地形剖面和地温等温面分布。读图,完成各小题。
1. 以下四处中,最可能存在断层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2. 该公路隧道最可能位于( )A. 华北平原 B. 山东丘陵 C. 吐鲁番盆地 D. 横断山区一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独特自然景观、地域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福”字图,该图左侧为航空母舰,右侧为大皮帽和手绢。据此完成各小题。
3. 该省的传统文化有( )A. 二人转 B. 秦腔 C. 昆曲 D. 变脸4. 该省级行政区( )A. 全年多云雾天气 B. 年均温为我国最低
C. 年温差大,气候干旱 D. 降水年际变化大5. 为促进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发展,应该( )A. 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B. 对传统工业进行升级改造
C. 扩大钢铁工业生产规模 D. 降低省区内工业生产总值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人普”)结果公布,“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完成各小题。6. 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
①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②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③严格的户籍管理
④婚姻因素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7. “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存在相对普遍的是( )A. 重庆市 B. 上海市 C. 河南省 D. 黑龙江省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其东部、北部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接壤,是欧盟与独联体各国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东欧平原,有“世界粮仓”之称,军事工业发达。如图为乌克兰各行政区俄语使用比例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8. 与我国水稻种植主产区相比,东欧平原成为世界粮仓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气候湿润,热量充足
②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③黑土广布,生产成本低
④工业发展较晚,污染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影响乌克兰各行政区俄语人数占比的主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 B. 地理位置 C. 交通条件 D. 经济水平10.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图”。读图完成9~10题。
甲土地利用类型是( )A. 住宅用地 B. 工业用地 C. 绿化用地 D. 商业用地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地处巴西南部,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湿季,农户在村落附近养殖牲畜、栽培花卉。干季,农户将牲畜转往海拔1000~1200m的山地,不设围栏,全村不同的家庭共用山地牧场游牧。如图示意埃斯皮尼亚苏农业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各小题。
11. 当地干季山地牧草长势良好的根本原因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多,水源充足 C. 土层深厚 D. 气温低,蒸发较弱12. 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的益处( )
①增加畜产品的种类
②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
③保持草场的完整性
④促进牲畜的优胜劣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各小题。
13.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 B. 草场广布,缓冲性好
C. 地广人稀,着陆安全性高 D. 距离大城市近,便于医护人员前往14. 此次载人航天任务历时183天,为搭建中国空间站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我国空间站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难点 B. 大批量建设卫星发射基地
C. 依赖于承接外国相关技术 D.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0分)15. 欧洲西部是个风光怡人,社会经济发达,而且经常创造奇迹的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主要为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南部最雄伟的山脉。
材料二:2017年10月10日凌晨,世界杯足球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诞生了。那就是人口仅有33万的去年欧洲杯大黑马冰岛,历史上第一次杀进了世界杯。冰岛也是史上人口最少的世界杯参赛国。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月份135甲190.0170.0106.0乙49.047.053.0月份7911甲148.0283.0259.0乙81.090.073.0材料三:甲、乙两城市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相近,上表为两城市主要月份降水量(单位:mm)分布表。
(1)图中①②两处板块的边界类型和运动形式分别是什么?
(2)冰岛经济主要依靠第一产业中的海洋渔业,分析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冰岛积极开发清洁能源,结合该国的位置、气候和地形推断其发展电力工业的资源优势。
(3)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北山麓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分析该山脉南坡雪线分布高度夏季高冬季低的原因。
(4)甲、乙两城市地区河流径流总量的差异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16. 如图是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示意图,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目前,广东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司方面的约束,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广东省政府投500亿巨资,实施2008-2012年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将粤东和粤北等地的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使这些地区的非农就业比重将由目前的71%提高到80%以上。
(1)说出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特点。
(2)分析珠三角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及邻近省进行转移的原因。
(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17. 如图为美国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路线图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美两国目前同属于 ______ 人口增长模式,中国相较于美国,进入该模式更 ______ (早/晚),我国人口转变为该模式主要因素是 ______ 。
(2)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 ,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 。美国东北部冬春季节经常因 ______ (填写一天气系统名称)来袭而引发寒潮天气。
(3)1980年以前东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 ,1985年后东北人口迁移路线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 。目前的人口迁移趋势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 ______ (加重/减轻)。中美两国的东北部在自然环境与发展历史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同一面积的土地 ______ (中国/美国)东北部的人口容量更大。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D【解析】解: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等温线的数值变化中①处的地温为37℃~50℃,②的地温约为60℃,③处的地温为50℃~60℃,④处的地温为28℃~37℃。②处的地下温度为4地当中地温最高,且②处等温线向上弯曲,②处温度比其两侧均高,可能存在断层构造,形成温泉等地下水的上升通道,温度比两侧较高,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谷地或陡崖。断层处容易形成温泉,温泉出露,气温较高。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断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读图该地地表的高度位于2000米到3500米之间。华北平原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A错误。
山东丘陵地形,海拔在500米-1000米,B错误。
吐鲁番盆地海拔小于500米,C错误。
从图中等温线我们可以看到,海拔2500米处的地表温度为28℃,横断山区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度高,综合图中等高线和地形高度,D正确。
故选:D。
区域是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貌与区域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5.【答案】A、D、B【解析】解:根据材料信息“该图左侧为航空母舰,右侧为大皮帽和手绢”可知,该省的主要地域文化符号有航空母舰、大皮帽、手绢,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为辽宁号,大皮帽为辽宁传统服饰,手绢为辽宁省传统二人转的道具,所以该省为辽宁省,传统文化为二人转,A正确。
秦腔为陕西传统文化,B错误。
昆曲是我国南方地区传统文化,C错误。
变脸为四川地区的传统文化,D错误。
故选:A。
影响传统文化形成的因素有气候、地形、生物、发展历史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传统文化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根据材料信息“该图左侧为航空母舰,右侧为大皮帽和手绢”可知,该省的主要地域文化符号有航空母舰、大皮帽、手绢,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为辽宁号,大皮帽为辽宁传统服饰,手绢为辽宁省传统二人转的道具,所以该省为辽宁省,辽宁省为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云雾天气较少,A错误,D正确。
我国年均温最低的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B错误。
辽宁省气温年较差大,但地处我国半湿润区,C错误。
故选:D。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辽宁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辽宁省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根据材料“如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福”字图,该图左侧为航空母舰,右侧为大皮帽和手绢。”可知,该地区有航空母舰,带皮帽及手绢,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东北地区为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对传统工业进行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B正确。
此处重工业基础雄厚,但造成的污染严重,缺乏承接高新技术转移的基础,A错误。
扩大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C错误。
降低省区内工业生产总值不利于经济发展,D错误。
故选:B。
为促进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发展主要从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7.【答案】B、B【解析】解:结合材料可知,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因此,与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婚姻因素关系甚微,②④错误。
由于广大务工人员的户籍与常住地不一致,造成“人户分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使大量务工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造成“人户分离”,①③正确。
故选:B。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有人无户(籍)”应该为经济发达区,外来务工人员多,但户籍不在当地,上海是我国发达的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出现这种现象普遍,C对;重庆市、河南省、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口多,“有户(籍)无人”现象比较普遍,A、C、D错。
故选:B。
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和务工经商,这三大原因在人户分离因素中所占比例较大,除这三大因素为,还有工作调动、学习培训、投亲靠友和婚姻嫁娶,但占比较小。
本题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材料为背景,考查人户分离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根据材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可。
8~9.【答案】C、B【解析】解:我国水稻主产区位于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东欧平原地处冷湿的欧洲东部,夏季短促,故热量不足,①错。
东欧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壤肥沃;加之人口稀少,近工业区,机械化水平高,故成为世界主要的商品粮基地,②③对。
此处属于传统工业区,工业发展较早,④错。
故选:C。
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以乌克兰各行政区俄语使用比例图为载体,考查东欧平原成为世界粮仓的优势条件,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解:由资料可知,乌克兰东部地区近俄罗斯,大多说俄语,而越往西部区域,俄语使用比例渐小,故俄语人数比例和地理位置有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影响乌克兰各行政区俄语人数占比的主要因素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封闭程度等角度分析。
本题以乌克兰各行政区俄语使用比例图为载体,考查影响乌克兰各行政区俄语人数占比的主要因素,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比较容易。
10.【答案】D【解析】解:据图分析,甲土地利用类型用地规模较小,且在城市道路附近,为商业用地;乙土地利用类型是图中最广泛的,为住宅用地;丙土地利用类型是呈狭长条状,分隔了东西两侧,可能为绿化用地;丁地面积相对较大、集中且位于河流下游,应为工业、经济开发区之类的用地。
故选:D。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住宅区: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地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有交通干线。
本题以“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根据课本知识解决问题。
11~12.【答案】D、C【解析】解:山地牧场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草原面积广阔,影响草类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不是光照,A错误。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土壤中水分多,牧草长势良好,D正确。
干季被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长,B错误。
山地土壤不肥沃,C错误。
故选:D。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共用牧场,牲畜吃的草类增加,质量提高,②正确。
共用牧场,避免对一个牧场的过度放牧,破坏生态,保护草类完整性,③正确。
共用牧场,畜产品的种类没有增加,①错误。
共用牧场,会减少对草场资源的竞争,不会优胜劣汰,④错误。
故选:C。
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的益处可以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牲畜品种、利于邻里和睦等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3~14.【答案】C、A【解析】解:选择内蒙古高原着陆,主要原因是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人烟稀少,着陆安全性高。故C正确。
该地位于戈壁之中,交通较闭塞,此外距离大城市较远。A、D错误。
草场较稀疏,故B错误。
故选:C。
卫星发射回收基地选址:气候:基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和回收;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观察和搜救;人口:地广人稀,有利于保密和安全保障工作。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宇宙探测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卫星发射基地建设要求严格,因此不可能大规模修建,B错误。
应该发挥自主技术,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难点,而不是依赖于承接外国相关技术,因此C错误,A正确。
发展大型物流业与我国空间站相关技术关系不大,故D错误。
故选:A。
卫星发射回收基地选址:气候:基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和回收;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观察和搜救;人口:地广人稀,有利于保密和安全保障工作。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天体探测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15.【答案】解:(1)读图,图中为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为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
(2)冰岛地处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寒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营养盐类丰富,鱼类饵料多,吸引鱼群到来,所以渔业资源丰富。发展电力工业的优势,从位置分析,冰岛处板块张裂带,地壳活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从气候分析,冰岛处中纬西风带,常年风力稳定,有利于风力发电。从地形分析,冰岛地形山地多,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3)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麓是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北麓是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坡雪线夏季高,是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下沉气流控制,气温高,降水少。冬季南坡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气温较低,所以雪线低。
(4)根据表格中的降水量分析,甲城市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乙城市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甲受来自于大西洋西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降水充沛。乙城市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故答案为:(1)①为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②为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2)原因:地处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寒流交汇处;
优势:冰岛处板块张裂带,地壳活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冰岛处中纬西风带,常年风力稳定,有利于发电;冰岛地形山地多,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3)南麓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北麓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南坡雪线夏季高是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南坡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雪线低。
(4)甲城市地区河流径流量大,乙城市地区小;甲受来自于大西洋西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降水充沛,而乙城市位于背风坡,降水少。【解析】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发展电力工业的优势条件,地热、风力、水能资源丰富。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麓是地中海气候,北麓是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降水。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16.【答案】解:(1)根据材料可知,广东省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部分。
(2)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价格高、,资源短缺,劳动力价格升高,环境等方面的约束,粤东、粤西和粤北及邻近省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丰富,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3)据材料可知,随着产业的转入,这些偏远地区的非农就业比重提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推断城市化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
(1)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等珠三角周边地区和外省转移。
(2)珠三角受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约束,而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更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环境保护压力较轻。
(3)有利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生态环境保护,有利改善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推进城市化发展。【解析】(1)抓材料中的关键,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结合实际分析。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因素,如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等。
(3)产业转移对区域的有利影响应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就业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17.【答案】现代型 晚 政策 经济 气候 冷锋 政治 经济 加重 美国【解析】解:(1)人口增长模式是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率特点来分析的。中美两国目前同属于三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高-低-高”的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中国相较于美国,进入该模式更晚。
(2)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据图可知,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从东北部向西部迁移,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西部新兴工业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据图可知,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向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的阳光地带迁移,主导因素是气候,东北部纬度高,气候冷湿。美国东北部冬春季节经常因冷锋影响带来寒潮天气。
(3)据图可知,1980年以前东北主要是作为人口的迁入区,主要是国家有组织的支援边疆,开发资源等属于政治因素。1985年后东北作为了人口的迁出区,人口主要迁入京津等发达地区,主要是经济因素影响。目前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出东北,则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容量主要受地区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生活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相对于中国而言,科技发展水平高,因此同一面积的土地美国东北部的人口容量更大。
故答案为:
(1)现代型;晚;政策
(2)经济;气候;冷锋
(3)政治;经济;加重;美国
(1)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即过渡型;而发达国家大部分属于“低-低-低”模式即现代型。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
(3)根据1980年以前和1985年以后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分析影响东北人口现已因素的变化。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
本题以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