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共32页。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有关如图5种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⑤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①②③④⑤都含有蛋白质,但不都含有染色体
C. ①②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细胞内都含有叶绿体
D. ⑤是生物,有8种核苷酸
2. 将表中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按照序号填入图中,符合概念图关系的是( )
1
2
3
4
5
A
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细胞膜
核膜
B
核酸
DNA
RNA
磷酸
核糖
C
K+的跨膜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不需要载体
消耗能量
D
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所占时间更长
着丝粒分裂
A. A B. B C. C D. D
3.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组成真核生物的真核细胞是从原核细胞进化来的。真核细胞的优势中不包括( )
A. 能进行有氧呼吸,逐步分解有机物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更多的能量
B.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结构分隔开来,使细胞的生命活动更加高效和有序
C. 真核细胞形成的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生理功能的效率提高
D.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材料
4. 驱动蛋白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构成的四聚体,其具有两个球形的头、一个螺旋状的杆和两个扇子状的尾,如图所示。驱动蛋白通过头结合和水解ATP,导致颈部发生构象改变,使两个头部交替与细胞骨架结合,从而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将尾部结合的“货物”(运输泡或细胞器)转运到指定位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驱动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
B. 驱动蛋白既能转运“货物”,又能催化ATP水解供能
C. 图示转运“货物”的途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
D. 细胞中合成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的原料都是氨基酸
5. 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广泛分布在真、原核细胞中。第一种被鉴定的真核细胞ABC转运体是癌细胞中表达量高的一种多药物抗性运输蛋白(MD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转运体是一种膜蛋白,覆盖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B. ABC转运体都需要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运输至细胞膜
C. ABC转运体应该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质功能
D. MDR将进入细胞内部的药物分子运出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从而使细胞产生抗药性
6. 有同学在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
A.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 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
C.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种细胞器发生不均等分配
D. 含有线粒体的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7. 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c是大气中的CO2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代表生产者,碳通过呼吸作用从c流向d
B. 碳可以以有机物的形式从d流向a再流向b
C. a1、a2、a3的存在减慢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 图中能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的成分是b、d
8. 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
B. 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阉割和移植的方法
C. 对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以采用记名计算法进行调查
D. 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即可镜检
9.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孟子•梁惠王上》“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汜胜之书》“又种薤(韭)十根……居于瓜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这种生产方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提升对光能的利用率
C.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在这条食物链上,异鹊属于次级消费者
D.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0. 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桑“代表能量流动 B. 塘泥可以为桑树提供物质和能量
C. 蚕到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D. 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循环
11. 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很多生活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油料种子适度浅播和水稻中期晒田,利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相同
B. 在温暖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空心,重量明显减轻,主要原因是水分蒸腾散失
C. 农田施加化肥可以补充土壤中因粮食输出生态系统而减少的矿质元素
D.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既影响光能利用率又影响总呼吸速率
12. 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 “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食物链
C. 蚂蚁和真菌的这种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 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3. 甜菜夜蛾是一种农业害虫,菜农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捕来防治害虫。下列关于甜菜夜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甜菜夜蛾的种群密度是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甜菜夜蛾啃食甜菜叶片,甜菜部分能量流入甜菜夜蛾体内
C. 甜菜夜蛾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 黑光灯诱捕是通过改变甜菜夜蛾的性别比例达到治虫目的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价值观、发展观。下列从生物学角度对其进行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减少病虫害
B. 稻虾共生可实现比稻虾单独种植(养殖)更高的产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 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 秸秆入沼池、沼渣肥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15. 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结构
B. 蓝细菌和黑藻都具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 动植物个体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系统层次
D. 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关系
16. 下列有关生物圈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非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都需要信息分子和受体参与
C.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 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捕害虫是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7.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 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 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 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8. 如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A. 与1.0的郁闭度相比郁闭度为0时一年蓬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相同郁闭度下草本植物间的密度差异与自身特性有关
C. 郁闭度的差异不会影响三种草本植物竞争的结果
D. 郁闭度越大,三种草本植物间对水和无机盐的竞争越大
19. 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功能可受光照影响。据图推测,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 )
A. 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B. 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C.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 肽链的空间结构
20. 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等都是以碳原子为基本骨架,所以碳元素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基本的元素
B. 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C. 在生态系统中,使CO2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D. 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根尖的分生区和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核中( )
A. 两者都只有① B. 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和③
C. 两者都只有①和② D. 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
22. 某种生物存在两对等位基因A/a、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7,则说明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1:2:1,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2种基因型,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3. 在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研究小组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生物防治(引入螃蟹捕食稻田害虫),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经济阈值是指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密度)。该生态系统引入螃蟹后,实现了稻、蟹双丰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e对应时间点进行的是生物防治 B. 螃蟹可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
C. 喷洒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 e时间点对应的数量不是该种群的K值
24. 下表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A→B→C(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针对此图有关计算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
生物类群
同化量
净生产量(净同化量)
呼吸
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C
2
微量(不计)
无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125 B. “?”处数值是59.5
C. B呼吸消耗的能量是19 D. 能量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
25. 如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②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x值和y值之间呈正相关
③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④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
⑤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b
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y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
A. ②⑤⑥ B. 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⑥
26.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 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C. 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 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27. 烟草种子萌发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野生型与突变体(此突变体为光敏色素合成相关chromophore基因突变所造成)烟草于白光中种植后的发芽率,并且检测其种子内所含脱落酸(ABA)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
B. 突变体烟草光敏色素的合成异常,感受光信息的能力可能下降
C. 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ABA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
D. 突变体烟草种子浸水处理较长时间才能发芽,导致其发芽率较低
28.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蛋白质,能调节糖的代谢。为研究脂联素与胰岛素敏感指数(SI)、血糖胰岛素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对A、B组人群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脂联素
胰岛素敏感指数
(mmol/L)
(mmol/L)
(mg/L)
SIx10-4
A
4.75
5.24
12.81
8.5
B
9.08
15.02
5.19
1.83
注:胰岛素敏感指数越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越差
(1)胰岛素敏感指数低时,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减弱。经统计,A组的脂联素含量较B组差异显著,SI的统计结果也差异显著,推测脂联素能 (“提高”或“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
(2)A、B两个小组中,B组可能为糖尿病患者,据表分析,则该糖尿病病因是 ;据表推测B组人群比A组人群餐后胰岛素的含量 (“高”或“低”)是由于胰岛素敏感性低,胰岛素作用效果差,通过 ,使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
29. 某研究小组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得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同时在对某淡水养殖湖泊研究后,绘制了该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2和碳循环过程如图3。图3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是 点,时间点f时,种群数量是否为0? (填“是”“否”或“不一定”)。
(2)在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兴趣小组成员将稀释10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摇匀后从中吸取少量菌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若实验者计数了25个中方格中的5个,共有44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色的有4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密度为 个/mL。
(3)若将图3修改为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需要将A的含义改为“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增加光和饲料中有机物的能量输入,删除图中的过程 (填数字序号)。
30. 科学家对某草地的“草→田鼠→鼬”这一食物链及其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单位:J•hm-2•a-1
草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10
7.50×108
7.15×108
2.44×108
2.25×107
2.18×107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思考摄入量、同化量与呼吸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比较表中两种动物能量代谢的特点:两种动物能量代谢都是同化的能量中 。
(2)根据该食物链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从草到田鼠和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 。
(3)上述计算结果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
31. 为改善某河流入海口周围湿地的环境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将从入海口到防洪堤将湿地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A、B、C、D四个区域,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各个区域的植物丰富度时,可借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样方法进行。
(2)海拔高度不同的C、D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 。每年丰水期时,A、B区会被水淹导致大量植物烂根死亡。当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再次恢复植被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3)“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海水生态养殖新模式。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龙虾、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图2是某渔民设置的“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模式的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
①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牡蛎属于 。调查龙虾的种群密度,采用红外相机法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优点是不对龙虾的生活产生干扰,操作简单、监测范围广,可长时间持续调查且获取的数据准确等。
②牡蛎虽可滤食水体中的小型浮游动植物,但大规模养殖仍需定期投喂饵料,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从群落结构角度分析,“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的优点是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食物等资源。
(4)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数据显示,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总丰富度最高,这是因为人工渔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栖息和产卵场所,它们产生的粪便、碎屑直接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同时这些粪便、碎屑经分解者分解后可促进 的生长,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是新冠病毒,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A错误;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②③④⑤都含有蛋白质,但不都含有染色体。其中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两者没有染色体;②③④都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染色体,B正确;
C、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C错误;
D、⑤是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RNA一种核酸,所以只有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分析题图: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②衣藻是单细胞真核生物,③大熊猫、④冷箭竹都是真核生物,⑤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A
【解析】A、细胞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核含有核膜,A正确;
B、核酸包括DNA和RNA,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B错误;
C、K+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时间长,但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分裂期,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解:A、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如硝化细菌、根瘤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A错误;
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有了核膜,从而与细胞质分开,使细胞的生命活动更加高效和有序,B 正确;
C、真核细胞构成的多细胞机体,细胞进行了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效率提高,C正确:
D、可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多样的配子,能产生更多变异,而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变异较少,D正确。
故选:A。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后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的区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答案】C
【解析】解:A、细胞质基质中可以产生少量ATP,因此驱动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A正确;
B、根据题干“驱动蛋白通过头结合和水解ATP“和“将尾部结合的“货物”(运输泡或细胞器)转运到指定位置”,可知驱动蛋白既能转运“货物”又能催化ATP水解供能,B正确;
C、驱动蛋白是通过与细胞骨架结合后,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来转运“货物”的,而细胞骨架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因此图示转运“货物”的途径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C错误;
D、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因此细胞中合成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的原料都是氨基酸,D正确。
故选:C。
1、能产生ATP的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特有的。
本题考查ATP的合成场所及细胞骨架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认真识记,属于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A、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是一种膜蛋白,据其功能推测该转运体可能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A错误;
B、在真核细胞中,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据此可推测真核细胞中的ABC转运体需要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B错误;
C、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ABC转运体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质的活性,C正确;
D、将药物从细胞质转运到细胞外才具有抗药性,据此推测MDR能将细胞质的药物分子主动运输到细胞外,从而使癌细胞表现抗药性,D错误。
故选:C。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本题考查膜蛋白的分布、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A、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正确;
B、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B正确;
C、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中遗传物质能均等分配,细胞质中因为没有均分机制所以不能均分,C正确;
D、含有线粒体的生物以有氧呼吸为主,只有局部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整体无氧呼吸则窒息,所以我们说含有线粒体的生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叶绿体、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中遗传物质能均等分配,细胞质中因为没有均分机制所以不能均分,含有线粒体的生物以有氧呼吸为主,只有局部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整体无氧呼吸则窒息,所以我们说含有线粒体的生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论哪种分裂方式都能保证核遗传物质均等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都不能保证质中细胞器的均分.
7.【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d是生产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碳通过光合作用从c流向d,A错误;
B、d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a1-a3是各级消费者,碳可以沿着食物链以有机物的形式从d生产者流向a消费者,再被分解者分解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B正确;
C、a1、a2、a3都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错误;
D、图中的生产(d)、消费者(a)、分解者(b)都能把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变为无机物,D错误。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c是大气中的CO2库,d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a1-a3是各级消费者。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尤其是碳循环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答案】B
【解析】解: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该实验中,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是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C的恒温箱中灭菌1h,目的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防止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A错误;
B、雄激素主要是指由性腺(睾丸)合成的一类内分泌激素,化学本质为脂质,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阉割法和移植法,B正确;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其中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以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C错误;
D.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到载物台上镜检,D错误;
故选:B。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采集后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进行观察,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等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实验的原理、过程、并具有对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综合,预测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解:A、“数罟不入湾池”是指密孔的渔网(捕捉小鱼)不入池塘,避免捕捞过小的鱼类,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
B、题干中农业生产模式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的利用了阳光等环境资源,提高了作物产量,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B正确;
C、《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描述的是螳螂以蝉为食,异鹊以螳螂为食的捕食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故异鹊属于三级消费者,C错误;
D、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描述的是花朵掉落进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物质进行循环,D正确。
故选:C。
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本题考查生物学与实际生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桑”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能量由此流入生态系统,A正确;
B、塘泥可以为桑树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
C、鱼可以蚕粪为食是分解者,能量传递效率不是10%-20%,C错误;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物质循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错误。
故选:A。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本题主要考查农林牧副鱼一体化生态工程,以及人工湿地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难度不大。
11.【答案】B
【解析】解:A、油料作物种子富含脂肪,同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中C、H比例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高,因此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水稻中期晒田也是为了增加氧气让水稻有氧呼吸,A正确;
B、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这样将会导致萝卜的大量失水,出现皮皱缩现象,但不会导致空心,空心是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有机物减少使萝卜空心,B错误;
C、由于矿质元素减少,故农田应施加化肥以补充土壤中的矿质元素,C正确;
D、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例如过度密植会导致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光能利用率,又影响总呼吸速率,D正确。
故选:B。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和呼吸作用消耗,植物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当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植物有机物不断积累,植物正常生长。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速率的环境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12.【答案】C
【解析】解:A、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是同一个物种,蚂蚁之间体现的是种内互助,A错误;
B、真菌是分解者,在捕食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所以“植物→真菌→切叶蚁”不能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B错误;
C、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组分之间仅能体现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D错误。
故选:C。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南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通常指捕食链),特点:①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②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3.【答案】D
【解析】解:A、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甜菜夜蛾啃食甜菜叶片,甜菜中的部分能量流入甜菜夜蛾体内,B正确;
C、甜菜夜蛾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正确;
D、黑光灯诱捕不能改变甜菜夜蛾的性别比例,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正常的性别比例,D错误。
故选:D。
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C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4.【答案】B
【解析】A、通过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少病虫害,A正确;
B、稻虾共生可实现比稻虾单独种植(养殖)更高的产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
C、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使很多个体不能完成交配,可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C正确;
D、秸杆入沼池、沼渣肥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
故选:B。
1、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解:A、原核生物不都具有细胞壁,如支原体不具有细胞壁,A错误;
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错误;
C、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C错误;
D、所有生物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都能分解有机物,因此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关系,D正确。
故选:D。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异同等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6.【答案】B
【解析】解:A、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非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信息,A正确;
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可经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完成,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B错误;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C正确;
D、性激素为化学信息,故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B。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并不一定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信息传递对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题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缺乏天敌且生存压力小,其种群数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B错误;
C、食草动物和植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当植被遭受食草动物的采食后,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正确。
故选:B。
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
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8.【答案】B
【解析】解:A、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表中数据可知1.0的郁闭度的一年蓬比郁闭度为0时一年蓬种群密度小,但是无法知道此时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故无法看出一年蓬的年龄结构,A错误;
B、表中数据说明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换言之,三个种群密度变化的差异主要是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不同所致,因此,相同郁闭度下草本植物间的密度差异与自身特性有关,B正确;
C、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少,而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均逐渐降低,可见郁闭度的差异会影响三种草本植物竞争的结果,C错误;
D、林木郁闭度是指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因此,影响该地林木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为光照强度。郁闭度越大,三种草本植物间对阳光的竞争越大,D错误。
故选:B。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3、题图分析: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均逐渐降低,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加后降低。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度适中。
19.【答案】D
【解析】解:A、氨基酸连接方式没有改变,A错误;
B、氨基酸的结合方式没有改变,B错误;
C、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没有改变,C错误;
D、由图可知,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空间结构使光敏色素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
20.【答案】BCD
【解析】解:A、C是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因为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而非以碳原子为基本骨架,A错误;
B、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正确;
D、海洋中具有大量的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对调节大气圈中的含碳量起着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BCD。
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进入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掌握碳循环的具体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B
【解析】解:(1)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因此细胞中既能进行DNA的复制,也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
(2)成熟区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DNA的复制,但仍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解,其中①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本题结合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解,考查细胞增殖、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增殖的具体过程,明确只有能增殖的细胞才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两者答题。
22.【答案】ABC
【解析】解:A、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7,是“9:3:3:1”的变式,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1:2:1,说明F1中只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配子,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2种基因型,说明F1中只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配子,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D、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若是3:1即“1:1:1:1”的变式,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BC。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两个定律的实质,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3.【答案】ABD
【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e点进行的是农药防治,A正确;
B、螃蟹捕食农业害虫时,其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B正确;
C、害虫的抗药性变异是在使用农药之前产生的,喷洒农药只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C错误;
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可在K值上下波动,因此e时间点对应的数量不是该种群的K值,D正确。
故选:ABD。
分析曲线图:图示是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生物防治(引入螃蟹捕食稻田害虫),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在a、b、c、d、e点进行的是农药防治,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种群数量增多,之后进行的是生物防治,使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掌握K值的含义;识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4.【答案】ABD
【解析】解:A、由题干已知,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所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150000-149875=125百万千焦,A正确;
B、由表格数据计算“?”=125-65.5=59.5百万千焦,B正确;
C、B的呼吸消耗量是14.0-5=9.0百万千焦,C错误;
D、能量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2÷14.0×100%=14.3%,D正确。
故选:AB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消耗.
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5.【答案】A
【解析】解:①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①错误;
②y的大小反映了偏离正常范围的大小,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偏离正常范围越小,则恢复时间x越短,②正确;
③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③错误;
④TS值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该值越小,则表示生态系统总稳定性越大,④错误;
⑤y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弱,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b,⑤正确;
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比草原生态系统多,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y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⑥正确。
故选:A。
据图分析,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强.
本题以曲线图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中的应用层次.
26.【答案】BCD
【解析】解:AB、结合两图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且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B错误;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主要原因是引入了螺的捕食使数量下降,C错误;
D、生态系统是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生物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甲、乙、丙藻只是该区域的部分生物,D错误。
故选:BCD。
题干分析,玻璃缸不放螺,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100只螺,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增加,乙藻和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减少,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上升。
本题考查了种间关系和种群数量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提取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27.【答案】ABC
【解析】A、脱落酸会抑制种子的萌发,故其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A正确;
B、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而突变体是光敏色素合成相关chromophore基因突变所造成,据此推测其感受光信息的能力可能下降,B正确;
C、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突变体烟草细胞的光敏色素异常,且ABA含量高于野生型,据此推测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ABA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C正确;
D、由图分析可知,突变体烟草种子发芽率很低,在经过一定时间浸水处理后,其发芽率也没有提升至与野生型相同,这说明浸水处理较长时间才能发芽并不是发芽率低的原因,D错误。
故选:ABC。
1、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2、由图分析可知,随着种子浸水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上升趋势,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野生型的发芽率高于突变体的发芽率,而突变体中的ABA含量高于野生型,据此推测,突变体中由于ABA含量过高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8.【答案】提高 该组人群中脂联素含量低,导致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血糖含量高 高 反馈调节
【解析】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A组的脂联素含量较B组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低,由此可推测脂联素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
(2)A、B两个小组中,由于B组人群中脂联素含量低,导致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血糖含量高,所以B组可能为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敏感性低,胰岛素作用效果差,通过反馈调节,使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所以推测B组人群比A组人群餐后胰岛素的含量高。
故答案为:
(1)提高
(2)该组人群中脂联素含量低,导致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血糖含量高 高 反馈调节
分析表格:B组与A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含量都升高,只有脂联素含量下降。
本题结合实验数据分析考查了内环境稳态调节中血糖平衡调节的实例,学习时通过分析模式图、归纳总结等方式对调节过程进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9.【答案】c 不一定 2×108 ①
【解析】解:(1)据图1可知,a-c 段酵母菌的增长速率从0开始增加到最大,又从最大减小到0,种群数量一直增加,直到数量相对稳定,因此ac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种群数量刚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时增长速率减小到0时,即图中的c 点。时间点f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即df段种群数量一直下降,到f点,种群数量下降到最低点,但不一定为0。
(2)血球计数板的五个中方格中共有酵母菌44个,其中被台盼蓝染色的有4个,说明有死亡的酵母菌4个,则活的酵母菌为 40 个,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个中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其中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40个,该计数室共有40÷5×25=200个酵母菌,则1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200×104×100=2×108个酵母菌。
(3)若将图3修改为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A的含义改为“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增加光和饲料中有机物的能量输入,需要删除①。
故答案为:
(1)c 不一定
(2)2×108
(3)①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的成分、pH、温度等因素有关,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细胞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本题主要考查对曲线的解读,需要考生明确曲线中每段所代表的含义,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数方法。
30.【答案】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0.3%、3%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思考摄入量、同化量与呼吸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田鼠为例,摄入量(1.05×1010)>同化量(7.50×108)>呼吸量(7.15×108)。比较表中两种动物能量代谢的特点:两种动物能量代谢都是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从草到田鼠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二者同化能量之比,即(7.50×108)÷(2.45×1011)×100%=0.3%,田鼠到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二者同化能量之比,该食物链中从田鼠到鼬(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25×107)÷(7.50×108)×100%=3%。
(3)上述计算结果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0.3%、3%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2、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表中信息准确作答。
31.【答案】水平结构 分解者和消费者 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随牡蛎产品不断输出;浮游动植物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生长需要 浮游植物
【解析】解:(2)海拔高度不同的C、D两个区域是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块的种群分布,因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3)①结合图2可知,牡蛎既能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也能以有机碎屑为食,因此牡蛎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②由于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随牡蛎产品不断输出(售卖),牡蛎带走了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能量和物质,浮游动植物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生长需要,因此,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大规模养殖仍需定期投喂饵料。
(4)这些粪便、碎屑经分解者分解后转变为无机物,可以被浮游植物利用。
故答案为:
(2)水平结构
(3)分解者和消费者 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随牡蛎产品不断输出;浮游动植物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生长需要
(4)浮游植物
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四营养级,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