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 铁 B. 氧 C. 铝 D. 硅
2. 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C B. CO C. CO2 D. O2
3. 如图是配制50.0g10.0%NaCl溶液并测定其pH的部分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量取
C. 溶解
D. 测pH
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食用霉变食物
B. 食盐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 添加了防腐剂的食品可以无限期保质
D. 使用燃气热水器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
5. 紫色石蕊是初中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它的有效成分是石蕊[(C7H7O4N)n],关于石蕊的说法错误的( )
A. 石蕊是有机物
B. 石蕊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C. 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
D. 石蕊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7:7:4:1
6. 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其表面采用整金工艺镀了一层黄金。宫灯中,人的右臂与灯的烟管相通,灯罩左右开合能调节灯光的亮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铜的硬度大于铜,属于合成材料
B. 宫灯历经千年,表面光亮如新,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C. 通过开合灯罩控制进入空气的量来调节灯光亮度
D. 内盛清水的作用是吸收烟管排出的废气
7.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生产VR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C. 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 如图为NaOH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aOH的溶解度大小只受温度影响
B. 10℃时,80gNaOH能溶解于50g水形成130g溶液
C. 20℃时,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将30℃时的饱和NaOH水溶液升温至5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混合气体直接点燃
C
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点燃蜡烛,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0. 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小王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始温度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图乙是数字采集器和计算机实时显示的数据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实验开始时,烧杯中盛有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B. 0~100秒时,温度上升是因为该反应放热
C. 100秒时,溶液中Na+和Cl−的个数比是1:1
D. 150秒时,向溶液中放入打磨后的镁条,无明显现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11. 以研促学,知行合一。
(1)劳动体验研学:
①用天然气生火煮饭,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②煮饭结束,关闭天然气灶的阀门,使火焰熄灭,此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
(2)传统文化研学:
“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粽子中的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 ______ 。
(3)科普文化研学:
①参观自来水厂时,用活性炭除去颜色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 作用。
②施肥是使农业增长的重要手段。硝酸铵中所含的营养元素是 ______ (填元素符号)。
(4)绿色生态研学:
研学结束后,以下废弃物应投入如图所示标识垃圾箱的是 ______ (选填标号)。
①矿泉水瓶
②水果皮
③食品包装袋
12. 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水溶液电解质电池,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
(1)已知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溴原子的质子数为 ______ ,溴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为 ______ 。
(2)锌溴液流电池电极材料中含有氮化钛(TiN),已知氮化钛中氮元素显−3价,则氮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3)氢溴酸(HBr)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氢溴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3.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飞行甲板具有防火能力,夹板表面涂有由氧化铝、硫酸钡、环氧树脂等物质组成的防火涂层。如图是工业上利用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和SiO2)、石灰石、纯碱制取氧化铝的流程,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请结合流程回答问题。
高温高温已知:①CaO+SiO2=高温CaSiO3;Al2O3+Na2CO3=高温2NaAlO2+CO2↑
②CaSiO3难溶于水,NaAlO2由Na+和AlO2−构成,易溶于水。
(1)“烧结”前需将三种固体混合研磨粉碎,目的是 ______ 。
(2)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 ;滤液1中溶质是 ______ 。
(3)氢氧化铝煅烧生成氧化铝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该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是 ______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4.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继续。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人员提出通过促进人为碳循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首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电解水制得氢气,像这样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得的氢气称为“绿色氢气”。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捕捉的CO2与氢气反应制得甲醇(CH3OH)等化工产品,如图2。
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对实现上述人为碳循环至关重要。研究人员使用两种催化剂,探究了影响CO2与H2制备甲醇反应效果的因素。反应效果可用甲醇的选择性衡量,数值越大反应效果越好,结果如图3。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氢气可称为“绿色氢气”? ______ 。
(2)如图1,电解水装置中a管应连接电源的 ______ (选填“正极”或“负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由图2可知,捕捉的CO2来源于 ______ (写一条)。
(4)由图3可知:影响CO2与H2制备甲醇反应效果的因素有催化剂的种类、 ______ 、 ______ ;实验研究的多个因素中,对反应效果影响最大的是 ______ 。
(5)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捕捉的CO2与氢气反应制得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所示,请把D处横线上的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5. 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某兴趣小组应用U型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打开玻璃旋塞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湿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 。
(2)如图2,实验①:取三通U型管连接在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点燃两支高低不同的小蜡烛。实验②:拔下三通U型管,并夹紧上端,将U型管罩在蜡烛火焰上方。通过实验①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的证据是 ______ ,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3)如图3,能够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现象是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如图4,实验一段时间后,其中锈蚀程度最严重的钢丝棉的标号是 ______ (选填“1”“2”“3”或“4”
)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16. 制氧机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对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制氧方法以及自制设备等展开了研究。
活动一:了解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常见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有两种:分离空气法和化学试剂法。
(1)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时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______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化学试剂法制取氧气时可用作反应物的是 ______ (选填标号)。
①NaClO3
②NH4Cl
③CH4
活动二:分析家用制氧机的制氧方法
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
(3)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______ (选填装置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5)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这种制氧方法不适用于家用制氧机。理由是 ______ (写一条)。
活动三: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
如图是某品牌制氧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6)在反应仓中依次加入水、粉末状过碳酸钠(2Na2CO3⋅3H2O2)、粉末状二氧化锰,即产生氧气。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
(7)第一步:2Na2CO3⋅3H2O2=Na2CO3+2H2O2;
第二步: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如图是某家庭制氧机上的氧气湿化瓶装置。
当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 (选填标号)。
①a导管连接制氧机
②氧化湿气瓶中注水量的多少不影响病人的吸氧效果
③无法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
17.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兴趣小组以“土壤改良”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1)实验目的: ______ ;
(2)实验步骤:
①取样:如图所示在农田的四点,各取耕作层土壤约1kg,让其自然风干,磨成粉状后混合均匀备用(以下称为土样)。
②取少量土样于碗中, ______ ;
③用干净的筷子蘸取滤液到精密pH试纸(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等试纸显色后与 ______ 对比,读出土样的pH。
(3)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滤液1
滤液2
滤液3
测得的pH
3.6
3.5
3.7
从测定结果看,此土壤呈 ______ (选填“酸”或“碱”)性;
任务二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4)含H2SO4的酸雨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用适量的熟石灰改良该酸性土壤的原理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任务三提高土壤的肥力
碳酸氢铵化肥样品含氮量测定:取碳酸氢铵化肥样品10.0g,加水完全溶解配成试样溶液,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已知:2NH4HCO3+H2SO4=(NH4)2SO4+2H2O+2CO2↑
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
③打开b处弹簧夹,从a处通入空气;
④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
⑤关闭b处弹簧夹;
⑥ ______ ;
⑦打开b处弹簧夹,从a处通入空气;
⑧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
(5)请写出步骤⑥的操作 ______ 。
(6)实验中,该组同学三次测得反应后D装置及其药品的质量平均增加了4.4g,请分析增重原因 ______ 。根据此数据,计算出该化肥样品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8.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消除甲醛(HCHO)污染同时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若要消除30g甲醛,理论上可获得H2O2质量为多少?(已知:HCHO+H2O+2O2=催化剂CO2+2H2O2。写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B.
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进行分析.
记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保持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所以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CO2,故选:C。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来保持的。
3.【答案】D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润湿,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黄曲霉素有剧毒,具有强烈的致癌性,不能食用霉变食物,故A正确;
B.食盐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B正确;
C.防腐剂可以延缓食品的变质,但不能无限期的保持,故C错误;
D.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时候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进行分析;
B.根据加碘盐的功效进行分析;
C.根据防腐剂的功效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不足进会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确使用化学物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要结合实际加强记忆
5.【答案】B
【解析】解:A、石蕊[(C7H7O4N)n]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
B、石蕊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n):(16×4n)=21:16,说法错误;
C、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说法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石蕊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7n:7n:4n:n=7:7:4:1,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意义及其相关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青铜的硬度大于铜,是金属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正确。
C、通过开合灯罩控制进入空气的量来调节灯光亮度,该选项正确。
D、内盛清水的作用是吸收烟管排出的废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A。
A、青铜的硬度大于铜,是金属材料。
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C、通过开合灯罩控制进入空气的量来调节灯光亮度。
D、内盛清水的作用是吸收烟管排出的废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SiH4和Cl2一定条件下生成硅单质和HCl,化学方程式为:SiH4+2Cl2=一定条件Si+4HCl。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说法错误;
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故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说法错误;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D。
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及其微观构成两方面的问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答案】D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NaOH的溶解度大小与温度和溶剂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10℃时,NaOH的溶解度大于80g小于100g,所以10℃时,80gNaOH不能完全溶解于50g水中,溶解NaOH小于50g,形成溶液的质量小于:50g+50g=100g,故B错误;
C、20℃时,氢氧化钠再酒精中的溶解度是20g,所以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120g×100%≠20%,故C错误;
D、将30℃时的饱和NaOH水溶液升温至50℃,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解:A、灼烧羊毛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灼烧棉线不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该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支持一氧化碳燃烧,该选项不正确。
C、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该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该选项正确。
故选:B。
A、灼烧羊毛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灼烧棉线不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B、二氧化碳不支持一氧化碳燃烧。
C、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像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则实验开始时,烧杯中盛有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0~100秒时,温度上升是因为该反应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100秒时,溶液的pH=7,显中性,溶质的氯化钠,此时溶液中Na+和Cl−的个数比是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150秒时,溶液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如图是某输液瓶上的标签信息,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