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3779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3779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3779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 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 B. 花香四溢 C. 蜡炬成灰 D. 滴水成冰2. 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无味 B. 沸点低 C. 能支持燃烧 D. 不易溶于水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自来水 B. 空气 C. 钢 D. 金刚石4. 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A. 铁锅 B. 铜导线 C. 铝箔包装纸 D. 金饰品5. 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是( )A. 蔗糖 B. 泥土 C. 面粉 D. 豆油6. 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 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原子7.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 B. C. D.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氢氧化钠 B. 添加酒精
C. 蒸发 D. 加入氯酸钾9. 在煤气中加入的少量特殊气味的乙硫也可以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式是 A. B. C. D. 10.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需鉴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食醋与酒精闻气味铜和黄铜稀盐酸水和双氧水看颜色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2.0分)11. 在硫酸钾溶液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溶剂的化学式 ______ 。
所含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 。
硫酸钾中的阴离子 ______ 。
标出硫酸钾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12. 如图所示是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
氧原子的质子数为 ______ 。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
13. 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时 ______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升高温度可使 ______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点表示 ______ .
当中混有少量时,可用 ______ 法提纯.
14. 我县城乡公交的开通运行,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文明乘车,从我做起。”乘坐公交时,不要在车内食用有异味的食物,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______ 。
公交车的外壳是用较厚的铁皮焊制的,在其表面刷油漆,除了保持美观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 ______ 。15.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 性。
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______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______ 。16.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中 ______ 的含量。
古文献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铜、铁、锌等金属,请写出这些金属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17. 如图是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该反应属于 ______ 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从上述示意图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 ______ 写一条。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______ 。
用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 。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______ 填“”或“”端管口通入。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9. 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使其抗腐蚀性好。小明为了探究铬、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表: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气泡产生剧烈,金属迅速溶解。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假设中、或。
【实验讨论】
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在生成物中显价。
小明还想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在两试管中分别与镁片、铬片混合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小花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 。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三种金属片的插入先后顺序为 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 质量分数为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为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由液态水变为固态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无色无味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沸点低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不易溶于水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 【解析】解:、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钢为铁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金刚石为碳单质,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根据以上物质的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纯净物的问题,熟悉常见物质的类别。
4.【答案】 【解析】解:、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选项错误。
B、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
C、铝箔包装纸,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选项错误。
D、金饰品,没有利用金属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蔗糖加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故A符合题意;
B、泥土不溶于水,将泥土放入水中,泥土会沉入水中,固液分层,为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B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将面粉放入水中会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豆油不溶于水,将豆油放入水中,豆油和水会分层,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6.【答案】 【解析】解: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倾、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方法一:根据质守律:参加反应素种类不变;各种原子在化学反,个不变.根据反应方式,故可知:碳原子反应前为个,反是个;氢原子反前个反应后个;硫原子反应个反后应“”中;氧原子应前个,反应后水分子个氧化分子用掉剩余的个氧原在“中,则为
方法二:题也可以用代法,、、、四项的化分代入应方程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对.
选B.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念化变化微观实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此的具体内容是:原是化学变化小子此,化变化的过,实质上是应物的原重新构成新质分子或直接成新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子的种类、数目、质都没有发生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后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题主要查有关化学的计算和的方法,掌握质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涵义及其应.
10.【答案】 【解析】解:、酒精和食醋具有不同的气味,故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食醋和酒精,故A正确;
B、黄铜是铜锌合金,锌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故锌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而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面,故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可以用稀盐酸鉴别铜和黄铜,故B正确;
C、水和双氧水都是无色的透明液体,故无法通过看颜色来鉴别水和双氧水,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可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1.【答案】 【解析】解:硫酸钾溶液是硫酸钾的水溶液,溶剂是水,化学式;
硫酸钾中的钾元素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
硫酸钾由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硫酸根离子是阴离子,符号为;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硫酸钾中钾元素为价,氧元素为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则表示为。
故答案为:;
;
;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和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氧原子的质子数为。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
;
。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 在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解:时,曲线位置最高的是,故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最大;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点是曲线的交点,故其含义是在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当中混有少量时,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故答案为:;
;
在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冷却热饱和溶液.
由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的变化影响情况,可以确定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由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趋势,可以判断结晶析出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 防止公交车外壳生锈 【解析】解:在车内食用有异味的食物,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食物的异味会运动到各个位置,影响别人,故乘坐公交时,不要在车内食用有异味的食物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公交车的外壳是用较厚的铁皮焊制的,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接触会导致铁的锈蚀,故在其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故在其表面刷油漆,除了保持美观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防止公交车外壳生锈。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防止公交车外壳生锈。
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进行分析;
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接触会导致铁的锈蚀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5.【答案】吸附 肥皂水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还是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关紧身边的水龙头,或者生活用水的重复使用:如淘米水浇花、拖地水冲厕所等。
故答案为:吸附;
肥皂水;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根据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来分析;
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节约用水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碳 或 【解析】解: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的铁合,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中碳的含量。
金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的后面,金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碳;
或。
生铁是含碳量为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的铁合金。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 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等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从上述微观反应示意图中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等。
由图示信息可知反应物是,而生成物是和,则可知其反应的方程式为,判断反应类型及获取的信息。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及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8.【答案】试管 或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解析】解:由图可知,仪器为试管。
装置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固体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炸裂,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由于制取乙炔的的反应为固体和电石在常温下的反应,则发生装置选固液常温装置,又由于该反应比较剧烈,而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发生装置选A;气体密度比水小,则用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端通入,水从端排出。
故答案为:试管;
或;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
熟记仪器的名称;
根据气体的发生装置确定反应的原理、根据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加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能控制反应速率的为装置;根据乙炔微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小,可选择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
19.【答案】 无法判断铬和镁的活动性顺序 、、 【解析】解:【提出假设】已知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为镁、铜、铬,镁、铬、铜,铬、镁、铜,故根据和的假设,应该为第三种情况,故为;
【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生成气泡的速度越快,故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铬、铜,故假设正确;
【实验讨论】铬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铬和氢气,故方程式为:;
镁和铬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故无法判断铬和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拓展迁移】先插入铜片无现象,证明金属活动性铜小于氢,插入铬片,铬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氯化铬,证明金属活动性铬大于氢,故铬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再加入镁片,镁会和氯化铬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铬,故镁的表面会析出金属铬,故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铬,故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故三种金属片的插入先后顺序为、、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故答案为:【提出假设】;
【得出结论】;
【实验讨论】;
无法判断铬和镁的活动性顺序;
【拓展迁移】、、。
【提出猜想】镁的活动性一定大于铜,再猜想铬的位置;
【实验结论】根据金属是否与酸发生反应以及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实验讨论】根据铬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铬和氢气;镁和铬都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镁与铬的活动性强弱无法判断;
【拓展迁移】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二是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本题要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0.【答案】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解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可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碳的体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学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