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普通用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普通用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在九年级复习的过程中,小聪对物理知识点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多轮载重货车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的路面的压力
B. 乙图:抽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的原理工作的
C. 丙图: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D. 丁图:为了安全用电,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火线上
2. 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3. 很多生活中的光现象,都可以用光路图解释,下列光现象与光路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图:水边的人看水中的游鱼B. 乙图:小孔成像中蜡烛在光屏上成像
C. 丙图:近视眼的矫正D. 丁图:水面外的人看小树在水中的倒影
4. 关于力与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B. 物体运动速度变大,则其惯性也变大
C.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受到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D. 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5. 为了将重为G=2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拉动1m,小聪和小明分别采用如下方法:小聪直接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1=18N;小明利用滑轮组,拉细线的力为F2=10N;关于用滑轮组拉物体的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为20JB. 总功为10JC. 额外功为18JD. 机械效率为60%
6. 将灯泡L1“220V,40W”和L2“220V,100W”并联接在220V家庭电路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B. L1两端电压大于L2两端电压
C. 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D. L1比L2亮
7.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滑片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B. 电压表示数变大C. 电路总电阻变大D. 电路总功率变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8. 学生反映,李老师上课声音很小,后排同学听不清楚老师上课的内容,这里的“声音很小”指的是声音的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小。
9. 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此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0.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需要遇到温度较低的环境才能够放热而液化,据此可知,冬天人在户外活动时嘴中呼出的“白气”是由______ (选填“空气中”或“嘴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11. 如图所示是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的示意图,则图中括号中应标______ 极(选填“N”或“S”)。
12. 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的地方,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然后再将该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然后移动光屏,则光屏上______ (选填“不成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13. 冰熔化为水后体积减小了100cm3,则冰的质量为______ g。(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14. 在同一高度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A和B以相同速度分别竖直上抛和斜上抛(如图所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两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A和HB,则HA ______ HB(选填“>”、“”、“f,即10cm>f>5cm。
(2)当物体移到离透镜5cm处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
【解析】解: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v,抛出完全相同的A、B两小球,A竖直向上抛,B斜向上抛,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速度相同,动能相同,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所以小球的机械能是相同的,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在到达最高点时,小球A的速度为0,小球B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所以小球B的动能大于小球A的动能,由于机械能不变,则小球B的重力势能要小于小球A的重力势能,则HA>HB。
故答案为:>。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难度不大。
15.【答案】0.12
【解析】解:重力对雨滴做的功:
W=Gh=mgh=5×10−3kg×10N/kg×84m=4.2J;
由题知,雨滴吸收的热量:Q吸=W×60%=4.2J×60%=2.52J,
由Q吸=cmΔt得,雨滴升高的温度:
Δt=Q吸cm=2.52J4.2×103J/(kg×℃)×5×10−3kg=0.12℃。
故答案为:0.12。
知道雨滴的质量、下落高度,利用W=Gh=mgh求重力做的功;
根据Q吸=W×60%求出雨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Q吸=cmΔt求出雨滴温度的升高值。
本题利用雨滴下落这一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功的公式、吸热公式的了解与掌握,因为数值较小,要细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
16.【答案】6:5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两种模式下,电池提供的电能相同,正常使用时的时间t=8h20min=8×3600s+20×60s=30000s,省电模式时的时间t′=10h=10×3600s=36000s,
由P=Wt可知,手机正常使用时的耗电功率P1与省电模式下耗电功率P2之比:P1P2=WtWt′=t′t=36000s30000s=65。
故答案为:6:5。
根据P=Wt求手机正常使用时的耗电功率P1与省电模式下耗电功率P2之比。
本题考查电功率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但要注意比和比值的区别。
17.【答案】120
【解析】解:闭合开关,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电流表示数为0.4A,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定值电阻和灯泡的电流均为0.4A,从图中可知灯泡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V、4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U=U1+U2=1V+4V=5V,
整个电路在1min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UIt=5V×0.4A×60s=120J。
故答案为:120。
闭合开关,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电流表示数为0.4A,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定值电阻和灯泡的电流,从图中可知灯泡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根据W=UIt得出整个电路在1min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本题考查电能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18.【答案】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D
【解析】解:(1)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能平衡,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探究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实验时可将物体分成两个物体,而小卡片比小车更容易被分成两个物体,因此乙装置更适合探究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故选:D。
故答案为:(1)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D。
(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小车不容易分成两个物体,卡片容易分成两个,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掌握二力平衡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丁、甲、乙、丙 F1−F2 =
【解析】解:(1)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要比较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所以,需要先测出空桶的重力和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测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因此实验操作的最佳的顺序为:丁、甲、乙、丙;
(2)在甲图中,G=F1,根据称重法,比较甲、乙两图,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F浮=G−F2=F1−F2;若物体所受浮力F浮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G排均相等,则可以得到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3)若选用木块进行该实验,木块会漂浮在水面上,则乙图不需要再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根据二力平衡可以分析出:木块所受浮力F浮=G木,根据(2)的结论可知:木块所受浮力F浮=G排,因此G木=G排。
故答案为:(1)丁、甲、乙、丙;(2)F1−F2;(3)=。
(1)根据实验目的,要比较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所以需要先测出空桶的重力和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测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据此确定合理的实验顺序。
(2)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为F1−F2。
(3)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二力平衡可以分析出:木块所受浮力F浮=G木,根据(2)的结论可知:木块所受浮力F浮=G排,据此判断G木和G排的关系。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能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读出并记下电流表示数,然后由R=UI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小
【解析】解:(1)原电路图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在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
(2)为了测量灯泡在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读出并记下电流表示数,然后由R=UI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3)如果考虑电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电压表测灯的电压是准确的;虽然与灯并联的电压表的内阻很大,但仍会有电流IV通过电压表,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电流表的示数I等于通过灯的电流IL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之和,即I=IV+IL,灯的实际电阻R实=UIL,而现在测量出的电阻R求=UI=UIV+IL,因I>IL,所以,R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模拟(三)物理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中g值均取10N/kg,2×10³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