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大兴精华学校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3483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北京大兴精华学校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3483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北京大兴精华学校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3483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北京大兴精华学校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大兴精华学校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外泌体是细胞释放的膜性小泡,我国南方大面积栽培的水稻为灿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考适应性测试
生物学2023.05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发菜是一种蓝细菌,因与“发财”同音,故受人们喜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的遗传物质为DNA和RNA
B.发菜的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C.发菜细胞内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D.发菜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2.在出芽酵母中,溶酶体样液泡和线粒体之间存在功能上的联系。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细胞质基质进人液泡
B.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能促进蛋白质降解
C.添加ATP水解酶抑制剂可使有氧呼吸受抑制
D.液泡酸化异常可导致线粒体中积累大量铁离子
3.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①
②
③
④
⑤
9
9
9
7
5
+
+
-
+
+
90
70
70
70
40
38
88
0
58
30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在②组基础上增加酶浓度可提高降解率以及产物量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9
D.①和②组结果对比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4.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具有多种转运蛋白,其重吸收葡萄糖的机制如图所示。对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SGLT:钠葡萄糖共转运体 GLUT:葡萄糖转运蛋白
A.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B. Na泵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处于低钠状态,有利于葡萄糖的重吸收
C.细胞膜两侧的葡萄糖浓度差越大,GLUT的转运效率越高
D.血糖浓度超过6.1mmol/L时,原尿中葡萄糖不能全部被重吸收
5.外泌体是细胞释放的膜性小泡。鼠的肥大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被人的肥大细胞捕获,并且其携带的mRNA可以进人细胞质中被翻译成蛋白质。除mRNA外,外泌体所转移的mi-RNA(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进入靶细胞后可以靶向调节细胞中mRNA的水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泌体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mRNA可借助外泌体实现跨细胞翻译
C. mi-RNA是一类催化mRNA水解的酶
D. 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可引起过敏反应
6.为研究人的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及Myc+Ras,基因均过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两种基因均为原癌基因
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结构异常的蛋白质
D.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7.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色、棕色和黄色三种表现型,棕色(aaBB)和黄色(AAbb)个体杂交,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表现为黑色、棕色、黄色的个体数之比为9:3∶4,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为等位基因,a和b为等位基因
B.基因型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现为黄色
C.子二代的3种表现型对应16种基因型
D.黑色为显性性状且对棕色为不完全显性
8.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一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其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
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均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C.图中5个核糖体结合在一条mRNA上同时进行翻译,可以提高效率
D.某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生成的mRNA上结合的核糖体数目可能不变
9.我国南方大面积栽培的水稻为灿稻。与粳稻相比,灿稻的B基因中一个碱基对A-T替换成了T-A,使其降低了对低温的适应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变异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C.该变异不会引起相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
D.在我国北方环境下种植灿稻品种,其产量较高
10.豹子每次觅食羚羊都要花上好多心思,讲究策略,本来隐藏得很好准备突击时,一阵风过来可能所有羚羊就跑了,因为豹子身上有很重的气味,而羚羊嗅觉又很灵敏。豹子为了去掉自身的气味,它会找到羚羊的尿或其它动物的屎尿在地上滚动,身上沾上尿屎后再去攻击羚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豹子很重的气味和羚羊灵敏的嗅觉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豹子在自己领地活动范围大,通过扩大生态足迹宣示主权
C.豹子的种群数量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D.豹子身上的气味在调节种间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1.斑马鱼如果看到同类遇险,自己也会感到恐惧。这种“共情”由神经元分泌的催产素所调控,缺乏产生催产素相关基因的鱼无法察觉同类的情绪。催产素对小鼠有同样的作用,也会影响人类的社会性反应。关于上述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敲除催产素合成基因的斑马鱼会成为“不合群”的鱼
B.无法察觉情绪的鱼注射催产素后能恢复“共情能力”
C.催产素引起女性的子宫收缩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
D.这种机制可能演化于鱼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
12.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s)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油菜幼苗进行了相应处理, 一段时间后测得的结果如下图[注:CAT为过氧化氢酶,可催化H2O2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低温胁迫导致油菜幼苗过氧化氢含量升高
B.BRs可提高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的CAT活性
C.随着温度的下降,CAT活性逐渐升高
D.BRs可缓解低温胁迫对油菜幼苗的损害
13.颐和园乐寿堂前盛开的玉兰是游客们不能错过的美景,从1963年至今,科研人员认真记录了这几棵玉兰从发芽、开花直至凋落的准确时间,经数据分析发现,随着气候变暖,玉兰的花期在相应提前,原本在4月初才绽放的花苞,在3月20日左右就已经绽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B.温度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C.温度可通过影响玉兰细胞中激素的含量而影响花期
D.玉兰树对环境温度不敏感导致其开花时间不断改变
14.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因感染病毒而逐渐退化。马铃薯脱毒技术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主要技术措施。下面关于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培育马铃薯脱毒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马铃薯的茎尖所含病毒很少,所以可不经消毒直接将顶芽接种在培养基上
B.茎尖的大小对脱毒效率有较大影响,茎尖越大,携带病毒的概率越大
C.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配比对马铃薯的茎尖培养影响很大
D.必须对试管苗进行病毒检测,在确认试管苗不带病毒后,才可继续扩繁试管苗
15.“吃啥补啥”在民间广为流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中富含铁元素,适当食用菠菜可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B.基因是核酸片段,食用富含基因的食品可以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
C.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故人应摄人碱性食物以维持血浆pH
D.大豆富含蛋白质,故可长期食用大豆作为蛋白质来源,无需补充其他蛋白质类食物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16.(13分)日光温室内光质成分较露地有很大的差异,成为影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重要因子。因此,生产上采取人工补光的方法改变日光温室内光质的成分。为了研究红光与蓝光对日光温室结瓜期黄瓜光合速率及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科研人员展开了以下实验。
(1)植物通过位于 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在叶绿体基质中将能量转化为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除光质外,还有 (列举三个)。
(2)日光温室进行黄瓜的播种育苗,选取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分为三组,分别补充不同质量的光。具体方法是红光灯与蓝光灯安置于植株冠层上方约0.5m处(随植株高度变化调整),以不补光为对照组(CK组)。
①培养37天后,在盛瓜期选取长势一致的植株测量各组植物光合速率,结果如表1。
表1补充不同质量的光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处理
光合速率/μ.mol·(m²·s)-1
8:00
9:00
10:00
12:00
13:00
14:00
16:00
CK
补红光
补蓝光
12.8c
16.3c
14.2b
15.7b
17.3a
12.0c
12.1a
13.8a
12..8a
8.5a
9.2a
8.9a
8.9a
9.6a
9.1a
9.2b
10.8a
9.4b
4.5a
5.2a
5.4a
由表1可知,补充红光和蓝光可以 。
②培养至30天时选择上数第6片功能叶(饲喂叶)套人薄膜叶室,注人等量14C混合气体,半小时后撤去叶室。7天后按照饲喂叶、上位果(饲喂叶上数第一个瓜)、上位叶(饲喂叶以上所有叶片)、上位茎(饲喂叶以上所有茎)、下位果(饲喂叶以下所有果实)、下位茎(饲喂叶以下所有茎)、下位叶(饲喂叶以下所有叶片)以及根系等8个部分分解植株,记录各部分的有机物干重,计算出1C同化物在各部分的分配量与分配率。实验结果如下表2。
表2补充红光与蓝光对饲喂7d后黄瓜植株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处理
喂叶
上位叶
下位叶
上位茎
下位茎
上位果
下位果
根
总量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K
279.9c
(31.4)
12.4c
(1.4)
3.4c
(0.4)
82.9c
(9.3)
29.6c
(3.3)
33.0b
(3.7)
447.2c
(50.2)
2.1c
(0.2)
890.5
(100)
补红光
478.2a
(27.9)
426a
(2.5)
14.1a
(0.8)
198.4a
(11.6)
92.4a
(5.4)
35.7b
(2.1)
838.4a
(48.9)
13.9a
(0.8)
1713.7
(100)
补蓝光
450.4b
(35.3)
23.1b
(1.8)
6.0b
(12.5)
159.7b
(12.5)
62.6b
(4.9)
89.4a
(7.0)
474.7b
(37.2)
8.9b
(0.7)
1274.8
(100)
注:CPM和CAP/%分别为14C同化物在各部分的分配量与分配率
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红光时,14C同化物在植株中的总量增加,但在饲喂叶本身分配比例减少,说明
。
补充蓝光增加了饲喂叶自身对光合产物的截留量,使得更多的光合产物保留在饲喂叶片中,判断依据为
。
(3)进一步将叶片切片置于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叶片单位细胞内的叶绿体个数及其超微结构,结果如下图。
注:1.CK 2.补红光 3.补蓝光 A.淀粉粒 G.基粒
由图可知,补充红光和蓝光都促进 增加。同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补充红光时黄瓜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及基粒片层厚度也明显增加。
(4)结合上述实验,为提高日光温室黄瓜产量提供合适的建议,并阐明理由。
17.(12分)为了寻找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研究人员从被Ds(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插入的拟南芥突变体库中, 筛选得到两个突变体(ovp1和eed1) 。
(1)突变体ovpl和eed1自交,将收获的种子用0.1%的HgCl2溶液消毒10分钟,然后用 洗涤。将处理好的种子接种于添加 的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十天后统计绿色苗和黄色苗的数量,结果如下表。
突变体植物
绿色苗
黄色苗
Ovpl
3326
3544
eed1
3736
1852
①在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绿色幼苗的DNA中含有 。
②ovp1和eed1自交后代中,绿色苗与黄色苗的性状比例分别为 ,由此推测ovpl可能为
突变体,eed1可能为 突变体。
(2)为了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组别
杂交亲本
子代中的绿色苗(株)
子代中的黄色苗(株)
1
ovp1(母本)×野生型(父本)
444
429
2
ovpl(父本)×野生型(母本)
0
600
3
eed1(母本)×野生型(父本)
336
307
4
eed1(父本)×野生型(母本)
321
326
①1组和2组杂交结果说明 。
②3组和4组杂交结果说明 。
(3)为了确定Ds片段的插入位置,科研人员提取突变体ovpl的基因组DNA,限制酶切割后用
连接,依据Ds片段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 ,进一步测定其碱基序列。
18.(13分)学习以下材料,完成(1)~(5)题。
细胞周期阻滞,细胞是否会走向衰老
细胞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生长、增殖、衰老和死亡几个阶段。衰老死亡的细胞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同时新生的细胞也不断从相应的组织器官生成,以弥补衰老死亡的细胞。细胞周期阻滞是细胞衰老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因此一些科学家将细胞衰老定义为DNA损伤和其他应激引起的不可逆的细胞周期阻滞。然而, 这一定义并不完善,例如,在年轻的有机体中,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虽然处在不可逆的停滞状态,但它们并不衰老,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以是年轻的,也可以是衰老的。
科学家假设:细胞周期阻滞而不抑制细胞的生长将会导致细胞衰老,即抑制细胞生长可以阻止细胞衰老。为验证该假设,科研人员利用动物血清(含有生长因子)和HT-p21细胞系(细胞合成的p21蛋白具有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HT-p 21细胞分为四组,实验处理分别为:(A)10%血清(serum),(B)10%血清+IPTG(可诱导p 21蛋白合成),(C)无血清+IPTG,(D)无血清(血清饥饿)。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1。
结果表明,在有无血清的情况下,IPTG均可通过诱导p21蛋白合成,导致细胞周期阻滞。
利用显微镜观察四组细胞形态时发现,B组的细胞肥大而扁平(细胞肥大是细胞衰老的标志),有明显的核仁,而其余三组细胞形态正常。将B组细胞放入不含IPTG,添加10%血清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结果大多数细胞保持衰老状态;然而在去除IPTG后,C 组细胞能够恢复正常表型。由此得出结论:在IPTG存在下,血清中生长因子是引起细胞衰老的必要条件。
后续研究发现,D组的HT-p21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经血清饥饿处理后都会处于静止状态(细胞不生长也不分裂),这与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低、TOR(生长因子可通过激活TOR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活性低等有关。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清和低浓度阿霉素(DOX,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 后,细胞中TOR活性升高,开始走向衰老。
总之,当TOR通路被激活,p21蛋白阻断细胞周期时,细胞就会发生衰老。(见图2)
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都是生物体的正常生命现象。TOR通路失活可能会延长生物体的寿命。事实上,胰岛素/TOR通路失活增加了从酵母到小鼠不同物种的寿命。TOR通路与许多年龄相关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肥大、骨质疏松症、Ⅱ型糖尿病、肥胖、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听力损失、良性和恶性肿瘤等。因此,药物抑制这一通路可以延缓甚至预防这些疾病。
(1)细胞衰老死亡与 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与正常细胞相比,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本文提到的 及教材中的 (各写出两点)。
(2)往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 。动物细胞还需要放入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有人认为细胞衰老就是细胞生长停滞。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4)请结合文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修改“细胞衰老”的定义。
(5) 结合所学知识和文中的信息,解释“TOR通路失活可导致生物体寿命延长”的原因。
19.(10分)下胚轴是植物幼苗阶段的核心器官之一,负责将幼嫩的子叶推出土壤表层,以进行光合作用。科研人员就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胚轴生长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
(1)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幼苗合成并响应BR,进而 幼苗下胚轴快速伸长,以寻找光源进行光合作用。幼苗见光后,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
(2)科研人员发现一种NF-YC蛋白缺失突变体(nf-yc突变体),与野生型(WT)相比,其幼苗的下胚轴在光照下可以继续生长,而在黑暗中,两者下胚轴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此实验结果说明:光照通过NF-YC蛋白下 胚轴的生长。
(3)为研究NF-YC蛋白和BR之间的调控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光下分别培养nf-yc突变体与野生型幼苗,检测BR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和BR含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 。
②光照下, 用BR合成抑制剂(BRZ)处理nf-yc突变体和野生型幼苗后,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BR处理,检测下胚轴长度,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 。
③综合上述信息,推测NF-YC可能还通过抑制植物 ,进而抑制下胚轴的生长。
(4)后续实验发现,NF-YCs通过与BR信号途径的负调控因子BIN 2蛋白结合,增强BIN 2自身磷酸化, 从而促进其稳定性,最终抑制BR信号途径。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请完善光照影响下胚轴生长的调节机制模型(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
20.(9分)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工程菌控制多细胞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尝试编程细胞的性能。
(1)RNA干扰(RNAi)是将目标基因反向引入到生物体内,使其产生的反义RNA和目标基因转录出 的结合,进而实现目标基因的敲降。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反向连接α启动子(可响应不同浓度的A物质的诱导),并导人到大肠杆菌体内,构建工程菌X1。
(2)秀丽隐杆线虫捕食细菌后通过在咽部研磨细菌并吸收细菌的内容物。其吸收的反义RNA将分布在整个线虫体内。用X1饲喂线虫,在A物质的诱导下,线虫的GFP表达会受到;调节A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线虫GFP基因的 。
(3)M基因和N基因分别是线虫体内控制脂肪积累和震颤的基因,若要利用上述的工程菌达到控制线虫的脂肪积累和震颤,工程菌中相关基因的设计应为 (β启动子、γ启动子分别响应B物质、C物质的诱导)。
A.β-M B.β-M(反向接人) C. γ-N
D. γ-N(反向接入) E.M-N
对线虫施加的诱导物为 。
a.B物质 b.C物质 c.B和C物质
(4)该项研究的应用价值是 。
21.(13分)过度放牧使呼伦贝尔草原牧草的年平均产量下降。为兼顾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选取样地,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物及群落特征的影响。
(1)草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不放牧时,调查草原中几种主要牧草的丰富度,科研人员 选择若干样方,结果如下。
禾本科
莎草科
菊科
其他
物种数目
30
25
10
5
由表可知,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中 可能是优势物种,这为研究牲畜捕食策略提供依据。
(2)科研人员根据单位面积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设定放牧强度,得到的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禁牧
轻度放牧
重度放牧
植株高度平均值
(cm)
第2年
25.77
17.55
13.72
第3年
22.52
18.89
16.65
盖度平均值(%)
第2年
60.83
8.33
9.17
第3年
62.50
70.83
47.50
植物的总物种数
第2年
33
37
31
第3年
37
36
28
注: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由表可知,随着放牧及强度的增加,牧草的平均高度 ,群落的 结构发生改变,推测牲畜优先取食植株禾本科(禾本科植株最高,莎草科次之,菊科及其它更低)。与禁牧比,轻度放牧盖度 ,可能的原因是 。而且物种数也增加,这为放牧程度的把控提供理论依据。
(3)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实验测定了放牧前后禾本科植株的平均高度及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机物量)的分配比。
①实验发现,放牧后禾本科植株平均高度逐年下降,从进化角度解释禾本科矮化的原因 。
②禁牧区和过度放牧区禾本科植株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机物量)的分配比如下图所示。
结果显示 ,禾本科的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 。
(4)综合以上研究,请你提出一条有利于促进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生物三模答案
一、选择题
1-5DDACC 6-10CBBBB 11-15CCDAA
16.(13分)
(1)类囊体膜(1分)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1分) 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2分)
(2)①提高黄瓜叶片光合速率(1分)
②补充红光促进光合产物向其它器官的运输能力(2分) 补充蓝光时,饲喂叶本身的14C 同化物分配率较对照组增加(2分)
(3)淀粉粒数和基粒数(1分)
(4)日光温室补充红光;日光温室补充红光增加了黄瓜叶片单位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及基粒数及基粒片层厚度,光合速率提高;促进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及向外运输,有利于黄瓜产量提高。(3分)
17.(12分)
(1)无菌水(1分) 卡那霉素(1分)
①Ds片段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1分)
②1:1、2:1(2分) 配子体致死(1分) 胚胎纯合致死(1分)
(2) ①ovp1为雄配子(花粉) 致死突变体(1分)
②eed1为隐性纯合胚胎致死突变体(1分)
(3) DNA连接酶(1分) 被Ds片段插入的基因(2分)
18.(13分)
(1)细胞生长增殖(新生细胞生长)(1分)细胞肥大而扁平,有明显的核仁(1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2分)
(2)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动物血清中含有一些动物激素和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2分) CO2恒温(1分)
(3)不支持,因为抑制细胞生长(处于静止状态)可以阻止细胞衰老。细胞衰老需要生长刺激, 当TO R通路被激活, p 21阻断细胞周期时, 细胞才会发生衰老。(2分)
(4)细胞衰老定义为在不影响细胞生长或存在生长刺激的条件下, DNA损伤和其它应激引起的的细胞周期停滞。(2分)
(5)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抑制TO R通路的活性, 既可阻止或延缓细胞衰老,还可以延缓甚至预防许多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从而导致生物个体的寿命延长。(2分)
19.(10分)
(1)促进(1分)
(2)抑制(1分)
(3)①NF-YC蛋白通过抑制BR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进而降低BR含量(2分)
②BR促进幼苗下胚轴生长,且对nf-yc突变体的促进作用更强(2分)
③对BR的响应(2分)(4)(2分)
20.(9分)
(1) mRNA(1分)
(2)抑制(1分) 表达水平(1分)
(3)BD(2分) ab(2分)
(4)通过改造工程菌实现对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在多细胞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具体机制、原核细胞与其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研究过程发挥作用,并有望称为人类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方法。(2分)
21.(13分)
(1)生物群落(1分) 随机(1分) 禾本科(1分)
(2)降低(1分) 垂直(1分) 增加(1分) 植株高度最高的禾本科牧草被一定程度取食后,较矮的莎草科及菊科等植物能得到充足的阳光,生长良好导致盖度升高(2分)
(3)①禾本科植物会发生变异,牲畜对禾本科高度的选择作用,导致禾本科中矮化相关基因频率增大。(1分)
②与禁牧区比,过度放牧区禾本科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比小,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比大。(1分)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2分)
(4)适量种植禾本科植物,适量放牧等(合理即可)(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北京精华学校高三3月月考 生物,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大兴精华学校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大兴精华学校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外泌体是细胞释放的膜性小泡,我国南方大面积栽培的水稻为灿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