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武汉专用)
必刷卷01——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武汉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卷01——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武汉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1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1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2023年中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1地 理(武汉专用)2023年武汉中考地理是《武汉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推行后进行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二年。今年的试卷结构仍然是20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5小空)组成。试卷的内容,试卷的难度。试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制,同时也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由于其主要目的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监测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以难度不会太高,以基础性知识考查为主。地理试题广泛选取生产实践、学习探索中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强调现实问题的解决。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四册书均有涉及,并且各册比例均衡,以识记性基础知识为主,例如日本建筑结构的特点、中东水资源缺乏的原因、长江“黄金水道”的含义、南方农业的特征。填空题主要关注近年国际与国内社会发展热点事件,以时政热点为载体进行考查,例如“一带一路”政策下雅万铁路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响应。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表述中,能够确证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卫星照片 D.地球是不透明的【答案】B【解析】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等,B正确。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地球是不透明的,均与地球的大小无关,ACD错误。故选B。2.某校七年级三班的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地图 ②湖北省交通旅游图 ③中国地图 ④武汉市地图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答案】C【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选项中的四幅地图的范围由大到小为:①世界地图、③中国地图、②湖北省交通旅游图、④武汉市地图,因此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为:①世界地图、③中国地图、②湖北省交通旅游图、④武汉市地图。故选C。3.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其原因是( )A.看不到陆地 B.地球表层“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C.水是生命之源 D.地球的质量七分是水【答案】B【解析】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其原因是地球表层“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排除ACD,故选B。4.根据如图,计算某地日平均气温是( )时刻2点8点14点20点气温(℃)714134A.8℃ B.9.5℃ C.13℃ D.6℃【答案】B【解析】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读图可知,该地当天日平均气温为:(7+14+13+4)÷4=9.5℃。故选B。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 )A.混血种人 B.黄种人 C.白种人 D.黑种人【答案】D【分析】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区域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故选D。6.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热温寒三带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东南西三面濒临大洋 D.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答案】A【解析】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热、温、寒三带,A正确;从南北半球看,赤道穿过亚洲,所以亚洲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B错误;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接壤,西不濒临大洋,C错误;从纬度来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A。7.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主要原因是( )A.日本多地震 B.传统文化影响 C.建筑成本低 D.该建筑冬暖夏凉【答案】A【解析】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可以减轻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故选A。8.俄罗斯的地势导致大多数河流( )A.自东向西流 B.自东北向西南流 C.自东南向东北流 D.自南向北流【答案】D【解析】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俄罗斯的地势特征导致大多数河流流向是自南向北流,如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都注入北冰洋。故选D。读“西亚气候类型图”,完成下题。9.西亚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降水少 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 C.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 D.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旱季降水少【答案】C【解析】西亚地区大部分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该地区水资源缺乏。故选C。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完成下题。10.可以从图中读出的有关澳大利亚人文方面的信息是( )A.袋鼠和绵羊是该国特有的动物 B.南回归线从国土穿过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绵羊不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A错误。南回归线从国土穿过,煤、铁资源丰富不是澳大利亚人文特征,B、C错误。故选D。11.下列有关美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B.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C.工农产品都出口,不需要进口 D.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答案】C【解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乳肉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很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美国需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农产品;美国的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BD不符合题目设问,故选C。12.南海诸岛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纬度位置看,南海诸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地球五带中的热带。故选A。13.一位网友结合各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简称的对应,不恰当的是( )A.①—藏 B.②—云 C.③—甘 D.④—澳【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①图所示的是西藏自治区,简称藏;②图所示的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③图所示的是山东省,简称鲁;④图所示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故选C。14.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交错杂居 B.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 C.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答案】C【解析】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A错误,C正确。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D错误。东南沿海地区也有少数民族,B错误。故选C。15.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下列叙述与其反映的特征最相符的是( )A.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B.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C.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比北方地区多 D.我国大多数地区雨热同期【答案】B【解析】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南北气候差异大的特点,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ACD错误,B正确。故选B。16.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其原因是长江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 )A.长度最长 B.流域面积最广 C.通航能力最强 D.水能资源蕴藏量大【答案】C【解析】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其原因是长江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货运量最大、通航里程最长,该河流的通航里程占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C正确。黄金水道主要说的是长江在航运方面的价值,ABD错误,C正确。故选C。17.造成“南稻北麦”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光照 C.热量 D.地形【答案】A【解析】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南稻北麦、南柑北苹、南蔗北菜(甜菜)的格局,其中造成“南稻北麦”的主导因素是降水。BCD错误,A正确。故选A。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题。18.“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答案】D【解析】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水果为柑橘,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因此南方地区有“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景观的描写。图示甲、乙、丙、丁分别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故选D。19.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B.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C.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枣等【答案】C【解析】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A错误,C正确。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B错误。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甘蔗等,而枣是北方地区的作物,D错误。故选C。20.内蒙古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设用地【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内蒙古高原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发展畜牧业,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入空格中。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印度尼西亚属于21 气候。生活在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的传统民居是22 ,该岛的主要粮食作物是23 。在此次峰会期间,中国好印度尼西亚两国元首共同观摩了雅万高铁试验运行,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印度尼西亚与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被称为“24 ”。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这说明25 。21.A.热带草原 B.热带季风 C.热带雨林 D.热带沙漠22.A.冰屋 B.高脚屋 C.窑洞 D.帐篷23.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马铃薯24.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区域贸易 D.文化交流25.A.国际竞争会越来越弱 B.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C.国家间经济独自发展 D.国际合作应逐渐加强【答案】21.C 22.B 23.A 24.B 25.D【解析】21.印度尼西亚位于马来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选C。22.由于气候湿热,生活在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的传统民居是高脚屋,故选B。23.由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所以该岛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A。24.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故选B25.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国际竞争会越来越强,故A错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未成为发达国家,故B错误;国家间经济合作应该共同发展,故C错误;在国际竞争越来越强的今天,为促进共同发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友好合作应逐渐加强,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武汉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武汉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武汉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3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武汉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