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浙江省台州地区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试卷

    2023年浙江省台州地区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试卷第1页
    2023年浙江省台州地区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试卷第2页
    2023年浙江省台州地区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试卷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浙江省台州地区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台州地区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浙江科学中考模拟卷(台州适用)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有关青春期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B.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
    C.遗精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及时治疗
    D.性器官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随意与异性交往
    2.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乙和肺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氧气
    D.a、b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3.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 NO3﹣ Na+ Cl﹣ B.CO32﹣ K+ Na+ SO42﹣
    C.Cu2+ OH﹣ Cl﹣ Ba2+ D.​Ag+ NO3﹣ Cl﹣ Na+
    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有机物燃烧生成CO2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
    C.用酚酞试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5.如图所示的各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B.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C.D.大功率用电器未加接地保护
    6.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咖啡因是一种纯净物
    B.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C.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7.我国古代有使用银针试毒,其原理为银遇到砒霜中的硫变成黑色的硫化银,化学方程式为2Ag+S=Ag2S。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佩戴安全头盔并扣好系带。如图。系带设计得比较宽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9.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图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看到的视野最亮(  )
    A.B.C. D.
    10.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11.下列各选项中四个术语分别表示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B.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C.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D.杠杆、省力杠杆、 等臂杠杆、费力杠杆
    12.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存储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3.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A B.B C.C D.D
    15.冰墩墩成了“天宫课堂”的“小助手”,图中男老师固定在原地将冰墩墩抛向女老师,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方向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匀速前进时受到了男老师对它的推力
    B.冰墩墩被抛出前没有惯性
    C.冰墩墩在“天宫”中的质量比在地面时小
    D.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在后退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
    16.国庆70周年之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过去40年间实现了稻谷增产8.5亿吨,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水稻对盐度变化极为敏感,常规水稻在盐、碱环境无法生长。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海水稻”研发,并取得亩产300kg以上的举世瞩目成果。

    (1)杂交水稻繁殖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耐盐碱水稻的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一定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普通水稻的细胞液浓度。
    (3)在耐盐碱水稻研究过程中,研究组成员从大量的普通水稻中确认了25个参试品种,然后又从25个参试品种中筛选出9个耐盐碱品种。这9个耐盐碱品种是普通水稻的遗传物质发生   的结果。
    17.“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可用来表述物质及其变化。
    请结合图示回答:

    (1)实验a中,金属R表面有固体物质析出,实验b中,锌表面有黑色固体物质析出。由此可知R、Zn、Ag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为   。
    (2)根据图c分析实验a中增加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实验b反应过程中,Zn2+、R2+和SO42-三种离子个数比可能是 。
    A.1:1:1 B.1:1:2 C.1:2:3 D.1:3:5
    18.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牛,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   焦。
    19.我市的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方便市民安全出行,我市出台了多项新举措。

    (1)今年我市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1.5万辆。部分达标汽车的尾气净化原理之一是:2NO+CO+H2=N2+X+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在市区繁华路段设置如图甲所示的LED指示牌,这种指示牌可以根据车流量改变通行信号,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状。若一个LED指示牌的额定功率为10瓦,正常发发光90秒消耗的电能是   焦
    (3)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市民关注交通法规和汽车性能。图乙是汽车的两种保险杠在模拟碰撞实验中内能增加的变化曲线图,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汽车安装A保险杠比B保险杠更安全的原因是:   。
    20.在观察“小鱼尼鳞内血液流动”和“血涂片”的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毛细血管是   (选填: “a”或“b”或“c”)。
    (2)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红细胞是红色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特点是:   。
    21.一只标有“6V 3.6W”的小灯泡和一个定值电阻“10Ω 0.5A”,通过它们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们并联接入3V的电路中,则电路的总功率为   W;若把它们串联在一个电路中,小灯泡允许的最大功率为   W,允许的最大电源电压为   V。

    22.下面是科学兴趣小组在学校展示的部分动物图片。

    (1)将图中所有生物分成C和ABDE两大类的依据是有无   。
    (2)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所以蜥蜴的受精方式是   受精(选填“体内"或“体外”)。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7题第1小题3分、第2小题6分,其余各题每空3分,共45分)
    23.为了确定某可燃性气体的成分是 H2、CO、还是它们的混合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实验。将该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A、B,发现 A 质量增加,B 中出现浑浊。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可燃性气体是   。
    (2)该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叶在29℃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毫克。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   。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   方。
    25.微生物菌肥是由一种或多种活性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等配置而成的生物肥料。某同学想要探究家中购买的微生物菌肥是否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发育、增加番茄产量,进行如下操作:
    Ⅰ查阅资料:微生物菌肥的主要功能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
    Ⅱ设计实验方案:选取阳光充足、面积相等、水分等条件状况基本相同的两块土壤,在一块上只添加普通商品肥料,另一块上只添加微生物菌肥,肥量与浓度均适宜,每块土地上种植1株番茄幼苗,待番茄结果结束后统计番茄结果数量……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菌肥中的淡紫拟青霉是真菌,其细胞结构与   (选填“酵母菌”或“乳酸杆菌”)类似;
    (2)设置土壤上施用普通商品把肥料种植番茄这组实验的作用是   ;
    (3)上述实验方案还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写出二条)
    26.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能造福人类,若滥用科技发明,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英国《卫报》曾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其中塑料袋“荣获”这一称号。实验小组为探究某塑料的元素组成,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实验用的塑料组成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几种。
    【实验Ⅰ】制取氧气:

    (1)若用一种黑紫色固体来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
    (2)【实验Ⅱ】探究塑料的组成元素:
    定性检测。

    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足量的试剂进行实验。通入足量干燥的O2,一段时间后,点燃G装置处的酒精灯,观察到   现象,得出塑料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3)定量测定塑料的组成元素。
    实验小组只将上述装置中的H装置换成装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在G装置中加入1.2克塑料,通入足量干燥的O2一段时间后,点燃G装置处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O2,测得H装置质量增加1.8克,I装置质量增加2.2克。实验小组同学由此得出结论:该塑料的组成元素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请你分析上述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27.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相关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简内的空气只能被小范围压缩。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体积有关”的猜想依据。
    (2)兴趣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请你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验器材:气球、细线、固定有滑轮的容器、冷水、热水、刻度尺、记号笔。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28、29 各8分,第30题5分,31题12分,32、33题11分)
    28.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储量丰富,热值高,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被称作“未来的能源”。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可燃冰开采不当,会对地球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如大规模的海底滑坡、大量甲烷逃逸到大气中等。甲烷气体进入大气会带来严重的   ,造成全球气温上升。
    (3)现普遍认为可燃冰的化学式是CH4·8H2O,请列式计算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最大的优质能源,可采可燃燃冰对我国能源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29.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会对物种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某森林中生存着冷杉、云杉卷叶蛾和一种特有鸟类。这种鸟的雏鸟只能以云杉卷叶幼虫蛾为食;云杉卷叶蛾的幼虫只以冷杉嫩芽为食。
    科学家们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对这三种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控制实验的环境温度,测定并记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冷杉开始萌芽、蛾幼虫和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以及冷杉嫩芽、蛾幼虫、雏鸟存在的日期,如图所示。发现气候变暖能显著提早冷杉开始萌芽和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对于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影响不大。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该森林内所有云杉卷叶蛾个体的总和是一个   ;
    (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属于   ;
    (3)若不考虑气候变化,该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可推测:随着气候变暖,该森林中这种鸟类的数量会   (选填“增多”或“减少”)。
    30.如图所示,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属杠杆的中央且可以随杠杆左右转动。点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两端分别悬挂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此时杠杆平衡,再将铁球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等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杠杆右端的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左端的铁球表面有气泡生成,且灯泡变亮的现象,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1.有一种电子秤的原理如图,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其中AO长20厘米,BO长5厘米,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F/牛
    0
    50
    100
    150
    200
    250

    电阻R/欧
    30
    25
    20
    15
    10
    5

    踏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电源电压为6伏。

    (1)重300牛的学生站在踏板上时,双脚与踏板的接触面积为0.04 米2,此时对踏板的压强为多少帕?
    (2)电子秤开机后,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瓦?
    (3)不损坏各电路原件的条件下,该电子秤所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   ,
    (4)电子秤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了保证秤量准确,则踏板触点B应向   方向移动。
    (5)当重400牛的学生站在踏板上时,通过压力传感器R的电流为多大?


    32.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1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g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g。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列式计算)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
    A.晶体没有干燥
    B.蒸发时液体飞溅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33.小宁制作了一个电路“黑箱”,如图甲所示,外部有a、b、c三个接线柱,内部电路由两个定值电阻连接而成。小宁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部分电路来研究箱内电阻的连接情况,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小宁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0.2A。
    ②把a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6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
    ③用导线把b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9A。
    (1)电源电压为   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
    (3)小宁制作的“黑箱”的内部电路图是   。

    (4)分别将ab、bc、ac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移动R的滑片,黑箱的电功率会随之变化,求此过程中黑箱的最小电功率与最大电功率之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答题。
    【解答】解: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A正确;
    B、青春期的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而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属于第一性征,B错误;
    C、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C错误;
    D、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但发育还不成熟,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随意与异性交往,会影响方方面面,不利于身心健康,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A、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A不符合题意。
    B、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甲内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丙内流的是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只是氧气增加,而营养物质并没有变化,C符合题意。
    D、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
    A、四种离子交换成分后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共存,故选项正确;
    B、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D、银离子和氯离子会结合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会往下沉,检验效果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会潮解和变质,应放入烧杯内再进行称量,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属于盐类,但是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石灰水是碱溶液,两者均能是酚酞试液变红,C不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岁,可用排水法收集,且气体从短管进,水从长管排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原则分析判断。
    【解答】A.用电器烧火后,应该先切断电源,再扑灭火灾,故A正确;
    B.不能在电线上晾晒衣服,以防触电,故B错误;
    C.不能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灯泡,故C错误;
    D.大功率用电器的外壳都是金属的,人体接触很容易触电,因此外壳应该接地保护,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式解题.
    【解答】A、只要有化学式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咖啡因的化学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C、茶叶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照作用的适应性表现,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根部吸收的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答】根据方程式 2Ag+S=Ag2S 可知,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故选A。
    8.【答案】D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头盔上的系带比较宽,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佩戴更舒适,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1]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物镜距离载玻片越近,视野越暗,同时物镜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即D中显微镜视野最亮;
    故答案为:D。
    10.【答案】D
    【解析】【分析】(1)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既可以成放大的实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实像;
    (2)“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根据此规律判断镜头焦距的变化。
    【解答】当人站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根据“物远像近小”可知,如果焦距不变,那么成像板应该靠近镜头;但是成像板到镜头的距离固定不变,只能增大焦距,才能达到成像清晰的目的,因此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故B错误;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如果焦距不变,那么成像板远离镜头;但是成像板到镜头的距离固定不变,只能减小焦距,才能达到成像清晰的目的,因此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或b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各知识点之间包含关系.
    【解答】A. 孢子植物包括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A正确;
    B. 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存在包含关系,但是和蛋白质之间是并列关系,B错误;
    C. 血管分为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C正确;
    D. 杠杆 有 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 三种,D正确.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态变化条件、特点、种类的掌握和应用,是热现象考查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基本规律。(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3)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二:降低温度,压缩体积;(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A、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故A错误;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故B正确;
    C、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故C错误;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用酒精灯对着土壤加热,一会儿闻到一股烧焦味,并有白烟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水分、空气、无机盐在加热时都没有烧焦味。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间的反应先后顺序及现象分析。
    【解答】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烧碱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沉淀要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时间后才发生,符合题意;
    B、稀硫酸与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一加入就会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镁和铝加入稀盐酸后,立即就会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不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解析】【分析】(1)对冰墩墩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根据质量的特性判断;
    (4)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解答】A.冰墩墩匀速前进时,男老师已经与它脱离,因此它不受男老师的推力,故A错误;
    B.冰墩墩被抛出前仍然有惯性,故B错误;
    C.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性质、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的位置不断向后改变,因此男老师在后退,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1)有性
    (2)大于
    (3)变异(不定向变异或基因突变)
    【解析】【分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
    (3)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解答】(1)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故杂交水稻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2) 耐盐碱水稻能够从溶液浓度较高的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而普通水稻是无法生长的,所以耐盐碱水稻的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普通水稻的细胞液浓度。
    (3) 从普通水稻中最后筛选出9个耐盐碱品种,而这9品种在耐盐碱性状上与其它的普通水稻的不同是因为变异形成的。
    故答案为:(1)有性;(2)大于;(3)变异
    17.【答案】(1)Zn>R>Ag(或Zn、R、Ag)
    (2)R2+
    (3)B;C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2)根据金属与盐反应时金属转化成离子,盐中金属离子转化成原子分析;
    (3)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分析。
    【解答】(1) 实验a中,金属R表面有固体物质析出,说明R的活动性大于银,实验b中,锌表面有黑色固体物质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R,则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Zn>R>Ag ;
    (2)图c中R与硝酸银反应,R转化成离子,银离子转化成原子,溶液中增加了 R2+ ,减少了银离子;
    (3) 实验b反应过程中,若反应恰好完全则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锌,若锌少量,则溶液中溶质为ZnSO4和RSO4,由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可知, Zn2+、R2+和SO42-三种离子个数比可能是1:1:2或 1:2:3 ;
    故答案为:(1) Zn>R>Ag ;(2) R2+ ;(3)BC。
    18.【答案】(1)D
    (2)推力大于重力
    (3)4.888×105
    【解析】【分析】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1)A、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55℃,地球的平均温度20℃左右,故A正确;
    B、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故B正确;
    C、火星大气含氧量为0.15%,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所以火星大气含氧量比地球低;故C正确;
    D、火星大气中没有液态水,所以不存在雨雪天气;故D错误;
    (2) 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减速过程中,所以其反方向的推力要大于其自身重力;
    (3) 在t2~t4时段,着陆巡视器下降了100m,所以重力做功为:W=Gh=4888N×100m=488800J;
    故答案为:(1)D;(2)推力大于重力;(3) 4.888×105 .
    19.【答案】(1)CO2
    (2)900
    (3)发生碰撞时,A保险杠可将更多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分析】(1)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2)已知功率和时间根据公式W=Pt计算消耗的电能;
    (3)保险杠的作用就是吸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剩余的机械能越少,对行人造成的损害越小,就越安全。

    【解答】(1)根据 2NO+CO+H2=N2+X+H2O得到:2N+3O+1C+2H=2N+2H+O+X,那么X肯定由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即为CO2;
    (2)正常发光90s消耗的电能为:W=Pt=10W×90s=900J;
    (3)根据图乙可知,当碰撞前的机械能相同时,A保险杠将机械能转化成的内能多,剩余的机械能少,因此汽车安装A保险杠比B更安全。

    20.【答案】(1)b
    (2)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写出其中半句即得分)
    【解析】【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1)图甲中a静脉、b毛细血管、c动脉。毛细血管是 b。
    (2)图乙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21.【答案】2.4;1.5;8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通过灯泡和电阻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IL计算出总电流,最后根据P总=U总I总计算总功率;
    (2)比较它们的额定电流,串联时通过电流的最大值就是其中较小的额定电流,然后根据图像确定对应的电压值,根据U总=U+UL计算出最大电压,根据PL=ULIL计算灯泡的最大功率。
    【解答】(1)当电源电压为3V时,二者并联,
    那么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A,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3A;
    则总电流为:I总=I+IL=0.5A+0.3A=0.8A;
    此时总功率为:P总=U总I总=3V×0.8A=2.4W。
    (2)根据图像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6A,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5A,
    则串联时最大电流为0.5A;
    此时灯泡的电压为3V,定值电阻的电压为5V;
    那么允许的最大电压为:U总=U+UL=3V+5V=8V;
    此时灯泡的最大功率为:PL=ULIL=3V×0.5A=1.5W。
    22.【答案】(1)脊椎骨(脊柱)
    (2)体内
    【解析】【分析】1.恒温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是指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
    3.五类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如下:
    鱼类:生活在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 体表有鳞片覆盖,用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爬行类:生活在陆地上,头部后面有颈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鸟类:生活在陆地,能飞行 体表羽毛,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哺乳类:生活在陆地上,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1)将图中所有生物分成C和ABDE两大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骨(脊柱)。
    (2)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所以蜥蜴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23.【答案】(1)H2 和 CO 的混合物
    (2)2H2+O2点燃__ 2H2O 2CO+O2点燃__ 2CO2
    【解析】【分析】根据浓硫酸吸水性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 该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A、B,发现 A 质量增加,说明有水生成,B 中出现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1)由反应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可知,该可燃性气体是 H2 和 CO 的混合物 ;
    (2) 该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点燃__ 2H2O 2CO+O2点燃__ 2CO2 。
    故答案为:(1) H2 和 CO 的混合物 ;(2) 2H2+O2点燃__ 2H2O 2CO+O2点燃__ 2CO2 。
    24.【答案】(1)9
    (2)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3)上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均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暗处理时,只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有机物,光照时进行光合作用依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增加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暗处理消耗有机物量与光照时消耗有机物量的总和
    (2)图乙中,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
    (3)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降低,酶的活性会降低,直接影响有酶参与的胜利活动
    【解答】(1)有机物增加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暗处理消耗有机物量与光照时消耗有机物量的总和。29℃时,暗处理消耗有机物为3毫克,光合作用后有机物增加量为3毫克,故光合作用共产生9毫克的有机物
    (2)b点含义是29℃时,该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3)27℃时,暗处理消耗有机物是1毫克,即27℃时植物的呼吸作用比29℃植物呼吸作用要若,即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少,故在a上方
    故(1)9(2)29℃时,该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3)上
    25.【答案】(1)酵母菌
    (2)形成对照
    (3)每块土地上种植1株番茄幼苗不妥;两块土壤中添加的肥量需要相等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又叫对照比较实验或单一变量实验,是探究实验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有何影响,处理意义(究果)或作用(析因)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真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1)青霉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菌肥中的淡紫拟青霉是真菌,其细胞结构与酵母菌类似;
    (2)设置土壤上施用普通商品把肥料种植番茄这组实验的作用是作对照;
    (3)本实验方案中,每块土地上种植1株番茄幼苗 ,存在不妥,因为这样实验结果会存在极大的偶然性; 在一块上只添加普通商品肥料,另一块上只添加微生物菌肥,肥量与浓度均适宜, 这里还应该添加 两块土壤中添加的肥量需要相等的条件;
    故答案为:(1) 酵母菌 (2) 形成对照 (3) 每块土地上种植1株番茄幼苗不妥;两块土壤中添加的肥量需要相等
    26.【答案】(1)AD
    (2)H 装置中白色粉末变蓝,I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不合理,澄清石灰水浓度低,CO2吸收不完全,导致碳的质量测量值偏小
    【解析】【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制氧气时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较向上排空气法纯净分析;
    (2)根据碳、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的微溶性分析。
    【解答】(1)用黑紫色固体制取氧气,说明是选择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故选D;
    (2) 塑料的元素组成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则燃烧时会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观察到H 装置中白色粉末变蓝,I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因澄清石灰水浓度低,CO2吸收不完全,导致碳的质量测量值偏小,所以该实验结论不合理。
    故答案为:(1)AD;(2)H 装置中白色粉末变蓝,I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不合理; 澄清石灰水浓度低,CO2吸收不完全,导致碳的质量测量值偏小 。
    27.【答案】(1)③
    (2)①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②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③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④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比较两次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⑤改变水面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解析】【分析】(1)分析题目描述的信息,确定其中影响气压的因素即可。
    (2)探究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气体的质量和体积相同而改变温度。将气球内装入空气然后扎紧,就可以保证气体的质量相等。将气球浸没在水中,当水面所对的刻度不变时,则水的体积与气球的体积之和不变,也就是气体的体积不变。水的温度改变,那么气球中气体的温度就会发生变化;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大,说明气球所在的深度越大,即气球内气压越大,据此设计实验即可。
    【解答】(1)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阳光下温度高,因此猜想气压与温度有关;
    ②篮球充气越多,里面气体的质量越大,越不易被压扁,说明压强越大,因此猜想气压与质量有关;
    ③密封在针简内的空气只能被小范围压缩,“小范围”即气体的体积变化小,因此猜想气压与体积有关,故选③。
    (2)实验步骤为:
    ①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②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③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④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比较两次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⑤改变水面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28.【答案】(1)3:1
    (2)温室效应
    (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CH4·8H2O×100%=1260×100%=7.5%
    (4)A;C
    【解析】【分析】(1)化学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能反映元素的质量比;(2)甲烷气体对环境的影响;(3)化学式能表示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关系,可以通过化学式求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4)专家意思是可燃冰试开采虽然成功了,但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解答】(1)根据甲烷化学式CH4可计算C、H元素的质量比,C:H=12:4=3:1;(2)甲烷是温室气体之一,甲烷大量逃逸会带来严重的温室效应;(4)A是不宜开采的证据支持专家的观点;B是在讲可燃冰巨大的利用价值不支持专家不宜大规模开采的观点;C指出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支持专家不宜开采的观点;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话中含义我国开采可燃冰技术领先不支持专家不能大规模开采的观点;E讲了可燃冰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不支持专家的观点。AC支持专家的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1)3:1;(2)温室效应;(4)AC
    29.【答案】(1)种群
    (2)生产者
    (3)自动调节
    (4)减少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1)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因此该森林内所有云杉卷叶蛾个体的总和是一个种群。
    (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3)若不考虑气候变化,该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可推测:随着气候变暖,发现气候变暖能显著提早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早于冷杉开始萌芽,随着冷杉内芽数量减少,蛾幼虫的数量随之减少,因此该森林中的鸟类的数量会随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故答案为:(1)种群 (2)生产者 (3)自动调节 (4)减少
    30.【答案】铁球与左端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铁球逐渐溶解而变小,而溶液的密度则会因铁的溶解而增大,所以左边铁球将上升;铁球与右端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红色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使铁球质量增大,而溶液密度减小,所以右端铁球将下沉;根据杠杆平衡原理,金属滑片会向右偏转,导致电阻 R 减小,根据I= UR 知电流增大,灯泡变亮
    【解析】【分析】①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解释气泡和右端铁球表面红色物质的成因;
    ②注意分析反应后溶液密度的变化,进而确定铁球受到浮力的变化,根据F拉=G-F浮力分析左右两端杠杆受到拉力的变化,从而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
    ③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变化,进而得到灯泡变亮的成因。
    31.【答案】(1)P=F/S=300N/0.04m2=7500Pa
    (2)P=U2/R=(6V)2/30Ω=1.2W
    (3)80kg
    (4)左
    (5)F1·L1=F2·L2
    FA×0.2m=400N×0.05m
    FA=100N
    查表得,当FA=100N时,R=24Ω
    I=U/R=6V/24Ω=0.25A
    【解析】【分析】(1)该同学对踏板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公式p=FS计算对踏板的压强;
    (2)根据表格确定压力为0时传感器的电阻,然后根据公式P=U2R计算传感器消耗的电能;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的最大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传感器的最小电阻,利用表格确定杠杆上A点受到的压力,最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称量的最大质量。
    (4)电压降低,电流表的示数就会减小,那么实际相同的体重读出的示数就会偏小。为了保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就要增大传感器的电阻。根据表格可知,就要增大A点的压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OA=F踏×OB可知,OA和人产生的压力FB不变,要增大FA就必须增大OB,即踏板向左移动。
    (5)首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A点对传感器的压力,然后根据表格确定传感器的电阻,最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通过传感器的电流。
    【解答】(1) 此时对踏板的压强:P=F/S=300N/0.04m2=7500Pa ;
    (2) 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消耗的电功率:
    P=U2/R=(6V)2/30Ω=1.2W ;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可知,通过传感器的最大电流为0.6A;
    那么传感器的电阻为:R=UI=6V0.6A=10Ω;
    根据表格可知,此时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20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F1·L1=F2·L2
    200N×0.2m=F2×0.05m
    解得:F2=800N;
    那么该电子秤的最大称量为:m=Gg=800N10N/kg=80kg.
    (4)电子秤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了保证秤量准确,则踏板触点B应向左方向移动。
    (5)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F1·L1=F2·L2
    FA×0.2m=400N×0.05m;
    解得:FA=100N;
    查表得,当FA=100N时,R=24Ω;
    通过压力传感器的电流I=U/R=6V/24Ω=0.25A。
    32.【答案】(1)漏斗
    (2)解:设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为x。
    KCl+AgNO3=
    AgCl↓+KNO3
    74.5
    143.5
    x
    14.35g
    74.5x = 143.514.35g ,x=7.45g,
    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7.4510g ×100%=74.5%。
    (3)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硝酸钾质量是y。
    KCl+AgNO3=
    AgCl↓+
    KNO3
     
    143.5
    101
     
    14.35g
    y
    101y = 143.514.35g ,y=10.1g,
    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10g-7.45g+10.1g=12.65g。
    (4)B;C
    【解析】【分析】(1)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分析;
    (2)根据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氯化钾质量分析;
    (3)根据氯化银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硝酸钾的质量分析;
    (4)根据操作过程中造成硝酸钾质量减小的原因分析。
    【解答】(1)过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4) 晶体没有干燥会使所得晶体质量大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A错误;蒸发时液体飞溅会使所得晶体质量小于理论值,B正确;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会使晶体质量小于理论值,C正确;
    故答案为:(1)玻璃棒;(2)74.5%;(3)12.65g;(4)BC。
    33.【答案】(1)9
    (2)30
    (3)C
    (4)解: P最大= U总2Rac=(9V)215Ω =5.4W
    Pac最小=Iac2·Rac= (9V15Ω+30Ω)2 ·15Ω= 0.6W
    Pab最小=lab2·Rab= (9V30Ω+30Ω)2 ·30Ω= 0.675W
    Pbc最小=Ibc2·Rbc= (9V45Ω+30Ω)2 ·45Ω= 0.648W
    P最小P最大=0.6W5.4W=19
    【解析】【分析】(1)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阻器接入阻值为0,所以电压表示数即为电源电压,即可求出电源电压;
    (2)把a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6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利用R=ΔUΔI求出接入电阻;当滑片在最左端时,滑片接入阻值为0,Rac两端电压为9V,求出最大电流;当滑片在最右端时,滑片接入阻值为最大R,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6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求出此时的对应电压和电流,然后算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3)通过三次不同方式的接入判断四个选项;
    (4)当接入ac,滑片滑到最左端时,此时电路的电压最大而电阻最小,则功率最大;当变阻器全部接入,并与任意两点之间的电阻串联时,根据P=I2R分别计算出黑箱的最小功率,然后比较,最终计算出对应的比值即可。【解答】(1)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0.2A。
    此时电阻器接入阻值为0,所以电压表示数即为电源电压9V;
    bc接入的阻值Rbc=U1I1=9V0.2A=45Ω;
    (2)把a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6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
    ac内阻值Rac=ΔUΔI=6V0.4A=15Ω;
    当滑片在最左端时,滑片接入阻值为0,Rac两端电压为9V,
    电流Iac=URac=9V15Ω=0.6A;
    当滑片在最右端时,滑片接入阻值为最大R,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6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
    故电压表示数为9V-6V=3V,
    电阻两端电压UR=U-UV=9V-3V=6V,
    电流I=0.6A-0.4A=0.2A;
    则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URI=6V0.2A=30Ω;
    (3)当接bc时,Rbc=45Ω,故B错误;
    当接ac时,Rac=15Ω,故A错误;
    ③用导线把b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9A。
    则Rab=U2I2=9V0.9A=10Ω,故D错误,C正确。
    故选C。

    相关试卷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中考真题: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中考真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本卷中g取10牛/千克,大熊猫最爱吃竹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复习模拟卷+: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复习模拟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书生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书生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科学试卷,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