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1力学(质量和密度、机械运动)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1力学(质量和密度、机械运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1力学(质量和密度、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1.(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对下列生活中的事例,判断错误的是( )A.“小王比小李胖”是指小王的体重一定大于小李的体重B.“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C.用手机上网时,不能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D.大功率家用电器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否则漏电时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2.(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实现北斗导航系统全球覆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间的信息传递采用光纤传送C.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D.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3.(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4月,海南舰在三亚某军港交接入列。海南舰作为海上大型作战平台,备受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南舰在海面静止时,甲板上的飞机起飞后,受到的浮力不变B.在加速靠近海岛的过程中,船舱内的坦克相对于海岛是静止的C.舰船电力由柴油发电机提供,发电机原理跟家用电风扇原理相同D.因流速大压强小,两军舰在海上并列航行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4.(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5.(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的学科。作为初三学生的你,对与自身相关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最切合实际的是( )A.身高约16.5cm B.正常体温约42℃C.质量约50kg D.1min脉博跳动约20次 二、填空题6.(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站在水平面上的建筑工人竖直拉着绳,通过滑轮组将540N的重物在5s内匀速提升1m。已知工人重600N,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m2,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重物被匀速提升过程中,绳自由端的速度为______m/s, 人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若用该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更重的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随着我市城市化步伐加快,计划建两条电气化城市轻轨。其中一条是泸州客运中心到泸州南站,里程大约24km,设计列车运行时间24min,则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km/h;列车运行时将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列车减速进站时,其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即将建成通车,据了解泸州乘高铁经内江到成都大约需要84min。其中泸州至内江约130km,按照设计速度250km/h运行,泸州到内江列车大约需要______h。内江至成都约150km,从泸州经内江到成都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km/h。某牵引力为9×104N的动车组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速度为216km/h,则该动车组的输出功率为______W。9.(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m。奋斗者号在加速下潜过程中浮力______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潜到1.0×104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强,归功于我国最新研制的钛合金材料,该合金密度为4.5g/cm3,假如有9×103kg该材料,其体积为______m3(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10.(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辆纯电动公交车正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公交车所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以路面为参物,驾驶员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即将到达前方公交车站,会播放相应提示语音,这是通过声音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三、实验题11.(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小明在家庭实验室里对一方形物块的密度进行探究。(1)他先将物块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感觉比较轻;再将物块放入水中,发现能漂浮在水面且不吸水,从而表明了该物块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2)他从家庭实验室找来烧杯、量筒、记号笔、足够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细针,来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将物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用记号笔在烧杯水面处作标记A;②用细针将物块全部压入水中,用记号笔在此时烧杯水面处作标记B,如图乙所示;③从水中取出物块,在量筒中倒入90mL的水;④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至标记A处,此时量筒内剩余水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由此可计算出该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⑤继续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至标记B处,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40mL,由此可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3)小明反思其探究过程,在确认读数准确的情况下,从水中取出物块会带出少量水,导致测得物块体积___________,质量_____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A【详解】A.人的体重和质量成正比,而质量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以及密度有关,“小王比小李胖”只能说明小王比小李的体积大,我们不能由此来判断质量的关系,所以也不能判断他们体重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B.“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手机上网时,有很多链接是不安全的,所以不能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大功率家用电器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因为大功率电器工作时,通过电路的电流较大,漏电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详解】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B.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间的信息传递采用电磁波传送,故B错误;C.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C错误;D.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运动的方向随时在改变,故运动状态随时在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3.D【详解】A.海南舰在海面静止时,甲板上的飞机起飞后,海南舰的重力减小,由于海南舰漂浮在海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因此受到的浮力变小,故A错误;B.在加速靠近海岛的过程中,船舱内的坦克相对于海岛的位置越来越近,故坦克是运动的,故B错误;C.舰船电力由柴油发电机提供,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跟家用电风扇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不相同,故C错误;D.因流速大压强小,两军舰在海上并列航行时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会产生使军舰互相靠近的压力,因此两军舰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故D正确。故选D。4.C【详解】A.由图像可知,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甲乙两物体都在加速运动,故A错误;B.t1~t2时间内,乙同学运动的速度大于甲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是相对运动的,故B错误;C.0~t3时间内,甲同学运动的速度始终小于乙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运动的路程,运动相同时间,速度小的甲运动的路程小,故C正确;D.t4时刻甲、乙同时到达终点,此时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A.初三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B不符合题意;C.初三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C符合题意;D.人的脉搏1min搏动大约70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 0.4 7×103 变大【详解】[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绳自由端的速度为[2]因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则人对绳的拉力为以人为研究对象,受重力、绳的拉力、地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则人对地的压力为人对地面的压强为[3]由知若用该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更重的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7. 60 电 减小【详解】[1]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2]列车是电气化城市轻轨,所以列车运行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列车减速进站时,速度减小,质量不变,所以其动能减小。8. 0.52 200 5.4×106【详解】[1]从泸州到内江列车需要的时间[2]内江到成都所需时间从泸州经内江到成都的总路程s=s1+s2=130km+150km=280km则全程平均速度[3]该动车组的输出功率P=Fv1=9×104N×216×m/s=5.4×106W9. 小于 1.03×108 2【详解】[1]奋斗者号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加速下潜,则浮力小于重力。[2]下潜到1.0×104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3]合金块的密度合金块的体积10. 二次 运动 信息【详解】[1]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我们使用的电能是通过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2]驾驶员随公交车一起向前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驾驶员是运动的。[3]声音能传递信息、传递能量,播放的提示语音是信息,这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11. 小于 50 40 0.8×103 偏大 偏大【详解】(1)[1]由题意可知,物块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即F浮=G物,所以,因为漂浮,所以,即可得:。(2)[2]根据丙图可知,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50mL。[3]由题意可知,标记A处是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时水面的高度,现将物块拿出,往烧杯中加水至A处,则加入水的体积就是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时排开水的体积,量筒中原有90mL的水,加入烧杯中后还剩50mL,所以加入水的体积为即可得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时排开水的体积为根据漂浮状态可求出物块的重力为再根据G=mg可得,物块的质量为[4]由题意可知,标记B处是物块处于浸没状态时水面的高度,现将物块拿出,两次往烧杯中加水至B处,则共加入水的体积就是物块处于浸没状态时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物块的体积,量筒中原有90mL的水,两次加入烧杯中后还剩40mL,所以加入水的体积为即可得物块的体积为根据密度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为(3)[5]在确认读数准确的情况下,从水中取出物块会带出少量水,会导致从量筒中加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偏大,即会导致测得物块的体积偏大。[6]物块的质量我们是通过漂浮状态时F浮=G物计算出来的,若从水中取出物块会带出少量水,会使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时排开水的体积偏大,根据可得,会使浮力偏大,即会使物块的重力偏大,再根据G=mg可得,会导致物块的质量偏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1力学(质量和密度、机械运动、运动和力),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1力学(质量和密度、机械运动、运动和力),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1力学(质量和密度、机械运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