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三章 第一节
【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20分钟 总分:42分
[知识点1:环境安全问题的表现。知识点2:环境安全问题的影响及成因。知识点3:环境安全的应对措施]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某村落的一处池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据此完成第1~2题。
1.造成该池塘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源是( )
①工业废水 ②生活污水 ③农业废水 ④酸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该池塘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后果是( )
①破坏水生生态环境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抽水灌溉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第2题,酸雨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致。
[知识点2]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6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5月6日8时全国沙尘暴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4.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①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②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③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④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沙尘暴范围,联系周围沙源地分布,可推知沙源应来自其西北方向的蒙古以及我国内蒙古西部沙漠地区。第4题,扬尘、沙尘暴天气中沙尘粒径较大,加剧大气污染,同时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知识点2]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此完成第5~6题。
5.据卫星传回的全球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浓度很高,这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区( )
A.大量使用氮肥有关 B.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辆有关 D.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
6.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使用量较多的国家,若无机氮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
A.抑制海水水面蒸发 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 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欧洲和北美洲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机动车数量多,汽车尾气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第6题,大量含氮污水排入近海,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知识点3]灰水足迹是指以自然本底浓度和现有的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将一定的污染物负荷吸收和同化所需的淡水体积。下图为1998—2013年全国各类灰水足迹变化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
A.农业结构的调整 B.国家政策的实施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8.针对当前我国灰水足迹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 ②推广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制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③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进灌溉技术 ④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对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7.B 8.D
【解析】第7题,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是农业部门的灰水足迹明显减小,说明需要稀释的农业污染减小。据图可知,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农业灰水足迹都呈上升趋势,这种情况一般是强有力的外来干预造成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意识增强不可能只见效一年,该段时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政策导向所致,故选B项。第8题,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会导致东部污染加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知识点1、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93—2005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材料三 下图示意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材料四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1)简述2000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4分)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为减轻或预防水污染,该地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8分)
【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的)。
(2)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生活污水排放增多;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兴建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农业污染防治(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废水回收利用;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污水达标排放;限制高污染行业(工业)发展;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或提倡无磷洗涤剂);集中处理城市有毒垃圾,减少对水体污染;恢复或增加城市湿地,提高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
【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
时间:20分钟 总分:37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人地协调观]读某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第1~2题。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①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能见度降低 ②臭氧层空洞 ③光化学烟雾污染加剧 ④酸雨频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国要解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C.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煤炭等常规能源 D.增大绿化用地面积,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增加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的产生;排放的氮氧化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臭氧层空洞主要与氟氯烃的使用有关。第2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等。A、C、D三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故选B项。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黑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简图,完成第3~4题。
3.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陡坡修筑梯田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工业规模扩大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4.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④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黑河是我国内流河,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主要与其上游水资源利用不当有关。第4题,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上游可推广节水灌溉;中游可建设河流防渗工程,减少水资源流失;可对全流域用水进行统一管理,进行水资源统一调配。下游修建平原水库,会加速干旱区水资源流失,该措施不可行。
[综合思维]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重要的环保议题。下图反映了9月份30° S~80° 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据此完成第5~6题。
5.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在各纬度均出现递减
C.在高纬度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增加而增加
6.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减少 B.全球降水量减少
C.平流层气温降低 D.地面散失热量减弱
【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臭氧总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高纬度递减明显,在中纬度的偏低纬度没有递减;臭氧总量与大气CO2浓度没有相关性。第6题,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太阳紫外线增加;臭氧总量减少,使全球降水量有的地区减少,有的地区增加;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辐射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平流层气温降低;臭氧总量减少,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地面吸热更多,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增强,地面散失热量增强。
[综合思维]7.(2020年河北秦皇岛期末)现代战争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战后科学家发现不少生物体发生了变异,甚至在人群中大量出现癌症、败血病的患者。引起这些变异的是贫铀炸弹产生的( )
A.激光 B.射线
C.微波 D.有害化学物质
【答案】B
【解析】贫铀炸弹中的铀属放射性元素,它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强电磁波即射线,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易使人患癌症,B项符合题意。铀在衰变过程中不会产生激光、有害化学物质,且激光不会致癌,排除A、D项。微波对人类影响不大,不会致癌,排除C项。
[综合思维]读反映某生态问题的图片,完成第8~9题。
8.图片反映的生态问题是( )
A.滥伐森林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9.若图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将会产生的后果有( )
①林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臭氧层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8.A 9.D
【解析】第8题,图中显示的是滥伐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A项正确。第9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若我国江南地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①②③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2018年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码头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漏,69.1吨碳九漏入近海,造成大面积污染。碳九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一经接触或吸入,会引起眼、鼻、喉和肺部刺激,诱发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脱脂;如食用被碳九污染过的动植物海产品,可能有中毒风险。碳九泄漏后会迅速铺满水面,使区域生物缺氧死亡。事件发生后,当地迅速完成碳九泄漏海域清理工作。在国家和省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泉州市委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对此次泄漏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开展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做好生态修复。
(1)此次碳九泄漏事故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
(2)碳九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影响人体健康?(6分)
【答案】(1)造成大气污染、海洋(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对污染海域造成严重生态破坏,使海洋生态环境受损。
(2)吸入被碳九污染的大气;身体接触碳九污染物;食用被碳九污染过的动植物海产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