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20)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20)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第1页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20)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第2页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20)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20)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20)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配套新教材】(20)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I卷(选择题48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读“森林的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  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 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3.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吻合的是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
    4.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目前世界上仍有许多资源出现了短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铁矿、塑料 B.石油、农药 C.煤炭、化肥 D.原始森林、地下水
    6.下列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均是自然资源
    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再受资源的限制
    C.自然界中非可再生资源的总量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不断增加
    D.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
    7.我国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并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发展科学技术开发地球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在2017年3月18日这一天午后丹麦风力发电量为3551兆瓦而当时丹麦全国的电力需求为3452兆瓦多余的电力向挪威、瑞典出口。丹麦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完整的风电产业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丹麦大规模发展风电产业的原因是  
    风力资源丰富
    风力发电成本低于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储量不足
    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资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丹麦利用风力发电风机的受风面多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10.与丹麦相比中国青藏地区发展风电产业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贫乏距电力消费市场远 B.风力资源贫乏土地资源短缺
    C.基础设施差距电力消费市场远 D.土地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较差下表示意甲、乙两种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四川新疆山西☆☆☆☆☆☆☆☆☆☆☆☆☆☆☆☆ 11.下列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 D.森林锐减
    12.甲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 B.纬度较高 C.降水量少 D.土壤贫瘠
    13.为治理乙环境问题广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改进耕作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图中反映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B.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C.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无因果关系D.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15.图中反映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 C.技术问题 D.资源问题16.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B.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发展问题出现的,其实质就是发展问题D.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共同努力卷(选择题5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收益。某研究课题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分为若干类型,为每种土地利用的每种服务赋予单位面积的价值,求和可得出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材料二 下表示意某年我国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下图为某年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图。一级类型二级类型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河流湖泊荒漠供给服务食物生产0.330.431.000.360.530.02原材料生产2.980.360.390.240.350.04调节服务气体调节4.321.500.722.410.510.06气候调节4.071.560.9713.552.060.13水文调节4.091.520.7713.4418.770.07废物处理1.721.321.3914.4014.850.26支撑服务保持土壤4.022.241.471.990.410.17维持生物多样性4.511.871.023.693.430.40文化服务提供美学景观2.080.870.174.694.440.24合计28.1211.677.9054.7745.351.391)比较农田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差异。(6分)2)简述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特征。(4分)3)为提升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简述其可采取的措施。(3分)18.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这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羊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草原也是一片绿色净土,不仅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牧草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同时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分别指出呼伦贝尔草原的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和调节服务功能。(8分)2)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说明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保护草原自然环境才能使其支撑服务不出现问题。(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丹麦的风电技术、设备制造和运营方式全球领先,2014年丹麦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已达到39.1%,政府计划将来还要进一步发展风电产业。除了陆地,丹麦还在附近海域建立了大量风电场。如图示意“丹麦海上风电场分布状况”。1与陆上相比海上风电场的优势。4分)
    2判定丹麦海上风机风叶朝向并说明理由。3分)
    3分析丹麦在大力建设风电场的有利条件。4分) 20.2007年夏季,太湖(下图)水质恶化导致大面积蓝藻爆发,引发无锡市的水危机。20078月以来,无锡市试行“河长制”,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河湖水质逐渐改善。201612月,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多级河长体系,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下表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入河()总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4分)年份(下降)化学需氧量(万吨)氨氮(万吨)总磷(万吨)总氮(万吨)200585.059.181.0414.16201039.195.940.7711.225年下降25.86%48.04%24.14%4.36%1)分析太湖流域无锡市实施“河长制”的原因。(6分)2)面临如此严重的水危机问题,说出如果你是太湖流域某河长,应该采取的措施。(8分)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B2.C
    解析: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
    2.城市园林的主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我国西北地区防护林带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热带沿海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答案:3.B4.D
    解析:3.这四个模型分别符合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
    4.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答案:5.D6.D7.B
    解析:5.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属性(人类可以利用)二者缺一不可。塑料、农药、化肥不具备自然属性ABC项错误原始森林、地下水属于自然资源D项正确。
    6.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均来源于自然界但它们不一定都是自然资源A项错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受资源的限制相对减小并非不受限制B项错误。非可再生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总量不会增加C项错误。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D项正确。
    7.我国是人口大国为了缓解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B项。答案:8.A9.B10.C
    解析:8.本题考查知识点是:风力发电。风力为新能源其发电成本要高于常规能源错误丹麦地区处于盛行西风带风力资源丰富而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再加上丹麦常规能源匮乏因此丹麦大规模发展风电产业。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本题考查知识点是:丹麦盛行风向。丹麦地处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因此风机受风向多朝向西南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本题考查知识点是:青藏地区和丹麦比较。中国青藏地区由于地形地势原因人口分布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距离电力消费市场远。青藏地区风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1A12.C13.B
    解析:11.甲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说明这种环境问题分布较广又因为该环境问题在山西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故判断其可能为水土流失。乙环境问题在广东的危害程度最高在四川的危害程度较高在新疆的危害程度低因此判断其可能是酸雨。A项正确。
    12.甲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流水不断侵蚀土壤导致的。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所以水土流失在新疆的危害程度较低。选择C项。
    13.乙环境问题是酸雨治理酸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可采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措施B项正确。改进耕作制度、退耕还牧对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作用不大AC项错误。广东纬度较低冬季一般不用供暖D项错误。答案:14.D15.B16.B解析:14.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形态,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的阶段呈正相关,有的阶段呈负相关。即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D正确。ABC错误。15.图中环境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又是在发展中解决的。反映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B正确。人口问题、技术问题、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但不是问题产生的本质ACD错误。16.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且限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故环境问题更加严重;而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国民环保意识强,重视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大为好转,故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轻,B错误。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是,故选B17.答案:1)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大;湿地调节服务、支撑服务、文化服务价值较高;农田供给服务价值较高。2)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南方大于北方。3)控制人口数量;保护湿地,扩大绿化面积;防治环境污染;强化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其他回答合理亦可)解析:1)由材料可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54.77,明显高于农田,具体表现为湿地的调节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和废物处理)、支撑服务(保持土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提供美学景观)价值较高,但是在供给服务价值方面,农田大于湿地。2)读图可知,总体来说,我国东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于西部,南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于北方。3)提升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措施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人口角度:江苏省经济较发达,人口众多,所以需要控制人口数量。土地利用角度:江苏省沿海地区滩涂湿地多,需要保护湿地,扩大绿化面积。环境污染控制角度:江苏省经济较发达,工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大,所以需要控制环境污染。意识教育和法律规范角度:需要强化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18.答案:1)供给服务:提供草场资源,并且所产牧草作为商品出口;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满足人们需求。文化服务:美丽的草原景色,供人们旅游、休憩,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享受。调节服务:草原植被能够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避免土地沙化等。2)实行划区管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避免超载放牧;实施定期轮流放牧和轮流打草制度,使草场能够得到恢复;在草原退化、沙化较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休牧、禁牧或者退牧还草等政策,有效缓解对草原的压力,避免土地沙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呼伦贝尔草原的服务功能,其中供给服务主要从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方面分析,文化服务主要从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方面分析,调节服务主要从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方面分析;支撑服务主要从自然环境维持自身稳定状态方面分析。19.答案:1(海上摩擦力小)风力强劲占用陆地少(对陆上生产生活影响小)
    2西南。地处北半球西风带迎风易产生大气动力驱使风轮转动。
    3风能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技术资金实力雄厚)解析:1海上风电场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丹麦位于西风带海上摩擦力小风力强劲海上风电场不占用陆地面积对陆地上的生产生活影响小。
    2丹麦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内盛行西南风迎风易产生大气动力驱使风轮转动故海上风机风叶朝向为西南方。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优势。丹麦处在北半球西风带内风能资源丰富丹麦的风电技术、设备制造和运营方式全球领先有技术优势资金充足政府政策支持风电市场需求量大等。20.答案:1)水环境问题治理力度低,政策不健全;该流域涉及多个(级)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级)行政区、各部门利益。2)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污染;加强河道的清淤整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管;建立污水处理厂进行工业、生活污水的处理;农业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解析:第(1)题,实施“河长制”的原因,一是太湖流域存在污染问题且政策不健全没有得到及时治理;二是“河长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水污染的治理措施。措施主要从减少污染和污染后的治理两方面进行分析。减少河流污染的措施,可以从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工业上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等方面回答;污染后的治理措施可以从切断污染源、水生植物净水、增加河水流动性、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等角度分析。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8讲: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8讲: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川省发展森林康养的优势有,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练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6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6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