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 (教师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4章 光现象(教师版)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4章 光现象(教师版),共36页。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
第四章《光现象》
【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发光的电灯等。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 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 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5)日食、月食
日食形成原理
月食形成原理
二、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108m/s。通常情况,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按照真空中的速度计算。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光年:光年是 长度 单位,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经典例题考查】
1.能够 自身发光 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亮着的电灯、④开着的电视荧屏、⑤钻石,属于光源的有(填序号) ①③④ ,其中(填序号) ① 属于自然光源。
【解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太阳、亮着的电灯、开着的电视荧屏都能够自身发光,属于光源,太阳属于自然光源;但是月亮、钻石不能自身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因此不属于光源。
【答案】自身发光;①③④;①。
2.太阳透过浓密的树缝在地面上出现了很多圆形光斑,这圆形光斑是太阳 实像 (选填“实像”或“影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 。
【解析】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实像;光的直线传播。
3.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代人用来测量 时间 (选填:“时间”或“长度”)的仪器,它是利用太阳光沿 直线 传播使晷针留下影子,通过影子的长短、指向来测定的。利用影子还可以辨别方向,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顶端影子在地面上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 南北 (选填“南北”或“东西”)方向。
【解析】“日晷”是利用观察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的,故“日晷”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计量时间的;
OA是最短的影子,说明此时阳光与地面夹角最大,这是正午,又由于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所以影子在正北方,即OA是南北方向的。
【答案】时间;直线;南北。
4.“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天文奇观,它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右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 乙 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
【解析】“金星凌日”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是金星遮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故金星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即在乙的位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答案】光沿直线传播;乙;3×108。
5.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甲),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乙),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丙)。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 明亮的室外 (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光屏上成的是物体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明亮的室外,塑料薄膜在暗室内,让光线通过小孔进入筒内,在塑料薄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像距变大,看到的像变大。
【答案】明亮的室外;实;变大。
6.如图,一盏路灯下站着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俩的影子。通过光路作图的方法画出路灯灯泡S的位置。
【解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将两人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就是灯泡的位置,如图所示:
【知识点3、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基本概念:
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虚线。
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 与法线所成的夹角。
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 与法线所成的夹角。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是AO,反射光线是OB,法线是 ON,O点叫做入射点,∠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
3.反射定律:可记作:“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三线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分居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光路的可逆性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 可逆 。
三、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_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经典例题考查】
7.小红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实验时应该选用较 粗糙 (填“光滑”或“粗糙“)的硬纸板。
(2)请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小红同学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 A (填序号)。
A.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B.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光能否发生反射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NOF向后偏折,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水平面,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不变 (填“变化“或“不变“),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在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1)实验中为了在纸板前方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此时发生的是漫反射,所以要选择比较粗糙的纸板;
(2)入射角为90°﹣36°=54°,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54°;如图所示:
;
(3)在此题中,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测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并比较,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即若将A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B也靠近法线,若将AO向ON远离,入射角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B也远离法线,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答案】A;
(4)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是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1)粗糙;(2)如上图;(3)A;(4)不变;在。
8.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漫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若黑板“反光”,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镜面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解析】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答案】漫;遵循;镜面。
9.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则反射角是 30 °,那么平面镜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120 °,当入射角为 0°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光由空气进入玻璃中时,传播速度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90°﹣60°=30°,则入射角为3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180°﹣60°=120°;
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
光由空气进入玻璃中时,传播速度变小。
【答案】30;120;0°;变小。
10.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反射角为 0 度,若镜面顺时针转过35°,此时的入射角为 35° ,则这时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 70 度。
【解析】
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都是0°;因此入射角、反射角都为0°;
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转过35°角,即∠DOM为35°,光路如图所示:
入射光线与此时镜面的夹角∠AOD=90°﹣∠DOM=90°﹣35°=55°,
CO为镜面转过35°以后的法线,此时入射角∠AOC=90°﹣55°=35°,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5°,所以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35°+35°=70°。
【答案】0;35°;70。
1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沿入射点旋转一定角度可以照射到墙壁上的A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入射光应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②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减小10°
③光被墙壁和平面镜反射时都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④激光笔旋转过程中,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减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③ D.只有②③
【解析】
①入射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由于入射角增大,则反射角增大,反射光线会向下移动,照不到A点,故①错误,
②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增大10°,故②错误;
③光被墙壁和平面镜反射时,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故③正确;
④由①可知,激光笔要顺时针旋转,入射角变小,则反射角变小,故④正确;
【答案】:B。
12.如图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自行车尾灯,会发现尾灯很明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B.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C.自行车尾灯是光源
D.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也很明亮
【解析】AB、自行车尾灯平而光滑,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A正确,B错误;
C、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反射了别的物体的光,尾灯不是光源,自身不能发光,故C错误;
D、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不会很明亮,因为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很少有反射光线射向侧面进入人的眼睛,故D错误。
【答案】:A。
1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位置不动,如果把此时的40°角增大为50°,光斑A将向右移动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解析】A、光源位置不动,如果把此时的40°角增大为50°,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则此时的入射角会变小,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之变小,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光斑A将向左移动,故A错误;
B、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水面升高时,再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反射角不变,故B错误;
C、当液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
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左移动到A′位置。如图所示:
D、当水面升高时,物体S到水面的距离小了,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小了,故D正确。
【答案】:D。
【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
应用:成像和改变光路。
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三、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能使平行光发散,从而扩大视野。(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或盘山公路的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手电筒的反光碗、太阳灶)
【经典例题考查】
14.如图是小霖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 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
(3)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确定了像的 位置 。
(4)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使其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
(5)选用两支等长的蜡烛 A、B,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远离玻璃板 (选填“靠近玻璃板”、“不变”或“远离玻璃板”)移动。
(6)此实验应在光线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像更明亮。若有5mm和3mm厚的玻璃板应选用 3mm 的玻璃板。
(7)如图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A (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解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3)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问题;
(4)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5)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远离玻璃板。
(6)为了使像更清晰,要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3mm厚的;
(7)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像不动,让在a处,【答案】A。
【答案】(1)光的反射;(2)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3)位置;(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远离玻璃板;(6)较暗;3mm;(7)A。
15.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 空气中的声速小于光速 ;注重整洁的小明上学前站在穿衣镜前1m处整理仪表,当小明向后退了50cm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小红面对平面镜举起自己的右手,则她的像举起的是 左手 (选填“左手”或“右手”)。
【解析】空气中的声速小于光速,故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当小明向后退了50cm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若小红面对平面镜举起自己的右手,则她的像举起的是左手。
【答案】空气中的声速小于光速;不变;左手。
1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如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则L的长度应该是 0.6 m;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 外 (内或外)。
【解析】(1)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由图知,小红到平面镜距离2.2m,
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5m﹣2.2m=2.8m,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m,
L的长度应该是2.8m﹣2.2m=0.6m;
(2)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外。
【答案】0.6;外。
17.晚上广州海心桥上的灯光亮起,岸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3m,则该彩灯“倒影”距水面 13 m;若河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 25 m,彩灯在江水中“倒影”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水中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水面起到了平面镜的作用。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所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13m。
若河水再上涨0.5m,则物距变为12.5m,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12.5m+12.5m=25m。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彩灯在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
【答案】13;25;不变。
18.如图所示,是一条盘山公路,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司机由于光 的直线传播 而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情况,人们利用反射规律,应该在 (填“A”、“B”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面镜最好是 凸 面镜。
【解析】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司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
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应该在B位置安装一块面镜,BC路段上的物体反射出的光线,射到凸面镜上,经过凸面镜的反射射向AB路段,从而使人在AB路段上能够看清楚BC路段的情况。
【答案】的直线传播;B;凸。
19.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铅笔不动,平面镜旋转至虚线处,铅笔和它的像不可能垂直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解析】A、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不动,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的位置不变。故A错误;
B、铅笔不动,平面镜旋转至虚线处,铅笔和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从图中可知,铅笔与镜面的夹角为45°,像与镜面的夹角为45°,故铅笔和它的像不垂直。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的像也转动相同的角度,故铅笔与它的像平行。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也水平向右移动10cm。故D错误。
【答案】:C。
20.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
A.平面镜1的正上方
B.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
C.平面镜2的前上方
D.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解析】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构成的,且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且所成的虚像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如图所示。
【答案】:D。
21.小明从水平放置平面镜里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
A.15:01 B.10:21 C.10:51 D.12:01
【解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0: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0:51。
【答案】:C。
22.如图是镜子竖直放置时,电子时钟在镜子里所成的像,则电子时钟的实际时间是( )
A.12:05 B.20:51 C.02:15 D.15:02
【解析】图是镜子竖直放置时的像,作出表的左右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答案】:A。
2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4.如图所示,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请画出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脚尖的光路图。
【解析】先做出脚尖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脚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连接像点A′和人的眼睛B,与平面镜交于O,连接AO就是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可见小华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25.如图,在玻璃板前有一点燃的蜡烛,请画出人眼在E点看到烛焰A点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A'的光路图。
【解析】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做出A点的对称点A′,即为像点,连接A′E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OE,则AO是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知识点4、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经过入射点并垂直于介面的直线叫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 靠近 法线,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增大 ;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传播方向不改变 。
4.斜射时,总是 空气 中的角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和折射 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 可逆 。
二、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
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高)一些;
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
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
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 虚像 (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经典例题考查】
26.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光由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情形,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又继续探究了“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情形,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
表格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表格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
0
22°
35°
4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1)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是: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3)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空气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 不同 (选填“不同”或“相同”)的,水和玻璃相比, 玻璃 的折射本领更强。
【解析】(1)当光垂直射入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其传播方向不变,当入射角不等于0°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2)比较表中的数据,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不同,说明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入射角相同,玻璃中的折射角小,则玻璃的折射本领强。
【答案】(1)不一定;(2)小于;增大;(3)不同;玻璃。
27.如图所示,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则入射角大小为 40° ,在逐渐注水的过程中,折射角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将 向右 移动。(选填“不会”、“向左”,“向右”)
【解析】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由于法线与池底是垂直的,则灯光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90°﹣50°=40°,即入射角为40°;
在没有注水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人直接能看到C点;当注水后,探照灯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拢法线照射到C'点,人看C'点时,C'点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再次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光线看来感觉光线是从C''射出的,所以人看到光斑向右移动;
水面上升时,入射角的大小不变,则折射角的大小也不会变化。
【答案】40°;不变;向右。
28.人在B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处,如图所示。B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 A点 (选填“A点”、“A点的上方”或“A点的下方”)。
【解析】连接BA,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A点是玻璃球的虚像,玻璃球的实际位置在A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A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玻璃球上了。如图所示:
【答案】A点。
29.如图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界面是 MN (PQ/MN),它的 右 侧是玻璃(左/右/上/下);折射光线是 OB ,折射角是 30 度。
【解析】由图可知,∠COP=∠AOP,故MN是界面,PQ是法线,所以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入射角∠COP为90°﹣30°=60°,折射角∠BOQ为30°,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右侧为玻璃。
【答案】MN;右;OB;30。
30.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游动,有经验的渔民看到鱼后,可以用鱼叉将鱼叉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渔民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造成的
B.渔民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渔民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经折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
D.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
【解析】看水中的鱼时,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人看到的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所以叉鱼时应对准鱼的正下方,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31.如图,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画出一条在A点看到物体像S'的光路图。
【解析】S的光由水进入空气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S的像点,连接AS′交水面于点O,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连接OA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2.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束光照射到半圆形的玻璃砖中,请画出两束光线分别进入和射出玻璃砖的光路图。
【解析】
(1)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光线小于入射光线,由此先过O点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OA;折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射出,当经过A点的折射面时,正好与该入射点处的切线垂直,因此从玻璃砖射出的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2)光由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的光线方向不变,由此作出射进玻璃砖的光线O'B,连接OB,即射向B处的法线,根据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从玻璃射出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知识点5、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 色散 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如红外线夜视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可用于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经典例题考查】
33.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学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是 紫 色。
(2)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红 色光斑。
(3)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能看到 蓝色光条 。
(4)可见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透过的色光 决定的;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 相同 的色光。
【解析】(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因为三棱镜倒置,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
(2)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红色玻璃是透明的,只透过红光,所以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
(3)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蓝色屏只能反射蓝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会观察到蓝色屏上只有一条蓝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4)综上所述,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
【答案】(1)紫;(2)红;(3)蓝色光条;(4)透过的色光;相同。
34.在光的色散实验中,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只有用 白色 (选填“白”或“黑”)色光屏来承接,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2019年8月,我国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 紫外线 来辨别真伪。如今4K电视越来越普及,4K电视的屏幕上约有3840×2160个像素点,而每个像素点又是由红、 绿 、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点组成。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只有用白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验钞器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的屏幕上的每个像素点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
【答案】白色;紫外线;绿。
35.霜降节气过后,枫树开始变红,像极了天上被打翻的调色盘,渲染了大好河山,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 反射 (吸收/反射)了 太阳 (选填“太阳”或“眼睛”)发出光中的红光。如图所示是中考贴在试卷答题卡上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先通过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则该条形码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解析】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反射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
通过条形码扫描器照射条形码时,是条形码反射了周围的光,条形码不是光源。
【答案】反射;太阳;不是。
36.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如图所示。我们观察的现象是( )
A.只有红色透明气球会爆破
B.只有绿色透明气球会爆破
C.两个气球都会爆破
D.两个气球都不会爆破
【解析】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红色透明气球,红色透明气球会透过红光,不会吸收红光;
而绿色透明气球只能反射绿光,会吸收红光,使得绿色气球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所以绿色透明气球会爆破,而红色透明气球不会爆破。
【答案】:B。
37.下列有关光的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光的色散现象
B.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
C.透过蓝玻璃看红花,看到的花是黑色的
D.蝙蝠利用红外线定位躲避障碍物
【解析】
A、日食是由于射向地球的光被月亮挡住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故B错误;
C、蓝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红光不能通过,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红花就是黑色的,故C正确;
D、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躲避障碍物,故D错误。
【答案】:C。
38.如图,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会出现自上而下的七色光带,请大致画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出紫光的光路图。
【解析】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经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折射程度小,紫光的折射程度大,如图:
【精选真题演练】
39.如图是根据初中物理光学内容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线条表示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1)A、B两处应分别填写的物理原理是 直线传播 和 光路可逆 (填“直线传播”或“光路可逆”)。
(2)C、D两处应分别填写的光学元件是 透镜 和 平面镜 (填“平面镜”或“透镜”)。
(3)图中表示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模型是 光线 。
【解析】(1)由图可知,与A相连的有光线、小孔成像及速,结合教材可知,A处应填“直线传播”,则B处应填“光路可逆”;
(2)由图可知,与C相连的是折射,则C处应填“透镜”,与D相连的是反射,则D处应填“平面镜”;
(3)在物理学中,我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所以表示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模型是光线。
【答案】(1)直线传播;光路可逆;(2)透镜;平面镜;(3)光线。
40.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表面凹凸不平,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不会;遵循。
41.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空水槽底部固定点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内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点,此时光斑在O点 左 侧,这是因为发生了 光的折射 现象。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同时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 右 移动。
【解析】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因此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该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水面下降,折射点向右移动,因此折射光线逐渐向右移动。
【答案】左;光的折射;右。
42.如图甲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来是空的,当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前者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 直线传播 ,后者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 水射入空气 (填“空气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倒水前眼睛刚好能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2)慢慢往碗内倒水时,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
【答案】直线传播;水射入空气。
43.“导弹灭火”技术可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如图所示,探测器上有两只眼:“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火源不明时,可用 红外线 发现火源,再用 激光 精确测量到火源距离(选填“激光”或“红外线”)。
【解析】当高楼内火源不明时,可用红外线发现火源,再用激光精确测量到火源距离。
【答案】红外线;激光。
44.世界最早、距今约4700年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如图是其结构示意图。据考古研究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和节气。其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解析】在不同的季节,日出时的方位不同,在观测点观测日出时的土柱狭缝位置不同。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4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影子;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的虚像。
①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
③铅笔“折断”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④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综上分析可知,所以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①④。
【答案】:A。
4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该现象中光发生了折射
C.黑板上主要发生漫反射,光在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小水滴,经反射、折射后就容易形成彩虹
【解析】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A正确;
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正确;
C、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进行反射、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故D正确。
【答案】:C。
47.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但由于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铅笔尖端朝左,故A错误;
B、若铅笔以2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2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故B错误;
C、由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铅笔长6cm,铅笔的像也长6cm,即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故C正确;
D、将M逆时针转动45°,则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即铅笔的尖端朝下,故D错误。
【答案】:C。
48.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且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大小相同。
【答案】:A。
49.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可旋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电筒。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
(1)实验中,光屏A是用来呈现 入射 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转到图乙中的位置 2 (填序号);
(2)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 同一平面 ;
(3)记录多次实验光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这条过入射点并 垂直 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 法线 ,根据这条线便可以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解析】(1)由题知,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因此光屏A是用来呈现入射光线的。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为观察到完整的光路,需将光屏B旋转到图乙中的位置2,使光屏A和光屏B在同一平面内。
(2)由图乙可知,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旋转光屏B到位置3时,光屏A和光屏B在同一平面内,此时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说明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同一平面。
(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因此转轴ON即为法线所在位置,法线与镜面垂直,因此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作直线即为法线。
【答案】(1)入射;2;(2)同一平面;(3)垂直;法线。
50.小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像 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小滨拿另一支外形相同但 未点燃 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 完全重合 。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解析】(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观察像并确定像的位置;
(2)小滨拿另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现蜡烛的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5)玻璃板向左移动,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变,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还关于玻璃板对称,则蜡烛像的位置不变。
【答案】(1)像;(2)未点燃;完全重合;(3)不能;(4)不变;(5)不变。
51.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1)小明将一束光射到白板上,只能在白板上看到一个亮点,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请帮小明想出在空气中显现光的传播路径的1种方法: 在空气中喷洒烟雾 。可从不同方向看到白板上的亮点,是因为光束中的部分光在白板上发生了 漫 反射。
(2)实验中,小明将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写出两条即可)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反射角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
22°
32°
40°
(3)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入射角为22°,则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 30° 。
(4)小明想利用紫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他利用三棱镜和遮光板将阳光中的紫光分离出来,如图所示,三种遮挡方法最有可能得到紫光的是 3 。(选填“1”、“2”或“3”)
【解析】(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传播路径不容易直接观察,在空气中喷洒烟雾,有利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由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③在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⑤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3)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当入射角为30°时,折射角为22°,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入射角为22°,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30°;
(4)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为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大,在光屏的最下面,所以第3种遮挡方法最有可能得到紫光
【答案】(1)在空气中喷洒烟雾;漫;(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30°;(4)3。
52.如图所示,光线AO与水面成45°角射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先过入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求出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45°,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折射角小于45°,在法线的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53.如图所示,某喷水池的池底安装有一只射灯,射灯射出一束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解析】过入射点做法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5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我们应具备的安全意识。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溺水事故。用A、A'分别表示池底和看到的“池底”,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的池底的光路图。
【解析】眼睛观察到的A′点在A点的正上方,然后连接A与眼睛与界面的交点为折射点O,在图中A点是A′点的像,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眼睛点。A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如图所示: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18章 电功率(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18章 电功率(教师版),共38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17章 欧姆定律(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17章 欧姆定律(教师版),共4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16章 电压 电阻(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16章 电压 电阻(教师版),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