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过关检测卷】人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
- 人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1 试卷 5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2 试卷 3 次下载
人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3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3,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下册
人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3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没有气味的是( )A.二氧化硫 B.氨水 C.盐酸 D.水2.营养均衡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小明同学为全家人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A.炒芹菜 B.紫菜汤 C.清蒸鱼 D.米饭3.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解释A液化石油气能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B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成熟的芒果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A.A B.B C.C D.D4.根据如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A.选择甲装置制取CO2,X为稀硫酸B.选择甲装置制取H2,Y为铜粒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O2D.选择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气流方向为a进b出5.在空气中,物质发生燃烧与油罐遇明火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都产生热量②都要发光、发热③都属于氧化反应④都很缓慢⑤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 D.④⑤6.水银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装有水银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签是( )A.B.C. D.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课程进校园。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晾晒衣物B.用天然气炒菜C.垃圾分类D.用清水擦洗家具8.如图表示某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该化合物为( )A.NH4HCO3 B.(NH4)2SO4 C.CO(NH2)2 D.NH3·H2O9.今年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产生的氧气又可以提供给航天员呼吸供氧循环使用。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10.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省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B.方框中的微粒为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及数目均未发生改变11.“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1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如图为某X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它可表示为ClD.车胎在阳光下爆裂,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13.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B.用天然气作燃料: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14.下列关于各种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用于潜水、医疗急救等B.氧气可以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氮气是制备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15.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或操作A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B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点燃D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A.A B.B C.C D.D16.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B.转化③中加水或加稀盐酸都可以得到目的C.转化⑥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转化④一定是中和反应17.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甘草酮分子由22个碳原子、11个氢分子、6个氧原子构成B.甘草酮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D.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8.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0102030405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A.30℃时在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硝酸钾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可使部分溶质结晶析出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9.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平时烹任时所用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目前,人们常利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石油和天然气。(3)写出硝酸钙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4)2022年8月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进行了大规模军训练,展现出我因海军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迎来中因海权的新面貌!近期,我军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广西舰将在南海举行联合立体登陆作战演练,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两栖攻击舰搭载有重型装甲装备如主战坦克等,由锰钢制坦克这主要利用了其______(填字母)的性质A.熔点高、密度大 B.强度高、导电性好 C.韧性好、硬度大②金属锰是用锰矿石之一的软锰矿石(主要成分MnO2)和炭粉反应制得的。将软锰矿、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锰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0.氮元素的“旅行”线路如图所示。(1)NH3、NO、HNO3、NH4NO3都是常见的含氮物质,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2)设备A,空气中的________一定参与了反应。Pt-Rh合金网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在反应前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不变。(3)设备A中除了生成NO外,还会产生一种常见的氧化物R,而设备B中也需要该物质R,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4)写出设备C中合成NH4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1.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1)“碳”排放。①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是______能源(“可再生”或“不可再生”)。②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①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吸收CO2。②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碳”利用。最近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K2CO3溶液,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CH3OH)。其技术流程如下:①在吸收池中,空气中的CO2与K2CO3、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KHCO3,在分解池中,KHC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K2CO3、CO2和H2O,经过这两个反应,可达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②在合成塔中,CO2与单质气体X在所给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H3OH),X化学式为______。(4)下图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氧气循环简图。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____。三、流程题22.氯化亚铜()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是一种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干燥的CuCl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但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1)已知“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反应”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3)“水洗”的目的是______;最后烘干时,是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即得产品。70℃真空干燥的目的是 ______。(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______(填化学式,水除外)。23.某工厂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图:(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2)加入过量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A过量的目的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加入适量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24.NaClO2(亚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工业提纯粗盐并用于 NaClO2生产的一种工艺如下。(1)操作 a 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2)“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 MgCl2和 CaCl2,步骤②中要加入的试剂 X为______。(3)“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 ClO2,。从理论上分析。在此吸收反应过程中,NaOH 与 H2O2的最佳投料比(恰好完全反应)是_____。(4)从实际操作上分析,H2O2的投料质量需要大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四、实验题25.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B是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C是小红同学利用医疗器械自己组装的装置,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②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应伸到液面以下,原因是_____。③C装置输液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开始后,能观察到 _____处的石蕊纸条变红,原因是 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段时间后两只烧杯中蜡烛均熄灭,能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是 _____处的烧杯。26.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2)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填“b”或“c”)端通入。(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__。27.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常用___________(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名称)。(4)若用浓度较大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28.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和小英分别抽取了I、Ⅱ两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大理石、KC1O3、MnO2、稀盐酸、NaOH溶液、H2O2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等,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I组: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填字母)。若要用KC1O3制取O2,则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Ⅱ组: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化学性质(3)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小英要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______。测得pH=1的溶液为______。(4)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使该反应“可视化”,小英向NaOH溶液中滴加______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色。五、综合应用题29.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的各一种,小亮和小刚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溶液,并进行了实验探究。①小亮取两种无色溶液,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试管中的是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则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刚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试剂,进行鉴别实验,根据明显现象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则小刚所选的试剂是_____(选填选项序号)。A.酚酞试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铁粉 D.CaC12溶液(2)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aCl、CaCO3、(NH4)2SO4、MgCl2、Ba(NO3)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② 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②无色气体E的化学式为____,将该气体通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会变为____色。③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里,肯定存在_________种物质。④在无色滤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⑤写出步骤Ⅱ 中生成气体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NaOH是一种常见的碱,其俗名为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纯碱 B.烧碱 C.火碱 D.苛性钠(2)如图是利用数学化传感器测得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像。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___________反应。②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③请在虚线框内将b点时溶液中的微粒种类补充完整___________。(3)已知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①请写出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___________。②请写出一个在以上操作中有碱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③请写出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___________。(4)某兴趣小组向一定质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5g白色沉淀。请计算所用石灰水中的溶质的质量。
参考答案1.D2.C3.B4.C5.B6.D7.B8.A9.B10.D11.D12.B13.A14.B15.C16.C17.D18.A19.(1)元素 (2)煤 (3) (4)C 20.(1)-3(2)氧气##O2 质量 化学性质(3)H2O(4)21.(1)石油 不可再生 BC##CB(2)光合作用 MgO+CO2=MgCO3(3)碳酸钾循环使用,节约原料 H2(4)反应条件不同22.(1)(2)H2SO4(3)溶解除去CuCl表面的氯化钠 防止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变质(4)NaCl23.(1)过滤(2)Fe 使硫酸铜完全反应 Fe+CuSO4=FeSO4+Cu(3)H2SO424.(1)引流(2)碳酸钠溶液(3)40:17(4)过氧化氢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5.(1)铁架台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a c26.(1)长颈漏斗(2)A (3)量筒 c(4)B 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27.(1)外焰 分液漏斗(2) BC(3)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四氧化三铁(4)C28.(1)试管(2)B C 2KClO32KCl+3O2↑(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稀盐酸(4)酚酞 红29.(1)Na2CO3 HCl+NaOH=NaCl+H₂O BD##DB(2)BaSO4 NH3 红 4 Cl-、 NH4NO3+NaOH =NaNO3+NH3↑+H2O30.(1)BCD(2)复分解 12 (3)烧杯、漏斗、玻璃棒 ## 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4)解:设所用石灰水中的溶质的质量为x。答:石灰水中的溶质的质量为3.7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3,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亚硒酸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2,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期末过关检测卷0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