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2《与妻书》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7162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教学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谁在写信,为何写信,陈意映简介,理解文言,分析人物,课堂探究,拓展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与妻书》——写给妻子的信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叙述和陈情。 谁在写信? 为何写信? 如何写信?
林觉民(1887年—1911年4月27日),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11年,林觉民受同盟会第十四支部派遣回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率第一批义士从马尾港上船赴香港。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即4月24日,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他和妻子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但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在写《与妻书》的同时,林觉民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40字的信。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故又名之曰“黄花岗起义”。
陈意映,名宦陈若霖的后裔。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为了安慰她,也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用过继的办法,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过继给陈意映,取名叫林暖苏。林暖苏多少慰藉了陈意映悲伤的心,几个月后,孩子降生,取名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陈意映去世后,林仲新由祖父抚养。
如晤(wù) 眷属(juàn)双栖(qī) 使之肖我(xià)相和(hè) 一恸(tòng)称心(chèn) 能彀(gòu)婉解(wǎn) 不能禁(jīn)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通“够”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写尽)当尽吾意为幸(领会尽,领会透;) 2、名词活用为动词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追求)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老人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小孩 )
当尽吾意为幸(幸事)
4、动词作状语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 (小声哭着)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动词用作状语,用哭声。)
5、名词作状语意洞手书 (用手,亲手。)瓜分之日可以死 (像切瓜一样 )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称心快意 使……愉快 卒不忍独善其身 使……完善、好。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以……为乐
8、动词的使动用法
瓜分之日可以死 (死其后省略宾语“之”),使……死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 今义:表并列的连词。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3、吾家后日当甚贫 古义:以后的日子。 今义:后天,明天的明天。 4、汝泣告我古义:请求。 今义:控告、告诉等。5、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想像、揣摩。 今义:模仿。6、钟情如我辈者 古义: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今义:感情专注(多指爱情)。
1、判断句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妾愿随君行(省略介词宾语)吾居(于)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省略介词“于”)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省略介词“于”)吾辈处(于)今日之中国(省略介词“于”)天灾可以死(人)(省略宾语)谁知吾卒先(于)汝而死乎(省略介词“于”。)吾今与汝无言(可说)矣(省略谓语)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定语后置)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定语后置)吾爱汝至 (状语后置)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表选择,与其……不如……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表疑问,把……怎么办,对……怎么样,拿……怎么办
文章结构:请将课文分为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2~4):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吾不能舍汝”却要永别的哀痛和“舍汝而死”的原因。
这封家书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林觉民在这封 《与妻书》中寄寓了什么情感?
爱。爱家之情与爱国之情。文章用一个爱的字串联全文情感,抒发的爱家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相辉映。
在《与妻书》中,林觉民先生给妻子讲述了什么?有人概括为“三次回忆”“三个嘱托”“三个心愿”,结合文本把他们找出来。①“三次回忆”(3.4段)“汝忆否”——讨论夫妻谁先死的问题“回忆”——回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又回忆”——回忆起自己两次回家的情景⟹ 三次回忆将二人的深情、甜蜜、幸福展现出来,让人羡之、感之、叹之。
②“三个嘱托”(5段)
一嘱 好好抚养孩子二嘱 教子承父志三嘱 清静安稳度日⟹ 三个嘱托是对对妻子的期望,亦是责任的托付。
一愿与汝相守以死(5段)二愿吾灵伤依依旁(6段)三愿尽吾意为幸(8段)⟹ 三个心愿传递对妻子的不舍,亦述尽赴死的决心。
为什么林先生要如此抉择?你是如何看待林先生的抉择的呢?
找出信中提到的国家局势: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这是一个有小情,但更有大爱的至情至爱之人。感夫妻之恩爱悲夫妻之死别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儿女情长,英雄志坚这是一个真正的有情人。
夫妻深情与家国使命的交织并行,是否使得这份家书的主题被淡化,让《与妻书》变成了《告国民书》?
启发:“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问,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
——钟叔河序叶绍袁《甲行日注》
“吾至爱汝”——“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此中既有大丈夫的柔情,亦有舍身为国死的豪迈,把“生死”“家国”交织在一起,复杂中显清晰,柔情中展豪迈。
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林觉民的死值不值得?为什么? 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吾辈死,而同胞尚不醒者,吾决不信也。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宁有憾哉!——林觉民
请以陈意映的口吻,给林觉民写一封回信。
答君书 意洞如晤。君之书送至,约已有十日余。每每提笔欲作字句以答,泪辄替笔墨而下,竟不能就。然念终不可负君之厚意,遂强作只言以复。 君书中所言家国大义者,妾亦能略晓之。然共度朝夕之眷属忽而两隔,有情之人从此诀别,不复能见,孰能无怨?孰能无悲?君劝妾勿哀于失君之事,但庭前屋后,独对空窗,每忆及往日,则悲不能自禁,几欲随君而去。念及依新尚幼,终不忍其先蒙丧父之痛,又遭失母之悲,更思及腹中之子,遂忍悲苟活于世。呜呼!今日方知君之言果不虚矣! 天下人之永福,实为今日中国之所愿所需所求不得者。然妾总存幸而保全,与君相守终生之念,故实不愿君赴死也。硝烟乍起,一城惶惶,碧血化玉,素帛悼亡,妾之薄愿,终不可得。今日思及,空余两颊之斑斑泪痕耳。惟愿君之宏愿,与君之毅血,能易今日中国之境况,能助天下有情若君与妾者相厮而无忧于豺狼充道,风雨满城矣。愿妾之失君之悲不复落于别家,愿君之离妾之恸不复苦于他人。若是则不负于霞染江流,并与江畔之湘竹瑟瑟矣。 书方至此,泪已千行。往日之种种尽现于前,使字不成句,惟留泣尔。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料君应晓妾之所感,故止搁笔于此。以此草草诸言,暂答君之深情。未尽之意,且以泪叙,望君勿怪。辛亥四月意映手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2* 与妻书评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壹回,知人论世,第贰回,探究文本,第叁回,扩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图文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11.2* 与妻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林觉民影视化形象,林觉民的绝笔信,夫妻谁先死的谈话,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论说“吾至爱汝”,忆往事抒爱妻之至情,寄情于事,生离死别,“爱汝”之情,“就死”之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